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是一座底蕴厚重的历史古城。据《尚书 ·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重新划分“九州”,冀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简称“冀”便来源于此。自西汉起,冀州便为州、郡、县三级治所,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制史,现留有汉代古城遗址、诸候王古墓20余处,汉献文帝南巡碑等古碑刻107处。

冀州自古儒风昌盛、人杰地灵, “头悬梁、自勤苦”的汉代大儒孙敬,东晋高僧释道安,北燕国君冯跋、冯弘,北魏改革家冯太后等皆出于冀州。

九州之首

先说 “九州之首”。“古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华夏文明初开,自黄帝起,割布九州,其中即有冀州。 大禹治水后,九分天下,重新划野分州,《尚书 ·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冀为“九州之首”。 夏铸九鼎,冀鼎最大。

孔颖达《尚书正义》中记载: “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冀州于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汉书》记载:“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从冀州始”。冀州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古帝王都城所在地,被列为九州中的第一位。

河北之源

再说 “河北之源”。大家都知道, 河北省简称 “冀”,而这个“冀”源于我们冀州。 当然,古冀州跟今天的冀州疆域范围大不同,它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西北部,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等地区。 之所以简称 “冀”,因辖境多为古冀州区域而来。 蔡沈《书集传》中曾说: “冀州,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这和如今的河北省也比较一致。“冀”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意思就是表达“希望”,也即“希冀”,而河北省简称“冀”,应该也寄托了希望之地的含义。

当今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毗邻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 ,是北方内陆地区少有的滨湖城市,自西汉设郡建制,绵延两千余载,冀州作为不同朝代的州、郡、县治所,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漫长的历史为冀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

冀州文物古迹众多。 现留有汉代 20余位诸侯王的古墓以及冀州古城遗址、竹林寺遗址、汉献文帝南巡碑等文化遗存。其中,冀州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古城墙仍有4000多米,护城河遗址清晰可辨。

冀州历史名人辈出。 东汉良将药王邳彤、汉代 “头悬梁”的苦读楷模孙敬、东晋翻译家、著名高僧释道安、北魏著名女改革家冯太后、隋朝天文学家、经学家刘焯、唐朝“竹溪六逸”之一的孔巢父、近代著名武术家宋迈伦、著名书法家胡宗照、北京全聚德烤鸭创始人杨寿山、天津“金鸡”牌鞋油创立者傅秀山等人均出自冀州。他们或以睿智思想推动文明进步,或以风云政治影响历史进程,或以经市济民追求强国富民,其功业彪炳青史,为后人敬仰。

“九州之首、河北之源”的冀州,跨越千年,从历史中走来。如今的冀州,成为一座既具北方大气之美,又有江南水乡之秀的湖城,凭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在这里,我向您发出诚挚的邀请,期盼大家在疫情过后来我的家乡冀州做客,品文化、尝美食、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