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一大早,南漳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武安镇赵家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传平徒步来到三组查看深井提水灌溉情况。三组组长赵家庚高兴地迎上来:“杨书记,感谢你给我们找到了备用水源,解决了燃眉之急。你看,这井里抽出来的水多旺呀,我们组这一片200多亩水田插秧有保证了。”这是人大代表在聚力共同缔造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省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视频部署会后,武安镇人大按照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迅速行动,以代表小组为单元,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精心组织开展“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实践活动,采取“四个一批”的新举措,确保了共同缔造走深走实,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集中培训一批,让代表明白干什么。 5月初,武安镇人大采取了“自上而下、分层培训”的办法,召集10个代表联络站的站长、副站长及联络员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通过学习省人大共同缔造实施意见及市县人大实施方案,让大家明白了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及工作步骤。同时,各联络站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时间节点,以联络站为平台,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培训学习,真正让人大代表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来。

组织调研一批,让活动开展有实效。 5月18日,武安镇10个代表联络站同步开展以共同缔造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全镇应到代表159人,实到122人,参会率达76.8%。各代表联络站按照“集中学习、走访调研、相互讨论”的活动要求,以5-8人为一组,分别进屋场听民声、进基地话产业、进企业讲安全、进社区访楼栋、进校园看环境。据统计,这次代表集中行动,走进红色屋场26个、产业基地12个、楼栋8个,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2条,为共同缔造走深走实奠定了基础。

建议交办一批,让具体问题快解决。 办理好代表意见建议不仅能反映民有所乎,更能体现政有所应。近期,武安镇人大把闭会期间和代表行动期间收集的38件意见建议,接照能办理的马上办,不能办理的限时办的要求,分别向镇政府和上级人大常委会进行交办和转办。截止目前,已办结28件,正在办理10件,办结率为73.6%,其中协调县级层面已办结的有6件,督促镇级层面办结的有22件,这些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让群众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试点培植一批,让经验做法能推广。 武安镇人大在开展共同缔造主题实践活动中,采取“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办法,要求每一个联络站活动开展各有侧重,分别认领一个机制体制创新项目。目前,全镇10个代表小组分别在赵家营村、界碑头村、柴堰冲村等10个村,探索民意表达回应机制、联农带农机制、以下评上机制等6个体制机制创新的工作路径。试点村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成功后,再向其他村推广运用。同时,及时总结和挖掘代表们在共同缔造中发挥作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积极对外宣传和推介,彰显人大代表们在共同缔造中的风彩。(通讯员:周福斌 聂丹 杨传坤)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