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害羞的帽子  ·  2022-02-11 Android ...·  8 月前    · 
活泼的抽屉  ·  mysql ...·  1 年前    · 
此时,我们就要请出“救星”,苏妈带领的 AMD。
第八代家用机相较第七代而言有一个非常巨大、但普通人可能感知不到的变化,那就是从自研芯片换成了 AMD 定制款 APU,与 PC 端一样同属 X86 架构。这大大减轻了厂商移植的工作量,无意中为 PC 掌机的“生态”铺好了路。
AMD 还干了另一件利好 PC 掌机的事情,那就是推出了低功耗、高能效比的 APU 方案。过去连笔记本玩游戏都费劲,散热更差的 Win 掌机自然只能干瞪眼;现在 AMD 低功耗核显不仅性能优秀,还倒逼隔壁蓝厂 Intel 也跟进了核显方案,真是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开局……
时间来到 2020 年,不论是传统迷你笔记本厂商 GDP Win,还是腾讯系资本扶持的壹号本 One X Player,亦或前发烧友成立的 Aya Neo,都基于 Intel Iris Xe 和 AMD Vega 7 核显推出了自己的 Win 掌机。
实话说这些掌机已经比 2015 年要好太多了,最起码 PS4 早期的游戏拉低画质都能跑出 720p30FPS,部分神优化游戏甚至能上 60FPS,绝对到了“能玩”的水准。这些机器也引发了一小波国内 Win 掌机的热潮,现在上网一搜都能看到很多数码科技博主的测评,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去冲一波浪。
在这样的思路下,Steam Deck 横空出世了。
由于我的 Steam Deck 要年底才能发货,这里也就不给大家整什么云评测环节了,想看评测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网上有一大堆。概括来说,这台机器在做到低画质运行市面上几乎所有游戏的同时,本身续航和重量也都还在忍耐范围内,甚至丐版只卖 399 美元(约合 2672 人民币),达到了 Win 掌机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在 Steam Deck 的衬托之下,国产 Win 掌机就显得有些尴尬了:Steam Deck 的芯片只需要一半的功耗就能达到 Win 掌机的性能,所以 Steam Deck 可以把功耗分配给其他设备,例如陀螺仪、触控板、散热和屏幕,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其一,Win 掌机仍然没有解决、也这辈子都不可能解决软件生态问题。它的本质依然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无法靠出售软件和服务获取收入,也就意味着 Win 掌机只能靠硬件挣钱……那它的价格就不可能干得过 Steam Deck,动辄 7000 元往上走的售价可不是一般家庭负担得起的。
其二,国产 Win 掌机还缺少一个关键的东西:前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界面”。Steam Deck 不仅支持游戏中休眠和唤醒,还允许玩家直接在游戏中呼出菜单,随时调整机器的功耗、帧数等指标,甚至还自带一个检测硬件运行情况的插件,简直是给足了诚意;反观国产 Win 掌机,除了 Aya Neo 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前端适配,想调个功耗还得关机进 BIOS 调,和正常的 Windows 没什么区别,而 Aya Neo 的前端也远远不如 Steam Deck 高效。
这里必须得说一声,Aya Neo 前两天推出了一款名为 Aya Neo Air 的掌机。官方宣称其体积和重量均对标 Switch Lite,性能可战 30 帧低画质 PS4 游戏,主打的卖点就是便携性与 OLED 屏幕。很明显这台机器走的是与传统 Win 掌机完全不同的路线,解决了 Win 掌机傻大黑粗的痛点,性能也没有落后太多。
如果 Aya Neo 真的能按时交货,拒绝“耍猴”营销的话,我还是会给这台机器一个好评的。V 社已经给 Win 掌机市场来了一记王炸,国产厂商们已经卷不过了,只能借着 AMD 的东风做出差异性,树立品牌认知,避免跟 Steam Deck 硬碰硬。
毕竟,我还是打心底里希望看到国产品牌走出国门,打响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