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地处四川东部,辖
4
县
2
区
1
市,幅员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690
万,是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享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至今已有
1900
多年的建城史。达州曾是
4000
多年前古巴人繁衍生息的沃土,媲美三星堆的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见证了远古巴人文明的辉煌历史。达州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汉阙群。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当年
8
万多人参加红军,
2
万多人为国捐躯,孕育了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魏传统等
50
多位共和国将军。
达州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达州地处中国版图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圆心城,是成渝、关中
-
天水、大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达州是全国公路运输
179
个主枢纽城市和四川
12
个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是国家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十字”铁路公路交通网的节点城市,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达州机场直航北上广深等
6
大城市,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构建。
达州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达州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境内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28
种,其中,天然气资源总量
3.8
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
7000
亿立方米,年外输天然气
100
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净化附产硫磺
400
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达州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生猪调出大市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是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乌梅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醪糟之都。
达州产业完备,发展迅速。达州曾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电、食品、医药、纺织、商贸、物流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全市“
1+7
”产业园区加速发展,达州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达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宣汉、大竹被列为全省首批
14
个工业强县示范县。
达州山川秀美,生态宜人。达州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境内森林覆盖率
41.5%
,年均降雨量
1200
毫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
300
天以上。达州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被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为“西南奇胜”,现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个,国家级地质公园
1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3
个。近年来,达州大力实施城市拓展、交通畅通和环境治理三大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达州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达州先后被纳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受惠于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攻坚规划和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迎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同步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达州市委、市政府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践行“通达开放、诚义创新”的城市精神,扎实推进“三大总体战略工程”,着力开展“五个年”活动,朝着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目标奋力迈进。
让达州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抱达州!中国达州,一座更加文明开放、繁荣幸福、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欢迎您的到来!
达州市古属巴国,东汉置巴西郡,梁置万州东关郡,西魏改万州为通州,北宋改通州为达州,清嘉庆时改达州为绥定府。
1950
年,设达县专区,辖达县、宣汉、开江、平昌、巴中、南江、通江、万源等
8
县,属川北行署区;设大竹专区,辖大竹、梁平、垫江、邻水、广安、渠县等
6
县,属川东行署区。
1953
年,撤销大竹专区,将大竹、渠县、邻水
3
县划归达县专区;垫江、广安、梁平分别划归涪陵、南充、万县专区。达县专区辖达县、万源、宣汉、开江、邻水、大竹、渠县、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
11
县。
1970
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
1976
年由达县析置达县市,
1979
年由万源县析置白沙工农区,达县地区辖
1
市
11
县
1
工农区。
1993
年,达县地区、达县市更名为达川地区、达川市;将巴中、通江、南江、平昌划给新设立的巴中地区管辖。
1999
年,撤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原县级达川市改设通川区。
2013
年撤达县改设达川区。
达州市辖
4
县
2
区
1
市,即: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全市共有
8
个街道办事处、
106
个镇、
201
个乡、
2760
个行政村、
458
个社区,
2014
年全市总人口
688.13
万人,农业人口
543.92
万人。其中,通川区辖
3
个街道办事处
9
镇
10
乡,总人口
59.78
万人;达川区辖
2
个街道办事处
18
镇
36
乡,总人口
121.21
万人。宣汉县辖
21
镇
33
乡,总人口
132.26
万人;万源市辖
12
镇
40
乡,总人口
60.08
万人;开江县辖
10
镇
10
乡,总人口
60.56
万人;大竹县辖
3
个街道办事处
21
镇
27
乡,总人口
112.29
万人;渠县辖
15
镇
45
乡,总人口
141.95
万人。
达州市地处大巴山南麓,跨东经
106
°
39
′
45
″―
108
°
32
′
11
″,北纬
30
°
19
′
40
″―
32
°
20
′
15
″,东西绵延
177.5
公里,南北长
223.8
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大,最高处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
2458
米,最低处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
222
米。大巴山横亘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山地占
70.7%
,丘陵占
28.1%
,平坝占
1.2%
。境内主要河流
4
条(州河、巴河、渠江、任河),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入嘉陵江于重庆汇入长江;任河自东向西流入汉江,为汉江源头,于武汉汇入长江。
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
800
米以下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
800
至
1000
米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海拔
1000
米以上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
14.7
度至
17.6
度之间,无霜期
300
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
1076
至
1270
毫米。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