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vid Spiegel, MD, Willson Professor,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ssociate Chair of Psychiatry & Behavior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是指持续或反复感到与自己的身体或精神活动发生脱离(人格解体),和/或感到与自己的周围环境发生脱离(现实感丧失)。
-
此障碍通常由巨大压力(特别是儿童期的精神虐待或忽视)或其他重大精神压力(如亲历或目睹躯体虐待)诱发。
-
与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脱离感可间断性出现,也可持续出现。
-
当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医生根据症状诊断本病。
-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常常有帮助。
暂时的人格解体和/或现实感丧失很常见。约有 1/4 的人曾出现过与自己(人格解体)或周围环境(现实感丧失)的脱离感。这种感觉常发生在
-
经历危及生命的事件后
-
服用某些药物后(如**、致幻剂、克他命或兴奋剂)
-
过度疲劳后
-
被剥夺睡眠或感知觉刺激后(如在重症监护室内住院时)
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作为一个症状发生于许多其他精神障碍中,比如发生在癫痫症等躯体障碍中。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在以下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障碍:
-
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自发产生(也即,并非由药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导致),且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
症状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使患者难以正常生活或工作。
该障碍发生于大约 2% 的人群,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同。
该障碍可始于儿童早期或中期。它极少始于 40 岁以后。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的病因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常常发生于经历过重度创伤的人,包括:
-
儿童期受过精神虐待或忽视
-
受过躯体虐待
-
目睹过家暴
-
父母患有重度障碍或精神病
-
经历过亲人的意外死亡
症状可由重度精神压力(例如,因为情感关系方面、经济方面或工作方面出现问题)、抑郁、焦虑或使用违禁药品或毒品诱发。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的症状
症状可逐渐出现,也可突然出现。症状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数月、数年。每次发作可表现为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也可两者均存在。
症状往往时重时轻。但当病情严重时,症状可保持相同的严重程度数年乃至数十年。
人格解体症状 表现为,患者感觉与自己的身体、精神、感觉和/或感知觉发生脱离。患者可能会说感觉自己不真实或像个机器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情感或躯体上冷淡麻痹。他们可能会将自己形容成一个自己生活的旁观者或“行尸走肉”。
现实感丧失症状 表现为,感觉与周围环境发生脱离(人、物体或一切东西),但这似乎并不真实。患者感觉像是在梦中或迷雾中,或者感觉有一层玻璃墙或面纱将他们与周围环境分隔开。世界似乎没有生气、没有颜色或很虚假。世界在他们看来似乎扭曲。例如,物体显得很模糊或异常清晰,或者似乎很扁平,或者比实际尺寸大或小。声音似乎比实际声音大或小。时间似乎流逝得过慢或过快。
这些症状几乎总是导致严重不适。有些患者觉得它们不可忍受。焦虑和抑郁常会出现。很多患者害怕症状是由不可逆的脑损伤导致。很多患者担心自己是否真的存在,或反复确认自己的感知觉是否真实。
精神紧张、抑郁或焦虑加重、新的或过度刺激性的周围环境,以及缺乏睡眠可加重症状。
症状常持续存在。它们可
-
反复发作(见于大约 1/3 的患者)
-
连续不断地发生(见于大约 1/3 的患者)
-
变得连续不断(见于大约 1/3 的患者)
患者很难描述自己的症状,并且担心或认为自己将要发疯了。然而,患者始终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脱离感并不真实,只不过是自己的感觉而已。正是这种自我意识将人格解体与精神病区别开来。因为精神病患者总是丧失自知力。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的诊断
-
医生的评估
-
有时要做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
对于本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医生会做体格检查,有时也做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可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包括其他精神疾病、癫痫症和物质滥用。辅助检查可包括磁共振成像 (MRI)、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脑电图 (EEG) 和尿液药物筛查。
心理测验和特殊的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有助于医师对于疾病的诊断。
预后
很多患者可完全康复,尤其是如果症状是由可以治疗的精神压力导致。有些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但他们可逐渐自行缓解。少数患者对任何治疗都无反应。
如果患者能让头脑保持忙碌,专注于其他念头或活动,而不去想自己的自我感知,那么即使是持续性的或反复发作的症状也只会导致轻微障碍。不过,有些患者因产生非常严重的脱离感或合并焦虑或抑郁,导致他们丧失生活能力。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的治疗
-
心理治疗
-
有时需要使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
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可不经治疗,自行消失。只有当障碍持续存在、反复出现或导致痛苦时,才需要治疗。
对于一些患者,精神动力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均可起效。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常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或抑郁)出现或由它们触发,这种情况需要治疗。对于触发症状或导致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障碍的精神创伤,也应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可包括:
-
认知疗法 可帮助阻断对不真实存在感的强迫思考。
-
行为疗法 可帮助患者专注于其他事情,将他们从人格解体上引开。
-
接地疗法 则利用五种感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帮助患者更强烈地感知到自己和世界。例如,大声播放音乐,或在患者手心放一块冰。这些感觉难以忽视,使得患者在当下时刻感知到自己。
-
心理动力疗法 旨在帮助患者应对那些难以忍受的、感觉必须要与之脱离的冲突、负性感觉和经历。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有时可有帮助,特别是如果患者合并焦虑或抑郁症状。但是,抗焦虑药也可增加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所以医生应密切监测这些药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