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推出的「小米支付 Mi Pay」服务?
36 个回答
谢邀。
9月1日开通?为何我已经用了好几天了?
上图为证。(通知栏不一样是因为换了个主题,3块大洋买的呢!)
米5的公交卡简直是装逼神器!听着音乐就刷卡了,吓坏售票员大叔。而且还没有开卡费,直接省20,不用排队充公交卡,不用到处找卡,不用怕丢卡,各种方便!
前几天去星巴克,伙伴(星巴克的员工叫伙伴)说苹果支付是吧,我说是。然后我掏出米5,伙伴说只支持苹果支付,小米不行。我直接贴到pos机上,录入指纹,单子直接打出来了,伙伴惊了,啊?小米也行?
总之,无论是装逼还是实用,都是我的不二选择。至于支持的地方多不多,我住在北京,这里大商场餐厅基本上pos都支持苹果支付,也就都支持mi pay。反正我以后不想再带各种卡了,米pay就是这么刺激!
补充回答:
底下那位逗逼,删我评论?那我就在这再发一遍,无脑黑谁不会呀?
删我评论?那我就再打一次!
iphone,iphone3g,iphone3gs,iphone4,iphone4s,iphone5,iphone5s,iphone5c,ipad,ipad2,ipad3,ipad mini,ipad mini2以上机型都不支持,如果想用苹果支付的话,就买6和6s吧!
无脑黑谁不会?逗!
我发我的回答下面,看看你还能删不~
9月1日,继Apple Pay、Samsung Pay之后,小米支付(MI Pay)也将上线了。小米支付与中国银联达成了合作,并支持公交卡。看起来,用手机触碰式刷卡的美好时代就要来了。
这些智能手机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模式,就是不仅仅靠硬件挣钱。最开始,预装App收费,以及通过应用市场收费,是它们在硬件之外最重要的额外收入来源。以苹果为例,2015年App Store营收超过了200亿美元,在收入来源中仅次于硬件收入。这正是几乎每家大手机公司都要自建应用市场的原因。
近两年来,手机市场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走到尽头,如何挖掘单个用户的价值,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们都在努力的方向。支付,以及金融,看起来是最值得想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手机支付是个巨大的市场,根据易观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人民币,支付宝、微信支付向商户收取的支付费率约为0.6%-2%,如果手机厂商按保守估计的0.1%的费率分成计算,一季度的营收水平应在59.7亿人民币,全年可能超过240亿。
小米已经看到了金融的前景,并且已经布局。小米在2015年就上线了理财、贷款等金融业务。小米在今年2月,已经通过并购方式,业界传言以6亿人民币代价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捷付睿通65%的股份,取得了支付牌照。
对于金融业务来说,支付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支付相对高频,而且是其他金融业务的入口,以支付宝为例,正是因为用户在日常中频繁使用支付功能,产生大量沉淀资金,进而产生理财需求,于是顺其自然地诞生了余额宝,而这些沉淀资金也成为支付宝针对电商企业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一大基础,可以看出,支付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小米绑定银行卡,需要进入“小米钱包”这个App,点击符合条件的银行卡、“开通小米闪付卡”的选项。这能提升大家使用小米钱包的活跃度。
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36氪,“小米Pay属于MIUI的核心功能,由MIUI负责人、小米联合创始人洪锋亲自盯。”
理想情况下,小米支付、Apple Pay的用户体验更简便,比现有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做手机支付要少几个流程。小米支付、Apple Pay等都是在手机内集成了NFC天线和安全芯片,通过NFC触碰传递交易信息,完成支付。相当于在手机安全芯片里加载了一张银行卡,本质与刷卡一样,即使手机断网,依然能完成支付,改善用户体验。
但不同于小米当年顺利切走一部分原有应用市场份额的情形,当它现在想切分支付市场时,会相当艰难。
过去半年的历史证明,和手机厂商结盟,对银联的市场份额提升并不明显,这也意味着Apple Pay等NFC手机支付功能接受度颇低。根据易观的数据,在2015年3季度,银联在移动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是0.49%,而到了2016年一季度,这一份额仅提升到0.69%,苹果三星的支付功能都在一季度上线,如果他们都算在银联的统计口径内,那么说明,苹果等手机支付并未取得明显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
用户端:需要高频、刚需 的支付场景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证明了,要培养用户习惯,必须要让用户们在一个刚需、高频的场景下,反复使用自己。支付宝通过淘宝,微信支付通过投资滴滴并给予补贴,培养起了用户习惯。这或者代价巨大,或者耗时良久。
能刷公交卡,的确能帮小米支付培养一些用户习惯。相比Apple Pay,这也是小米支付最大的进步。一卡通的结算系统和银联是两回事,此前Apple Pay在中国并不支持这个功能。刷公交卡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得不使用、并且高频的使用场景。
但问题在于,刷公交卡是一个价值较小、比较初级的举动:它产生的支付金额较小,不可能从中收取什么手续费;它能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也很单一,基本不可能用来了解用户的消费能力,很难与征信、消费信贷、理财等挂钩。
与银联合作,进行信用卡消费,才是价值更高的行为。但在这个部分,小米支付依然困难重重。
商户端:银联这个合作伙伴,以及硬件基础给力吗?
自建一整套线下收单体系的代价高昂,进行POS机改造和教育商户都非常困难,这也是手机厂商们都要跟银联合作,利用其具备“云闪付”功能的机具的原因。
然而,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多用户都有相同的使用感受,当使用Apple Pay去支付时,一部分店员不知Apple Pay为何物;其次,手机厂商与银联的补贴和推广能力和微信、支付宝还有差距,这使得商铺常没有动力去提醒消费者使用Apple Pay。根据银联披露,全国非接触闪付POS受理终端在2015年年底达到700万台,约占POS机总数的30%。
因为激励不够,即使店内有非接触式机具,一些商铺还是会回绝消费者的使用请求,转而建议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
雪上加霜的是,即使商户允许刷手机支付,不少机具还要求再输一次密码,这让原本把非接触式、指纹支付作为最大卖点的手机支付体验大打折扣,与刷卡的操作流程相比已优势不大。
在小米和苹果这种“手机厂商+银联”的模式中,部分用户还是愿意尝鲜的,但商户端如果跟不上,消费端的积极性难免被泼冷水,这样的难题,苹果遭遇过,小米同样也会面对。
对手、用户习惯与补贴力度
移动支付市场上,银联很弱势,而支付宝、微信支付则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支付宝市场占有率是63.41%,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手Q)则为23.03%,银联占0.69%。
如果小米支付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正面竞争,那么必然要陷入线下推广的苦战。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接入线下商铺时,花费了巨大的气力和金钱。例如,支付宝在机场等地投放了大量线下广告,并且跟商超打通、通过口碑跟线下商家合作,并举办了双12这种促销节。两家公司通常会采取给予补贴,再加上它们一旦促销就能带来可观的客流,线下商家常常难以拒绝。
此外,微信本身就是高频应用,抢红包还能让用户在社交软件上沉淀资金,支付宝也有电商场景来激活用户,小米缺乏这样的核心交易环节去沉淀资金,能否撼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是很大的未知数。
“小米+银联”的组合,怎么跟这么强大的对手比拼?它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自己干,或者结成联盟?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银联和手机厂商是“一对多”的关系,只能从整体上推广银联“云闪付”功能,不一定偏爱小米。
那么调动用户、商户积极性的重任,小米要不要自己来做?如果要自己做,这意味着小米很可能需要通过巨大的补贴,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但问题在于,如果小米这么做,收益者是所有的手机厂商,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来看,小米已下滑至第五,占比9%,显然,这是桩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的生意。
手机厂商之间结成联盟,一起对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最可行的办法。但是,目前还没有手机厂商结成联盟的迹象。如果各自为战,它们的胜算能有多少?
小米支付,看来只能祝你好运。
文 | 周天 编辑 | 杨轩
阅读原文: 为什么我们认为小米支付前路艰难?_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