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 原煤 ,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 内在灰分 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
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 矸石 、中煤、乙级 精煤 、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精煤是一般可做燃料用的能源, 烟煤 的精煤一般主要用于 炼焦 ,它要去硫,去杂质等工业过程,以达到炼焦用的标准。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 贺兰山 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 煤炭资源量 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007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06%。2008年1-10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81%。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 中国煤炭工业 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在北方以 平顶山 、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为主的洗煤研究,在南方主要以能环机械技术研究所为主的洗煤研究。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洗煤 典型应用

(1)适用于煤矿井下排矸及除杂,回填采空区。在井下对煤与煤矸石就地进行分选,实现“矸石换煤”。煤炭运输到地面,矸石不出井直接进行井下充填可将“三下”(水下、道路下、建筑物下)的煤置换出来;避免地表塌陷、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省矸石的井下、井上的运输量。
(2)在地面对煤与 煤矸石 进行分选,被分离出的煤矸石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制砖、轻骨料、空心砌块、水泥)、生产低热值煤气、与中煤混烧发电、制造陶瓷、制作 土壤改良剂 等。
(3)适用于洗煤厂的物料前期预处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耗、减少用水量。
(4)选煤厂、发电厂、煤炭集运站、动力煤等排矸与除杂,降低 灰分 、提高发热量。
(5)尤其适用于褐煤、易泥化煤、劣质煤的排矸及除杂。
(6)尤其适用于缺水地区、高寒地区选煤厂原煤的排矸及除杂。
(1)提高煤炭质量,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
煤炭洗选可脱除煤中50%~80%的灰分、30%~40%的全硫(或60%~80%的无机硫),燃用洗选煤可有效减少烟尘、SO 2 和NOx的排放,入洗1亿吨动力煤一般可减排60~70万吨SO 2 ,去除矸石16Mt。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煤炭质量 提高,将显著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一些研究表明:炼焦煤的灰分降低1%,炼铁的焦炭耗量降低2.66%,炼铁高炉的利用系数可提高3.99%;合成氨生产使用洗选的无烟煤可节煤20%;发电用煤灰分每增加1%,发热量下降200~360J/g,每度电的标准煤耗增加2~5g; 工业锅炉 和窑炉燃用洗选煤,热效率可提高3%~8%。
(3)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发展煤炭洗选有利于煤炭产品由单结构、低质量向多品种、高质量转变,实现产品的优质化。我国煤炭消费的用户多,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不断提高。有些城市,要求煤炭硫分小于0.5%,灰分小于10%,若不发展选煤便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4)减少运力浪费
由于我国的产煤区多远离用煤多的经济发达地区,煤炭的运量大,运距长,平均煤炭运距约为600公里,煤炭经过洗选,可去除大量杂质,每入洗100Mt原煤,可节省运力9600Mt-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