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个回答
第一场淘汰赛,就把唯一出圈的热门选手给刷掉了。
最近,我追了一档超硬核的选秀节目。
选手 哈尼克孜 ,前阵子转爆的“敦煌小仙女”。

营销号已经开始把她,和佟丽娅、迪丽热巴、古力娜扎一并列入“新疆四美”。
可惜的是,没有机会多看几眼,人就被淘汰了。
是其他选手太强,她的实力太烂?
不是,要怪就怪这档新节目, 画风过分清奇 ——
《国风美少年》

有国风,有少年,关键词—— “美” 。
从服装造型、舞美设计来看,它的确是做到了。


至于节目本身嘛,只能说不看不知道,看了……
简直莫名其妙。
播完三期,豆瓣评分 4.1 。
《新京报》甚至用了整个版面,去质疑节目中所呈现出的“国风”, 是一种缺乏内涵的美。

槽点太多,一个个过。
- 导师蜜汁尴尬
一档选秀节目,光看导师的配置,基本就能掂量出选手的水准。
网友理想中的“国风”导师: 李玉刚 、 杨丽萍 、 郭德纲 。
而它所谓的“国风召集人”: 霍尊 、 鞠婧祎 、 张云雷 。

霍尊,应该都认识,音乐世家出身,行走的国风曲目点唱机,自然是能沾上边的。
张云雷,德云社新一代流量担当, “偶像派相声演员”定位 。
不吹,他的粉真情实感地把他当作爱豆在追,会直接带着应援荧光棒去听相声。


他打破了相声艺术和流量圈层的次元壁,近期讨论度还挺高,上这节目似乎也靠点谱儿。
最大的争议,落在“四千年一遇的美少女”鞠婧祎身上。
她和国风的关系是?
emmmm, 演过几部古装剧?

单就鞠婧祎自己在节目里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同样有些一言难尽。
点评选手时常常言之无物,被批 “没文化” 。
另外两位导师站起来讨论,她永远坐着,被批 “没礼貌” 。

关键在于,她饱含 情绪化的评判 ,更连带着整个节目的评审标准,都变得主观且混乱。
一位男选手上台,唱了首不文不白的歌。
鞠婧祎觉得他的清新形象,很符合“国风美少年”的定位。

霍张二人却认为他太过紧张,明显有好几处失误,歌也编得太平。
鞠婧祎当场反驳:
你们不要这么专心看这个
就是你从歌词里面
也看得出来就很学堂

做评审不要专心?“很学堂”,又是什么鬼?
姑娘你知道自己在讲啥吗?
节目中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发言,还有很多。
在所有人大编自己和国风的渊源后,一位女选手选择耿直自爆:
我是真的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但会唱歌会跳舞
我想试着成为国风美少年

上台后,果然在一段伪戏曲表演中,错漏百出。
此时,鞠婧祎又跳出来维护她, 人家就是热爱,就是唱不来,没办法啊?

行吧……
谁叫她是节目组指定导师C位呢。
总之,只要在评级时,和另外两人意见相左。
她就会三分愠怒加七分撒娇地表示: 我不管,我就是喜欢他 。

至于其他有说服力的理由,一个都讲不出来。
导师和选手的双重不专业,也基本为这档节目定了性—— 只有美少年,没有真国风 。
或许是深知这一点,也可能是因为它由《中国有嘻哈》团队打造。
“嘻哈侠”之后,又弄了个躲在幕后暗中观察的 “国风侠” 出来。

这神秘兮兮的国风侠是来干嘛的?
他号称是文学博士,时不时根据选手的表演,去解读其中的国风元素,科普一些文化典故。
在细节之上,确实起到了为节目专业性挽尊的作用。

他又像块万能板砖。
没事cue导师表演啦,帮霍尊和鞠婧祎炒CP啦,让选手陪他玩知识问答啦,真是严肃之余又透露着调皮。
另外, 国风侠的手上也莫名拥有投票权。
如果不同意导师们的评级,他可以跳出来直接干预,而且是权威发声,一锤定音的那种。
本来赛制标准就不算公平,国风侠再掺和一脚。
一来像是在拆自家评委的台,二来难免让人怀疑他是根据节目组授意,去保某位选手。

在《国风美少年》的舞台上,充满了狗血的变数。
有没有实力不重要,过来打酱油的青铜级选手,通过一点点进步,也有可能一脸懵逼地走到更远。
反正比得也不是谁更资深、更专业。
- 沙雕新国风
第一期20位选手的表演,除了弹三弦、古琴等才艺展示外,其他基本就是常规的唱歌跳舞。
区别仅仅在于,古风扮相而已。
上面夏BB也说了,有些选手明显是经济公司送来混个脸熟,唱跳水准连业余爱好者都比不过。
跑调、跟不上节奏,是节目里常见的失误。

有些表演水得,他们自己都看不下去。
不仅要出动魔鬼剪辑师,该删则删,每场比赛结果拖到下期才揭晓。
还让“板砖”国风侠在选手表演没放完的情况下,就向我们插嘴点评。
不尊重选手,也冒犯了观众。
这样连节目完整的可看性都保证不了,何谈呈现出精彩的国风之美。
当然这些问题不算最严重的,它内容上的 独特混搭 ,又被嘲出了新高度。
刚开始“敦煌小仙女”的那支舞,融入新疆舞、现代舞的元素。

看着有些别扭,但仍控制在合理范围,不至于让观众难以接受。
第二期搞起合作表演,开始彻底暴露 胡闹本质 。
分到一组的两位选手不但要唱,还要完成经典CP的角色扮演。
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张生和崔莺莺,白蛇和青蛇……连 张无忌 和 小昭 这对,不知怎的,都能够拥有姓名。

霸王别姬 的故事,BGM搞成了 《离歌》 :

听项羽对虞姬崩溃高唱:“他刺痛你的心,但你不肯觉醒”时,不禁脑补了一出“虞姬意图出轨,霸王苦逼挽留”的大戏。
荆轲高渐离 的故事,BGM是音频怪物的 《琴师》 :

这本是一首出名的耽美歌,讲的是一对侍卫和琴师的男男虐恋,却被巧妙地改了词拿来用。
官方暗戳戳地卖腐,可还行?
李白对影成三人 的故事,BGM竟然是…… 《白月光》 :

我潇洒飘逸的大诗仙,瞬间成了醉酒吟诗,只为哀怨“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的痴情种。
最让人喷饭的,当属下面这对 诸葛亮 和 周瑜 。
两人刚有板有眼地讲完“赤壁之战”,欲借东风的台词。

突然画风转向沙雕,唱起了 《我们不一样》 。
没听过的,来品品这荡气回肠的歌词:
我们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我们在这里
在这里等你

“既生瑜,何生亮”的三国情谊,被演绎成了土味兄弟情?

两位选手撑着严肃脸演完全程,夏BB敬他们是条汉子。
轮到导师点评,张云雷来了句,意外符合。
恩?哪里符合?

到了第三期的三人表演。
你又可以欣赏到《武林外传》串《穷开心》,《定军山》里塞RAP,甜美古风少女献唱《睫毛弯弯》……
请问这节目的选歌,是不是有毒啊?
《睫毛弯弯》,到底和国风有半毛钱关系?

节目组的本意,其实不难理解。
它想借助流行元素结合传统文化,打造出一种“新国风”,让当下的年轻人更易接受。
可即便我们把要求放到最低。
对国风不能够深入理解的人,也能看懂这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大意。
如此从最肤浅最表面的角度出发,把两者张冠李戴地放到一起, 带来的更多是不伦不类的感觉。

《国风美少年》宣称要打造 “国内首档国风文化唱演秀,用偶像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发声” 。
一路看下来,观众完全搞不清对“国风”的定义,甚至会加深某些已存在的偏见。
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无非是穿着古装唱跳表演滑稽戏 ,就可以称之为“国风”了。
远的不比。
比比隔壁的美声类音乐节目 《声入人心》 ,目前评分已经高达 9.1 。

曲高和寡的美声和圈地自娱的国风,说起来,都属于小众文化。
两档节目也都对选手的颜值,有所要求。
可在《国风美少年》还分青铜、白银、黄金不同等级时,《声入人心》这边反倒个个像王者玩家。


在表演实力上,自然不必怀疑。
第一次接触美声的观众,被选手们极致的专业性所征服。
甘愿成为“自来水”四处去卖安利,同时对美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才是真正有意义地“美”倒观众。
反观,徒有其表的《国风美少年》。
无关推广与传承, 它的存在成为今年对“国风”二字的一种侮辱。
刚刚醒来迷迷糊糊的就被好友连推带搡推荐去看了看国风美少年......

不怎么沾古风的诸位可能不了解这个,但若是我说“列表快来欣赏一下这神级颜值,我心动了,像敦煌画壁里走出来的一样!!!”加十一张图的话,诸位应该就会豁然开朗。这个被各大营销号在说说和微博狂轰滥炸快一天的敦煌画壁就是出自此于此。大概率还是官方买的宣传,至于为什么以此为宣传点,三个评委的粉丝如德云女孩们肯定会看这个节目,其他的表演者除了贰婶之外再无什么爆点,但无奈贰婶受众较少。选一个受众大还能看得过去的,除画壁外真的没其他人了。



第一遍是跳着看的,一口气看下来的确是,精神了不少。之后强忍着把进度条拉回头去一秒二十四帧地细细看了一遍。
挺失望的,有些理解了为什么当时 中国有嘻哈 刚播出,受到了本来欢迎庆祝的hiphop圈极为强烈的反弹与抵触,像幼杀等等都被炸出来疯狂写歌diss的心情了。 只能感慨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每一种文化都在用其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输出与匹配,这种匹配只有有所了解后,真正对其感兴趣的人才会慢慢融入与相适应,并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这种文化本身。而一些综艺用了简单化与潮流化的方式,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了同样方法的推广与输出。美名其曰为大众化和让更多人喜欢这种文化,实则只是一些策划导游因才疏学浅做不出新的,因国家限制抄不了国外的便把饿得通红的眼睛瞄上了一种种“肥美”的文化,企图果腹。
简单化的东西往往会失去本质而被歪曲面目,圈内人疯狂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恨不能快哭出来了,但其他人都只会说诶孔乙己你是不是又偷东西被打了 没事没事我们知道读书人的事不算偷。
潮流化的东西往往既然会有潮涨,就一定会有潮退,有些人不是因为喜欢而喜欢,而是因为流行而喜欢,摇滚民谣嘻哈国风,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一个个轮着坐庄“被”喜欢着。但在潮退过后,留在海滩上的只有一个个被歪曲的面目,一段段被讹传的谣言。
来看看节目吧
这节目理念是传递国风之美,可选手上来只是打扮的古风,舞个剑挥个棒就是国风了吗,唱首古风歌就是国风了吗。他们都只是国风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京评梆曲呢,技棋书画呢,南昆北意东柳西梆呢,我都没看到。看到的只有节目组忽视能力大肆启用非素人选手的急功近利、节目内容定位主次不分没有重点的毫无头绪、蜜汁剪辑点衔接的七零八落、评委评价标准的高低不定、选手规模节目格局体现出的经费紧张、对古风圈和导师的过渡消费。

先说开场,一上来就是一个音色奇怪的声音在为我们讲解何为国风 何为少年之于国风之责任。虽然当时在想如果把边打杰大找过来录这段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更能体现国风二字背后 以上至飘逸 以下至沉稳的特殊感觉,不过这只是个开场 好坏无恙。但当这个声音最后说“而我国风侠,一位热衷国风的文化学者,隐去身份和相貌,化身为拥有神秘特权的侠客,在一个隐秘的次元空间,默默观察场上的一切”并随之摆出个中二感爆棚的造型时,心中真的不免叹上一句“哦豁完球,这逼不止负责开场”。


不奢望节目组能请来位可称为国之重器的国学大师或者几位精通于琴舞声杂各方面的大家,但起码请一位能以稳重严谨态度对待国学的先生,像几个诗词节目有人真的为普及诗词文化做事情。而不是只拿QQ语音里面的那个大叔音变声器在几个表演之后讲点基础知识来糊弄人。

之后的节目真的....平淡无奇,挑重点来说吧。
先说唱 藏 的那个表演,说实话,那个男生真的和国风一点边都搭不上,无论是气质还是状态。不是说不能抱着吉他不能穿着卫衣牛仔裤唱歌,但别拿民谣的调子唱古风歌啊,再不济唱得好听点啊。最后给这兄弟青铜私以为都是评委宽容度太大,按理来讲根本过不了。
但是没搞懂电音变声侠针对“捎带着送你本诗集全唐”发出 全唐诗是一本吗 这样的反问,并说全唐诗共九百一十二卷的意义何在,“本”一字作为量词的运用,无论少量传世的印本,还是流于市井的手抄本,都可以作为“一本书”存在。而且挑着送出去这本里的诗是我想对你说的话,当然送的就是这本,想让你能看到这首诗知道我的心意,少年心思不就是让人触动于此吗。难不成是我骑着牛车拉着九百一十二本书过来给你,这里面有首诗是我想对你说的话,你他娘的慢慢挑。然后唱一句“骑着牛送你车诗集全唐”?
任何脱离创作背景环境与前后意境来进行所谓批判的行为,都只能让自身显得,极为愚蠢。
反正也幸亏是这兄弟了,估计换个有点文学基础看得懂歌词的能当场和电音变声侠吵起来。

狐言这歌对我自己意义蛮重要的,以前也唱过有百八十遍了,表演的问题不仅仅是戏腔唱得好不好,唱到 三更响 的时候,女生把geng唱作jing这点真是让人没话说,不管原唱怎么唱按自己想得来也就罢了,不管音韵的转变由来也罢了,但起码查查字典吧,现在连jing这个音都没有。
“更”在古本《广韵》中标记读音为“古行切”,即geng,而元代的《中原音韵》将其做了修改使 “更”与“京”字同韵,从开口呼变成了齐齿呼。见母遇到齐齿呼,读音便开始向jing 上转变。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规定将五更、更生的“更”改回 gēng。而在至今保留繁体字和部分古音的台湾也规定为 gēng,唯有表示“经历”的更,读为 jīng,例如:少不更事。
此时还有个问题,电音变音侠能在 藏 漫漫语句中凭借着自己“国风侠多年的修炼”敏锐地发现“捎带着送你本诗集全唐”大错特错,为何没能发现并指出简单读音的错误。私以为通过大的平台与“有发言权”的人为一个说法千奇百怪 读音模棱两可 易被大家混淆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演变过程来龙去脉的读音纠正并进行科普的重要性比咬文嚼字要大得多。
最后电音变声侠还出来说了句“我同意鞠婧祎的说法 当然我尊重现场评级结果 这一次我不进行调级”如果估计不错,电音变声侠应该是想给她调上一级(这人是青铜),奈何唱得实在太差了就留到贰婶那里了。
我们再来看看鞠婧祎说了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戏曲 但没办法她就是不会唱 我就说搞不懂我就是觉得好听然后我觉得它应该是这样唱的然后我就去模仿 不能那么苛刻地去要求一个热爱国风的人要立马去学会一样东西”

真的,不做评价。

最后电音变声侠要给贰婶升到黄金时说“歌词的不精粹 曲风的千篇一律 唱功的浮于表面等等这些问题是古风圈的通病 所有这些问题不应该贰婶一个人来背锅 我们要给古风圈一点动力和信心 虽然你的表现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黄金的出场。”
这说的....什么话啊?
古风歌唱圈入门门槛低导致了其水平上限极高下限极低,不进行深入的调查,挑着几首所谓“火了”的歌大厮评判的行为本就可笑,怕不是把离人愁和我的将军等歌全都归到古风圈了。况且整个节目入围20人,除去一舞一筝一琴之外十七个节目里八个节目是用的古风圈的歌,真如此不堪何以入选?只空谈它法,大放厥词罢了。
最后一句话更是等于直言“诶你其实就是个白银但是呢看在你有粉丝还是古风圈出来的出场还挺好看我就给你升升级不然别人得撕我们节目”贰婶又不傻,能接受才有鬼。
而且估计贰婶应该是那种一直在节目有宣传,像冠军,但最后一定不是冠军的人。
结局其实在走出帷幕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祝安好。


国风是传统美德和所有的民族文化的总和,不是一种风尚更不是一种潮流,是在生活里不断传承的下去长长久久。真正的国风是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话即至此,无需多言
别狭隘文化 别糟蹋国风
谢谢认真看到这里的你,感谢。

........................我是分割线(〃°°〃)ノ[⑅].....................
今夜把之后的两期看了,之前回复一个小可爱时就说过“不为了普及与传播文化只为了炫耀自己的节目效果,挂着羊头卖狗肉。出发点不对,走得越远只会偏得越多。”抱着这样的想法本是没这个打算再看这个节目的。但有小可爱诚心实意地私信我说真的有好一些,让我再认真看看
于是我成功的
被骗了

你们根本不爱我,只是想看我哭着吐槽。
既然这样,咱一起来...品品吧...品品...

最开始令我稍报以希望的是片头配音终于不是电音变声侠而是个正常人,且电音变声侠之后出场的日子里也比第一期老实了些许。以为是大众的声音终于被听到了,直到看到了这个,哦,原来是被点了。

第一组唱似曾,客观讲唱得还好,但女生气质太活泼开朗,男生气质太痴傻呆苶,根本,完全,一点都不像宝玉和黛玉。要是硬凑估计只能扯出来一对黄蓉郭靖让他们演演,还得委屈下郭靖,完全忽视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概豪情。


关键之后变声电音侠还把十票给了这兄弟,理由是他对这个人物的思路还是清晰的,演出了他自己心中的宝玉。这什么狗屁理由,按这么说就根本没有流量小鲜肉演技了,大家都是,演出了自己心中的xx,贼强。吐了。



之后一组我满怀期待地以为会唱首霸王别姬或者虞姬赋或者虞美人,结果人家倒是实诚,直接甩了首离歌糊我脸上,太刺激了。唱到“你还是选择回去,他刺痛你的心,但你不肯觉醒”的时候更是违和感爆炸,不知道的还以为虞姬这是背着大王去和对面刘县长搞一起去欲罢不能了。要是这样也不知道十年之后茅房里是不是得多出来具人彘来。

琴师现场能唱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很不容易了,只不过为了政治正确防止被抓起来判十年,硬生生把耽美的词改成了荆轲和高渐离的社会主义兄弟情不免有点别扭生硬。
而且高渐离是击筑的,不是弹琴的...这两个不是一个类型。筑这东西虽然已经失传但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过一件筑的明器模型,长约33厘米,形似四棱长棒,头尾各有5枚小竹钉一字形排列,推想张弦5根。而1号汉墓棺头档上有一幅击筑图像 。击筑者是左手执筑,右手持细竹击之。


贰婶全程基本是平举着,所以如果深究的话,会有点问题。


但没关系,毕竟那个变声电音侠,就是个架子,关注的点是在贰婶表演之后怎么拿,其他的根本不知道。
等表演已经结束后贰婶气喘吁吁地把筑的一头放在地上回答问题和互动,电音侠冒出来反问贰婶“就把它像铲子一样铲在地上吗”

一击miss之后再来一下让贰婶讲故事。看着贰婶先是小心翼翼的解释和道歉,之后又被逼得像个小孩子上台展示一样在那里讲故事真的心疼....

唱完西厢电音变声侠又冒出来,借着这个话题开始恶臭地炒cp。这个是真的恶心人,这是你个被委以重任的国学博士该干的事?你的自重自持呢?







真实恶臭了,估计是不敢把辫儿和鞠婧祎搞一起,怕被德云女孩们爆破。

火烧赤壁,你按三国演义来还一人手心弄个火字我认了。但能不能仔细点看看书,扯什么以连环战船封锁赤壁所以用火攻...人家是先定的火攻然后再庞统假意献计曹操铁索连环的。然而这种时候,电音变声侠总是安静如鸡,毫无察觉。

更过分的是信誓旦旦地误导别人“到现在都说不好这俩人是不是见过面”您好歹是个博士,合着只看过三国演义和营销号文章不看史书是吗。
《三国志 吴主传》里“时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同瑜、程普等行。”《三国志 周瑜传》里“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都明明白白的写着,研究三国史的大多都只敢说两人见过面但由于当时身份地位以及职责不同所以交集不多。您这直接划拉划拉归纳归纳到到两个没见过可真行。

最后,这选歌

我也没想到

咱们真不一样

演李白唱了首白月光,猜想可能是因为选歌的人小时候背李白的静夜思比较多,得其精髓了。之后电音侠暴言。今天写得比平时尖锐些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真的很生气。

是“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不够儿女情长。
还是“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 ,摧心肝。”不够专情。
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不够深刻。
贸然评断,就如同之前对古风圈一样,自己读得诗少听得歌少,就直接套用所谓“常见”的观点,还误导他人,恶心至极。

第二期给人的感觉就是在逛一个业余的漫展,每个节目都得有要cos的角色。反正也不管自己了不了解理不理解,选的歌表演方式和角色配不配,反正cos就完事了,快乐就完事了。

第三期的确有进步,毕竟电音变声侠收敛了不少完全变成科普,节目质量也有所提升。就是选歌.....明天再说吧...我好困了....

再次谢谢认真看到这里的你,感谢。明天见。

.........................我不是分割线(*'へ'*)..........................
先道个歉...虽说人类的本质是鸽子且事出有因,但一鸽鸽一周的确是有些过分,果咩纳塞(鞠躬
也谢谢跟催高利贷一样私信催着我更新的小可爱们(再鞠躬
之后希望重申下,这篇回答本只是出于一些原因自己在空间的吐槽,承大家厚爱被支持,所以想在吐槽之余把节目中涉及到自己所知的知识点和大家分享下,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因此也会和许多答主的侧重点不同,没那么欢乐。
会认真阅读并回复每一条评论,也感谢所有的支持与共情,欢迎所有友好的讨论与反驳,如果发现所说的有哪里不对请一定指出,感谢(三鞠躬
对比前两期节目,第三、四期的节目质量有了些提升

第一组第二组是让我看下去的支持,如果他们不在一起比而是放在全队排名一定是前三占二的,唯一遗憾的就是面对唱贰婶等人刘丰组希望能避其锋芒稳扎稳打,使佳人歌表现出来很稳,但却少了些特点。如果对战其他组没有那么大心理压力应该发挥得会更好。

第三组武林外传加上穷开心,私以为题材和选曲都稍有问题,首先可能是因为自身对武林外传极高的好感导致对借此题材且无法超过它的所有作品都有种,别扭的不舒服的感觉。

之前的曾被称作武林外传正版续集的龙门镖局就是一例,至今一看到些片段都打个哆嗦,而这个属于我个人感觉暂且不表。


主要问题是选歌,虽然穷开心的确是有十三香将相声里的唱口儿、吆喝、曲艺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但它在简介里都只自称为娱乐歌曲。曲到而词未到,经过一番涂涂改改反而感觉更不伦不类。

还有就是那个青铜吉他宝玉兄弟的表现力,一言难尽。

第四组睫毛弯弯,老实说,她们唱这首歌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是不敢,连念头都不敢有的,不敢想。
太吓人了啊....
她们打出来上元节的介绍时,第一感觉是会唱上元或者花前月,一个够美一个够甜。
结果,睫毛弯弯。

行8,甜炸了行吗。
我其实还是抱有一丝丝幻想的,可能是像贰婶一样取曲不取词,欢快的曲调加上清丽的词作,效果拔群。
等听到那诸如“灵魂快要出窍这感觉真好”“baby你是谁 为什么我变成胆小鬼”



我特么吹爆,就这选歌,就这舞蹈,就这唱腔
编导疯了吗这就敢放上来往外播,何止效果拔群,简直是把debuff给友军套了个遍。

不要一本正经的给个背景就疯狂如意乱皮皮虾选歌啊,按这个套路我也可以选歌啊

背景:头悬梁 锥刺股 秉烛夜读 选歌:三天三夜
背景:唐玄宗创霓裳羽衣舞 选歌:社会摇
背景:勤奋刻苦 闻鸡起舞 选歌: 激光雨

我真棒

整个表演除了衣服,还有哪一点,和所谓国风有,一丢丢关系?
“灵魂快要出窍这感觉真好”
真好

马上又更新,等我先去看看,回来马上更,这次绝对不鸽!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