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由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改编成的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时译名为《战地钟声》
今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逝世六十周年。海明威1939年创作的表现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是他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深受中国读者欢迎。同时今年也是南斯拉夫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入侵八十周年(1941年4月6日,德国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7月,南斯拉夫人民举行了全国起义,在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同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69年拍摄完成的反映二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与德国法西斯浴血战斗的故事片《桥》在中国公映后,产生过巨大的反响。
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南斯拉夫电影《桥》,这两部作品都是反法西斯题材,都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人民游击战争(1936年初秋至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都是围绕着炸桥这一中心故事展开,都是描写一群愿意炸掉大桥的朋友,都是揭示同样的思想:人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全世界的“战地钟声”
1939年2月,海明威在古巴开始写作《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7月13日,海明威在写给编辑麦克斯维尔·帕金斯的信中说:“希望下周末跟手稿一起前往纽约。大家替我誊抄手稿,就剩最后一章了。我还在写最后一章结尾。最后一章是书里最令人激动的一章。桥被炸的过程中以及之后,故事进展令人激动不已。”
《丧钟为谁而鸣》主要人物只有六个:志愿到西班牙参战的美国大学讲师罗伯特·乔丹、西班牙向导安塞尔莫、游击小组领导人巴勃罗和圣地亚哥、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小姑娘玛利亚。罗伯特·乔丹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他从美国蒙大拿州只身来到西班牙山区,和西班牙游击队一起,完成炸毁一座交通要道上的桥梁、切断敌人后路的任务。在指定的时间,为配合国际纵队发起战略进攻,要炸掉敌人重兵把守的大桥,任务相当艰巨。在比拉尔和游击队的帮助下,罗伯特·乔丹完成了炸桥任务,但他和安塞尔莫、圣地亚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小说中最动人的形象一个是罗伯特·乔丹,另一个是西班牙老向导安塞尔莫。全书的结尾是身负重伤的罗伯特·乔丹用机枪掩护游击队员撤退,海明威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难忘:
贝伦多中尉注视着那道马蹄印,策马而来,瘦削的脸严肃而庄重。他左臂弯里的手提机枪横搁在马鞍上。罗伯特·乔丹伏在树后面,小心谨慎地控制着自己,免得双手发抖。他等待着这军官来到松林边第一排树木和绿茵茵的山坡接界的地方,那里照耀着阳光。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着。
乔丹最后的行动深刻体现了小说的中心思想: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法西斯反动势力的进攻面前,各国人民应当联合起来,誓死而战。
海明威为这本小说想了三十多个题目,第一个打动他的就是《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丧钟为谁而鸣”引自英国诗人约翰·堂恩于1623年写的《祈祷文集》第17篇。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就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丧钟为谁而鸣》全书情节局限于三天之内,围绕着敌后游击队炸桥行动层层推进,同时插入大段的内心独白和回忆,展现西班牙内战不同的侧面,赋予主人公进步的思想认识,表达作者反法西斯的鲜明态度:“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至今战斗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里获胜,在每个地方就都能获胜。世界是个美好的地方,值得为之战斗,我多么不愿离开这个世界啊,但你很幸运,他对自己说,度过了这样美好的一生。”
《丧钟为谁而鸣》诞生之日,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小说对于激励各国人民奋勇抗击法西斯的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作家茅盾在《近年来介绍的外国文学》一文中指出:“他(海明威)那些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作品曾激励过我们抗击日本的侵略。”
1943年,《丧钟为谁而鸣》被搬上银幕,影片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加里·库珀、英格丽·褒曼等联合主演,影片获得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9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配乐)。影片被引进到中国,中文译名《战地钟声》。
1944年,谢庆尧的中译本《战地钟声》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丧钟为谁而鸣》迟迟没有重译或再版。直到1982年,以《丧钟为谁而鸣》为书名,三种中文全译本同时出版。
●经典旋律“朋友再见”
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69年的故事片《桥》。《桥》根据纳·克拉伐夫原著改编,编剧乔·莱博维奇、普·戈尔鲁博维奇,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他的另一代表作品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和《丧钟为谁而鸣》都是围绕着炸桥的故事展开,写一群愿意炸桥的朋友。《丧钟为谁而鸣》的主要人物有六个,前后牺牲了三个,而《桥》的主要人物也是六个,分别是游击队队长(代号“老虎”,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饰)、爆破专家扎瓦多尼、游击队员班比诺、工程师、向导叶琳娜、飞刀手迪希,炸桥过程中也牺牲了三个。《丧钟为谁而鸣》写的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奏的西班牙内战,情节局限于3天之内,即1937年5月底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为了配合国际纵队发起进攻,游击队要在星期二上午炸掉大桥;而《桥》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1944年,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撤退途中必经一座桥梁,游击队要在第七天,星期五早上8点钟,在德国军队到达桥头的时间把桥炸掉。
《丧钟为谁而鸣》书名富有魔力,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名只有一个字,但它对影片主题思想的概括同样是精辟和深远的。影片结尾,工程师毅然拧动了引爆器,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大桥被拦腰炸断。这时影片用了两个分镜头:没有来得及过桥的德国将军望着眼前的一切,说:“冯·菲尔森先生……我们失败了。”冯·菲尔森上校说道:“可惜,真是一座好桥!”镜头分给完成了炸桥任务的游击队幸存者“老虎”、迪希和叶琳娜,在告别这座已经炸毁的大桥时,游击队长“老虎”感叹道:“可惜,真是一座好桥!”
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复杂,热烈的乐观的战斗精神,这些是影片《桥》的突出特点。年轻的游击队员班比诺牺牲的场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班比诺和爆破能手扎瓦多尼是好朋友,两个人爱唱歌,边走边唱他们自己编的歌《啊!朋友》。班比诺在沼泽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扎瓦多尼悲痛欲绝。为班比诺配音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李连生回忆说:“(配沼泽地战斗那场戏),我一边看一边掉泪。”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就把我埋在山岗上。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你把我埋葬在山岗上面,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桥》的插曲《啊!朋友》的优美旋律贯彻始终,荡气回肠。配音演员李连生和侯冠群(配扎瓦多尼)听着录音机学了很长时间。
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电影《桥》,《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72年摄制,北影厂1973年译制)当时都是“内参片”。1977年,《桥》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国内公映,产生巨大的反响,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