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与我国相邻,有时,它属于中原王朝或割据政权的势力范围之内。有时,它则是独立出来,成为藩属国等。

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而大约公元前1000时,那里进入了文明社会。

渐渐的,古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等政权在这片土地先后建立。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古朝鲜

首先,我们看看"古朝鲜"。

所谓的古朝鲜,大体上指的是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两大时期。而被韩国学者们奉为正史的所谓"檀君朝鲜",则不过是一种没有史实支撑的神话传说。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着"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的记载。可见朝鲜很早就出现在了中原王朝的记录中,而《尚书大传》则记载道:"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他与微子、比干被并称为"殷末三仁",是得到孔子高度评价的一位贤臣。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箕子苦苦劝阻却被其无视。无奈之下,箕子装疯卖傻逃避现实,纣王以为他真的疯,便将其关进了大牢。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箕子被邀请出山治国,但忠于商朝的他不愿意为周效力,于是逃往了辽东、朝鲜半岛一带。


武王听说箕子逃往了朝鲜,便索性将其分封在那里。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燕国强盛,箕子朝鲜成为了其附庸。

这之后它一直存在于边荒苦寒之地,直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统一中国后,将功臣卢绾封为了燕王,后来卢绾叛投匈奴,其部下卫满则带领千余人前往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卫满召集当年齐国、燕国的人民组成军队,灭亡了箕子朝鲜,在其基础上建立了新政权,史称卫满朝鲜。


卫满朝鲜传到第三代国王卫右渠时,汉武帝发兵将其消灭,并把其领地划分为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

高句丽

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扶余人朱蒙在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建国,这就是后来的高句丽。

后来中原王朝战乱不休,而高句丽则得以置身事外,慢慢积累和发展。


到六世纪,它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隋朝的隋炀帝多次发兵攻打高句丽。但因为准备不充分、战略失当等原因都宣告失败,反而是高句丽靠着劫掠隋军物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建立后,又多次进攻高句丽,但直到总章元年(668),唐军才在李勣、薛仁贵的带领下将高句丽彻底击败并灭国。在原本高句丽的领土上,唐朝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原本的当地百姓则逐渐与唐人、突厥融合,消失在了历史上。

百济

高句丽建立不久后的东汉末年,夫余王尉仇台在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建立了百济。

依靠不俗的军事实力,百济吞并了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的部落联盟马韩,又多次击败了高句丽的进犯,最终站稳了脚跟。

新罗

时间到了公元七世纪,邻国新罗请来了庞然大物唐朝当援军,最终百济被轻松消灭。


这个请得动唐朝的新罗脱胎于和马韩同属部落联盟"三韩"之一的辰韩,直到南北朝时期才算是正式定下国号。

新罗的发展可谓十分波折,在北有高句丽、西有百济的情况下,它常常是没能崛起多久,就被联手打压。好在真德女王被拥立为王后,新罗开始寻求与唐朝结盟。为此,他们引入唐朝官服、年号,奉唐朝为正朔,遣子女入唐为质。

唐高宗年间,应新罗的请求,唐朝派兵先后攻灭百济、高句丽,帮助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后者也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

高丽

正所谓盛极必衰,新罗在唐朝灭亡后也走向了衰落。中原王朝处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公元936年,新罗被朝鲜半岛新崛起的政权高丽所灭。

高丽建国于公元918年,在此之前新罗已经是农民起义爆发不断,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

这一情况下,义军领袖弓裔的得力干将王建发动兵变夺位,建立了高丽政权,并先后消灭新罗、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

高丽存在近五百年,历经了三十多代君主,在朝鲜半岛深深扎根。


李氏朝鲜

明朝初年,权臣李成桂自立为王,将原本的高丽王室取而代之。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除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于是李成桂废除高丽国号,正式建立朝鲜王朝,史称李氏朝鲜,高丽也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