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钦
(钦)
qīn ㄑㄧㄣˉ
恭敬:~佩。~敬。~慕。~赞。~迟。~仰(敬仰。旧时
书函
用语)。
封建时代
指皇帝亲自所做:~命。~赐。~差(chāi )(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处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汉英互译
钦
详细字义
钦
钦 qīn
〈形〉
(1)(形声。从欠,金声。欠,打呵欠,张口舒气。本义:打呵欠的样子)
(2)同本义
钦,欠貌。——《
说文
》。
段玉裁
注:“凡
气不足
而后欠,钦者,倦而张口之貌也。”
燮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后汉书·周燮传》
开弓发矢,要钦身向外。——唐· 王琚《
射经
》
( 3 )谥法:
威仪悉备曰钦 (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钦
钦 qīn
〈名〉
(1)旧时对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冠以“钦”字,以示崇高与尊敬。如:
钦此钦遵
(旧时阁臣代皇帝批阅奏章或朝臣向皇帝启奏时使用的语言,指圣上旨意在此,领旨者遵命而行);钦限(钦定的期限);钦案(钦件。奉钦命查办的案子)
(2)姓
钦
钦 qīn
〈动〉
(1)敬佩;恭敬。
钦,戴氏侗曰:“屏气钦敛之貌,引之为钦敬。——《
说文解字注笺
》
钦念以忱。——《书·盘庚》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2)又如:钦年(敬重年长者);钦奉(敬奉);钦若(敬顺);钦和(敬从,敬奉);钦承(恭敬地续承或承受);钦崇(崇敬);钦率(敬遵);钦隆(崇敬);钦心(敬佩);钦伏(敬服);钦信(敬佩,信服);钦挹(钦佩推崇)
(3)假借为“吟”。叹息。
其音如钦。——《
山海经
·东山经》
旧指皇帝特命去外地办事的官吏。
受皇帝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比喻由上级特地派来处理重大事件的人员,有讽刺意。
皇帝自己著述或亲自审定。
钦佩敬重
高度敬重
钦佩一个人的效率
敬重仰慕
敬佩赞叹
大家钦赞他的工作,更佩服他的为人。
qīn 溪纽、侵部;溪纽、侵韵、去金切。
形声字
。《
说文
》:“钦,欠皃(貌)。从欠,金声。”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屏气钦敛之皃’,引之为钦敬。”典籍中未见用其本义者,先秦两汉典籍多用钦为敬。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
释诂
》曰:钦,敬也。考《虞》、《夏》、《
商书
》言钦,《
周书
》则言敬。《虞》、《夏》、《商》书皆钦敬错见。上曰‘钦若昊天’,下曰‘敬授民时’。又‘钦哉’,不曰‘敬哉’。盖钦与敬意略同而词有别也。《周》言‘敬哉’,不言‘钦哉’。惟《多方》曰:‘有夏之民,叨日钦。劓割夏邑。’ 《立政》:‘帝钦罚之。’钦字两见。”钦字最早见于
战国文字
,也用为敬义。《
虞夏书
》为春秋战国文献,《商书》用钦字者见于《盘庚》,与《
多士
》、《立政》篇一样,被公认为较早的文献。但钦字不见于
西周
金文
,西周文献中的钦字是否为后人所改写,原文是否是敬字,还需地下出土西周
古文字
资料证明。
又
《太甲》钦厥止。
又
《
正字通
》今御音曰钦敕,御使曰钦命,俗曰钦差,皆取敬意。
又
钦钦,思望意。《诗·秦风》忧心钦钦。《
毛传
》思望之,心中钦钦然也。
又
钟声有节。《诗·小雅》鼓钟钦钦。
又
諡法。《汲冢周书》威仪悉备曰钦。
又
州名。亦江名。《韵会》梁安州,隋改
钦州
,取
钦江
名。《
广舆记
》属广东
廉州府
。州有钦江,有龙门江。
又
钦口。《前汉·地理志》
魏郡
武安县
钦口山,白渠水所出。
又
姓。《何氏姓苑》吴人也。宋有
钦德载
,自号寿巖老人。
又
去声。按也。《李翊·俗呼小录》按谓之钦。钦,去声。《王琚·射经》钦身微曲,注目视的。
又
:开弓发矢,要钦身弝外,分明认帖。
又
《
集韵
》鱼音切,音唫。与吟同。呻也。《山海经》
刚山
多神𩳁,其音如钦。《郭璞注》钦亦吟字
假音
。○按《汉志》内曰恭,外曰钦。
又
郑康成云:敬事节用谓之钦。钦本兼内外言,不得专属外也。卽敬事节用,亦於钦义未全,故不入正训,附记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