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抹茶拿铁、热可可......那些应该是「不含咖啡」还是「不含咖啡因」饮品?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一个被认为是一天十二时辰中,最不适合喝咖啡的时间去咖啡馆。 我们会担心咖啡因的摄入,会影响到我们晚上的睡眠,然后选择咖啡馆菜单上那些看似不含咖啡因的特殊饮品。

那,这些饮品中真的一点咖啡因都不含吗? 浓缩咖啡就一定是菜单里含咖啡因最高的饮品吗?

日常兴奋剂家族: 咖啡因和他的朋友们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 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作为自然杀虫剂,它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虫麻痹。

在如今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十分需要咖啡因的摄入,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工作; 但同时,我们也很注重摄入咖啡因的时间,以避免对我们睡眠的影响。 但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食物中,含有的其他的物质也同样会起到和咖啡因相同的作用,譬如: 茶碱、可可碱等生物碱。

菜单中的那些饮品同样含有咖啡因?

首先,要知道抹茶是什么 - 抹茶,将未经揉捻而直接干燥的茶叶鲜叶,制成茶叶后经石磨碾磨后制成极细的粉末。 会保留原叶鲜艳的绿色,还有一种天然的甜香和海苔香。 但抹茶中依然含有一定量的茶碱,而过量使用依然会造成身体上的负担。

之所以将抹茶拿铁归类是「无咖啡因类饮品」,是因为国内很多咖啡馆用选用的是 「抹茶含量低或者带有抹茶味的粉制产品」 ,冲调出一杯含有较低含量茶碱的饮品。

所以,咖啡馆中所使用的抹茶粉越高级越正宗,饮品中所含的茶碱含量就越高。

热可可/热巧克力

巧克力这种东西,其实原本就是种饮料,而固体形态的巧克力是近150年左右的出现的“新发明”。

虽说“热巧克力”和“热可可”可以通用,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热可可是由可可粉、糖和稠化剂混合而成,不含可可脂; 热巧克力则是直接由巧克力块制成,含可可脂。

一般来说,纯可可粉依制作方式分成两种, 一种是天然可可粉(Natural),一种是碱化可可粉(Alkalized or Dutched)。

天然可可粉又叫生可可粉(Natural) 一般是将烘烤过的可可豆除去所有油脂之后, 磨成极细的粉末,在极大程度上保有可可天然苦涩且较酸的味道,通常不适合直接饮用,一般做成固态的巧克力或其它烘焙用。

碱化可可粉(alkalized)又称荷兰式可可粉(Dutched), 是指可可豆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食用碱,降低了苦涩味,同时可可粉的颜色也加深,香气也比天然可可粉浓的多。 重要的是它能溶于水,用途范围较广,我们一般喝的热可可就是用它制成。

热可可存在与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大概是20mg - 40mg/L。

终于说到最刺激的地方了,一杯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大概达到200多毫克; 不仅它的咖啡因不输咖啡, 视杯量的不同,奶茶中的脂肪含量也有可能会超过一杯防弹咖啡中的脂肪含量

奶茶的茶底是 用沸腾的热水浸泡茶粉,持续煮沸12-14分钟的时间萃取出浓郁的茶汤 奶茶的茶底基本都是选用红茶制作,而红茶正是所有茶里含咖啡因量最高的茶品。 所以,爱喝奶茶也是因为会上瘾,不仅是因为人本身对糖的喜爱,也是因为高咖啡因的含量。

所以, 奶茶中的甜蜜都只是温柔的烟雾弹 ,抛开表面看真相,总是能感受到不想相信的现实的骨感。

是不是觉得创意咖啡很好喝?

浓缩+可乐+冰制作的「肥美式」,让咖啡中的磷酸都变成了令人啧啧称赞的风味,不仅不肥,且清甜爽口,还有一种可以让可乐摆脱「肥宅快乐水」的称号,增加一个刷脂的功能 (不用质疑,你肯定想多了。

然而,一杯240ml「肥美式」中的咖啡因含量是叠加存在的,浓缩咖啡大概含有70mg左右,可乐中大概含有60mg左右,所以一杯肥美式是足够让人充电5分钟,精神一下午的。

还有一些创意咖啡是使用滴滤式咖啡制作的, 而滴滤式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本身也会比浓缩咖啡高一些, 所以创意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也不容小觑。

但不要被这些数据吓到, 人体一天可接受的咖啡因含量在400毫克左右 只是要分清,写在菜单上的饮品,应该是属于「不含咖啡饮品」,还是「不含咖啡因类饮品」。

原文撰写:乔安咖啡 Joyce

(如有任何内容侵权请后台联系告知)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