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

[zhěng shù]
数学名词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整数(integer),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集合。整数的全体构成 整数集 ,整数集是一个 数环 。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 n 、…( n 为非零自然数)为 负整数 。则 正整数 、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
整数不包括 小数 分数 。如果不加特殊说明,所涉及的数都是整数,所采用的 字母 也表示整数。整数可以看作 分母 为1的分数。
中文名
整数
外文名
integer
分    类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
个    例
0,1,2,
适用范围
数理科学
所属范围
有理数

目录

分类

3. 负整数 ,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直到
。( n 正整数
注:零和正整数统称自然数。
整数也可分为 奇数 和偶数两类。
正整数
它是从古代以来人类计数的工具。可以说,从“1头牛,2头牛”或是“5个人,6个人”抽象化成正整数的过程是相当自然的。
零不仅表示“没有”(“无”),更是表示空位的符号。中国古代用算筹计算数并进行运算时,空位不放算筹,虽无空 位记号,但仍能为位值记数与 四则运算 创造良好的条件。 印度-阿拉伯 命数法中的零(zero)来自印度的(Sunya)字,其原意也是“空”或“空白”。
负整数
中国最早引进了负数。《九章算术.方程》中论述的“正负数”,就是整数的加减法。减法的需要也促进了 负整数 的引入。减法运算可看作求解方程
,如果
、b 是自然数,则所给方程未必有自然数解。为了使它恒有解,就有必要把自然数系扩大为整数系。 [1]

奇偶数

在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则叫做 奇数 。即当 n 是整数时,偶数可表示为2n(n为整数);奇数则可表示为2n+1(或2n-1)。
偶数包括正偶数(亦称 双数 )、负偶数和0。所有整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十进制 里,可用看个位数的方式判断该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个位为1,3,5,7,9的数为奇数;个位为0,2,4,6,8的数为偶数。

代数性质

整数的加分运算和乘法运算
性质
加法
乘法
封闭性
是整数
是整数
结合律
交换律
存在单位元
存在逆元
在整数集中,只有1或-1关于乘法存在整数逆元
分配律

1与0的特性

整除特征

11. 若一个数能被3和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2整除。
12. 若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加上个位数的4倍,如果和是13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3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13的倍数,则重复“截尾、倍大、相加、验和”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
13. 若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5倍,如果差是1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17的倍数,同样重复之前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
14. 若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加上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19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9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19的倍数,同样重复之前的计算思路,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
15. 若一个数的末三位与3倍的前面的隔出数的差能被17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7整除。
16. 若一个数的末三位与7倍的前面的隔出数的差能被19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9整除。
17. 若一个数的末四位与前面5倍的隔出数的差能被23(或29)整除,则这个数能被23整除

奇偶性

1. 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即任意多个偶数的和、差、积仍为偶数,奇数个奇数的和、差为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差为偶数;
2. 奇数的平方都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偶数的平方可以表示为
的形式;
3. 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奇数,则其中每个整数都是奇数;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些整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两个整数的和与差具有相同的奇偶性;一个整数的平方根若是整数,则两者具有相同的奇偶性。

整数集的表示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 整环 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 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 Z ,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
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