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导语:就业问题始终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定的大问题。对个人来说,就业不仅是个人、家庭收入的来源,也是获得社会认可的途径。对国家来说,就业数据是最重要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大家对就业的数据尤其关心。那么,我国就业统计是如何开展的呢?本章将为您讲述就业统计。

1.就业统计是如何开展的

我国就业统计采取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相结合的统计调查制度。目前,我国就业统计主要包括:统计部门开展的就业人员统计和测算,人力和社保部门开展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统计及测算。

(1)就业人员包括哪些人

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我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的是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定义进行就业人员的统计。该统计范围既包括了那些有稳定工作的人,也包括了那些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人;既包括了正在工作的人,也包括了有工作但因某种原因而暂未工作的人;既包括了在大公司、政府部门等正规单位工作的人,也包括了从事个体经营和受雇于居民家庭从事家政服务的人。

(2)如何统计就业人员

在我国,与就业人员有关的统计调查项目主要由统计部门负责实施,主要包括:

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调查频率为每季度调查1次,统计范围覆盖了除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之外的全部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②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统计。从2009年起,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制度,调查频率为每年1次,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

③劳动力调查。2005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实施劳动力调查制度,调查范围为中国大陆的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为16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调查频率为每半年1次,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

此外,统计部门实施的农村生产条件统计提供乡村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计提供私营个体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

(3)就业人员的计算方法

我国就业人员的计算方法依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两种:

①统计合成法。利用实施范围不同又相互补充的几项统计数据相加而成。计算公式为:

就业人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乡村就业人员

②调查推算法。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对就业人员数进行推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TPk 总体第k个年龄(组)人口估计数,tpk 为样本第k个年龄(组)人口数,yk 为样本第k个年龄(组)的就业人口数,Yk为推算总体第k个年龄(组)的就业人口数, 为推算总体就业人口数。

2.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如何获得的

作为反映就业状况的核心指标,失业率既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又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指标。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统计和发布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

(1)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包括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

(2)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方法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统计,采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失业登记的行政记录,进行逐级汇总得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具有非农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城镇就业人员数据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测算而得出的。其中,统计部门提供各类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

(3)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需要注意的问题

长期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指标覆盖范围不全,本地农村劳动力、外来农民工和没有进行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未纳入统计范围,失业人员状况反映不全面。二是不能进行国际比较。目前,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均采用国际劳工组织提倡的“调查失业率"指标来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状况。该指标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定期对住户进行调查和公布。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相比,不论是其指标定义、统计范围还是调查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简单地进行国际比较。

3.     农民工就业是怎样统计的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群体,是指农业户籍、年内在户籍所在地从事非农活动半年以上或离开户籍所在乡镇外出从业半年以上的劳动力。农民工就业统计数据来自于农民工监测调查。

农民工监测调查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分为年度调查、季度调查和举家外出情况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以访问员上门面访的形式完成。调查全国31个省(区、市)的7800个村、7.4万个农村住户、20万农村劳动力。

统计口径中的农民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外出农民工,农村住户户籍人口中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2)本地农民工,从事本地非农活动(包括本地非农务工和非农自营活动)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3)举家外出的劳动力。这里的本地是指本乡镇范围内,外出是指离开本乡镇范围。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住户成员基本情况;住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外出从业人员及本地非农务工人员工作条件、收支情况、生活情况和社会保障情况;农村劳动力本地非农自营和创业情况;调查村人口、劳动力及举家外出情况等。

统计部门通过定期收集农民工相关统计信息,准确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生活、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从宏观上把握农民工发展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农民工政策、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鄂ICP备0501109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880号 网站标识码:4200000001

邮编:430071 | 网站地图 | 新媒体矩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