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航天大国,中俄计划开展卫星导航合作已经有些年头,现在这一进程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
中俄签署了卫星导航地面站互设协议,允许互相在对方境内部署地面站。
北斗导航系统模型
中俄签署协议,互设三个地面站
中俄卫星导航合作项目的主体,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根据这次签署的协议,北斗导航系统将在俄罗斯奥布宁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和伊尔库茨克建立三个测量站,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则将在中国上海、乌鲁木齐和长春三地建立测量站。
自2015年起,中俄就开始商讨在俄罗斯安装北斗地面站的相关事宜。为了用好卫星,地面站覆盖得越广越好,中俄的
这一合作,也将提高导航可靠性和准确度。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工程在1994年开启。2000年,面向国内的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面向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建成。2020年6月,北斗三号完成组网,导航范围覆盖全球。目前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数量没有美国GPS导航多,但在某些功能上已足够媲美美国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地面站
世界主流导航系统,中俄占据半壁江山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导航系统主要有四种:美国GPS导航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导航和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其中,美国GPS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是第二个。
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由苏联研制,苏联解体后,该系统由俄罗斯继承,它于1993年正式投入运行。两年后,第一代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并开始正常运行,这一代系统由24颗卫星导航支持。但90年代俄罗斯面临严重经济问题,对太空建设投资大幅减少。到了2002年,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只有7颗卫星正常运行,导航早已无法提供服务。为此,俄罗斯再次开启卫星导航工程,到2011年,在轨可用卫星达24颗,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现代化进入新阶段。2013年,同步在轨卫星达29颗。俄罗斯还计划在今年发射9颗第三代卫星,格洛纳斯-K型卫星组网。
相较于北斗导航系统和GPS导航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卫星数量还是比较少,这也导致其导航的精准度存在一定不足。
9月21日召开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中的北斗发展介绍展板
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带来什么?
北斗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合作之后,双方将共享卫星数据,使用相同的芯片组系统,这样一来,两个卫星导航系统将几乎覆盖整个地球表面,这将有效缓解俄罗斯卫星导航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卫星导航都是军民两用的,不论美国GPS、俄国格洛纳斯还是我国北斗,都不例外。今年的俄乌冲突,其实也是对俄罗斯卫星导航能力的一次检验,冲突爆发后,俄军利用大量具有卫星导航能力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和“口径”巡航导弹对乌军发起远程精确打击,此外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机、无人机在作战过程中也需实时的导航卫星保障。
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也是可以使用美国GPS的,但使用它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会完全受制于美国。几个月前,俄航天局长罗戈津就曾说过,美国考虑切断俄罗斯与GPS系统的连接,但他认为不必紧张,因为俄罗斯有格洛纳斯系统。
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彩虹-4无人作战飞机
而当中俄在卫星导航上合作更深入之后,俄方就更不必担心了,还可以用北斗,虽然北斗和格洛纳斯的地面站并没有GPS那么广泛,但两者的新型号卫星都具备了星间链路功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进一步融合后,北斗和格洛纳斯之间互相的链路也不会是问题,到那时这张网就比单打独斗时更加强大了。
或许有人会说北斗比格洛纳斯先进,俄罗斯占便宜。
其实中俄合作对中国来说同样是有好处。现在北斗比格洛纳斯更加完善和精确,但如果能实现更好的协作,对安全性、准确性都会更有好处。北斗和格洛纳斯可以互相充当备用系统,当某一方系统出现故障或受到干扰时,可以使用另一个具有相同数据信息的导航系统,大大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和130多个国家达成合作。相信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深化合作,也能使北斗导航系统未来的国际应用空间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