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说车》今天改说点大交通的跨界话题。就是北京地铁站名英文改拼音的事,最近引起了很大争议。

今天咱们理性的分析一下。先说说改哪儿了,最典型的,就是地铁站门口大牌子上的station改为了汉语拼音的zhan。还有,就是一些公共设施有关站名的拼法,比如3号航站楼原来是国际通行的Terminal 3,北京南站是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都改为了拼音,但是后面还打一括弧,把英文加上了。

公交地铁站名、路牌这些,都属于公共服务设施,是给出行人提供方便的,所以原则应该是准确和实用。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再遵照地方的习俗,我觉得如今的地铁站名应该应该这么来看,一个是如刚才所说的公共设施,除了机场车站,还有诸如博物馆、大学、图书馆这些,应该是按英文名更合理。否则的话,你的拼音站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是为了让人看懂吧,那如果一个文盲看不懂文字,他能看得懂拼音吗?什么叫汉语拼音,官方解释是汉语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注音用的,如果你真是讲准确的汉语拼音,应该加上声调符号。而现在这些站名上所谓的拼音,其实是拉丁化的拼写,显然还是为了帮助外国人理解的,那你为什么不用英文单词呢?

第二种,就是带有特定英文译法的景点,比如颐和园,到底用不用Summer Palace?还有像环球度假区,那显然应该是Universal Resort,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英文是更明晰的表达。

第三种,就是方位词,这里面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确指方位,比如望京西;一种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最典型的站就是北海北。一个是北海作为一个地点,一个是北海北侧,那应该是Beihai North更为合理。

第四种就是一些看似可以翻译的地方,比如国贸,要不要叫 World Trade Center,我觉得用汉语拼音也可以,因为这个简称已经约定俗成的成为一片区域的象征,而不是特指某一栋楼。

第五种,就是涉及道路、桥梁这些。比如说北京的道路指示牌上,对于路、桥,仍然用road、bridge,和地铁是不一样的。这个我觉得要看实际情况,然后统一一个说法。比如长春桥和花园桥,到底用拼音还是bridge?比如农大南路,要不要全用英文?这个可以统一标准。

所以,改不改拼音,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哪些可以改,哪些应该在全市的公共标志上统一标准。包括说station和zhan,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个词根本可以不要的。所以现在就出现了北京南站站这种情况。

其实,我们的地名、站名,也可以有自己的习俗传承。比如沙滩,他的标准叫法就是儿化音的沙滩儿,你既不能读成沙滩,也不能翻译成Beach。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就是哈利波特上车去霍格沃兹的地方,以前是翻译做金斯克罗斯,这名字就很古怪。香港地铁有一站叫做太子,我也一直不明白啥意思,英文写的是Prince Edward,后来才知道是1922年英国爱德华王子来过这里,旁边一条马路就命名为太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