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博物馆很多,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就已经有104个。不过,除了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博物馆其实并未进入大家的视野。

在李子坝身后的三层马路上,就有这么一家——重庆市渝中区友好飞虎队博物馆(简称飞虎队博物馆)。

最初,飞虎队博物馆的位置,只是一家画廊,想要借着旁边史迪威博物馆的光,推荐中国的字画。

直到2002年,一位来自斯坦福的教授走进了这家画廊,并且向画廊的主人,也是后来飞虎队博物馆馆长代庆标讲起了飞虎队的故事。

代庆标开始对这段历史产生兴趣,便着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在画廊里进行飞虎队相关的展览。这样的方式,的确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在如此的激励下,要打造飞虎队博物馆的想法也有诞生了。

随后,代庆标见到了陈纳德将军(飞虎队创建者)的夫人陈香梅,在她的支持下,飞虎队博物馆的创建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博物馆在2003年正式注册成立,当时叫作重庆飞虎队展览馆,在2015年更名为重庆渝中区友好飞虎队博物馆。

除了相关的展览之外,博物馆里也有一些对应的字画、周边售卖,用于支持博物馆的运营,而博物馆本身则是免费开放。

如果说飞虎队博物馆的创建实属意外,那么为何又说它是一种命中注定呢?

这是因为,飞虎队的诞生以及“飞虎队”这个名字本身,就和重庆有着密切的关系。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遭受了日军长达5年半的轰炸,而这也是因为当时空军力量薄弱。

因此,便有了雇佣外国空军的想法。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诞生了。

而关于“飞虎队”这个名字,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

当时,志愿援华航空队在飞机上画上了鲨鱼头像,但是重庆市民不认识鲨鱼,只是觉得这鲨鱼头像让飞机“如虎添翼”,于是就开始以“飞虎队”的名字来称呼。

听起来似乎有点牵强,但是既然有这样的说法,咱们也就姑且这么认为好了。

因为飞虎队的作战范围涉及全国多个地区,所以后世为了纪念飞虎队,也在不同的区域创建了多个飞虎队纪念馆或者博物馆。

对于咱们重庆来说,这座重庆市渝中区友好飞虎队博物馆也同样是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