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 自学吉他
自学吉他  十年小结之一:新手

自学吉他 十年小结之一:新手

学一样东西,最麻烦的一点在于知识的搜集,搜集到的知识往往来源驳杂,没办法让人有脉络地整理思路,所以进步只能在不断地试错中实现。本系列文总结了我自己十年弹吉他的点滴知识,希望能给吉他爱好者一个比较系统的经验总结,在看过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后,形成自己的学习逻辑便简单很多了。 本篇文章将主要谈及新手入门的各类知识,如有遗漏欢迎留言

作者最初是吉他纯小白,小学时电子琴考完八级就没再碰音乐了,所以基础乐理知道一些,会识五线谱,但也仅限于此了。2009年刚高中毕业,大学前的暑假没什么事做,就开始弹了吉他。当时只听过一些父亲年轻时买的CD,里面大概就是雨滴、爱的罗曼史、大教堂这些吉他独奏名曲。之后一路自学,翻弹各类指弹音乐,后来开始改编一些喜欢的曲子,到现在只改编和原创。听的东西也从各位吉他独奏大师到现在基本只听爵士乐,而且还以萨克斯、小号等吹奏乐器为主,吉他的东西很少听了。

说到最开始学琴的一个暑假,两个月左右,没有老师,也没有很认真练习,网上流传的标准调弦版天空之城都弹不顺溜。但吉他确实也是一个很不好上手的乐器,一只手要负责按弦,另一只手要负责拨弦,初学者,按也按不住,拨也拨不好,那不叫难听,就是没法听,因为弹出来跟打击乐似的,一个个音在那儿崩豆,耳朵难受,手更难受。。。

所以这里就要说一下

新手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它们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我的手是不是长得不好所以不适合弹吉他???

这个问题,很多新手都在问,因为当他们最初拿起吉他时发现 → 按弦从来按不到一根单弦上 → 好不容易找到个姿势能避开旁边的弦,又按不住 → 使了吃奶的劲儿往下按住了,弹了个呲音,结果等于还是没按住,于是产生自我怀疑 → 是不是我手指头太粗了弹不了吉他?(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觉得自己指尖太细了按不住弦)

当你产生了这个疑惑,请看下面这张图:

上面这个人是Tommy Emmanuel,看到他的手你就懂了,萝卜一样,然而这样一双手属于澳洲国宝吉他大师,作为亚洲人,就更不用怀疑手的问题了。而怀疑指尖太细的人呢,可以想想,也有很多女性吉他演奏家,其中不乏亚洲人,难道她们的手指都和男人一样粗才能弹吉他吗?显然不是。

既然不是手本身有问题,那么按弦不行的原因在哪呢?从本人的经验看,主要有两点
①初学者指尖肉厚、手指力量及柔韧性不足
②不懂得按弦的窍门。
第一点其实就是肉体基础没锻炼好,力量和柔韧性在做动作时是相辅相成的,不具备时,手指无法立起来,即使能立起来,也无法很好地维持动作,所以导致按不好弦,而且没有一定时间的磨炼,指尖没有长茧,指肉没有练厚,都会影响按弦的触感;第二点所谓的窍门,摊开来讲就是知道旁边哪个弦可以碰、哪个不能碰,也即“有选择地碰到其他弦”,如果你碰到了旁边的弦,但这根弦不影响当下的弹奏,那么自然就可以碰,手指按弦的空间就变大了,除了这个,还有手指按弦的位置也有选择,品格的2/3处往往是最易按住的位置(假如按第三品,2/3处就是第三品往第四品方向的2/3长度处),后文按弦姿势篇还会述及。这两点就是新手对按弦按不好的答案,解决方法很简单,练。但练的时候要动脑子,结合刚才说的第二点,理清逻辑,越练越明白。

【题内话1.1 我有个朋友celt-x,诸位可以去b站、网易云音乐看看,他一双胖手是如何演奏的】

【题内话1.2 tommy有一项特技,一个指头按两根弦来节省手指,固然久经锻炼,也需天生手大,所以大手很多时候是优势,后面说到延展性就可以理解了】

2.刚练琴手指特别疼怎么办???

本人想说的手指疼有两种
①按弦的指肉很疼
②手指关节乃至手腕等部位疼。

对于第一点,首先要肯定的是没有久经锻炼出来的厚指肉和老茧,肯定会疼啊。但新手会很快就疼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刚上手,左右手配合不行,按好了之后还得费半天功夫确认另一只手弹哪里;而老手有本能的运指习惯了,按完就弹,弹完就松。所以新手实际的按弦时间是远远高于老手的,再硬的茧也顶不住啊。由此,新手可以确认好位置,先虚按,另一只手的操作也确认完毕再实按。还有就是,其实是有辅助科技如防痛指套、指尖保护液等,但最好的肯定还是自己锻炼来的手指。

对于第二点,由于没热身/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练习不休息导致关节疼痛,这个问题不可忽视,我玩琴的路上见过不止一位,练琴太狠,不好好热身休养,最后得腱鞘炎、肌腱病变等等,轻则长时间休息康复,重则做手术并很可能再也弹不了琴,术后的手功能可以正常生活就很好了。所以,请诸位牢记,先热手,再弹琴,别过度。手指热身操请自行查找,我见过最全面的是pierre bensusan的the guitar book里的热身章节,在气温低的时候尤其重要,跟运动员温度低更容易受伤一个道理。

【题内话1.3 琴友魔笛至尊,b站和网易云都是这个名字,手部也受过很严重的伤病,做了手术养了两年才好,实力如何,大家自己看看。伤病是有可能毁了一个大高手的】

【题内话1.4 Billy McLaughlin - 一位点弦演奏家,因伤病原因直接更换演奏方法,但总归大不如前】

【题内话1.5 日本指弹大师押尾光太郎,在A.M.这种击弦技巧上使用过多,小指无法承受,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演奏方式】

【题内话1.6 说了这么多个受伤的,也说一个神人,Phil Keaggy,诨号九指琴魔,拨弦手少了一根手指一样是大师】

3.入门到底应该用什么琴?多少钱合适???

新手买琴是永久性问题,毕竟一代代有志青年仿若一茬茬鲜嫩的韭菜,一直在更新迭代开始弹琴。第一把琴,最重要的,永远是 手!感!,而非音色、外观、牌子等等等等。。本人的第一把琴大概400-1000块,当时是古典、民谣都有一把,琴龄一年多后,更新成了一把3000块的面单钢弦吉他,琴龄四年之后,再次更新成了2w4的手工订制钢弦吉他,而到现在呢,其实对乐器的看重已经不及音乐本身了,常用的就是一把1w7的古典吉他。

说了一下自己的乐器经历,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于乐器市场的种种问题此处不多言,以后换好琴时只要记得相信自己的耳朵、手感,量好自己的荷包,不要一时冲动,不要怕提出问题,工具永远是为人而生的,乐器,不应高于乐手和音乐本身。

回到主题, 第一把琴,建议选择古典琴 。古典琴和民谣琴的明显区别在于古典琴1-3弦是尼龙材质,民谣琴1-3弦是金属弦。相比于民谣琴的金属弦,尼龙弦比较粗,材质柔软一些,张力小,按起来手指更舒服。还有就是,古典琴的指板比民谣琴宽,即使专门为指弹而作的钢弦琴,其指板宽度一般也不及古典琴,其优点在于给手指按弦的空间更大,而缺点是更需要手指延展性。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手指的延展性是一名优秀吉他手必须的素质,所以这反而可以当作对新手更好的锻炼。另外的不同如品格数、琴桶造型等暂不需要新手考虑。至于价格,现在的市场比本人初学时繁荣很多,中低档琴价格参差不齐、选择良多,所以请参考本人的乐器经历及自己的钱包厚度考虑,但最重要的,还是手!感!这不光是乐器天生的制造工艺问题,后天的调节也起很大作用,如上下弦枕的打磨、琴颈曲度的调节等等。所以,多试,如果感觉不舒服,勇敢向售货员提问能否调节?如不能,就换别的,不要妥协迁就,新手琴,虽然不贵,但很重要。总结几个乐器可以关注的点:

①琴颈曲度是否正常?不应有明显弯曲

②弦距是否太高或太低?导致按弦很难或按某些位置时会出现打品

③如果弦距过高,是上弦枕还是下弦枕的问题?能否打磨调整

④如果出现打品,直接放弃

⑤品丝是否光滑?两侧有无冒出琴颈导致容易划手

⑥弦钮转动时是否柔顺?柔顺与转不上劲儿是两回事请注意。是否会经常跑音

⑦琴上是否有磕碰、裂纹等损伤

⑧有无明显刺鼻漆味

⑨琴体大小是否适合个人身材?

以上这些,不了解的词汇请自己搜索一下,根据这些点,新手可以自行查看到问题存在与否。再次强调,对于新手琴,音色永远在这些之后,不要听会弹的人弹得好听就买,因为人家弹哪个乐器,都和你弹出来不一样。

4.弹琴的姿势到底怎样才对???

这节可以简单分三部分讲 ①持琴的姿势 ②按弦手的姿势 ③拨弦手的姿势

①持琴的姿势

持琴是有几种姿势的,最先说的肯定是传统的古典姿势,如下面几张图,分别是塔雷加(Franciso Tárrega 1852-1909)的脚凳、阿瓜多(Dionisio Aguado 1784-1849)的三脚架、索尔(Fernando Sor 1778-1839)的桌子:

这就是古典吉他历史上几位大师的持琴姿势,可以看到,虽然各有各的方法,但所达成的效果是基本类似的,都能 让自身放松,让吉他稳定,从而完成舒适沉着的演奏 。到了现在,古典吉他的持琴姿势要求更加严格,对高度、角度等等细节要求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而当代的各类吉他演奏家们,如美式指弹的Tommy Emmanuel、弗拉门戈的Paco De Lucia、古典吉他女演奏家Ana Vidovic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持琴姿势,如下几图所示:

持琴姿势并非一成不变,如Pierre Bensusan在年轻时比较随意、年老后为了追求更好地右手自由度转而采取类似古典持琴姿势的也有。采取不同姿势的原因、目的不尽相同,但总归而言,是为了自身舒适并能达成更好的演奏效果,谨记这一点,寻找自己最合适的姿势,就是最正确的。要提醒的一点是, 太过随意且长时间保持的姿势会带来身体不适 ,肩颈、腰是容易出毛病的地方,长时间低头、弯腰拉伸着的肌肉,经年累月后出现劳损是必然的,所以请各位练琴时不要忘记做好身体保护工作, 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长时间弓背塌腰,多板正自己的姿势,累了就活动活动

②按弦手的姿势

初学者手指没有力量,按弦手经常歪歪扭扭倒塌着按弦,正确的姿势,是用拇指抵住琴颈背面作为一个支撑发力点,手掌虚握,类似钢琴所说的握一个鸡蛋的感觉,手指直立按弦,可以略微倾斜。按弦的位置为当前品格往下一品方向的2/3处左右,这个位置按弦容易按实,不易呲音。等到手指有足够力量后,才能适应很多不同的指位按法,因为很多按法是没有办法让你按在最佳点的(即大约2/3处),所以这也是个慢慢加强后才能通关的基础力量问题。下图为波兰吉他演奏者Lukasz Kapuscinski弹琴的姿势,其按弦手的姿势一看就是古典功底,美观且正确,按弦位置在品格下半处,发力良好:

③拨弦手的姿势

这个是最难的一点,很多人练歪就在拨弦手上,而且当坏姿势养成后,很难纠正。新手刚开始弹琴时,手指的感觉还不够敏锐,找不到很好的触弦感,很容易为了发声而去随意的拨弦。常见的“抠”琴弦(手指力量大者易犯),或者“挠”琴弦(手指力量不足者尤甚),前者其实后期容易回到正轨上,后者则难以纠正,因为“挠”的姿势会让手指更平行于琴弦。所以,天生指力弱者需要更加重视拨弦手的姿势(所以女生这个问题比男生多),虽然这些坏姿势在初期能让你较快地发出合格的琴声,但越到后来,你的手指力量更大、控制力更强、能更好地拨动琴弦发出吉他深层次的声音时,越难用坏姿势完成。

按古典的姿势,是要求手指自然下垂的状态下和琴弦呈90度角的,但如果不同时采用古典的特定持琴姿势(即按弦手那侧垫的更高,让琴体和地面的斜角更大,方便拨弦手自然放置就可以垂直琴弦),这样的拨弦姿势要求会需要你的手腕弯出一个角度才可以。所以,对于采取不同持琴姿势的大家,建议可以 兼顾手腕的自然弧度与手指和琴弦尽量垂直的角度 ,这样手腕不别扭,手指拨弦的音色也能更加自然好听。下面两张图分别为古典吉他演奏家John Williams的一张比较随意但仍采用古典持琴姿势时的图片、指弹演奏家岸部真明一张录音时的图片,后者也能看出明显的古典根底,主要体现在手型上,持琴姿势倒是随意一些:

对于 到底是指尖的哪里拨弦,其实有三种分类:指甲、指肉、甲肉结合 针对这三种拨弦方法,你的手指甲的保留长度也不同
指甲拨弦,则指甲的长度要长,一般至少3mm以上;
指肉拨弦,则完全不留指甲,与按弦手一样;
甲肉结合拨弦,这种方法最开始触及弦的是指肉,然后在拨弦过程中滑动至指甲上离开,一般指甲的保留长度从1mm到很长都有,按个人喜好决定。

这三种拨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音色 ,一般快速演奏时,容易听到指甲的划弦声(这方面可以听一些弗拉门戈的演奏,尼龙弦都能听到明显划弦的声音);慢速演奏时,容易听到指肉的触弦感(这方面可以听Tommy、胡洋、朱家明的慢曲,很明显);而甲肉结合比较均衡。对于比较专业的弹琴指甲塑造(类似美甲),本人也不熟悉,我是自然指甲、甲肉结合拨弦的方式,如果你的每日练琴时间很长,或弹琴方式指甲损耗很大,请一定关注下人工指甲的塑造,已经有很多人写过相关的文章,保护好自己的“工具”。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替代工具,这就是各类指套,最常用的是大拇指指套,其他四根手指也都用指套的演奏家比较少,毕竟指套也是有触弦声音的,很多演奏者对于这种细节各有偏好,下图为韩国指弹演奏家郑成河的图片,他是经常使用全指套的:

【题内话1.7 长年练琴肯定也会有些“职业病”,平时感觉不深刻,作者最近健身需要发力才感觉到右腰后方肌肉有损伤,估计是弹琴长时间拉伸着腰后肌肉累积的,所以请大家练琴时注意锻炼、放松身体】

5.初学者应该弹什么曲子???

说完一系列准备工作,终于进入演奏环节了。前文说到作者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入手了网传的一个标弦版天空之城,间间断断弹了两个月没弹明白,练琴这么多年后再看,初学者的曲目选择是很重要的,可以极大地加速步入正轨。真心建议, 不要随意地去弹一些网上爱好者改编的曲子,因为质量真的参差不齐 。最合适的入门轨迹,还是从纯正的吉他曲来起步。因为,改编其实是把喜欢的音乐变成吉他音乐,而纯正的吉他曲则是从吉他本身的声音属性出发,编织合适吉他弹奏的音乐,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后者肯定更适合新手理解吉他这个乐器。

岸部真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的曲子多为抒情曲目,慢速经典曲目很多,非常悦耳,而且最好的是他有正规吉他谱出售,里面详细标注了弹奏的指法,这一点对于新手至关重要,跟着这种基础扎实的谱子学习演奏,能让你的指法逻辑清晰,之后合理的运指会成为本能。没有推荐古典入门经典如卡尔卡西等,是因为,对于自学者来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而单调重复地练习会杀死兴趣,与其选择偏重基本功练习的曲目,不如选择自己更喜欢并且有正确指法的曲目,当然,如果能辅助练习这些基本功的曲子,肯定会大有裨益。至于为什么不先选择其他诸多大师,是因为相对他们,岸部真明是弹奏手法非常平实的一位大师。好听的曲子有很多,但其中用到的手法难易不同,初学者如果硬磕一些特别的技法,容易走歪养成不好的习惯,不如掌握基本弹奏方法并且演奏出不错的音色后,凭借对吉他发声的认知去研究更多手法,才能稳健地进步。最后,推荐几首岸部真明的曲子 流れ行く雲、Flower、奇跡の山。

【题内话1.8 其实各种弹琴方式的初次学习也算初学者的问题,如手法上可以分别开的拍击类、琶音速弹类、美式类等等,这些小类别里适合上手的曲子也是有讲究的,在本系列后续文章中会说一说】

6.吉他谱怎么看???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部分,一个是用什么看,一个是怎么识谱。

我们常用的吉他谱软件是Guitar Pro,常用的吉他谱文件格式为gpx文件(x根据软件版本而定,如3、4、5,但Guitar Pro 6之后就都是gpx了),举例打开一份gp5文件,你可以看到如下的东西:

我在图中标记了几处识谱需要关注的地方,首先最关键的是琴弦具体是哪些音,因为吉他的六根弦是可以调成不同音高的,从粗到细是6弦到1弦,所谓的标准调弦法即EADGBE(6→1),这里的英文字母是具体的音名,注意音名和唱名不是一个概念,即E和咪不一样,这点之后乐理部分会提到。EADGBE中两个E音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八度的E,6弦是E2,1弦是E4,物理上的区别如频率Hz数不加赘述,有兴趣自己查阅。这六个音跨越了两个八度,除了这种调弦法,还有许许多多的调弦法,一般称之为特殊调弦,如图片中就是我常用的DGDGAD调弦法(6→1)。我们可以用调音软件来帮助调音,电脑端如AP Guitar Tuner,设定好你要的调弦法之后,对着电脑边弹边调整就可以了。

调好音之后,我们来看具体的吉他谱,吉他谱最开始也是五线谱(截图没有放出五线谱,但GTP里是有的),但对于弦乐器来说,一个同样的音高,在不同弦上都可以弹出来(这点涉及乐理),所以五线谱上还需要标注一些按弦手位置的信息来方便吉他的演奏。后来诞生了六线谱这种更适合吉他的乐谱形式,即上图中所示,六条线就对应六根弦,从下到上对应6到1,而上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按第几品,0即代表空弦。其他很多特殊的标记符号对初学者暂不解释,以免知识点太多反而很乱。六线谱虽然方便,但对于音乐内容的记录还是不如五线谱,这点有了乐理知识后才能理解。

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这里虽然介绍了现在常用的电脑吉他谱软件,但从目前网络资源的质量看, 初学者还请寻找到正版的原版谱来学习 (扫描到网上的是一样的),这是因为电子谱一般都是爱好者翻录的,而很多细节标注在翻录时很容易漏掉、错记,所以gtp谱子是不能真正替代原谱的。只有当你跨越了新手门槛,有了自己对指法的正确理解,使用gtp才能主动意识到谱子是否正确,以免自误。

7.如何判断自己弹的到底对不对???

这段标题所说的“对不对”,其实是“好不好”的意思,因为技法才有对不对,音乐只有好不好听,而好不好听又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所以,我能建议大家的判断方式只有一个: 录下来,和你觉得好听的去对比 (一般就是原曲,因为要是觉得不好听你也不会去练啊)。录音真的是一件对演奏者很残酷的事情,尤其在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的时代,你的所有细节都会暴露无遗,而且,希望大家不要怀疑,一定要相信这就是自己弹出来真实的效果,这样一次次直面自己,才能取得更多更快的进步,我一直相信,对自身不满意,才能更进一步。暂时的满足只是对努力的褒奖,但长远发展一定要有对不满意、对更高层次的追求才能持续。说的深了点,回到录音,这一直是我认为最好的提高演奏水平的办法,甚至可以录像,请记住:你,才是自己的第一个观众。如果自己这关都过不去,我相信也不会有令人信服的演奏出现。

当然,技法上弹的对不对也是要说一下的,对于技法的运用,永远是为了最终的音响效果,这是技法存在意义的底层逻辑。所以,即便一个普通的击弦,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技巧,一方面是因为演奏者想要的效果各有不同,另一方面是即使想要同一个效果,每个人适用的技术也不相同,可以理解为身体天赋的差异化。我个人对音乐的态度是扎根于耳朵上的,即最终的判断都是通过听来给出,但音乐也有作为表演艺术的价值,所以,假如你更希望具有观赏性质,那么选择一些看起来炫技的技巧无可厚非,只要保证了听的效果,看起来厉害当然也很好啊!所以,虽然我的很多琴友不喜欢拍拍打打的弹奏方式,但从我个人来讲,好听,又好看的炫技,很好,怕只怕,炫技盖过了音乐本身。这里要说明一点,很多演奏上的技巧,其实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就像卖油翁一样,手艺活里永远存在那些你练到火候了自然就会了的技术,所以如果你仔细学习了技巧,用了一模一样的手法却弹不出别人弹的声音时,不要太怀疑自己的眼睛没看明白,其实大部分时候,就是练的不够,对于很多细节如力度、角度、速度都没有很好的控制,所以弹不出像样的声音。

结合两段所说,当你弹奏了一段音乐却拿不准“对不对”时,录下来,听、看、对比原曲,选择能演奏出“正确”声音的技法,然后练习,这就是你要一直做的全部了。


结语

作为新手入门篇,暂时能想起的也就这么多了,总有疏漏啰嗦。有任何问题不理解请留言,看到后有时间就回答,希望音乐能让你的人生更美好。

发布于 2020-04-06 18:02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