闽南语里厦门话、台湾话、漳州话、泉州话有哪些有意思的区别?
70 个回答
作为厦门人,我的感觉主要是ue-e-er、ik-iak、iang-iong、iak-iok、i/u-ir、ee-e、in-un、uinn-ng、enn-inn、ionn-iunn的区别。
------------------------------------------------------------------------
算了,可耻地抄袭下吧_(:3」∠)_





资料来源:《汉语方言深度接触研究》,徐荣。
原文链接: https:// zhuanlan.zhihu.com/p/55 4813894
闽中荒僻处,晋水尚涓然。
闽语(闽方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以福建省大部及毗邻的广东、浙江部分地区为主,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岛、海南岛及其附属岛屿亦有较大比重的使用群体。同其他汉语方言类似,闽语在音韵、语义、语法等层面与古汉语具有密切联系,并和诸多方言一同经历了汉语现代化的过程。
闽语各分支方言区由于缺乏官话、粤语广府片的权威机构,将单字读音、当用字形逐一规范,目前大部分方言分支的音系、用字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许多汉语方言正面临的):不稳定的读音、俗字或谐音字屡见不鲜,部分方言素养不高者在不甚深入的对话时夹杂普通话(更遑论书写)。这一现实无疑加大了闽语学习、研究的负担。
为了给语言带来比较稳定规范的属性,本文尝试以闽南语偏泉腔为对象,使用两篇文章进行阐释。在上篇对音韵系统暨注音体系、语音现象和常用字读音进行分析,为闽南语教学提供些许思路。后续视情况,在下篇增加词汇语法层面的分析,以期为闽南语其他片区或腔口、乃至闽语其他分支的教学提供灵感。
本文内容较多,建议wifi环境下阅读。 一些信息属于对主干内容的补充说明,供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闽语(不仅限于闽南语)知识的读者阅读,若实在认为这些部分难以理解,将其跳过也不会影响对文章主题的消化。 文章插入补充内容将有提示,供阅读者灵活取舍。
〇、写在前面
我们先从比较浅显的例子入手,为读者带来闽南语读音、本字、语法等方面的直观印象。诸君在阅读时可以不求甚解,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可。
例0-1 :闽南语的声母、韵母、声调均具有别义作用,通常如若因为口误而混淆,不至于引起听者的误会;但有时候就会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
A:妈妈,汝叫吾有甚乜事志矣?Má-má, lử kiờ--goả ũ syẩ-mih tại-cì ã?
(妈妈,你叫我有什么事呢?)
B:婴仔,来去巴刹里遘买淡薄橄榄。Î-'ả, lái-khừ pa-sat lãi-kau boẻ--tạm-pơ̍h kẩ-nả .
(孩子,去集市/菜场里面买一些橄榄。)
A:咖唠欲买几斤啊? Ka-lá băh-boẻ kuỉ-kăn ah?
(要买几斤嘎啦苹果呢?)
B:是“橄榄”,买有斤半就野够啰。Sĩ--" kẩ-nả ", boẻ--ũ kăn-poầ cyụ iả-kàu loh.
(是“橄榄”,买一斤半就很足够了。)
A:妈妈,安呢吾揭汝兮树枝去扫码付钱哦?Má-má, an-né goả kia̍h--lử-'é chyụ-ki khừ--sàu-bẻ hù-cî́ oh?
(妈妈,这样我带上你的手机去扫码付款吗?)
B:是手机啦,甚乜树枝!讲话不著较细腻咧!Sĩ-- chyủ-ki lah, syẩ-mih chyụ-ki ! Kỏng-oẹ ựm-tiơ̍h khah-- soè-lị leh!
(是手机啊,什么树枝!你说话该清楚准确些!)
A:(小声)吾做乜事汝嘛会说无势利……即个点喝个酸李人齐立啰乎?Goả coè--mih-tại lử mã-ẽ săh--bớ-- sè-lị ... Cit-é--tiảm hoa̍h-é sưng-lỉ-láng cáu-- li̍p 'loh hôh?
(我做什么事你还是会说我不势利……这个点那些酸李人都站着吧?)
B:是“生理人”齐“入”啰,各有甚乜是“势利”?汝即个囡仔!Sĩ-- " săng-lỉ-láng " cáu--" ji̍p " 'loh, kơh-ũ syẩ-mih sĩ-- " sè-lị "? Lử cit-é gín-ả!
(是“生意人”都“进去”了,还有什么是“势利”?你这孩子!)
文中,母亲和孩子因为发音不准而产生一些误会,可见准确发音对明确语义的重要性。闽南语的音韵系统较为庞大,语用变化也比较丰富,准确把握这些要素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补充内容(阴影部分) ☺
补充材料0-1:一些当代闽语研究的观点
上面一段对话的用字和语法对大部分读者而言可能比较艰涩,这是因为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诸分支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之处,理解这些特点或许能为读者进一步学习扫清一些障碍:
·当代的汉语言学界在分析闽语诸分支的亲缘关系时,倾向将“闽语”视为一个方言集合,其中的闽东、闽南、闽北、莆仙、闽中、邵将(闽-赣过渡区)、琼雷等分支之间, 更像是官、粤、客、吴、赣、湘等方言之间的并列关系 。相对来说,沿海的闽南、闽东、莆仙、琼雷语共享有一批共同的读音映射和词汇语法,沿山的闽北、闽中、邵将语则表现更为多样;
·闽语虽然在语言发生、使用者人口学等范畴被证实为汉语分支,但是其语音、词汇等方面相较于官、粤、客、吴等方言 具有更多中古汉语无法解释的特征 ,导致比起大部分汉语方言,对其进行分析更加不易,迫使人们从更早的汉-魏晋时期的上古汉语寻找答案。所以分析闽语的一些特点时,读者可能会接触 语言层次、本字汇考 的思想,并将其作为辅助理解的一种工具。
1、闽南语的分布、内部分片
闽南语为闽语的一支,集中分布在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东部、台湾省大部分平原和低地丘陵,在其他省份、东南亚部分国家也有分布。《汉语方言地图集》将闽南语进一步分为泉漳片、潮汕片和大田片。泉漳片闽南语由于布及闽台两地,相对而言受到的关注会稍多一些;潮汕片、大田片也同样具有许多值得关注和探究的地方。
以下是补充内容(阴影部分) ☺
补充材料0-2:闽南语分片的依据
闽南语几个片区的划分依据,除了考量相互之间沟通难度、基础词汇外,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直接的依据。如泉漳片整体体现为韵尾三分,漳厦还出现了浊上变去现象;潮汕片闽南语的韵尾-n/t整体并入-ŋ/k,普遍维持着平上去入分阴阳的声调格局;大田片属于闽南向闽中、闽东的过渡类型,除浊上变去外,韵尾已经大为简化,余-ŋ/k、-ʔ两套。



泉漳片闽南语流通于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全境,漳州市、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县大部分地区,在台湾省除新竹(市/县)、高山族聚居区以外亦广泛分布;此外还有一些方言岛。各地语言互通程度较高,整体可根据语音、词汇等分为偏泉腔和偏漳腔。厦门岛内、台湾的“通行腔”则属于泉漳滥,不同程度吸收了偏泉或偏漳的成分。
虽然泉漳片内部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作为方言连续体的属性仍很显著。典型的泉州府城腔和漳州府城腔闽南语除了具有明确的音韵映射关系外,同时也共享了几无差异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厦漳泉台各地之间的交流难度实际上是很低的,对流畅谈话形成干扰的主要是声调的变化和各地本土词汇的差异。
2、闽南语语音记录史,暨本文选取语音点介绍的原因
最早对闽南语语音进行系统化记录的,为成书于1800年左右的《汇音妙悟》,作者为泉州府南安县的黄谦。《汇音妙悟》在一定程度参考了稍早刊行的闽东语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的体例,并有所改良和创新,使内容安排更符合当时泉州府城腔闽南语的音韵格局。此后,各类记载不同方言点的韵书层出不穷,如廖纶玑《拍掌知音》(泉腔)、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漳腔)、佚名著《渡江书十五音》(漳腔)、佚名著《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混合腔)等。

由于闽南语和闽语其他分支类似,在不同历史时期吸收大量当时京畿地区的“权威”语音,因此文白异读现象丰富,部分用字甚至难以考证出原先的面貌。因此,成体例地书写闽南语口语的文学作品出现得相当晚近,主要是17世纪以后印行的《曲仔册》、《荔镜记》等。这些作品体现了当时闽南语的语法特点,以及有一定读写能力群体对闽南语用字选取的一些惯例。阅读者可以根据戏曲类型大致判断其中的字词需选取文读还是白读音,对闽南语的语法特征也能有所把握。
以下是补充内容 ☺
补充材料0-3:文白异读现象(本知识点附有附教学视频)
在中国古代,由于各地之间的交通相对不便,传媒手段也比较落后,各地区倾向在语言上维持相对保守的形态。但是知识阶层存在向地区行政中心甚至首都流动的需求,因此掌握京畿地区的通用语是其一项重要的功课。所以历朝历代,各地读书人可能会使用自身使用的方言去模仿京畿地区的通用语,在自身获得仕途上升空间同时,也为当地语言带来文化的新气象。
这一套模仿权威通用语的方言体系相对于某地原有的早期固有读音而言,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多音现象,我们称为 文白异读 。对一个字的不同读音来说,旧有的当地读音为白读音(说话音),知识阶层新引入的类似通语的读音为文读音(读书音)。两种读音类型可以来自不同时期,当新文读出现后,旧文读也会逐渐白读化,故文白读没有雅俗高下之分。一些方言当中某字可能有多个文读音或白读音,它们常常在不同词语中以相对固定的搭配使用惯例出现,因此文白异读可能具备一定的别义功能。
在普通话中,使用者通常不会刻意区分文白异读,只是笼统将其归结为多音现象。如“给ji3予”、“地壳qiao4”为文读,“还给gei3”、“蛋壳ke2”为白读。又如粤语中虽然文白异读现象不突出,但一些固定词组中用字的异读依旧有所体现,如“生”有sang1(文)、saang1(白)两读,“平”有ping4(文)、peng4(白)两读等。
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诸分支,文白异读现象尤为显著。通常认为闽语的白读层来源偏古老,主要是汉魏六朝时期的古江东话,混有一些闽越语成分;在唐宋时期大规模引进一批文读层,而后对官话的译音运动相对减缓;近代以后部分地区(如福州、莆田等地)又根据官话的读音引入了一些新文读。
针对闽南语进行科学准确记载和分析的工作,要等到传教士来到闽南地区开展工作后才步入正轨。他们使用西洋文字、依照母国语言的发音习惯,对闽南语的字音、词汇加以记载。由此,闽南语的各种转写方案也横空出世了:以打马字所著的《厦门音嗰字典》(1850)为先河,杜嘉德的《厦英大辞典》(1874)及甘为霖所写《厦门音新字典》(1913)紧接其后。早期曾有用邮政式拼音、卢戆章式初阶拼音拼写的尝试;后来教会罗马字和由此脱胎而出的台罗拼音占据了较大比重。一些研究者也研制了若干方案,在准确性、美观性上各有建树。

《汇音妙悟》记载了19世纪的泉州府城音,历经200余年,当代偏泉腔闽南语的音韵体系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近80~100年来,泉州市区部分区域、晋江等地的读音变化更加显著,甚至混淆了一些音素。因此本文以当代的南安音为蓝本,参考市区、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语音,记录相对保守的老泉腔音系。在不增加新音素的前提下,借助大约仍有2/5泉腔人口使用的音韵体系,将一些当代趋于混淆的音位区分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对闽南语共有的语音现象,及泉府腔闽南语音变规律、漳泉语音映射关系附上简要说明。
3、答读者问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读了能够学会偏泉腔的闽南语吗?
这篇文章对南安、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泉州府城腔进行声韵调分析后,为希望学习或研究偏泉腔闽南语的读者带来注音、辨音、纠音的有关方法。因为方言教育的缺失,即便是闽南语使用者,大部分也无法准确刻画和描述闽南语的语音特征,导致通俗但不严谨的“科普”内容层出不穷:这既不利于闽南语的规范化和传承推广工作,也为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阻碍。因此我们还会提供更快更好地学习的诀窍,以及一些辅助资源以飨读者。

当然,“学院派”对语言的研究方式固然科学可靠,但是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就无法对其进行生动和精当的运用。所以我对读者的建议还是 在掌握一些科学方法、利用若干资源的同时,去多听多讲 。毕竟闽南语本身就是异彩纷呈的,不应也不必计较不同口音的优劣,我们也仅是对一种接受度相对较高的腔调进行分析。对所在地或感兴趣的腔调进行模练,周边人群通常也会感激你对本土文化的接纳,愿意为你提供协助。这样,你的掌握水平就会进步得更快。
(2)我没有音韵学知识,对国际音标、后文的注音方法也不太了解,会不会导致学习困难?
本文立足于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你可以轻松上阵。诚然,为了保证语义严谨,我们会引入一些概念,但是首次提到时会为读者解释清楚,并尽可能做到简单易懂。须知我们学习这些概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些概念或许会让读者需要接触的知识面有所增加,但它能让语言学习之路铺得更远。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定然将读者引向闽语研究的深邃境界(当然如果你有志于此,那是幸甚至哉),而是 希望为闽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一项比较趁手的工具,便于对语言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和解释;同时也希望为闽南语的传承与推广积累经验教训,为逐渐归一化的汉语言花园留下一抹亮色 。
(3)既然前面说了,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偏泉腔的闽南语,而我希望了解厦门/漳州/龙岩腔的闽南语。那么文章内容是否会对我的学习目标腔调的方言产生影响呢?
根据对《闽南方言大词典》及一些文献的粗略统计结果,厦漳泉(以及台湾、龙岩)等地的闽南语互通程度还是很高的,各地在音韵和词汇上存在些许差异也实属正常。不过读者大可不用担心改变腔调的问题:首先,由于闽南地区的语言形成轨迹极为类似,音韵上的差异主要是各地在不同时代出现的一些变化导致的。虽然这令语言系统朝着多样化前进了一步,但大部分的演变过程有明显的映射关系:也就是典型的厦门、偏泉与偏漳腔之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音韵是可以做到互相推导的。
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一些事物的命名有所区别,譬如泉州市德化县部分词汇和闽东语闽清话类似,泉港区的词汇音韵则与一河之隔的莆仙语仙游语无异;漳南的云霄、诏安话有泉漳片闽南语逐步向潮汕片过渡的特点,龙岩新罗话则在闽南语本底上吸收了少量客家话的特点。这也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
不过,即便有这么多诱生差异性的因素, 厦漳泉三地的基本词汇一致性仍高达九成左右,而且越是现代化的概念或事物,表达的一致性越高 。因此如果你能通过该文章获得一些学习的方法,加上实地的交流和调整,会比完全依靠自身揣测与归纳要便捷很多。

例0-2 :闽南语泉漳片内部的差异,若就词汇层面而言,即现代化、抽象化的部分相对一致,较古老、较具体的底层相对多样;具体到单字层面,各地的单字文读音呈现高度一致的格局,而白读音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别。所以运用闽南语诵读古代诗词文段,三地居民通常能够流畅理解。
(唐)李白《行路难》(Tóng) Lỉ Bi̍k Híng-Lọ Lán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Kim-cun ching-cyủ tiở--si̍p-chyan, Gio̍k-poán tin-syu ti̍k--bạn-cyán.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Thíng-poe tiớ-tự put-lắng--si̍k, Poa̍t-kiàm sừ-kò sim--bóng-jyán.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Io̍k-tọ Hóng-Hớ ping--sat-choan, Cyong-ting Thài-Háng soat--boản-san.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Hán-lái suí-tiàu Phiak-Khe--syõng, Hut-hiụ síng-cyu bọng--ji̍t--pian.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Híng-lọ lán, Híng-lọ lán! To kí-lọ, Kim an-cại?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Tióng-hong phò-lọng hoẹ--iủ-sí, Ti̍k-koà ún-hoán cè--chong-hải.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Sòng) So Sik Liạm-Ló-Kiau·Chik-Pik Hoái-K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Tại-kang tong-khừ, Lọng tó--cĩn, Chyan-kỏ hong-liú jín-bu̍t.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Kỏ-luỉ se-pian, Jín tõ--sĩ, Sam-Kok Cyu-Lóng Chik-Pik.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Loạn-sya̍k choan-khong, King-tó phik-gạn, Koản-khỉ chyan-tui--soat.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Kang-san jứ-hoạ, It-sí to-syảu hó-kia̍t.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Iáu-syỏng Kong-Kịn tong-lián, Syảu-Kiáu cho-kà--liảu, Hióng-cư ing-hoat.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Ủ-syàn koan-kăn, Tám-syàu--kan, Chyóng-lỏ hoe-hui ian-bia̍t.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Kò-Kok sín-iú, To-cíng ing--syàu-ngỏ, Cỏ--săng hoá-hoat.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Jín-săng jứ-bọng, It-cun hoán--luị kang-goa̍t.
一、推荐的学习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言学习除了需要有语言环境,以获得语料输入与感性认知外,使用较为严谨专业的资源进行学习,获得归纳总结的理性结论也十分必要。
1、工具书、检索网站类
虽然这篇文章聚焦的泉府腔闽南语,其音韵记录从《汇音妙悟》肇始;不过近两三百年以来,闽南语自身又出现了些许新的发展,因此使用当代的记录颇为重要。
以下是补充内容 ☺
补充材料1-1:闽南语的历史音文献
这边首先提供两本传统的闽南语韵书《汇音妙悟》(泉腔)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漳腔),供对近代闽南语读音感兴趣者阅读。仅希望了解当代音的读者可以跳过。
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汇音》及《汇集》 ,提取码784u
另外,如欲了解泉州下属各县市闽南语在近代和当代读音的差异,可以查阅各地编写的方言志。对语音比较方面的探讨,本文除简述厦漳泉三地的语音映射关系外,将会从略。
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泉州各县市韵书 ,提取码pt63
汉语方言字音地理分布查询网站传送门
汉字音典网站传送门
以及我的 一篇知乎回答
注:⚠️本文提供的学习资源未经原作者许可,不得商用。谢谢!
一些近年出版的闽南语辞书同样非常优质,不过其注音系统与极少数用字存在差异。读者可通过继续阅读本文章,了解信息的处理与甄别方法。
(1)首推的是福建人民出版社的《闽南方言大词典》,周长楫主编。该词典具有纸质版本,并配有电子资源光盘。其优点在于由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的专业人员编撰,语料涵盖厦漳泉三地,用国际音标注音,且有丰富的阅读材料,是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不过,该词典没有线上版本,因此做不到和用户实时交互,在一些新事物新词汇上有些局限;另外,少数用字选取比较草率,细心的读者将有所发现。

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含pdf与光盘刻录软件 ,提取码28n5
(2)对泉腔闽南语的用字、读音详细考证和记录的另一份重要文献,是黄晋波所著《当代泉州音字汇》。该文献具有字典的属性,可通过音序或笔划检字,并且会将单字的不同读音编排在一起方便比对,故可以和《大词典》相互补充。不过,其注音系统比较独特,初次使用者可能不太适应;另外,对单字的不同读音没有标出属于文读、白读还是俗读音,需要读者利用音韵学常识判断。
考虑到还有部分读者可能需要学习偏漳腔闽南语,那么除本文提供的学习方法外,同样需要相关工具书。这里推荐中华书局的《闽南话漳腔辞典》,陈正统编。该词典纸质版本印量很少,所幸有线上软件版,具有发音功能;但是注音系统比较独特,字体受限导致部分文本无法正常显示,且不能使用音序或笔划检字,用户体验相对一般。
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当代泉州音字汇》pdf及《闽南话漳腔辞典》软件 ,提取码89g1

(3)另外一种对泉腔闽南语的常用字词进行读音介绍的工具,是晋江同乡会开发的“说咱闽南话”app,有微信小程序和微博通道。该应用支持繁简互换、以字索音,使用国际音标注音,对单字不同的文、白、俗读的地位,以及在常用词汇中的搭配惯例进行介绍;部分例字还附有漳腔读音。这款应用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如普通话转换闽南语语音、听音识别闽南语内容等功能还是比较精彩,同时为用户提供交流分享、信息反馈的通道。该应用比较遗憾的地方是暂时不能以音检字。在常见的应用市场中均有上架。

(4)对岸的教育部门在稍早时期也建立网站,用于介绍台湾通行腔及岛内若干偏泉、偏漳区域的闽南语字词读音。其中,“台湾闽南语常用字词典”选取约2700个常用的单字,利用台罗拼音对其声韵调、常用词组进行例述,大部分条目配有真人发音,有助于跟读,该网站的字音也是“汉字古今中外读音查询器”应用闽南语部分的信息来源;不过缺憾是收字太少,没有纸质版本,也没有单字或词汇的汇总表。“台罗学习网”则为希望学习台罗拼音的群体提供零基础的入门平台,有字母拼读训练和一些有趣的测试,但是除了台湾通行腔使用的音素外,对泉、漳腔特有的音素标注方法缺乏介绍。
下面给出两个网站的链接,大陆IP访问可能延迟或不稳定。
2、资讯传媒、用户交互类
语言环境的持续浸润和广泛输入对语言学习与研究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在厦漳泉三地均有闽南语时事新闻节目。其中,厦门电视台(卫视)的《新闻斗阵讲》,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新闻相拍报》、《方言报道》,漳州电视台(公共频道)《本地化新闻》仍每日定点播出,主持人的语言素养亦较为良好。


除了上述几个受众较广的新闻节目外,三地亦有使用闽南语播送的广播节目,值得一听。
(2)时事新闻以外题材的闽南语节目,主要集中在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播放。文化类节目首推《泉州第一炮》,另有《泉州讲古》(在泉州新闻频道播放)、《咱厝人》等;教育类的节目有《我爱闽南语》、《胡子说案》;娱乐类节目则如《咱厝戏台》、《泉州美食》、《泉城搜go》等。


(3)闽南语电视剧、电影和曲艺节目异彩纷呈。除了名声远扬的台湾乡土剧外,大陆译配的《包青天》、《神机妙算刘伯温》、《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电视剧也是质量不俗。纯闽南语电影发行量不大,《番薯浇米》算是比较近期的一部。至于闽南语歌曲,题材、乐律和腔调都十分多样,建议读者根据自身口味偏好选择泛听。
(4)用于信息编译码的闽南语输入法与语音识别软件开发还比较滞后。台湾市面已有基于台湾闽南语常用字词典所收录字词的输入法,但是对大陆用户而言,输入习惯、字词库限制等都很成问题。答主正在使用rime输入法开发平台将本文回答所附的偏泉腔闽南语字表进行导入和编码,力图尽早开发出输入系统。至于语音识别工具,截至这篇文章发布,在其他方言区反响不凡的讯飞输入软件对闽南语仍不支持。用户可使用上文提到的“说咱闽南话”app尝试,但转写出的内容是官话白话文而不是书面的闽南语文。
好了,工具和资源装备完毕,我们进入语音层面的教学。 该部分包括第二至第四节,均配备了教学视频 。
二、闽南语的声母系统
闽南语的声母系统相比起大部分方言来说比较简单。这是闽南语从属于闽语系统的特征之一:在传统的闽南、闽东和闽北语韵书中,声母格局均被归结为“十五音系统”,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先将闽南语的声母按照发声方式、发声部位列一个表。表中先将我们采用的注音方案写出,而后紧接的用斜杠框起的部分是国际音标。 看不懂国际音标?没关系,我们会将这些声母划分为数组,依次进行详细描述 。
声母组别 | 清不送气塞(擦)音 | 清送气塞(擦)音 | 清送气擦音 | 浊不送气塞(擦)音,或(浊)边音 | (浊)鼻音 |
---|---|---|---|---|---|
双唇声母 | p/p/边 | ph/pʰ/普 | b/ᵐb/文 | m/m/毛 | |
齿龈声母 | t/t/低 | th/tʰ/他 | l/ⁿl/柳 | n/n/耐 | |
齿龈声母 | c(y)/ʦ~ʨ/争 | ch(y)/ʦʰ~ʨʰ/出 | s(y)/s~ɕ/时 | j(y)/ᶮʣ~ᶮʥ/入 | |
软腭声母 | k/k/求 | kh/kʰ/气 | g/ᵑg/语 | ng/ŋ/雅 | |
喉-声门声母 | ø/ʔ/英 | h/h/喜 |
注:[1]齿龈部位的声母有两套,分别是塞音和边音、鼻音组(t/th/l/n),与塞擦音、擦音组(c/ch/s/j)。其中,齿龈部位的(塞)擦音在特殊情况下发声部位会龈腭化,详见下文。
[2]这里采用的注音方案基本继承台罗拼音的格局,仅对ts/ʦ/、tsh/ʦʰ/做了简化处理,同时对龈颚化的齿龈(塞)擦音写法做了微调(台罗原作ci/chi/si/ji,本方案作cy/chy/sy/jy)。
为了使读者直观感受这些辅音音素,这里附上港理大、港浸大的AV phonetics应用中相应音素的朗读视频文件。下载后请将扩展名后缀改成.zip后解压缩。
1、喉-声门声母(ø/h)
我们首先介绍2个比较简单的声母。
(1)声母ø即零声母,音值是喉塞音/ʔ/,等同于普通话的零声母。在拼写时可以省略。
对喉塞音感到陌生?其实这个音素广泛存在在汉语各个方言中,只是在教学阶段人们将其默认作为零声母而忽略了。譬如在普通话中,自然发出a、o、e、ai、ou等韵母时,发音过程就已经被零声母自然带出了。

(2)声母h的音值是清声门擦音/h/,很像普通话的声母 h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母 h 应当被发作清软腭擦音/x/;但实际生活中,该声母至少有/x/、/h/等若干变体。因为闽南语不存在/h/、/x/的对立,所以发闽南语的声母h时,可以直接采取你习惯发汉语拼音 h 的方式来发音,让肺部气流自然通过喉部即可。


注:汉语拼音使用斜体,以便和闽南语的注音进行区分。
来做一组听音练习,看不懂韵母和声调部分并不要紧,体会相应音节的声母即可。
例2-1 :喉-声门声母例词,其中零声母ø在本例中标出,以下从略。
阿姨 ø a- ø í;芋圆 ø ọ- ø î́;乌阴(=阴天) ø o- ø im;营养 ø íng- ø iỏng;因为 ø in- ø uị;永远 ø ỉng- ø oản。
侥幸 h iau- h ĩng;欢喜 h oâ- h ỉ;和谐 h ớ- h ái;丰富 h ong- h ù;花园 h oe- h ứng;后悔 h iợ- h oẻ。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以下是补充内容 ☺
补充材料2-1:闽南语的音韵特征(1)——尖团对立和古无轻唇音
一些细心的读者在观察到上面几个例词的声母后,可能会有感想:为什么“喜”、“谐”等字的闽南语声母是h,而不是普通话的 x ,甚至我处方言也可能这样?“丰富”的声母好奇怪,福建人真的区分不了普通话的 h 和 f 吗?
这里牵涉到两个问题,我们先讲第一个、较多读者可能也有所体会的 尖团对立 方面。首先我们已知在明清时期的近代汉语官话方言中, 中古汉语里舌根声母(软腭声母)见母/k/、谿母/kʰ/和晓母/h/在接续-i-开头的韵母时,容易龈腭化为/ʨ/、/ʨʰ/和/ɕ/ (看不懂国际音标的读者,可以把这两组声母分别理解成汉语拼音的 g/k/h 和 j/q/x )。 这批字如见经洁居/牵契敲丘/晓向血虚等被称为团音字,和中古汉语精母/ʦ/、清母/ʦʰ/、心母/s/(相当于汉语拼音的 z/c/s )等接续-i-开头韵母的尖音字如精姐酒借/清切秋戚/西心袭笑等 (按“老国音”的规定,这批字的读音该做zing1、zie3、ziu3、zie4等), 是不相混的 。西南官话、部分吴语具有这一形式的对立。
其次,在粤语、闽语等南方方言里, 见组声母(见谿晓母等)干脆不腭化 , 不管韵母如何均读作/k/、/kʰ/和/h/;而精组声母可能有/ʦ~ʨ/、/ʦʰ~ʨʰ/、/s~ɕ/等变体。通过该对立形式,尖音和团音也是不混的 。
普通话因为尖音字的声母全面摆向/ʨ/、/ʨʰ/和/ɕ/,尖音和团音已经合流,普通话母语者不经训练是不易区分尖团音字的。闽南语的尖团音对立情况属于上文所述的第二种,团音字全面保留了k/kh/h等软腭声母,而尖音字的声母是c(y)/ch(y)/s(y),两者泾渭分明。所以,一些普通话里声母是 j /ʨ/、 q /ʨʰ/和 x /ɕ/的字,闽南语中的声母可能是k/kh/h。

第二个特征,是闽语区分于其他汉语方言的重要依据,即 古无轻唇音 。 该规律指的是上古汉语没有中古汉语中非母/pf/、敷母/pfʰ/、奉母/bv/和微母/ɱ/等轻唇音声母 (唇齿音声母,普通话中没有对应发音,部分中原、西北官话中可能存在), 这组声母整体上要到中古汉语时期才从帮母/p/、滂母/pʰ/、並母/b/、明母/m/这组重唇音声母 (双唇音声母,帮滂明母的读音相当于普通话的声母 b/p/m ) 分化出来 。
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诸分支,均保留着轻唇音从重唇音分化之前的状态 ;当然这并不表示闽南语是古汉语,只能说明闽南语具有一些更早时期汉语的特征,其本身仍是如假包换的现代汉语方言。因此,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主要分支是不存在轻唇音的,音素/f/、/v/、/w/等不会出现在闽语中。上文也说过,各地方言存在使用固有读音去模仿通语读音的传统:所以近现代普通话声母 f 及一部分声母 w 的字,在闽南语以文白异读的形式体现古无轻唇音的特征。如风 h ong(文)/ h oang(白)、反 h oản(文)/ p uî̉(白)、扶 h ú(文)/ ph ó(白)、问 b ụn(文)/ m ựng(白)等。
对闽南语声母p、ph、b、m还不熟悉?稍安勿躁,下一小节将为您介绍。
2、双唇声母(p/ph/b/m)
这组声母使用双唇发音,它们的发音要点如下。
(1)声母p的音值是清不送气双唇塞音/p/,和普通话的汉语拼音 b 一致。

(2)声母ph是清送气双唇塞音/pʰ/,等同普通话的拼音 p 。
声母p和ph的发声位置是一致的,发声的机制也类似,其区别在于p/p/不送气,发音时双唇不紧张,送出气流较为均匀;ph/pʰ/是送气的,发音时双唇紧张并骤然送出气流。
(3)比较有挑战性的是声母b,它是带有鼻冠音的浊不送气双唇塞音/ᵐb/,这个发音在普通话不存在。不过,部分吴语是有浊音声母/b/的;英语、日语等语言中也存在该音素,在发音之初带上鼻音/m/即可。母语不存在这个音素,或对相关外语的浊音音素/b/不了解者,需要阅读一下发音要领并跟读多媒体资源来体会。
发音的要点是先将双唇做出将要发声母p/p/或ph/pʰ/的姿势,用耳语音量带上任意韵母的同时,将手搭在颈部前侧最突起处(即喉结,男性较女性为显),让气流在经过喉部时逐次调整喉部松紧。在用p/p/或ph/pʰ/轻轻带出元音时,颈部前侧表面无法触及振动;逐步调节气流和喉部姿势时保持双唇发声姿势,当颈部体表触及振动时,即发出了浊辅音/b/。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初学者也可能将/b/发成/v/,这是不够准确的。发浊唇齿擦音/v/的时候是上齿下缘轻触下唇,利用口腔和外界的压差令气流通过;发/b/的时候,上齿不接触下唇,气流是触及闭合的双唇后将其冲破完成发音的。

在能够发出浊辅音/b/后,还需在发声之初用音素/m/引出。相当于双唇从闭合转向张开、预备发/b/的时候,鼻腔轻微且短暂地振动,如同在/b/之前简短读了一下汉语拼音 m 。这样,闽南语声母b/ᵐb/就发好了。

(4)声母m是双唇鼻音/m/,和普通话中的声母 m 是一样的。不过在拼读声母为m的音节时,需要注意让鼻腔尽量始终处于振动状态。

来做一组练习,只需注意声母部分,体会相应音节的声母发音方法即可。
例2-2 :双唇声母例词。
标本 p iau- p ủn;拜佛 p ài- p u̍t;平分 p íng- p un;八百 p oeh- p ah;壩腹(=担心) p è- p ak;跋盃(掷盃符求神) p oa̍h- p oe。
批判 ph oe- ph oầ;奔波 ph un- ph ơ;乒乓 ph in- ph ong;拍片(=摄片) ph ah- ph î̀。
文明 b ún- b íng;目眉(=眉毛) b a̍k- b ái;万物 b ạn- b u̍t;蒙昧 b óng- b ị。
侬名(=姓名,训读写法“人名”)láng- m iá;磨难 m ó-lạn;满意 m oả-ì;买卖 m ải- m ại。
例2-3 :双唇声母辨析。
品牌 ph ỉn- p ái;布匹 p ò- ph it;无办(=说不定) b ớ- p ạn;芳味(=香味) ph ang- b ị;糜粴(=饭食) b ắ- m ai;面膜 b ịn- m o̍h。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以下是补充内容 ☺
补充材料2-2:闽南语的音韵特征(2)——鼻音塞化或边音化
鼻音塞化或边音化是闽南语较为独特的音韵学特征,汉语其他方言相对罕见,日语汉音层次亦有该情况。鼻音塞化指的是 中古汉语声母体系中的明母/m/、泥母/n/、疑母/ŋ/、日母/ȵʑ/等的发声方式转为相近部位浊塞(擦)音的现象 。反映到闽南语中,就是中古汉语的明、泥、疑、日母,在闽南语中依据韵母性质,依次演变成文母b/ᵐb/和毛母m/m/,柳母l/ⁿl/和耐母n/n/,语母g/ᵑg/和雅母ng/ŋ/,以及入母j/ᶮʣ~ᶮʥ/(漳腔少数地区还有相应部位的鼻音声母,但不普遍,可以近似认为日母在闽南语派入j或n)。
那么,这几个鼻音声母分别在韵母具备什么性质时,会向塞(擦)音抑或鼻音声母分化呢? 针对具有一定音韵学知识的读者 ,我们的解释是闽南语当中,若鼻音声母后的韵母为阴声韵、阳声韵或入声韵(-p/t/k/ʔ),则声母需要由鼻音变化为相应部位的塞(擦)音;若韵母为鼻化韵或鼻化入声韵,则声母维持鼻音,亦即闽南语的浊(塞)擦音或边音和鼻音声母是互补分布的。 如果读者暂时还不具有足够的音韵学知识 ,那我们将结论简化为韵母无鼻化色彩,则鼻音声母塞化或边音化;韵母有鼻化色彩,则保持鼻音。这也是上文介绍声母m/m/时,强调声母所在音节需全程鼻化的缘故。
正是由于闽南语发生了鼻音塞化或边音化现象,其塞音不像官话、粤语等汉语方言是二重对立(譬如普通话汉语拼音中的 b/p、d/t、g/k、z/c 等),而是以p/ph/b、k/kh/g、c/ch/j的形式构成三重对立。所以在设计拼写方案时, 绝大多数闽南语注音法(包括台罗)将浊音字母b、g、j等留给闽南语的浊音声母;通过在清音字母p、t、k、c后面添加或不添加送气符h,来区分送气或不送气清音声母 (异于官话、粤语拼音使用浊音、清音字母来区分不送气清音和送气清音声母)。该注音方式在一些汉语译名中也可追踪到,如北京 P e k ing、青岛 Ts ing t ao、香港Hong K ong、台北 T ai p ei等。所以读者 在使用本文的拼写方案或台罗注音、拼读时,需要规避汉语拼音的干扰 。
3、齿龈声母(t/th/l/n)
这一组声母使用齿龈发音,发音要点如下。
(1)声母t的音值是清不送气齿龈塞音/t/,和汉语拼音 d 一致。

(2)声母th是清送气齿龈塞音/tʰ/,同普通话的拼音 t 。
声母t和th的发声位置是一致的,发声的机制也类似,区别在于t/t/不送气,发音时舌尖不紧张,舌尖和上齿龈之间送出气流较为均匀;th/tʰ/是送气的,发音时舌尖紧张并骤然送出气流。
(3)声母l比较有趣,它是带有鼻冠音的龈边音/ⁿl/,这个发音在普通话中不存在。我们仿效对声母b的介绍,将其分解一下。
发音的要点是先将舌尖做出将要发普通话声母 l /l/的姿势,在发音之初让些许气流通过鼻腔(实质上由此就形成/n/冠音),带上任意韵母即可发出闽南语的声母l,读者可以通过相应的多媒体资源获得体会。由于闽南语不存在/ⁿl/与/l/的对立,如果读者只能发出普通话的纯边音声母 l /l/,以其替代闽南语的声母l/ⁿl/亦无大碍。

(4)声母n是齿龈鼻音/n/,和普通话的声母 n 是一样的。不过在拼读声母为n的音节时,需让鼻腔尽量始终处于振动状态。

来一组练习,要求同上一小节。
例2-4 :齿龈声母例词。
独特 t o̍k- t ă̍k;大胆 t oạ- t ẩ;重点 t iõng- t iảm;雕琢 t iau- t ok;转动(泛指做动作) t ửng- t ãng;猪朝(=猪圈) t ư- t iáu。
屉抽(=抽屉) th oah- th iu;𨑨迌(=玩耍) th it- th ớ;储蓄 th ử- th iok;涂炭(=煤炭) th ó- th oầ。
努力 l õ- l i̍k;卤料 l ỏ- l iạu;寽链(=拉链) l u̍t- l iạn;男女 l ám- l ử;留念 l iú- l iạm;冷暖 l ỉng- l oản。
年兜(=除夕) n í-tau;耐心 n ại-sim;树林chyụ- n á;两两(=二两) n ững- n iủ。
例2-5 :齿龈声母辨析。
统筹 th ỏng- t iú;大体(=大概) t ại- th ẻ;老年 n ỏ- l ián;流澜(=流口水) l áu- n oạ。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以下是补充内容 ☺
补充材料2-3:闽南语的音韵特征(3)——古无舌上音
有没有读者注意到,例词中的重、琢、转、猪、朝、抽、储、筹等字的声母比较奇特?这组字呈现了闽南语遗存的另一个古汉语音韵规律,即 古无舌上音 。其含义是 在上古汉语中,中古汉语的舌上音(卷舌音)声母知母/ʈ/、彻母/ʈʰ/、澄母/ɖ/和娘母/ɳ/不存在,整体仍未从舌头音(齿龈音)声母端母/t/、透母/tʰ/、定母/d/和泥母/n/分化出来 。
现代汉语如普通话中,有许多声母读作 zh /ʈʂ/、 ch /ʈʂʰ/的字,在上古汉语的声母是舌头音;粤语、吴语等汉语方言也已经完成了舌上音从舌头音派生出来的过程。 闽南语、闽东语等闽语分支依然将这批字的声母读作舌头音 ,这也是令诸多闽语学习或研究者对用字的读音难以适从的地方,需要读者利用好本文随附的字音手册,并在持续的语言输入中加深印象。
4、齿龈声母(c/ch/s/j)及其颚化形式(cy/chy/sy/jy)
这一组声母仍然使用齿龈发音,发音要点如下。
(1)声母c的音值是清不送气龈塞擦音/ʦ/,和汉语拼音的 z 一致。
(2)声母ch是清送气龈塞擦音/ʦʰ/,同普通话的拼音 c ,没有卷舌成分。
声母c和ch的发声位置一致,发声机制也类似,区别在于c/ʦ/不送气,发音时舌尖不紧张,舌尖和上齿龈之间依靠口腔与外界的压差送出较为均匀的气流;ch/ʦʰ/是送气的,发音时舌尖会紧张并骤然依靠口腔与外界的压差送出气流。
(3)声母s是清龈有咝擦音/s/,同汉语拼音的 s 。

(4)本小节具有挑战性的部分来了。闽南语的声母j是带鼻冠音的浊不送气龈塞擦音/ᶮʣ/,该读音在普通话中不存在。幸而,部分吴语是有浊音声母/ʣ/的;英语等语言中也存在该音素(或如日语中音素/d/、/z/单独存在,将其进行连缀亦可得到/ʣ/),在发音之初带上鼻音/ɲ/即可(/ɲ/和/n/的听感略像,口腔内气流受阻通过的部位比/n/所在的上齿龈为后,在硬颚位置)。母语不存在这个音素,或对相关外语的浊音音素/ʣ/不了解者,需要阅读一下发音要领并跟读多媒体资源来体会。
发音的要点是先将舌尖做出将发声母c/ʦ/或ch/ʦʰ/的姿势,用耳语音量带上任意韵母的同时,将手搭在喉结处,让气流在经过喉部时逐次调整喉部松紧。在用c/ʦ/或ch/ʦʰ/轻轻带出元音时,颈部前侧表面无法触及振动;逐步调节气流和喉部姿势时保持舌尖发声姿势,当颈部体表触及振动时,即发出了浊辅音/ʣ/。
在尝试发出音素/ʣ/时,需要注意口腔姿势与声母c、ch的一致性,不存在翘舌或咬舌的动作。练习者应当仔细体会,避免将该音素发成较不地道的/ð/或/ɹ/(英语教学时会简记为“/r/”)。


在能够发出浊辅音/ʣ/后,还需在发声之初用音素/ɲ/引出。/ɲ/是硬颚鼻音,初次接触者可能认为其听感与/n/有些类似,其发声方式是发出类似普通话中“ ni ”或“ nü ”时,将舌背略上抬至接触硬颚,便完成了发音。把该音素缀在发声之初,相当于舌尖和上齿龈之间的通道从闭合转向张开、预备发/ʣ/时,鼻腔轻微且短暂地振动,如同在/ʣ/之前舌背轻触硬颚,并简短读了一下汉语拼音 ni 或 nü 。这样,闽南语声母j/ᶮʣ/就发好了。

闽南语的声母j由于比较难发音,且辖字不多(绝大多数为古汉语的日母字),当代厦门、泉州部分地区存在将该声母懒音化读如l/ⁿl/的倾向,汉语言学界将该现象概括为 入并柳现象 。但是考虑到漳州全境以及台湾大部,泉州永春、德化、南安大部及惠安中北部,甚至部分泉州市区居民仍有一定比例区分声母j与l,泉州许多南音演唱者和大众传媒从业者仍区分声母j与l,我们还是主张把这两个声母区分开。更遑论此两个声母合并后,将导致热joa̍h=辣loa̍h、入场ji̍p-tiû́=立场li̍p-tiû́、产褥sản-jyo̍k=产氯sản-lio̍k、热巴Jya̍t-Pa=列巴lia̍t-pa等语义不明的情况,这更提示人们需要警惕合并音素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本文所附的字音手册亦将j和l两个声母分列。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2-4:闽南语为载体的曲艺语言文学——南音
在泉州、厦门大部,漳州局部地区流行着一种使用闽南语吟唱的曲艺形式,称为南音。这一曲艺形式奠基于唐宋时期,在南宋、元代已经很流行了。南音的演奏内容多来自神话传说、话本情节、历史典故等,当代也有创作者尝试引入些许近现代的风貌加以革新。南音演奏团体通常有五至十人左右,其间一些乐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某些乐律的发展和解决,都或多或少带有唐宋遗风。

对闽南语历史形态感兴趣者,也能从这一曲艺形式获得珍贵语料。除了在戏文中时常出现的、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特点的词汇句式外,南音因其具有较为严格的师承体系、在吟唱时规定使用“鹧鸪音”(即“照古音”,模仿唐宋时期的中古闽南语发音),令我们能够从其唱词中一窥闽南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相对保守的方面。
在本节的声母总表概述部分,我们简略提到齿龈(塞)擦音声母在一定条件下会龈颚化。这个条件是 声母c/ch/s/j接续-i-介音时,发声部位在元音/i/的牵拉下后移至龈颚,分别读作cy/ʨ/、chy/ʨʰ/、sy/ɕ/与jy/ᶮʥ/。声母接续其他韵母时,包括/i/仅作为韵腹时,则是不颚化的 。这里,cy/ʨ/、chy/ʨʰ/、sy/ɕ/三个龈腭化的声母,分别于汉语拼音的 j 、 q 、 x 等同;声母jy/ᶮʥ/的发声方式与j稍有区别,即使用鼻音/ɲ/将声母引出时,舌尖的位置比/ʣ/所在的上齿龈略靠后、处在硬颚的前缘,由此将能够发出龈颚化的声母jy/ᶮʥ/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2-5:韵母的分析(1)——韵腹、介音和韵尾
尚不具有相应音韵学知识的读者可能对上一段话中的韵腹、介音等词语感到难以接受,这里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读者可以先留有一些直观的印象,待进入韵母部分后再将本补充材料的内容结合文章主干内容,以深化理解。
汉语的韵母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多样,为了明确某方言中一个字的发声方式,或者是为了研究诗词的格律韵律,对韵母开展考察颇为必要。音韵学中, 将音节中发音响度最大的元音称为韵腹(又称响元音、韵核),韵腹前的部分是介音(韵头),韵腹后的部分是韵尾 。在大部分的汉语方言中,一个音节通常必须具有韵腹,而声母、介音、韵尾则是可选项。以普通话的几个字音来举例如下表所示。
例字 | 汉语拼音 | 声母 | 韵母 | 介音 | 韵腹 | 韵尾 |
---|---|---|---|---|---|---|
鹅 | e2 | - | e | - | e | - |
以 | yi3 | - | i | - | i | - |
五 | wu3 | - | u | - | u | - |
鱼 | yu2 | - | ü | - | ü | - |
爱 | ai4 | - | ai | - | a | i |
澳 | ao4 | - | ao | - | a | u |
音 | yin1 | - | in | - | i | n |
盎 | ang4 | - | ang | - | a | ng |
儿 | er2 | - | er | - | e | r |
雅 | ya3 | - | ia | i | a | - |
我 | wo3 | - | uo | u | o | - |
月 | yue4 | - | üe | ü | ê | - |
咬 | yao3 | - | iao | i | a | u |
游 | you2 | - | iu | i | o | u |
歪 | wai1 | - | uai | u | a | i |
尾 | wei3 | - | ui | u | e | i |
养 | yang3 | - | iang | i | a | ng |
指 | zhi3 | zh | i | - | ɨ | - |
刺 | ci4 | c | i | - | ɨ | - |
管 | guan3 | g | uan | u | a | n |
汉语拼音中,规定零声母引出的音节如果介音是 i 、 u 或 ü ,则需要用半元音声母 y 、 w 、 yu 来占位,起到标识清楚和防止音节混淆的作用;粤拼当中的声母j、w也是如此。另外,汉语拼音将iou、uei、iê、üê简写为 iu 、 ui 、 ie 、 üe , ao 的音值是/au/,二合字母 zh 、 ch 、 sh 、 ng 分别是单一的辅音音素。音节 zhi 、 chi 、 ri 、 si 等的韵母记为“ i ”,单独分析时有人写作 ɨ 。
我们使用的闽南语的注音方案中,不为零声母引出含-i-、-u-介音的音节安排专门的声母符号,仅在-i-介音令声母c/ch/s/j龈腭化时将其改写为y。
安排一组练习,要求同上。
例2-6 :齿龈声母例词。
钱财 c î́- c ái;水槽 c uỉ- c ớ;泉州 C oán- C yu;煮食(=做饭) c ử- c ya̍h;斟酌(=小心) c im- c yok;将就 c yong- c yụ。
超市 ch yau- ch ĩ;臭臊(=腥) ch àu- ch ơ;千秋(=秋千) ch yan- ch yu;出彩 ch ut- ch ải。
熟悉 s yo̍k- s ik;锁匙(=钥匙) s ở- s í;相仝(=相同) s a- s áng;洗衫(=洗衣) s oẻ- s â;算数(=算账) s ừng- s yàu;受伤 s yũ- s yong。
闰日 j ụn- j i̍t;柔弱 j yú- j yo̍k;字迹 j ị- j yah;然而 j yán- j í。
例2-7 :齿龈声母辨析。
厝租(=房租) ch ù- c o;车站 ch ya- c ãm;尖锐 c yam- j oẹ;入春 j i̍p- ch un。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5、软颚声母(k/kh/g/ng)
本组声母使用软颚发音,发音要点如下。
(1)声母k的音值是清不送气软颚塞音/k/,和汉语拼音的 g 一致。

(2)声母kh是清送气软颚塞音/kʰ/,同普通话的声母 k 。
声母k和kh的发声位置一致,发声机制也类似,区别在于k/k/不送气,发音时舌背不紧张,舌背和软颚之间送出较为均匀的气流;kh/kʰ/是送气的,发音时舌背紧张并骤然送出气流。
(3)声母g的发音有一些门道,它是带有鼻冠音的浊不送气软颚塞音/ᵑg/,普通话不存在这个发音。对于部分有浊音声母/g/的吴语,或是较为了解英语、日语等语言中该音素的发声方式的,在发音之初带上鼻音/ŋ/即可。母语不存在这个音素,或对相关外语的浊音音素/g/不了解者,请阅读一下发音要领。
发音的要点是先将舌背做出将要发声母k/k/或kh/kʰ/的姿势,用耳语音量带上任意韵母的同时将手搭在喉结处,让气流在经过喉部时逐次调整喉部松紧。在用k/k/或kh/kʰ/轻轻带出元音时,颈部前侧表面无法触及振动;逐步调节气流和喉部姿势时保持舌背发声姿势,当颈部体表触及振动时,即发出了浊辅音/g/。

在能够发出浊辅音/g/后,还需在发声之初用音素/ŋ/引出。这里又遇到一个部分人不太熟悉的音素。官话大部分方言、甚至大部分欧洲语言里,鼻音/ŋ/只能出现在音节末尾; 在汉语南方方言(粤、吴、客、赣、湘语,及闽语其他分支)和江淮官话、部分中原/西南/西北官话里,“我牛岩昂”等字的声母便是鼻音/ŋ/ 。而对于北京/东北/胶辽官话、及其他将“我牛岩昂”等字的声母读作零声母或 n /n/者,可以尝试在流畅读出“真漂亮啊”、“你好棒哦”等句子时,体会一下接在-ng韵尾后面的“啊”、“哦”等字的声母的变化: 因为在这里,啊、哦等字的读音实际上就变成了nga、ngo,鼻音/ŋ/做了声母 。
将发鼻音/ŋ/的姿势连缀在音素/g/之前,相当于舌背和软颚之间的通道从闭合转向张开的时候,鼻腔轻微且短暂地振动,如同在/g/之前简短读了一下汉语拼音 ng 。这样,闽南语声母g/ᵑg/就发好了。
(4)最后一个则是单独作为的声母的软腭鼻音ng/ŋ/。这个声母的发声要领在上文介绍声母g的时候已经提及,即把舌背上抬至软颚后,令肺部流出的气流经过舌背与软颚之间的缝隙同时带动鼻腔振动,就可以自然发出。不熟练者可以通过反复使用普通话模练“真漂亮啊”、“你好棒哦”等句子,体会“啊”、“哦”等字读音和单独读出啊、哦两字读音之间的差异。将“真漂亮”、“你好棒”等部分剥离而单独练习在句子中读音变化的“啊”、“哦”等单字,便会对/ŋ/声母的发声方式获得深刻印象和记忆。
在拼读闽南语声母为ng的音节时,需让鼻腔尽量始终处于振动状态。这和上文对声母m、n的发声要求是一致的。

最后做一组练习,要求同上。
例2-8 :软颚声母例词。
假期 k ả- k í;筋骨 k ăn- k ut;国家 k ok- k a;及格 k i̍p- k eh;冠军 k oàn- k un;机构 k i- k iờ。
空气 kh ong- kh ì;牵抾(=提携) kh an- kh iơh;宽阔 kh oan- kh oah;欠缺 kh iàm- kh ăh。
尧疑(=怀疑) g iáu- g í;五月 g õ- g ă̍h;额外 g ia̍h- g oạ;语言 g ử- g ián。
硬币 ng ị-pè;卧床 ng ọ-chứng;佳肴ka- ng áu;优雅iu- ng ả。
例2-9 :软颚声母辨析。
客观 kh ik- k oan;高考 k o- kh ổ;眼界 g ản- k ài;严酷 g iám- kh ok;忤逆 ng ỏ- g i̍k;龙眼 g íng- ng uỉ。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末尾部分是对声母知识的总结归纳:
三、闽南语的韵母系统
闽南语的韵母系统普遍比较复杂,泉漳片的韵母通常有九十至一百个,潮汕片的韵母也有五六十个。在介绍闽南语的韵母之前,我们引入一些概念。读者如果不希望枯燥地阅读的话,也可以通过后文的泉州腔闽南语韵母表获得直观的认知。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3-1:韵母的类型
汉语言学家们根据汉语方言韵母的表现形式特征,以韵母的性质将其进一步分为若干类别。
在中古汉语时期,汉语韵母根据韵尾的情况,可以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阴声韵指的是韵母以元音成分结尾,亦即韵母不存在韵尾、或者-i、-u等元音被半元音化而充当韵尾 。当代汉语各方言均存在阴声韵,如普通话的单韵母、不以鼻音作结的复韵母(除er外)都是阴声韵。
阳声韵指的是韵母以鼻音结尾 。譬如普通话中, an / ian / un / uang / ong 等以-n、-ng结尾的韵母便是阳声韵。在中古汉语中,能够用于韵尾的鼻音有三种即-m、-n、-ŋ,这里的-m韵尾在当代的北方方言及大部分的吴、湘、赣、闽语已经合并到-n当中或是进一步简化了,粤语、闽南语及部分客家话仍保留着三种鼻音结尾的阳声韵。
传统汉语中,阴声韵和阳声韵可以被合称为舒声韵,意思是这两类韵母的发音可以近乎无限地延长。而入声韵(与舒声韵对立,亦即促声韵)则是一发即收,不能随意延长。 在中古汉语时期,还有三种塞音可以作为韵尾,分别是-p、-t、-k。含有这三个韵尾的入声韵母往往能和相同韵腹的、韵尾为-m、-n、-ŋ的阳声韵一一对应 。普通话没有入声韵,当代的北方方言、吴语、湘语和绝大多数的赣语、闽语也已经不存在-p、-t、-k韵尾的入声韵了,部分闽语和客家话则只保留了其中的一至两种。大部分的粤语片区、泉漳片闽南语和部分客家话则完整保留三套入声韵尾。
讲到这里,我们对传统汉语的韵母类型已经介绍完毕。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汉语方言各自有一些自身的新发展,为了顺利介绍韵母部分,我们需要对上述的概念做一些补充。
上文提到“吴语、湘语和绝大多数的赣语、闽语不存在-p/t/k韵尾的入声韵”,然而其中吴语、部分赣语和闽语(甚至还有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仍和普通话存在不同之处,即这些方言保留了简化形式的入声韵。韵尾为-p/t/k的韵母在这些方言中合并、弱化成了喉塞音-h/ʔ/(对,就是上文提到的、常常作为零声母的辅音)。 闽南语同样存在-h/ʔ/韵尾的入声韵,并且基本能够和阴声韵一一对应 。
此外,吴语、部分赣语和闽语也存在一种弱化的阳声韵形式,即鼻化韵。鼻化韵其实是将阳声韵的韵尾剔除,通过下降软颚令韵腹获得鼻化色彩的一类韵母。普通话虽然没有独立的鼻化韵,但存在鼻化现象(详见下文对鼻化韵的介绍)。 鼻化韵也是舒声韵,闽南语的鼻化韵和阳声韵对立,不能和阳声韵合并,且闽南语鼻化韵能够接续韵尾ʔ形成鼻化入声韵 。
闽南语的韵母有阴声韵、鼻化韵和阳声韵三套,三者分别都有对应的入声韵,因此我会将舒声韵和对应的入声韵成对列出、并用冒号隔开。表格中最左侧的是用本文所制定的注音方案拼写的韵母,中间是使用斜杠框出的国际音标,最后给出例字,星号表示只取韵母。根据闽南语各个韵母韵腹、音色之间的关系,将偏泉腔闽南语的韵母分成14个韵摄(韵母组),同韵摄的韵母能够互相押韵。
第一张表是 阴声韵、鼻化韵及其对应入声韵 ,本表附有据表格逐行自左向右读出零声母韵母和例字的录音。
韵摄和鼻化情况 | 无介音 | 无介音,变式 | -i-介音 | -u-介音 |
---|---|---|---|---|
阿摄,无鼻化 |
a/ɑ/阿:
ah/ɑʔ/鸭 |
ia/iɑ/野:
iah/iɑʔ/页 |
oa/uɑ/蛙:
oah/uɑʔ/活 |
|
阿摄,鼻化 |
â/ɑ̃/馅:
âh/ɑ̃ʔ/唅* |
iâ/iɑ̃/赢:
iâh/iɑ̃ʔ/挔* |
oâ/uɑ̃/碗:
- |
|
伊摄,无鼻化 |
i/i/依:
ih/iʔ/折* |
× |
ui/ui/为:
uih/uiʔ/划 |
|
伊摄,鼻化 |
î/ĩ/圆:
îh/ĩʔ/闪* |
× |
uî/uĩ/闲:
uîh/uĩʔ/𫩱[口先⿰]* |
|
有摄,无鼻化 |
u/u/有:
uh/uʔ/噎 |
ư/ɯ/预:
ưh/ɯʔ/䟙* |
iu/iu/优:
iuh/iuʔ/喌* |
× |
有摄,鼻化 |
iû/iũ/洋:
iûh/iũʔ/懩* |
× | ||
下摄,无鼻化 |
e/e/兮:
eh/eʔ/厄 |
ă/ə/祸:
ăh/əʔ/哾 |
× |
oe/ue/鞋:
oeh/ueʔ/狭 |
下摄,鼻化 |
ê/ẽ/蹬*:
êh/ẽʔ/喀* |
× | ||
乌摄,无鼻化 |
o/ɔ/芋:
oh/ɔʔ/喔 |
ơ/o/澳:
ơh/oʔ/学 |
iơ/io/腰:
iơh/ioʔ/药 |
× |
乌摄,鼻化 |
ô/ɔ̃/唔:
ôh/ɔ̃ʔ/乎* |
× | ||
埃摄,无鼻化 |
ai/ɑi/爱:
aih/ɑiʔ/嗳 |
× |
oai/uɑi/歪:
oaih/uɑiʔ/𨂿 |
|
埃摄,鼻化 |
âi/ɑ̃i/宰*:
âih/ɑ̃iʔ/嗐* |
× |
oâi/uɑ̃i/茎:
oâih/uɑ̃iʔ/𠃛 |
|
喉摄,无鼻化 |
au/ɑu/后:
auh/ɑuʔ/拗 |
iau/iɑu/夭:
iauh/iɑuʔ/藃* |
× | |
喉摄,鼻化 |
-:
âuh/ɑ̃uʔ/泶* |
iâu/iɑ̃u/喓:
iâuh/iɑ̃uʔ/獟* |
× |
注:本注音方案以白话字、台罗拼音为蓝本,结合越南国语字修改而成。与台罗的主要差异点如下。
[1]本方案将台罗的鼻化符号(写成韵尾形式-nn)改为^号,便于标调的同时防止读者误认为鼻化是附加在韵尾的成分。个人认为白话字的鼻化标法(在音节末注上ⁿ)甚至比台罗拼音更贴切。
[2]本方案仿照越南国语字采用的、添加元音的撇号',是用于对主要流通在偏泉腔和潮汕片的韵母/ə/、/ɯ/进行的单化处理,这两个韵母台罗原作er、ir。此外本方案还在书写上严格区分/ɔ/和/o/,白话字、台罗将这两个韵母分别写成oo(o·)和o,但oo(o·)在接续部分韵尾时简写成o(如ok、iong),这导致书写和拼读之间存在偏差。
第二张表是 阳声韵及其对应入声韵 ,本表附有据表格逐行自左向右读出零声母韵母和例字的录音。
韵摄 | 无介音 | 无介音,变式 | -i-介音 | -u-介音 |
---|---|---|---|---|
暗摄 |
am/ɑm/泔:
ap/ɑp/压 |
iam/iɑm/盐:
iap/iɑp/叶 |
× | |
掩摄 |
ăm/əm/茂:
ăp/əp/戢* |
ưm/ɯm~m̩/姆:
ưmh/ɯmʔ~m̩ʔ/噷* |
im/im/阴:
ip/ip/邑 |
× |
按摄 |
an/an/案:
at/at/遏 |
ian/iɛn/演:
iat/iɛt/阅 |
oan/uan/弯:
oat/uat/斡 |
|
恩摄 |
ăn/ən/允:
ăt/ət/兀* |
in/ɪn/因:
it/ɪt/乙 |
un/uə̯n/温:
ut/uə̯t/熨 |
|
红摄 |
ang/ɑŋ/洪:
ak/ɑk/沃 |
iang/iɑŋ/央:
iak/iɑk/浴 |
oang/uɑŋ/嚾:
oak/uɑk/𠮙 |
|
生摄 |
ăng/əŋ/增*:
ăk/ək/德* |
ưng/ɯŋ~ŋ̍/黄:
ưngh/ɯŋʔ~ŋ̍ʔ/哼* |
ing/iə̯ŋ/营:
ik/iə̯k/域 |
|
往摄 |
ong/ɔŋ/王:
ok/ɔk/恶 |
iong/iɔŋ/勇:
iok/iɔk/约 |
注:该部分与台罗拼音的差异如下。
[1]将/əm/、/ət/、/əŋ/等韵母的韵腹写作ă,与阴声韵相统一。台罗拼音原将这几对韵母写作irm/irp、irn/irt与irng/irk。
[2]部分人发/m̩/、/ŋ̍/两个成节辅音时,存在过渡音/ɯ/。因此本方案为这两个成节音韵母添置韵腹ư,令书写形式一致并方便标调。
为使读者直观体会上述元音音素,附上港理大、港浸大的AV phonetics应用中相应音素的朗读视频文件。同样,下载后请将扩展名后缀改成.zip后解压缩。
1、阿摄、伊摄韵母
我们先介绍两组比较简单的韵母。
(1)阿摄韵母是韵腹为a/ɑ/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a/ɑ/是开后不圆唇元音,发声时口形自然张至最大,唇形不圆,舌头呈平展状态位于最后侧:这个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a 是一致的。

①该韵摄韵母的基础形式是a/ɑ/和ah/ɑ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a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a后将喉结下降(实际是通过喉部软骨的运动,令喉部气道被阻断)。初学者可以体会一下发出a——音的过程中,在肺部气流还未完全排出的时候主动阻断发音,这时候喉部是不是有一种收紧的感觉?将a——音的时长控制到你平常说话时大约一个音节的水平,并在a音的末尾重复上面所说的收紧喉咙的动作,这样便发出了韵母ah。
②在韵母a、ah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该韵摄的另一对韵母ia/iɑ/和iah/iɑʔ/。前者同汉语拼音的 ia ;后者则需要在读出韵母ia后加上①点所述的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在韵母a、ah前加上介音-u-,也可构成一对韵母oa/uɑ/和oah/uɑʔ/。前者同汉语拼音的 ua ;后者则需要在读出韵母ua后加上①点所述的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我们先引入一项练习,巩固上面三对韵母的发音。读者可以尝试把韵母接在给出的声母后面连读起来,同时亦可对上一节的声母知识进行强化。声调符号可以暂时忽略。
例3-1 :阿摄韵母例词(阴声韵和相对应的入声韵部分)。
骹手(=手脚)kh a -chyủ;麻龟(=醉鬼)b á -ku;肉脯b ah -pỏ;饭盒pựng- a̍h 。
写字s yả -jị;徛家(=居家)kh iã -ke;巴脊(=后背)p a -c yah ;壁画p iah -oẹ。
大侬(=成年人)t oạ -láng;夸张kh oa -tiû;泼水ph oah -cuỉ;快活(=舒服)khuî̀- oa̍h 。
④阿摄韵母存在鼻化的形式。闽南语中这种带有鼻腔共振的韵母,是其韵母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鼻化韵母怎么发声?我们先以a、ah这对韵母为例。
普通话比较流利的读者,可以先尝试一下用普通话读出浪儿 langr4 、膀儿 bangr3 、杠儿 gangr4 等音节。这几个儿化的音节在剔除了声母和介音后,剩下的韵母部分便是带有鼻化色彩的ɑ̃r。将音节末的卷舌成分除去,便能得到标准的闽南语鼻化韵â/ɑ̃/了。在发出韵母â后加上①点所述的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则发出了韵母âh/ɑ̃ʔ/。

普通话不甚流利者,请回想一下你或身边人在感冒时,是不是觉得说话不太清亮、发出的语音有一种鼻腔随之振动的感觉呢?如果模拟感冒时的发声方式比较困难,可以根据下面的办法尝试一下:首先请自然地发出第①点介绍的韵母a和a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将软颚下降,此时你会感到相对于做这个动作前,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a”和“ah”,是不是就带上了感冒时的发声色彩了呢?这一现象实质是鼻窦朝着旁侧被牵引,使得进行元音发声的时候,鼻腔相对而言更容易被共振的结果,由此便能完成韵母â/ɑ̃/、âh/ɑ̃ʔ/的发音。

⑤在韵母â、âh前面加上介音-i-,另一对韵母ia/iɑ̃/和iah/iɑ̃ʔ/即完成发声。前者同普通话的样儿 yangr4 、箱儿 xiangr1 、梁儿 liangr2 的韵母部分(须剔除卷舌成分);后者则需要在韵母iâ后加上①点所述的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⑥在韵母â前面加上介音-u-,便发出韵母oa/iɑ̃/,同普通话的框儿 kuangr1 、床儿 chuangr2 、网儿 wangr3 的韵母部分(剔除卷舌成分)。包括泉府腔在内的闽南语泉漳片,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中,韵母oâ不存在对应的入声韵母oâh/uɑ̃ʔ/。
请做两项练习,巩固新学习韵母的发音。读者可以尝试将声母、韵母连读,声调符号同样可以暂时忽略。还记得声母一节讲到的闽南语鼻音塞化/边化现象吗? 注意在拼写带有鼻化韵的音节时,若声母为m、n、ng,则韵母必然鼻化,韵母的鼻化符号^省略 ,该规定与白话字和台罗拼音相同,不同类型的声、韵母配合关系整理如下表。
非鼻音清声母
ø/h/p/ph/t/th/k/kh/c/ch/s |
非鼻音浊声母
b/l/g/j |
鼻音声母
m/n/ng |
|
---|---|---|---|
阴声韵和对应入声韵 | √ | √ | × |
阳声韵和对应入声韵 | √ | √ | × |
鼻化韵和对应入声韵 | √ | × | √(鼻化符省略) |
例3-2 :阿摄韵母例词(鼻化韵和相对应的入声韵部分)。
衫裤(=衣裤)s â -khò;橄榄k ẩ -n ả ;明旦(=明天)bín-n á ;煞煞(=急忙)s âh -s âh 。
兄弟h iâ -tĩ;行路(=走路)k iấ -lọ;运命(=命运)ụn-m iạ ;挔衫(竖提衣服)h iâh -s â 。
矿泉khòng-c oấ ;早晏(=早晚)c ả - oầ ;看待kh oầ -thãi;软烂nửng-n oạ 。
例3-3 :阿摄阴声韵和鼻化韵的辨析。
阿囝(=儿子) a -k ẩ ;拍拼(=打拼)ph ah -p iầ ;歌声k oa -s yâ ;斜线ch yá -s oầ 。
学习该韵摄接触的语言现象和概念比较多,相应的教学视频如下。
(2)伊摄韵母是韵腹为i/i/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i/i/是闭前不圆唇元音,发声时口形呈微张状态,唇形不圆且向扩向两侧,舌头随下颌上抬并位于最前端:这个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i 一致。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i/i/和ih/i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i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i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i、ih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该韵摄的另一对韵母ui/ui/和uih/uiʔ/。前者与汉语拼音的 ui /uei/有一定区别,不存在过渡音/e/;后者则需要在读出韵母ui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伊摄韵母存在鼻化的形式,这里首先介绍î/ĩ/和îh/ĩʔ/。普通话缺乏相同的音位,不过我们可以仿照从韵母a、ah推导出â、âh的方法,以韵母i、ih为基础探索出î和îh的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i和i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i”和“ih”,由此便能完成韵母î/ĩ/、îh/ĩʔ/的发音。
④在韵母î、îh前面加上介音-u-,另一对韵母uî/uĩ/和uîh/uĩʔ/即完成发声。发出这组韵母时同样需要注意避免普通话韵母 ui 的过渡音/e/;韵母uîh则需要在韵母uî后紧跟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请练习这组韵母的发音,要求同本小节的其他练习。
例3-4 :伊摄韵母例词,鼻音声母接续的鼻化韵写法同例3-3。后文的鼻音声母接续的鼻化韵写法以此类推。
所以sỏ- ỉ ;味素(=味道)b ị -sò;欲挃(=想要)băh-t i̍h ;铁鉎(=铁锈)th ih -san。
水果c uỉ -kẳ;规模k ui -bó;流血láu-h uih ;刮伤k uih -syong。
卡片khah-ph î̀ ;趁钱(=赚钱)thàn-c î́ ;啥乜(=什么)syẩ-m ih ;闪光s îh -kưng。
头前(=前面)tháu-c uî́ ;县城k uị̂ -syấ;草蜢(=蝗虫)chảu-m ui̍h ;𫩱[口先⿰]哭(=啜泣)s uîh -khàu。
本小节由于内容较多,伊摄韵母的教学视频将会和下一小节的有摄韵母放在一起。
2、有摄、埃摄、喉摄韵母
(1)有摄韵母主要是韵腹为u/u/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u/u/是闭后圆唇元音,发声时口形呈微张状态,唇形圆,舌头随下颌上抬并位于最后端:这个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u 一致。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u/u/和uh/u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u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u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u、uh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该韵摄的另一对韵母iu/iu/和iuh/iuʔ/。前者与汉语拼音的 iu /iou/有一定区别,不存在过渡音/o/;后者则需要在读出韵母iu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有摄韵母存在鼻化的形式,即iû/iũ/和iûh/iũʔ/。普通话缺乏相同的音位,但我们能以韵母u、uh为基础探索出iû和iûh的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iu和iu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iu”和“iuh”,注意避免普通话韵母 iu 的过渡音/o/,由此便能完成韵母iû/iũ/、iûh/iũʔ/的发音。
④此韵摄还存在一种变体,即ư/ɯ/与ưh/ɯʔ/。ư/ɯ/是闭后不圆唇元音,发音的开口程度、舌位与u一致,但唇形不圆且向两侧拉伸。这个韵母的发声方式与普通话中 zhi 、 ri 、 ci 、 si 等音节的韵母(单用时有人记作“ ɨ ”)是很接近的。韵母ưh需要在读出韵母ư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下面一组练习,有助于体会和巩固这组韵母。练习要求同上,此前已经学过的声韵组合可以尝试读出。
例3-5 :有摄韵母例词。
生殕(=发霉)sî-ph ủ ;捎输(=打赌,训读写法“相输”)sa-s u ;发芽p uh -gé;盹眠(=打盹)t uh -bín。
咒誓(=发誓)c yù -coạ;遨游ngó- iú ;搐动(=抽动)t iuh -tãng;喌密(=严密)c yuh -ba̍t。
乡里(=乡村)h iû -lỉ;障仔(=怎样)c yû̀ -ả;姑娘ko-n iú ;心懩(=心痒)sim-h iû̍h 。
鰇鱼(=鱿鱼)j yú -h ứ ;骹箸(=筷子)kha-t ự ;䟙倒(=摔倒)ch ưh -tở;浸渍(=浸染)cìm-c ưh 。
本韵摄及上文伊摄韵母的教学视频:
(2)埃摄韵母是韵腹为a/ɑ/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向元音i/i/滑动:这个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ai 是一致的。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ai/ɑi/和aih/ɑi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ai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ai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ai、aih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另一对韵母oai/uɑi/与oaih/uɑiʔ/。前者与汉语拼音的 uai 一致,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oai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埃摄韵母存在鼻化的形式,首先介绍âi/ɑ̃i/和âih/ɑ̃iʔ/。普通话缺乏相同的音位,我们以韵母ai、aih为基础探索出âih和âih的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ai和ai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ai”和“aih”,由此便能完成韵母âi/ɑ̃i/、âih/ɑ̃iʔ/的发音。
④在韵母âi、âih前面加上介音-u-,另一对韵母oâi/uɑ̃i/、oâih/uɑ̃iʔ/即完成发声。
请读者通过练习多加体会,练习要求同上。
例3-6 :埃摄韵母例词。
对待tuì-th ãi ;世界sè-k ài ;师父s ai -hũ;嗳气 aih -khuì。
奇怪kí-k oài ;损坏sủn-h oại ;快乐kh oài -lo̍k;𨂿骹(=崴脚) oaih -kha。
屠宰tó-c ẩi ;揹包(=挎包)ph ẫi -pau;迈步m ại -pọ;嗐啊(悔叹状)h âih -'a。
檨仔(=芒果)s oấi -ả;芋茎ọ-h oấi ;跩伤(=扭伤)c oậi -syong;𠁣𠃛(开关门声)î- oâih 。
(3)喉摄韵母是韵腹为a/ɑ/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向元音u/u/滑动:该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ao 一致。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au/ɑu/和auh/ɑu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ao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au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au、auh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au/iɑu/与iauh/iɑuʔ/。前者与汉语拼音的 iao 一致,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iau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喉摄韵母存在鼻化的形式,首先介绍âuh/ɑ̃uʔ/。普通话缺乏相同音位,我们以韵母auh为基础探索âuh的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au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auh”,由此便能完成韵母âuh/ɑ̃uʔ/的发音。
为什么这边不介绍韵母âu?在泉漳片闽南语绝大多数调查点里,不存在非鼻音声母和韵母âu的搭配,泉府腔闽南语亦是如此。因此,虽然泉府腔闽南语具有如mau、nau、ngau等形式的音节,但不存在韵母au和âu的对立。为尽可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教学难度,读者遇到此类音节时,按照普通话的 mao 、 nao 等音节读出即可。
④在韵母âuh前面加上介音-i-,韵母iâuh/iɑ̃uʔ/即完成发声。去除音节末的收紧喉部的动作,可完成韵母iâu/iɑ̃u/的发声。
请进行一项练习,要求同上。
例3-7 :喉摄韵母例词。
偷走(=逃跑)th au -c ảu ;交流k au -liú;灶骹(=厨房)c àu -kha;𠕇笃(=稳固)tịng-t auh 。
表示p iảu -sị;调查t iạu -ca;起痟(=发疯)khỉ-s yảu ;藃蛏(=纸受潮)h iauh -than。
礼貌lẻ-m ạu ;酷乐(=喜好)khok-ng ạu ;啮齿(=磨牙)n auh -khỉ;泶水(芋头未熟状)h â̍uh -cuỉ。
喓喓(捉迷藏声) iâu - iâu ;奇妙kí-m iạu ;挠锁(=撬锁)ng iãu -sở;獟獟(匍匐状)h iâ̍uh -h iâ̍uh 。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3-2:韵母的分析(2)——介音应该被安排至声母当中吗?
学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说:闽南语韵母这么多,有的发音比较复杂,而更大的问题是要全部记下来又显得体系过于庞大。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科学严谨地描绘音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韵母的数量呢?
我们在本节之初给出的两张韵母表,是按照韵摄排列的,即已体现出将韵腹+韵尾的搭配分为若干个最小对立组的尝试。这里还遗留下一个问题,能不能通过简并介音的方法来减少韵母呢?我们知道像粤语中存在“舌根声母”gw、kw、w等,同时粤语的韵母是很少存在带有介音的形式的。这个思路能不能迁移到闽南语中呢?
粤语声母g+介音-u-\rightarrow粤语二合声母gw
粤语声母k+介音-u-\rightarrow粤语二合声母kw
粤语声母h+介音-u-\rightarrow依条件派入粤语声母f/w
闽南语有两种介音-i-、-u-,且这两种介音接续韵母的情况能够在所有声母后面存在。如果需要仿照粤语、把介音标注成声母的一种状态的话,闽南语就会出现三套声母,而韵母的数量则略超过原数量的1/3。这么做的结果除了对音节总量没有太大影响外,反而在音系分析上显得过于随意和臃肿。
闽南语声母ø/h+介音-i-\rightarrow“新声母”y/hy
闽南语声母ø/h+介音-u-\rightarrow“新声母”w/hw
闽南语声母p/ph/b/m+介音-i-\rightarrow“新声母”py/phy/by/my
闽南语声母p/ph/b/m+介音-u-\rightarrow“新声母”pw/phw/bw/mw
\cdot\cdot\cdot\cdot\cdot\cdot\
因此,不同于粤语介音只有-u-一种状态、且只存在于两个声母后面的格局,闽南语的介音是需要和韵母一同表示的。 介音是否能和声母合并显示,取决于声母对该介音的映射是否具有专一性 。只有声母对介音存在非常强的专一映射关系,才可以考虑将介音记录成声母的不同形式。
埃摄、喉摄的教学视频:
3、下摄、乌摄韵母
这是阴声-鼻化韵的最后两个韵摄,均存在音位变体,我们来一一讲解。
(1)下摄韵母主要是韵腹为e/e/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e/e/是半闭前不圆唇元音,发声时口形呈较小的张口,唇形不圆,舌头随下颌上抬至中高水平并位于前端。这个发音介于汉语拼音的 i /i/、 ê /ɛ/( ie 、 üe 中的“e”)之间,/i/、/e/、/ɛ/的唇形、舌位一致,仅口腔开口自小至大;读者亦可通过英语的vet/vet/、let/let/、bet/bet/等单词体会该音素。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e/e/和eh/eʔ/。前者读音介于汉语拼音的 i 与 ê 之间;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e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e、eh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另一对韵母oe/ue/与oeh/ueʔ/。前者近似于英语wet/wet/、west/west/等单词的(半)元音部分,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oe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③下摄韵母存在鼻化形式,即ê/ẽ/和êh/ẽʔ/。普通话缺乏相同的音位,我们以韵母e、eh为基础探索其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e和eh;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肌肉分别被朝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e”和“eh”,由此便完成韵母ê/ẽ/、êh/ẽʔ/的发音。
④此韵摄还存在一种变体,即ă/ə/与ăh/əʔ/。ă/ə/为中央(不圆唇)元音,发音的开口程度、唇形与闽南语韵母e/e/、普通话韵母 e /ɤ/一致,但舌位介于二者之间。这个韵母的发声方式可参考英语的a/ə/、the/ðə/、zebra/'zɪbrə/、comma/'kɒmə/等单词。韵母ăh需要在读出韵母ă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这份练习能帮你学习和区分几组属于下摄的韵母,要求同上。
例3-8 :下摄韵母例词。
泡茶phàu-t é ;经济king-c è ;册包(=书包)ch eh -pau;价格kè-k eh 。
鞋带 oé -toà;西瓜s e -k oe ;下底(=底下) ẽ -t oẻ ;拥挤iòng-kh oeh 。
楹联 ế -lián;郑州T ệ -Cyu;动脉tõng-m e̍ h;喀吱kh ê̍ h-ki。
车祸chya- ẵ ;货币h ằ -p è ;说话s ăh - oẹ ;收掇(=收拾)syu-l ă̍h 。
(2)乌摄韵母主要是韵腹为o/ɔ/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o/ɔ/是半开后圆唇元音,发声时口腔开口较大,唇形圆,舌头随下颌略上抬并位于最后端:这个发音和汉语拼音的 o 一致。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o/ɔ/和oh/ɔʔ/。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o ;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o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②乌摄韵母存在鼻化形式,即ô/ɔ̃/和ôh/ɔ̃ʔ/。前者近似于普通话的钟儿 zhongr1 、洞儿 dongr4 、孔儿 kongr3 的韵母部分(剔除卷舌成分);后者则在韵母ô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读者也能以韵母o、oh为基础探索出这对韵母的发音。首先请自然发出韵母o和oh;此后保持口腔开口、唇形和舌位不变,略微下降软颚,至鼻尖两侧的肌肉分别被朝着旁外侧牵拉;之后再发出韵母“o”和“oh”,便能完成韵母ô/ɔ̃/、ôh/ɔ̃ʔ/的发音。
③此韵摄存在一种变体,即ơ/o/与ơh/oʔ/。ơ/o/是半闭后圆唇元音,发音的开口程度略小于o/ɔ/,舌位、唇形与o一致:该韵母的发声方式与普通话的韵母 ou /ou/的前半部分一致,读者将普通话的 ou 除去-u韵尾即可。韵母ơh需要在读出韵母ơ后附上收紧喉咙的动作,以阻断发声。

④在韵母ơ、ơh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ơ/io/与iơh/ioʔ/。前者与汉语拼音的 iu ( iou )/iou/除去-u韵尾后一致,后者需要在读出韵母iơ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
来一组练习巩固一下知识,要求同上。
例3-9 :乌摄韵母例词。
所在(=地方)s ỏ -cại;补充p ỏ -chyong;雨伞h õ -soầ;来喔lái-' oh 。
爱好ài-h ồ ;考试kh ổ -chì;磨砺m ó -lẹ;是乎(=是不是)sĩ-h ôh 。
报纸p ờ -choả;道路t ỡ -l ọ ;爊脑(=夸奖) ơ -l ở ;同学táng- ơ̍h 。
秒表b iở -p iở ;小学s yở - ơ̍h ;惜略(=珍惜)s yơh -l iơ̍h ;石头c yơ̍h -tháu。
例3-10 :韵母o、ơ、ă的听音、发音辨析。
路尾(=后来)l ọ -b ẳ ;短裤t ẳ -kh ò ;布袋p ò -t ặ ;
火烧(=火灾)h ẳ -s yơ ;小妹s yở -b ặ ;倒退t ờ -th ằ ;
过桥k ằ -k iớ ;配药ph ằ - iơ̍h ;皮尺ph ắ -ch yơh ;
落雪(=下雪)l ơ̍h -s ăh ;着欲(=将要)t ơ̍h -b ăh ;保护p ở -h ọ 。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4、红摄、生摄、往摄韵母
从这一小节开始,我们进入阳声韵和对应入声韵的部分,因此从这里开始,阴声韵、鼻化韵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不过学习的方法是类似的。
(1)红摄韵母是以/ɑ/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ŋ或-k。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ang/ɑŋ/和ak/ɑk/。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ang ;后者需要将普通话韵母ang的韵尾替换成-k。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熟悉的方言中不存在-k韵尾,可以参考下文的发声要点。
-k韵尾在大部分粤语、泉漳片闽南语和部分客家话语音点仍然保留,这些区域的读者可以感受一下自身方言中录、国、握等字的读音,在音节末尾是不是做出了阻断发声的动作?以这个动作把韵母a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掉,便能完成韵母ak的发声。
其他汉语方言对-k韵尾的保留可能不完整。这些地区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英语当中的suck/sʌk/、luck/lʌk/、hack/hæk/等音节,在音节末你将发现舌背需要像发出上文的声母k一样和软颚接触,从而令发声被阻断。接着请将这个阻断发声的动作替换掉韵母ang的鼻音韵尾-ŋ,但请仅做动作而不要发出英语单词末尾的“克”声;或者是读出韵母ang并不断把鼻音韵尾-ŋ的时长缩短:两种方都能够最终达到发出韵母ak的结果。
②在韵母ang、ak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ang/iɑŋ/和ak/iɑk/。前者和普通话的韵母 iang 读音是一致的。韵母iak则需要将ia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③在韵母ang、ak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韵母oang/uɑŋ/和oak/uɑk/。前者和普通话的韵母 uang 读音一致,后者则需要将oa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下面一组练习将帮助读者复习这个韵摄,请重点体会和练习-k韵尾,其他要求同上。
例3-11 :红摄韵母例词。
翁某(=夫妻) ang -bỏ;蠓香(=蚊香)b ảng -hiû;读书th a̍k -cư;音乐im-g a̍k 。
央倩(=请求差使) iang -chyầ;唱声(=威胁)ch yàng -syâ;煏空(=败露)p iak -kh ang ;摔粟(=脱稻壳)s yak -ch yak 。
风台(=台风)h oang -thai;嚾党(=结党) oang -tỏng;闯荡ch oàng -tõng;𠮙𠮙(鸟叫貌) oak - oak 。
(2)生摄韵母是以/ə/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ŋ或-k。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ăng/əŋ/和ăk/ək/。前者读音很像汉语拼音的 eng /ɤŋ/;后者需要将普通话韵母 eng 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背接触软颚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ăng、ăk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ng/iə̯ŋ/与ik/iə̯k/。这里,韵腹/ə/由于受到-i-介音的牵拉,变得短暂而不明显(记作“/ə̯/”);普通话也存在这一现象。闽南语的韵母ing和普通话的韵母 ing 读音很接近。韵母ik则需要将i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背接触软颚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③该韵摄有一种变体,即ưng/ɯŋ~ŋ̍/与ưngh/ɯŋʔ~ŋ̍ʔ/。前者的读音与普通话哼 hng 、嗯 ng 的韵母一致;对这个读音不熟悉的读者,也可以做出欲发韵母ư的姿势,将舌根上抬至软腭,而后令肺中呼出的气流经由鼻腔通过,即可完成这个韵母的发音。在读出韵母ưng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则能发出韵母ưngh。
这一组练习将有助于读者巩固这个韵摄,尤其是韵母ưng与ưngh的发音。其他要求同上。
例3-12 :生摄韵母例词。
学生ha̍k-s ăng ;增加c ăng -ka;特等t ă̍k -tẳng;道德tõ-t ăk 。
明白b íng -p i̍k ;应承(=允诺) ìng -s íng ;革命k ik -b ịng ;方式hong-s ik 。
肠胃t ứng -uị;黄色 ứng -s ik ;头毛(=头发)tháu-m ứng ;嗙击(=责骂)ph ưngh -kh ik 。
曾经c ắng -k ing ;肯定kh ẳng -t ịng ;门生m ứng -s ăng ;陵园l íng -h ứng 。
(3)往摄韵母是以/ɔ/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ŋ或-k。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ong/ɔŋ/和ok/ɔk/。前者读音很像汉语拼音的 ong /uŋ/(新派倾向读/ɔŋ/),读者可以用习惯读普通话 ong 的方法读出这个韵母;后者需要将韵母o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背接触软颚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ong、ok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韵母ong/iɔŋ/与ik/iɔk/。闽南语的韵母iong和普通话的韵母 iong /yŋ/(新派倾向读/iɔŋ/)读音比较像,读者可以用习惯读普通话 iong 的方法读出这个韵母。韵母iok则需要将iong的鼻音韵尾-ŋ替换成舌背接触软颚的塞音韵尾-k,以阻断发声。
这个韵摄比较简单,练习量也少一些。
例3-13 :往摄韵母例词。
普通phỏ-th ong ;创戆(=捉弄)ch òng -g ọng ;动作t õng -c ok ;恶毒 ok -t o̍k 。
教养kàu- iỏng ;风俗h ong -s yo̍k ;充足ch yong -c yok ;局促k io̍k -ch yok 。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3-3:入声韵尾的简并、弱化和脱落
入声韵是中国古代汉语里的一种韵母类型。根据汉语言学家们对现代汉语方言、受古代汉语影响的域外方言(如日语吴音/汉音、高丽译音和安南译音)分析比对的结果,中古汉语中有三种入声韵尾,即-p、-t、-k,分别和阳声韵尾-m、-n、-ŋ相配。南宋至蒙元时期,中古汉语开始向近代汉语逐步演变,三套入声韵尾也开始混淆,至明代官话(属于近代汉语)阶段,三套入声韵尾已经合并成喉塞音韵尾-ʔ了。清中期以后,大部分的官话逐步走向现代汉语时期,入声韵尾脱落,入声作为短促的调类已经消失,并入其他声调,学界将之称为 入派三声 。
在不同的汉语(域外)方言中,入声韵尾的保留程度是存在差异的。主要的遗留类型如下,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直观的比较结果。
①完整保留-p、-t、-k韵尾的如大部分粤语、部分客家话和泉漳片闽南语,朝鲜语汉字音(-t韵尾系统性变化为-l)和汉越音也完全保留。
②三套韵尾存在部分混淆或脱落的情况,如潮汕片闽南语(-t韵尾并入-k)、部分客家话及赣语,以及日语的汉字音(中古日本语将-p、-t、-k三套韵尾分别缀上弱读元音,以は行、た行和か行的部分假名表记;后来は行入声的入声音节脱落,只在促音便的情况下读出)。
③三套韵尾完成合并,如闽东语和大田片闽南语均只保留了三套韵尾中的-k,此外闽南语、大田片闽南语还存在来自更早层次的入声韵尾-ʔ。
④入声韵尾合并后弱化,这里“弱化”主要是转变为喉塞音-ʔ的形态,如莆仙话、绝大部分吴语和大部分的江淮官话。
⑤弱化的入声韵尾-ʔ脱落,入声韵单独获得一个调值(指声调音高的变化情况),不和其他声调相混,如湘语、闽北语、部分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
⑥入声调消失,和其他声调相混,如大部分的官话。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5、按摄、恩摄韵母
(1)按摄韵母是以/a/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n或-t。/a/是开前不圆唇元音,发声时口腔开口大,唇形不圆,舌头随下颌平展于最低位置并位于最前端。闽南语里这个韵腹不会单用,仅出现在an/at、oan/oat等韵母组合中。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an/an/和at/at/。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an ;后者需要将普通话韵母 an 的韵尾替换成-t。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熟悉的方言中不存在-t韵尾,可以参考下文的发声要点。
-t韵尾在大部分粤语、泉漳片闽南语和部分客家话语音点仍然保留,这些区域的读者可以感受一下自身方言中八、密、灭等字的读音,在音节末尾是不是做出了阻断发声的动作?以这个动作把韵母an的鼻音韵尾-n替换掉,便能完成韵母at的发声。
其他汉语方言对-t韵尾的保留可能不完整。这些地区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英语当中的bat/bæt/、fat/fæt/、hat/hæt/等音节,在音节末你将发现舌尖需要像发出上文的声母t一样和上齿龈接触,从而令发声被阻断。接着请将这个阻断发声的动作替换掉韵母an的鼻音韵尾-n,但请仅做动作而不要发出英语单词末尾的“特”声;或者是读出韵母an并不断把鼻音韵尾-n的时长缩短:两种方法都能够最终达到发出韵母at的结果。
②在韵母an、at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an/iɛn/与iat/iɛt/。这里,韵腹/a/由于受到-i-介音的牵拉,而导致开口略微缩小为半开前不圆唇元音/ɛ/;普通话也存在这一现象。元音/ɛ/相当于普通话韵母 ê ( ie 、 üe 中的“e”),在闽南语不单用,仅存在于韵母ian、iat中。
闽南语的韵母ian和普通话的韵母 ian 读音是一致的。韵母iat则需要将ian的鼻音韵尾-n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t,以阻断发声,其听感和在普通话的韵母 ie /iɛ/后面加上-t韵尾是一样的。

③在韵母an、at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韵母oan/uan/与oat/uat/,韵腹/a/不变化。前者和普通话的韵母 uan 读音一致,后者则需要将oan的鼻音韵尾-n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t,以阻断发声。
下面一组练习将帮助读者复习这个韵摄,请重点体会和练习-t韵尾,其他要求同上。
例3-14 :按摄韵母例词。
时间sí-k an ;野蛮iả-b án ;残杀ch án -s at ;洞葛(=手杖)tọng-k at 。
电瓶(=暖瓶)t iạn -p án ;缘投(=英俊) ián -táu;辨别p iãn -p ia̍t ;热烈j ya̍t -l ia̍t 。
安全 an -c oán ;判断ph àn -t oãn ;发达h oat -t a̍t ;缺乏kh oat -h oa̍t 。
(2)恩摄韵母是以/ə/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n或-t。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ăn/ən/和ăt/ət/。前者读音同汉语拼音的 en ;后者需要将普通话韵母 en 的韵尾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t,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ăn、ăt前面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n/ɪn/与it/ɪt/。这里,韵腹/ə/由于受到-i-介音的牵拉,而导致开口缩小并变化为近闭次前不圆唇元音/ɪ/;普通话也存在这一现象。元音/ɪ/相当于普通话韵母 in 的韵腹部分,在闽南语亦不单用,仅存在于韵母in、it中。
闽南语的韵母in和普通话的韵母 in 读音是一致的。韵母it则需要将in的鼻音韵尾-n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t,以阻断发声。

③在韵母ăn、ăt前面加上介音-u-,构成韵母un/uə̯n/与ut/uə̯t/,韵腹/ə/不变化,但时长缩短、弱化为/ə̯/。前者和普通话的韵母 un 读音一致,后者则需要将un的鼻音韵尾-n替换成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塞音韵尾-t,以阻断发声。
下面一组练习将帮助读者复习这个韵摄,要求同上。
例3-15 :恩摄韵母例词。
银行g ắn -háng;殷勤 ăn -kh ắn ;核桃h ă̍t -thớ;起讫khỉ-g ăt 。
囡仔(=孩子)g ỉn -ả;人民j ín -b ín ;品质ph ỉn -c it ;声实(=的确)syâ-s i̍t 。
均匀k un - ún ;根本k ăn -p ủn ;突出t u̍t -ch ut ;脱轮(=脱臼)th ut -l ún 。
例3-16 :-n/t、-ŋ/k、-ʔ韵尾的辨析。
角力ka k -la̍ t ;节拍cya t -pha h ;剥夺pa k -toa̍ t ;失窃si t -chya t 。
得失(=得罪)tă k -si t ;信息si n -si k ;真诚ci n -sí ng ;神经sí n -ki ng 。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
6、暗摄、掩摄韵母
(1)暗摄韵母是以/ɑ/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m或-p。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am/ɑm/和ap/ɑp/,两者在汉语拼音中均没有对应形式。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熟悉的方言中不存在-m与-t韵尾,不妨参考下文的发声要点。
-m、-p韵尾在大部分粤语、泉漳片闽南语和部分客家话语音点仍然保留,这些区域的读者可以感受一下自身方言中贪、沉、嫌与答、集、协等字的读音,前一组字的音节末尾是闭上双唇的鼻音成分,后一组字的音节末尾则是做出了闭合双唇以阻断发声的动作。将这两个动作分别接续到韵母a/ɑ/之后,能完成韵母am和ap的发声。
其他汉语方言对-m、-p韵尾的保留可能不完整。这些地区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英语当中的sum/sʌm/、lamb/læm/、damn/dæm/和cup/kʌp/、lap/læp/、gap/ga:p/两组音节:在第一组音节末带有闭合双唇的、可延长的鼻音/m/;而第二组音节末你将发现双唇需像发出上文声母p一样闭合,从而令发声被阻断。
请将这两个发声的动作分别连缀到韵母a之后, 尤其发韵母ap时,请仅做闭合双唇的动作而不发出英语单词末尾的“噗”声,即可完成韵母am与ap的发声(该提醒对本小节暗摄、掩摄的内容均有效) 。或先尝试发出鼻音韵尾可延长的韵母am,而后不断把鼻音韵尾-m的时长缩短:两种方法都能够最终达到发出韵母am与ap的结果。
②在韵母am、ap前加上介音-i-,构成另一对韵母iam/iɑm/和iap/iɑp/。普通话没有对应音位。韵母iap需要将iam的鼻音韵尾-m替换成闭合双唇的塞音韵尾-p,以阻断发声。
这组练习将复习该韵摄,请重点体会和练习-m和-p韵尾,其他要求同上。
例3-17 :暗摄韵母例词。
暗毵(=阴暗) àm -s àm ;参加ch am -ka;掺杂ch am -c a̍p ;回答hoé-t ap 。
齿签(=牙签)khỉ-ch yam ;检验k iảm -g iạm ;咸涩(=吝啬)k iám -s yap ;接纳c yap -l a̍p 。
(2)掩摄韵母是以/ə/为韵腹的韵母,这组韵母在念出韵腹后不向其他元音滑动,而是接上辅音韵尾-m或-p。
①该韵摄的基础形式是ăm/əm/和ăp/əp/。前者在普通话无对应音位。读者可以借鉴英语中的forum/'fɔrəm/、curriculum/kə'rikjələm/等单词体会其发声方式。后者需要将韵母iam的韵尾替换成闭合双唇的塞音韵尾-p,以阻断发声。
②在韵母ăm、ăp前加上介音-i-,构成韵母im/im/与ip/ip/。这里,韵腹/ə/被-i-介音吞没,而导致发音有所变化。韵母im无普通话对应音位,请读者参考英语单词dim/dɪm/、limb/lɪm/、team/ti:m/以体会发声方式。韵母ip则需要将im的鼻音韵尾-m替换为闭合双唇的塞音韵尾-p,以阻断发声,读者也可以参考英语单词tip/tɪp/、keep/ki:p/、deep/di:p/的发音。
③该韵摄有一种变体,即ưm/ɯm~m̩/与ưmh/ɯmʔ~m̩ʔ/。前者的读音与普通话噷hm的韵母一致;对这个读音不熟悉者,也可以做出欲发韵母ư的姿势,将双唇闭合,而后令肺中呼出的气流经由鼻腔通过,即可完成这个韵母的发音。在读出韵母ưng后加上收紧喉部的动作,令发音被阻断,则能发出韵母ưngh。
请完成以下练习,要求同上。
例3-18 :掩摄韵母例词。
参茸s ăm -jyóng;欣赏h ăm -syỏng;戢敛(=收敛)c ăp -liảm;艰涩kan-s ăp 。
点心tiảm-s im ;深沉ch im -t ím ;吸收kh ip -syu;集中c i̍p -tiong。
否免(=不要,训读写法“毋免”) ựm -biản;花莓(=花苞)hoe- ứm ;茅草h ứm -chảu;纆硩(=砸压)h ưmh -teh。
例3-19 :-n/t、-ŋ/k、-m/p韵尾和鼻化韵的辨析。
含脓(=化脓)ká m -lá ng ;亲临chi n -lí m ;肝癌koâ-gá m ;急迫ki p -pi k 。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3-4:通摄押韵的例外——闽南语的历史音变现象
上文曾经讲到,归纳的闽南语十四韵摄是各自押韵的,在诵读古代诗词或是使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时,不同摄的韵母原则上不能通押。 但是由于古代汉语字音被借入闽南语后,闽南语与通语均有自身的发展,原本音色非常相近的韵母可能逐渐出现分化的迹象。通过这类现象的收集和统计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近代闽南语的面目 。
①比较常见的通摄押韵的情形,是文读层韵母iơ与iu的通押。闽南语的韵母iơ在中古时期的文读层是不存在的,其前身是ươ/ɯo/,源于中古汉语的流摄侯韵(*u,侯厚候等字的韵母,以平赅上去),如欧区吼喉后沟狗扣藕兜斗透投头豆楼漏等字。这批字在闽南语存在文白异读,白读韵母为au,文读韵母则发生了*ươ>iơ的变化,导致其与中古汉语的流摄尤韵(*iu,闽南语中也部分存在文白异读,白读韵母为au,文读为iu)的文读层之间的差异便增加了。在所附案例的第一首古代诗词,读者可以有所体会。
-ư-介音的消失是近代闽南语向现代闽南语转变的一个特征 ,迄今只有极少数语音调查点还保留这一现象。在近代闽南语里还有一批含有-ư-介音的韵母发生了变化,如*ưe>e(泉腔文读和漳腔)/oe(泉腔白读);*ưăm>ăm(泉)/om(漳);*ưăn>ăn(泉)/in(漳);*ưăng>ăng(泉)/ing(漳)。
②另外一项较常见的通摄押韵情形,是韵母ư和i的押韵。闽南语泉漳片偏泉腔和潮汕片均保留韵母ư,泉漳片偏漳腔则把该韵母并入韵母u和i中。闽南语的韵母ư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源于中古汉语的止摄之韵(*i,如兹子司思磁字祠饲似,此批字在闽南语的文读层韵母是ư,部分有白读层韵母i);该中古汉语韵母同时也有一批字在闽南语仅获得了韵母i。因而导致在诗词格律中,闽南语韵母ư和i通押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所附案例的第二首古代诗词。

例3-20 :闽南语通摄押韵的案例。
① (南唐)李煜《 相见欢 》(Lám-Tóng) Lỉ Io̍k Song-Kiàn--Hoan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Bú-gián to̍k--syõng se-l iớ , goa̍t--jứ--k iơ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i̍k-bo̍k ngó-tóng chim-iạn sỏ--ching-ch yu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Cyản--put--toạn, Lỉ--hoán-loạn, Sĩ--lí-ch yú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Pia̍t--sĩ it-hoan cư-bị cãi--sim-th iớ .
② (唐)李白《春思》(Tóng) Lỉ Bi̍k Chun-Sư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Ian-chỏ jứ--phik-s ư , Cín-song te--lio̍k-c i .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Tong-kun hoái--kui-ji̍t, Sĩ--chyap toàn-tióng--s í .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Chun-hong put--syong-sik, Hó-sự ji̍p--ló-u í .
本小节的教学视频,末尾部分是对韵母知识的总结归纳:
四、闽南语的声调
闽南语同大多数汉语方言一般,其声调具有区分字义的功能。
现代汉语各个方言对中古汉语的声调格局保存情况互有参差。中古汉语的声调是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每个调类再根据声母清浊,分别分化为阴调和阳调。这便是中古汉语“ 平上去入分阴阳 ”的声调格局。在四个调类中,平、上、去声属于舒调,发音可以延长,在闽南语当中与阴声韵、阳声韵和鼻化韵相配入声属于促调,由于存在-p、-t、-k或-ʔ韵尾的存在,发音一发即收而不能延长,在闽南语只能用于入声韵。
1、闽南语的单字调
闽南语同其他闽语类似,具有较为复杂的成系统的变调现象。因此需要先将单字调分析清楚,再对变调情况作出讲解。
(1)单字调
泉腔闽南语的声调维持了平上去入分阴阳的格局,这个特点和潮汕片闽南语一致。同属泉漳片的漳州、厦门腔闽南语在近代则出现阳上并入阳去的现象,学界将其概括成 浊上变去 现象。我们在描述闽南语的声调格局时,会采用五度标调法的思想。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4-1:五度标调法
在分析汉语等有声调的语言时,词重音、句调显然不能严谨地给出刻画。在赵元任等人的尝试下,五度标调法逐步被语音学界接受,用于声调语言的声调分析。
五度标调法的分析思路是先将某一语言/方言说话人在正常交谈时的音域进行框定,为音高最高的情形标注为“5”,最低者标注为“1”。而他在正常说话过程中的声调起伏,则从最低到最高音高依次用1至5等5个自然数或是相应的线形符号进行标注,称为调值。由于不同说话人的惯用音高范围可能存在差异,而同一群体的语音调型是一致的,所以 五度标调法是定性(标注音高相对变化)而非定量(显示音高具体频率)的 。
我们以普通话作为案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中,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与51(˥˩)。上声字做词语非末字变调时,后字为上声时读阳平,为其他声调时读半上声21(˨˩)。轻声则不具有特定的相对音高,属于轻读失调的情况。

偏泉腔闽南语的单字调具体调值如下。
调名 | 调值 | 调型 | 注音调号 | 例字和读音 |
---|---|---|---|---|
阴平 | 33,˧˧ | 高平调 | NA | 东tong |
阴上 | 54,˥˦ | 高短调,略降 | ˀ | 党tỏng |
阴去 | 41,˦˩ | 降调 | ˋ | 栋tòng |
阴入(甲),-p/t/k | 5˺,˥ | 高促调 | NA | 督tok |
阴入(乙),-h | 5˺,˥ | 高促调 | NA | 桌tơh |
阳平 | 24,˨˦ | 升调 | ˊ | 同tóng |
阳上 | 22,˨˨ | 低平调 | ˜ | 动tõng |
阳去 | 1,˩ | 低短调 | ִִ | 洞tọng |
阳入(甲),-p/t/k | 12˺,˩˨ | 低促调,略升 | ˈ | 毒to̍k |
阳入(乙),-h | 12˺,˩˨ | 低促调,略升 | ˈ | 着tơ̍h |
注:[1]表格中,符号“˺”是无声除阻记号,表示闽南语中的塞音入声韵尾-p/t/k/h。塞音入声韵尾能够阻断发音、限制音程(发声时长),在发声时只做出口型而不发出声音。
[2]在单字调中,收-p/t/k与-h韵尾的阴入或阳入调字的调值是一致的,但在连读变调时会有所区分。下文说明连读变调的规则时,亦按照表中的方法,将入声调按照韵尾分为甲、乙两类。
[3]阴上调是高而略降的短调,为了体现相对较短的音程,有的方言志会将其调值简记为“5,˥”。本节所附的教学视频在依次介绍单字调时会说明这一属性,使用国际音标时也简记为“5”。
[4]本注音方案的声调写法和台罗拼音略有不同,其阴上、阳平、阳上、阳去的标调效果分别是tóng、tông、tǒng及tōng。另外本文所附的字表不会将某字设定为轻声字,需要读作轻声的字需要 在完整音节前用撇号( ' )引出 ,如出来chut-'lái。
读者们不难发现,阴调由于主要来自中古汉语的清音声母字,所以听感比较高亢;阳雕由于主要来自古浊音声母字,因此听感会比较低沉。以下是闽南语的声调格局和部分例字。

我们引入一组练习,读者可以尝试将单字的声、韵、调配合读出。
例4-1 :单字调例字。
东tong;党tỏng;栋tòng;督tok;同tóng;动tõng;洞tọng;毒to̍k。
孙sun;损sủn;瞬sùn;率sut;询sún;吮sũn;顺sụn;术su̍t。
心sim;审sỉm;渗sìm;湿sip;寻sím;甚sĩm;瘎sịm;习si̍p。
家ke;假kẻ;价kè;隔keh;枷ké;下(训读写法“低”)kẽ;偈kẹ;扴ke̍h。
呢ni;染nỉ;企nì;蹑nih;年ní;尔nĩ;泥nị;捏ni̍h。
去khừ→过去kằ-'khừ;来lái→出来chut-'lái;不(训读写法“毋”)ựm→是毋(=是否)sĩ-'ựm;兮(=的)é→伊兮(=他/她/它的)i-'é;喔oh→好喔hở-'oh;无bớ→有无(=有没有)ũ-'bớ。
本部分的教学视频:
(2)标调规则
在使用本文的闽南语注音方案时,在音节里需要选取哪个字母用于标调呢?
具有音韵学知识的读者,能够发现在拼写音节的时候, 调号是始终标记在韵腹上的 。在书写时,如果韵腹存在鼻化或是使用变音符号添加的元音,则需要先将鼻化符(^)或展唇撇号(')写出,这两者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字母上;而后在(可能添加了鼻化符或撇号的)字母周围再写上调号,即阴平、阴入不标调,阳去调号写在字母下方,其余调号写在字母上方。
仍然分不清韵母中哪个字母是韵腹?不用担心,还有更加简便的判断方法。在准备写出音节的时候,先找出元音字母及其变体(即a/â/ă/e/ê/i/î/o/ô/ơ/u/û/ư/y)。 在仅有一个元音字母时,直接在元音字母上标调;超过一个元音字母的话,除ai、au两个韵母在第一个字母上标调外,其他情况全部标在第二个元音字母上 。
由于闽南语存在连读变调现象,部分声调在语流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方案拼写时需要将原声调写出,使用连字符“-”表示词内的连读变调现象。
2、连读变调
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变调均具有严整而庞大的变调规则。在单个词语内部,除了末字以外,其余单字都需要按照规则变调。当然,这里的变调是不会循环进行的,一个字只要不位于词语末尾,它的变调结果便只有一种,且由原声调决定;在其前后的字数、字音对单字的变调没有影响。
(1)普通词
普通词(单纯词,词素)指不能进一步分割为更小的语义单元,或将其拆成单字后语义将发生变化的词语。
我们先使用二字普通词(非叠词)来说明偏泉腔闽南语的变调规则。在泉腔闽南语中,除了阳去调外,其他声调均会在词语非末字的情况下变调。其规则可以概括为“ 平上、上平、去入上,阳调变去、入看尾 ”,具体的声调变化情况见下表。
原声调 | 变化后声调 |
---|---|
阴平 | 阳上 |
阴上 | 阳平 |
阴去 | 阴上 |
阴入(甲),-p/t/k | (不变) |
阴入(乙),-h | 韵尾脱落,读同阴上 |
阳平 | 阳去 |
阳上 | 阳去 |
阳去 | (不变) |
阳入(甲),-p/t/k | 韵尾保留,音程缩短为˩,类似阳去(“次阳入”) |
阳入(乙),-h | 韵尾脱落,读同阳去 |
在语流中,阴调的变化相对来说复杂些:阴平、阴上分别变成阳上、阳平,在调性、阴阳调类上形成了转置(“平上、上平”);阴去变为阴上,阴入仅在收-h韵尾时将韵尾脱落,亦读如阴上(“去入上”)。阳调的变调则比较简单,阳平、阳上、阳去、-h尾阳入(韵尾脱落)在语流中都呈现为低短调(“阳调变去”);-p/t/k尾的阳入的音程缩短但韵尾保留,呈现类似阳去但带有塞音韵尾的“次阳入”(“入看尾”)。
请做一组练习,巩固各个声调的变调情况,尤其请比较原调和变调的对应关系。
例4-2 :普通词的变调(舒声调部分)。
股东kỏ-tong:东方tong-hong;乡党hiong-tỏng:党派tỏng-phài;一栋ci̍t-tòng:栋梁tòng-lióng;
共同kiọng-tóng:同事tóng-sự;移动í-tõng:动作tõng-cok;隧洞suị-tọng:洞口tọng-khảu。
查孙(孙女)ca-sun:孙仔(孙子)sun-ả;破损phò-sủn:损失sủn-sit;一瞬ci̍t-sùn:瞬间sùn-kan;
查询ca-sún:询价sún-kè;吸吮khip-sũn:吮奶(吮乳)sụn-lin;通顺thong-sụn:顺利sụn-lị。
中心tiong-sim:心脏sim-cọng;陪审poé-sỉm:审批sỉm-phoe;浸渗cìm-sìm:渗透sìm-thiờ;
追寻tui-sím:寻求sím-kiú;太甚thài-sĩm:甚至sĩm-cì;腹瘎(腹痛)pak-sịm:瘎病sịm-pị̂。
头家(上司)tháu-ke:家庭ke-tíng;真假cin-kẻ:假货kẻ-hằ;起价(涨价)khỉ-kè:价格kè-keh;
木枷bo̍k-ké:枷锁ké-sở;高下(训读写法“高低”)kơ-kẽ:低档kẽ-tòng;佛偈pu̍t-kẹ:偈语kẹ-gử。
毛呢mứng-ni:呢仔(呢子)ni-ả;沾染tiam-nỉ:染色nỉ-sik;慢企(慢走)bạn-nì:企骹(踮脚)nì-kha;
旧年(去年)kụ-ní:年兜(除夕)ní-tau;遮尔(这样)cyah-nĩ:尔后nĩ-ãu;拘泥ku-nị:泥古nị-kỏ。
例4-3 :普通词的变调(促声调部分)。
监督kàm-tok:督促tok-chyok;中毒tiòng-to̍k:毒药to̍k-iơ̍h。
统率thỏng-sut:率领sut-lỉng;技术ki-su̍t:术语su̍t-gử。
潮湿tiáu-sip:湿度sip-tọ;学习ha̍k-si̍p:习惯si̍p-koàn。
间隔kàn-keh:隔断keh-toãn;刮扴(搔刮)kuih-ke̍h:扴奏(弹奏)ke̍h-càu。
蹴蹑(轻轻走)chyok-nih:蹑足nih-cyok;揉捏jyú-ni̍h:捏创(摆布)ni̍h-chòng。
多字普通词(包括译名、约定俗成的多字俗语成语)的变调情况和二字词类似,除了词语末字以外均按照上述规则变调。此外,需要读轻声的单字前面的字,必须读本调。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4-2:连读变调的两种模式
许多汉语方言存在连读变调现象,根据变调现象的扩散模式,我们可以将汉语方言粗略划分为两类。
①一类以官话、闽语为代表,词语内的连读变调是从词末向词首扩散的。其表现是词语末字总是读原声调,除了末字以外的单字不论所处的位置、前后的字数,只有一种由原调变化为变调的情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官话的变调主要是“一”、“不”和上声字的变调。
如第一/ 一 双/ 一 群人/等 一 年/ 一 个/ 一 次性/打 一 仗(“一”除了做序数词或位于词末读阴平外,不论词中位置、前后的字数,后接阴平、阳平、上声字时读去声,后接去声字时读阳平);
要不/ 不 行/ 不 可以/看 不 清/ 不 要/ 不 够好/做 不 到(“不”除了位于词末读去声外,不论词中位置、前后的字数,后接阴平、阳平、上声字时读去声,后接去声字时读阳平);
开水/ 水 压/ 水 电费/热 水 瓶/海马/ 马 场/ 马 奶酒/倒 马 桶(上声字除了位于词末读上声外,不论词中位置、前后的字数,后接阴平、阳平、去声字时读半上声,后接上声字时读阳平)。
·闽语的变调规则比较庞大,仍然以闽南语选取不同声调的字为例。这里只选取需要变调的调类,括号中是变调后的实际调性。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案例,强化词中变调规律的理解。
如一千ci̍t(~cịt)-chuî/ 千 万chuî(~chuî̃)-bạn/ 千 里马chuî(~chuî̃)-lỉ(lí)-bẻ/两 千 三(两千三百)nững(~nựng)-chuî(chuî̃)-sâ;
公主kong(~kõng)-chủ/ 主 要chủ(~chú)-iàu/ 主 心骨chủ(~chú)-sim(~sĩm)-kut/做 主 侬(做主人)coè(~coẻ)--chủ(~chú)-láng;
佛教pu̍t(~pụt)-kàu/ 教 学kàu(~kảu)-ha̍k/ 教 师节kàu(~kảu)-sư(~sữ)-coeh/科 教 园khơ(~khỡ)-kàu(~kảu)-hứng;
猪肉tư(~tữ)-bah/ 肉 葱(洋葱)bah(~bả)-chang/ 肉 骨茶bah(~bả)-ku̍t-té/刺 肉 汤(瘦肉汤)chyah(~chyả)-bah(~bả)-thưng;
旅行lử(~lứ)-híng/ 行 为híng(~hịng)-uí/ 行 道树híng(~hịng)-tỡ(~tợ)-chyụ/步 行 街pọ-híng(~hịng)-koe;
护士họ-sữ/ 士 兵sữ(~sự)-ping/ 士 大夫sữ(~sự)-tại-hu/凡 士 林hoán(~hoạn)-sữ(~sự)-lím;
通达thong-ta̍t/ 达 遘(达到)ta̍t(~tạt)-kàu/ 达 尔文Ta̍t(~tạt)-Nỉ(~ní)-Bún/到 达 层tò(~tỏ)-ta̍t(~tạt)-cán;
趁食(谋生)thàn(~thản)-cya̍h/ 食 粴(吃饭)cya̍h(~cyạ)-mai/ 食 外口(在外就餐)cya̍h(~cyạ)-goạ-khảu/狗 食 日(日食)kảu(~káu)-cya̍h(~cyạ)-ji̍t。
②另一类变调模式以吴语为代表,词语内的连读变调是从词首向词末扩散的。其表现是词语首字按照词语的字数,读相对固定的声调;除了首字以外的单字读音,仅受所处的位置、前后的字数影响,与单字的本调关系不大。因此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吴语(尤其是北部吴语)语流中的单字调不再重要,在舒声调完成合并的方言中甚至连声调都不在是必须描述的特征了。
本部分的教学视频:
(2)叠词变调
二字叠词(包括ABB、AAB式叠词)绝大多数情况和普通词的变调规则一致,除了叠词部分为阳去字的情形。二字叠词部分由阳去字组成时,前一个阳去字读阳平,后一个阳去字不变调。
闽南语还存在三字叠词,用于表示甚于二级叠词的比较等级。三字叠词的变调规则也比较繁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下表加以了解。
三字叠词的单字本调 | 首字变调 | 中字变调 |
---|---|---|
阴平 | 阳平 | 阳去 |
阴上 | 阳平 | 阳去 |
阴去 | 阴上 | 阳去 |
阴入(甲),-p/t/k | 阴入 | 次阳入 |
阴入(乙),-h | 韵尾脱落,读同阴上 | 韵尾脱落,读同阳去 |
阳平 | 阳平(不变) | 阳去 |
阳上 | 阳平 | 阳去 |
阳去 | 阳平 | 阳上 |
阳入(甲),-p/t/k | 阳入(不变) | 次阳入 |
阳入(乙),-h | 韵尾脱落,读同阳平 | 韵尾脱落,读同阳去 |
下面两组示例为读者提供练习叠词变调的机会,学有余力的读者可以尽可能完成例4-5的内容。
例4-4 :二字叠词变调。
芳芳(很香)phang-phang;满满(很满)moả-moả;脆脆(很脆)chằ-chằ;
絚絚(很紧)án-án;静静(很安静)cĩng-cĩng;定定(很规矩) tiậ - tiậ ;
湿湿(很湿)sip-sip;密密(很密)ba̍t-ba̍t;刺刺(很霸道)chyah-chyah;薄薄(很薄)pơ̍h-pơ̍h。
*例4-5 :三字叠词变调。
芳芳芳(极香)phang-phang-phang;满满满(极满)moả-moả-moả;脆脆脆(极脆)chằ-chằ-chằ;
絚絚絚(极紧)án-án-án;静静静(极安静)cĩng-cĩng-cĩng;定定定(极规矩)tiậ-tiậ-tiậ;
湿湿湿(极湿)sip-sip-sip;密密密(极密)ba̍t-ba̍t-ba̍t;刺刺刺(极霸道)chyah-chyah-chyah;薄薄薄(极薄)pơ̍h-pơ̍h-pơ̍h。
以下是补充内容☺
补充材料4-3:基于词组层面的连读变调情况
闽南语除了在词语内部需要变调以外,一些跨越词语的情形也需要变调。这时候,决定一个字的声调是否变化的就是其在短语中的位置,而不仅是其在词语中的位置了。我们分情形对不同短语类型中的变调规则做一简述。
(1) 单字根据短语内位置决定是否变调 的情况,包括述宾短语、偏正短语、大部分述补短语、数量短语、介词和方位短语等几类。不在同一词语内而是因为受到短语结构影响、需要变调的情形,使用连词变调符号“--”表示。
①述宾短语:如数想伊(想念他)syàu-syû̃--i(~syảu syụ̂ i)、记录信息kì-lio̍k--sìn-sik(~kỉ liọk sỉn sik),这里“想”、“录”变调。
②偏正短语:使用“兮”(的)字结构时,“兮”前面的形容词末字不变调,“兮”则需要进行变调。如艰难兮事业(艰难的事业)kan-lán é--sự-gia̍p(~kãn lán ẹ sự gia̍p)、欢喜兮亲情(高兴的亲戚)hoâ-hỉ é--chin-cyấ(~hoẫ hỉ ẹ chĩn cyấ),这里“难”、“喜”不变调,“兮”视为修饰成分的组成部分并变调。
不使用“兮”字结构时,前面的形容性成分末字变调。如两蕊花(两朵花)nững-luỉ--hoe(~nựng luí hoe
)、即完成(刚完成)cyah--oán-síng(~cyả oạn síng),这里“蕊”、“即”变调。
③述补短语:闽南语的补语成分比较复杂,包括使用来/去/出/入/起/落等位移动词;或是使用能愿动词结构修饰;以形容词充当;或使用助词表示时态。前三种如走出去(跑出去)cảu--chut-'khừ(~cáu chut 'khừ)、转动起来(活动起来)tửng-tãng--khỉ-'lái(~tứng tạng khỉ 'lái)、热欲死(热得要命)joa̍h--băh-sỉ(~joạ bẳ sỉ)、说袂了(说不完)săh--boẽ-liảu(~sẳ boẹ liảu)、看清楚khoầ--ching-chỏ(~khoẩ chĩng chỏ)、照顾好势(照顾好)cyàu-kò--hở-sè(~cyảu kỏ hớ sè),前面的动词末字变调。
使用助词表示时态的述补短语归入单字根据词内位置决定是否变调的情况,详见下文。
④数量短语:如三百斤sâ-pah--kăn(~sẫ pả kăn)、五公里gõ--kong-lỉ(~gọ kõng lỉ),这里“百”、“五”变调。
⑤介词和方位短语:方位短语或介词引出的表示方式、对象等的短语,如南门外lám-mứng--goạ(~lạm mựng goạ)、海墘尾(海滨末端)hải-kî́--bẳ(~há kị̂ bẳ)、伫桌下底(在桌子下)tữ--tơh--ẽ-toẻ(~tự tở ẹ toẻ)、向城市北面ừng--syấ-chĩ--pak-bịn(~ửng syậ chị pak bịn),整体视为一个成分并进行变调
(2) 单字根据词内位置决定是否变调 的情况,包括主谓短语、助词修饰的述补短语、并列短语、连动短语等几类。
①主谓短语:如粮食丰收niú-si̍t hong-syu(~niụ si̍t hõng syu)、科技发展khơ-ki hoat-tiản(~khỡ ki hoat tiản),这里“食”、“技”不变调。
②助词表示时态的述补短语,可能同时还有副词修饰:如经受着(经受过)king-syũ 'tiơh(~kĩng syũ 'tiơ̍h)、开业啰(开业了)khui-gia̍p 'loh(~khuĩ gia̍p 'loh)、读煞矣(读完了)tha̍k--soah 'ah(~thạk soah 'ah)、坐咧搭咧(正坐在这里)cẵ--lăh-tah 'lăh(~cặ lẳ tah 'lăh),表示时态的助词读轻声,前面的动词性成分末字不变调,其他字按照规则变调。
③并列短语:如人民群众jín-bín kún-cyòng(~jịn bín kụn cyòng)、吾佮同事(我和同事)goả kah--tóng-sự(~goả kả tọng sự)、和谐搁富裕(和谐又富裕)hớ-hái kơh--pù-jụ(~hợ hái kở pủ jụ),其中前一成分的末字不变调,若有连接词则将其归入后一成分并参与变调。
④连动短语:起铺萼喙(起床刷牙)khỉ-pho go̍k-chuì(~khí pho gọk chuì)、出门去锻炼chut-mứng khừ--toàn-liạn(~chut mứng khử toản liạn),不管有无“来”、“去”等语素作为动作的连接,前一动词的末字不变调,“来”、“去”等语素归入后一成分并参与变调。
(3)上述两种情况杂糅的案例,常见的只有兼语短语一种。
兼语短语:请阮食桌(请我们吃饭)chyẩ--gủn cya̍h-tơh(~chyấ gủn cyạ tơh)、等头家嵌章(等老板盖章)tản--tháu-ke khàm-cyong(~tán thạu ke khảm cyong),前面的及物动词和名词性成分视为同一部分并进行变调,名词性成分末字不变调。
本部分的教学视频:
ps:结语暨学习支持资源
针对偏泉腔闽南语的语音、音韵开展教学的文章到这里便结束了。然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语言或方言的学习几乎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在认真练习领会的基础上,利用本文最后所附的线上教育支持系统开展持续乃至终身的学习,并借此契机领会语言、文化和社会风貌的活力与多元。如果读者对闽南语的教学或研究有建议或体会,欢迎与我共同交流,希与君共同完成这一传习独特语言文化的事业。
本文另附在正文体系之外、但又与闽南语学习紧密相关的资源如下。包括①涵盖超过20000条目的常用字闽南语读音表,支持本文描述的拼音系统音序或部首检字,并加注异体字形,融台当局的线上词典和《闽南方言大词典》、《当代泉州音字汇》之众长;②使用rime平台开发的、基于本文拼音系统的闽南语输入法,字母部分已编写完成,汉字部分不日将在新版本输入法与读者见面;③(施工中)泉腔闽南语字音统计表、历史语音归派统计和泉漳厦读音对照表,此几份表格仍在调整中,我也会让它们尽快面市。
(知识产权重申) 注:⚠️本文提供的学习资源未经原作者许可,不得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获取这些资料的途径如下:请使用超星慕课应用程序进行账号注册后,在首页“邀请码”模块输入下图的邀请码、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加入讨论群,相关资料将放在“资料”文件夹中。该过程无偿,请注意甄别且勿用于营利。
本篇文章还参考以下文献,在此一并致谢。
•[1]马重奇,吴洁.四百年前漳州方言的音系研究——以《西班牙-华语辞典》音系为例[J].古汉语研究,2021(01):20-30+126-127.
•[2]季明霞. 明清以来闽方言介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3]林清霞. 海峡两岸泉腔音韵的历史演变[D].闽南师范大学,2019.
•[4]曾自卫.重论闽南话豪韵o和?的读音关系[J].汉字文化,2019(09):14-15+20.
•[5]林清霞.南音“鹧鸪音”动态演变及来源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162-165.
•[6]马重奇.十八世纪以来海峡两岸泉州腔去声调演变研究——清代六种闽台泉州腔方言文献关于去声调的论述[J].古汉语研究,2018(04):2-10+103.
•[7]曾南逸.泉州方言的三个断阶现象——兼及共同闽语~*-iαi、~*-iαn、~*-iαt在共同闽南语中的音值[J].语言学论丛,2016(01):165-196.
•[8]张静芬. 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D].北京大学,2013.
•[9]李如龙,徐睿渊.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84-91.
•[10]王建设.南音唱词中的古泉州话声韵系统[J].方言,2000(04):367-372.
•[11]林宝卿.厦门、泉州、漳州的语音差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2):125-132.
•[12]周长楫.厦门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1(02):99-118.
•[13]周长楫.中古全浊声母在厦门话里的读法再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4):147-154+110.
感谢阅读,请诸君不吝指教。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