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助教】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核心课程优秀助教、优秀助教团队获奖名单

助教工作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开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助教们在教师授课、小班研讨、师生互动等多个环节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复旦通识教育中心每学期都会组织评选通识核心课程优秀助教、优秀助教团队,以表彰一学期以来助教们优异的工作表现。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优秀助教、优秀团队评选中

最终有25位助教和7支助教团队

得到了殊荣。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获奖情况吧!

# 优秀助教名单 #

校级优秀助教名单(12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中国语言文学系

《荀子》导读

《理想国》导读

《第一哲学沉思集》导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中世纪欧洲文明

经济与社会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身边的基因科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19级博士研究生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的课程助教,很荣幸能获得校级优秀助教的荣誉。感谢导师的信任,感谢通识教育中心老师们的认可,感谢协调员王佳乐同学和校级优秀助教室友王新房兄的指导与帮助,也谢谢各位选修本门课程同学的支持与配合。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另一位助教刘朝元同学。正是我们的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这份共同的荣誉。

本门课是复旦大学最早开设的通识课程之一,有比较成熟的课程大纲。对我们助教来说,首先是要认真研读课程大纲,熟悉课程目标和讨论课安排的具体要求。其次是统筹安排小班讨论的具体开展以及梳理每次讨论的话题重难点等。最后就是要认真总结每次讨论课的得与失,撰写相关讨论综述,供同学们参考学习,也供我们自己反思。

像其他通识课程一样,本门课程的形式主要是小班讨论。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我们有一次辩论赛,一次模拟学术研讨会。这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创新。前面三次的小班讨论侧重导读的层面,后面两次侧重问题的层面,可以说兼顾了“通识性”与“学术性”。在五次小班讨论中,复旦本科生的优秀让我们助教印象深刻。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主动与我们课程对接,不仅有效展开话题讨论,也让我们助教有很多收获。

最后,希望同学们拒绝内卷,能“不为什么”地读读《周易》,真正享受“见天地之心”的快乐。

“宋词导读”课程助教

中国语言文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很荣幸本学期能够担任“宋词导读”的助教并获此殊荣,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归功于整个团队的通力协作、聂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

这门课的导读方式并非按年代顺序带领大家知人论世,而是以宋词体式为线索,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触摸词体发展的脉络。这一线索并非不证自明,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视角。对班里相当多的理工科同学们而言,这不是一个容易的打开方式,然而在组织小班讨论的过程中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对宋词的兴趣和闪闪发光的奇思妙想,让总是莫名遇到大雨或严寒的讨论课充满惊喜。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发挥空间,本学期的讨论课保留了相对较大的随机性。尽管课前已经熟悉了同学们文稿中的问题和相应主题的知识,其实每次上课我还是非常紧张,担心大脑宕机,害怕不能顾及所有人,脑补无数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像对一些同学来说,做一个陌生领域的报告、在讨论课上主动发言是艰难的事,组织讨论课对我而言也是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修行。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彼此陪伴走过这一段路并有所收获,期待我们都能走得更远。

“《理想国》导读”课程助教

哲学学院21级博士研究生

在本科二年级我偶然接触到丁耘老师的《理想国》导读课程,后与朋友若男一同旁听,硕士至今当了三次这门课程的助教。就助教工作经验而言,我的体会是,首先要与任课老师、与课程团队的其他助教及时交流;另外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尝试新的方法;最后,助教工作有教学相长的好处,助教要努力将可行的学习方法,即从入门到了解到可能的专业化这几步,展示给学生。助教的工作在一方面配合主课程的深化,在另一方面则要更具体地引导学生以合乎该课程的方法方式去思考,此中也要平衡好向学生呈现的清楚明白与问题的纵深。

人选择专业,而不必然为专业所限制。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跨专业的交流可能,文理科思维也不是非此即彼。最后感谢讨论班的同学,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去思想的热情。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课程助教

国际事务与公共关系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从2017年开始接触通识教育,到这学期有幸获得“优秀助教”的荣誉,已经四年有余了。可以说,是通识教育给了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许多机会来触碰、阅读、体验人类历史上的诸多伟大经典,通过研读经典尽可能地认识自己,进而致力于自我教育,乃至于力图成为一个“整全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片面的专才。

这门课阅读的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是一部对处于古今剧变中十九世纪政治社会的诊断书,我们试图借助托克维尔的眼睛来观察、体味“民主”与“美国”这一对之于二十一世纪,乃至于与二十一世纪中国人颇有关系的概念。阅读托克维尔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他会矫正一些我们既有的偏见,逐渐教化我们进而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既冷峻却又不乏同情式温情的人;阅读托克维尔亦是快乐的,他的文字给予每一位读者以足够的信心来思考当今世界的一些“大问题”、一些“无用”却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听到有一些参与讨论班的同学感叹:“日常生活中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来倾听、交流同学们各自关于宏大问题的意见。”这让我深感触动。大学难道不就是一片人与人在思想上激烈碰撞的园地吗?很高兴讨论班能成为很多同学畅所欲言的小平台,若能将这种读书、讨论的习惯带入日常生活中,让古今中外的先贤哲人引领我们的生活,那大概是克服托克维尔所说的民主时代的“一般观念”最为有利的方式了——如何避免对“肤浅且不确切的概念”的盲目追求,从而防止对大而无当之话语的随意滥用,才能达成对永恒根本价值的真正追求,使“读书首先是为了生活”。

托克维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循循善诱,将人们引向自我的治理,而非是充满“爹味”地显示自己高大的同时视他人为草芥……

“中世纪欧洲文明”课程助教

历史学系20级博士研究生

真心对待学生,用心对待工作。作为通识教育助教,不仅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需注意对通识理念的理解和落实。在工作中,需要对选课学生的非专业背景给予充分考量,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积极、热情、耐心的回应和帮助;其中,大部分修课学生年级较低,尚未完全摆脱基础教育阶段下形成的学习与思维模式,又处在向自主学习与科研过渡的特殊阶段,因此尤其需要重视这一特殊情况,给予同学们必要的引导和真诚的关爱。

除了及时向同学们发放通知、问卷等相关提醒信息,以及提供参考文献、纪录片等学习资料,助教还需要与任课教师保持积极密切的沟通,形成通力合作的教学团队,协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在课后答疑、选题指导、讨论稿审阅、讨论课组织和评点等过程中,要尽快作出详尽的解答和反馈,注意发现学生思考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要指出其中涉及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具体的文字表达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向同学们耐心讲解。对于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则可以利用小班讨论等机会统一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通识课程的教学,引导同学们突破既往成见与应试框架的桎梏、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完整的人格,认识并接受一个更加开阔多彩的世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助教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级博士生

非常荣幸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获评核心课程优秀助教。在这半年担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助教的过程中,我也在和同学们一起成长。通过亲身构思小班讨论课程的课程安排,我感受到了每一份教案的来自不易。通过设计每一次讨论课程的流程和具体内容,我更加明白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源自讲台下的积累和沉淀,并且离不开同学们的配合。通过批改同学们在小班讨论课后上传的作业,我也体会到了见证学生们从“小白”成长为有模有样的“研究者”的过程中的惊喜和成就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迷茫和挣扎的过程,不断地反复思考助教的角色定位应该摆在何处?如何避免同学们太过依赖助教的指导,缺乏自我的成长?如何防止由于我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知识面,给学生提供的辅导“厚此薄彼”?但也恰恰是在反思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进一步地开发了许多比较有效的教学工具,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最后,感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俞志元老师,在我担任她的助教的过程中,她细心地关注我的小班课的教学反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个人状态,在我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候慷慨地为我提供了帮助和建议,并且在学期末的时候大力地推荐我评选优秀助教,为我提供了非常暖心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担任俞志元老师的助教,我觉得非常幸运。

# 院级优秀助教代表获奖感言 #

“中国现代散文导读”课程 助教

中国语言文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做一门“论文课”的助教,最大的难题与重点无非在于怎么引导同学们写好论文。对于散文导读课而言更是如此——这是一个从他人之文到自己之文的过程,然而两者毕竟遵循不同的规律和法则,处于不同的情景,要如何避虚就实、因地制宜,这就是助教要花心思的地方了。

我们一直有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实际做起来需要注意的地方总是超出想象。随着带讨论课、阅览同学的论文草稿,我逐渐领会到这个学习过程是多种要素同时作用:技术、知识、环境、课程要求、个人规划、心理建设…所谓“教”,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必须设身处地考虑同学们可能遇到的、不局限于知识的问题,比如开口少的同学,会不会是碍于助教的身份不敢开口?抑或是因为专业陌生而羞于启齿?对于频繁改稿的同学,是否是因为成绩和学业规划而有焦虑?抑或是有某种独创性想法却苦于不知表达?对于讲解过后论文依然思路有问题的同学,是不是某些问题讲得还不够生动形象?抑或是一些前期教育的思维定势一时难以纠正?这些要根据同学的表现、语态、想法一个个去揣摩,多交流。

为了促进交流,广开言路,消除严肃也是有必要的,没有人特别乐意去找一个无情的教学机器讲话,但是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我们自然也不可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交流要给大家安全感,不担心得罪人;还要有反馈,这样才愿意继续交流;还要少门槛,这样交流才能开始且继续。能看到同学们似乎有点收获(但愿也确实有点收获),会觉得自己在交流上花的功夫是值得的,很欣慰。当然,我其实不那么擅长交流,好事多磨,磨多了对以后的同学就更好了。

“《孟子》导读” 课程助教

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这是我第一次担通识核心课程助教,从一开始的紧张不安到逐渐的得心应手,离不开老师和张恩泽助教的帮助。这段经历使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两次文本导读和三次讨论课下来,我在备课和与同学们的不断磨合中,提高了表达和组织能力;我也更深入地参与到了课程设计、教学和反馈等诸多环节,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切身的理解;最为宝贵的是,同学们多元、新颖、有趣的观点为我自己的学术思考带来了有益的启发。

我们的助教工作秉持以文本为核心的理念,采取了文本导读与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文本导读课上带领大家更细致地阅读课上未能涉及到的重要文本、补充课上未能深入探讨的话题,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阅读经典、注疏的方法。讨论课前选取少而精的阅读材料,确保同学们看得完、看得懂;讨论课中恰当引导,防止讨论完全抛开文本。注重展示经典诠释的多种维度和可能性(而非权威性),通过考证小作业和论文的互补,让同学们比较直接地感受到汉学、宋学、清学以及当代哲学等不同视角下经典诠释之间的差异。

这些努力都是因为《孟子》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的经典。我希望同学们经过这学期的听课与阅读,能够对《孟子》的核心观点有更严谨、更深入的理解,对阅读中国哲学著作的独特方法有一定的自觉与反省。《孟子》或许不会成为你们今后学业道路上的关键词,但希望当你们在生活中遭遇荒谬、感到困惑时,能够回想起孟子身上的“英气”和“圭角”。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精读”课程助教

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莎士比亚作品撷英”课程助教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本学期是我第一次担任核心通识课的助教,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而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本科同学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很多时候人们会误以为阅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门槛较低,仿佛大家都可以背诵几句名言、发表几句感想。但事实上,要想真正理解西方经典文学蕴含的思想,读者不仅需要迈过语言这一门槛,还需了解文学作品所诞生的历史、政治背景以及宗教思想。因此,同学们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与努力,才能对莎翁作品的内涵“略知一二”。

在担任助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①不熟悉校内的学术资源;②混淆学术写作与读后感。针对这些问题,我整理了查找文献和资料的途径,并为每位同学精批了两次作业进行反馈,并给同学介绍好用的文献网(Library Genesis,Internet Archive,Zlibrary,PDF Drive,Project Gutenberg,Sci-Hub)、文学学习网站(CliffsNotes,SparkNotes)和文献整理软件Zotero,EndNote。

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朋友圈里晒出看莎翁作品改编戏剧的票根、对课堂上老师提到的东西的评议、结课前戏剧排练和表演的照片时,我总是很欣慰。不知文学是否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大家呢?

就借朱老师的话结尾,希望各位同学们能“用文学照观生活,在未来人生道路上遭遇各类情况时,能在直觉、理性之外,更增添一份诗性的助力。”

“基督教文明史”课程助教

历史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能够很好完成助教的一系列工作,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课上同学的理解和夏老师的支持。

担任助教的这一学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经历,感觉自己像是架起了一座课堂沟通的桥梁。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一些课程相关的问题,确实也是非常有成就感。

助教的工作说多也不是很多,可能一学期下来助教全程参与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带讨论课。所以带好讨论课是很重要的,如何避免一次次线下讨论课成为容易冷场的走形式就成了一个问题。个人的经验是助教要多腾出一些时间在讨论课的准备上。最好是能够熟悉各个参与讨论课的学生的报告,我是将每个学生的报告都提前翻阅一遍,然后进行一个大概的总结。然后再从这些内容中,选择一些作为讨论课的问题,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能够切实的参与进讨论课中。如果有同学不发言,助教也能够根据他的内容对他进行单独提问,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度。这就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经验。

希望以后担任助教的同学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一起做好助教这份工作!

“无处不在的大分子”课程助教

高分子科学系18级博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课程助教,我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日常工作,讨论课工作,期末工作。日常工作主要有准备上课所需资料、调试多媒体设备、邮件通知学生课程安排、给学生答疑、协助老师安排期末考试事宜等。讨论课的工作主要包括:跟老师商定讨论课的题目,给学生讲解题目要求,发邮件通知讨论课安排,收集、挑选讨论课PPT,协助学生修改讨论课PPT,主持讨论课以及最后的讨论课反馈。期末工作则主要是负责论文写作规范讲解,统计平时成绩等等。虽然工作内容繁琐,但是成就感十足。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同学们都有很大的进步,做PPT与论文写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小组展示的形式丰富多样,讨论课的交流比较热烈,不同专业的同学也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我们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生物大分子的层面了解生命一些基本原则,能认真思考和体会到生命的奇妙和大自然的伟大,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论,培养分析抽象、实证推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交流与沟通、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想要上好这门课并且有所收获,首先课上要认真听讲,课后可以多阅读了解相关信息资料,如相关的公众号、视频号、科普小视频等等,另外对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也可多进行查阅学习。同时,认真准备和策划pre并在讨论课上展现出来,从不同角度思考与回答问题,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同时也去思考如何让他人认可你的观点并且有所启发,而在期末论文的写作前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有所了解,在写作中将其与生活相结合并使用书面化的语言与清晰的条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这过程中,老师和助教们都会参与进来,快来一起玩耍吧!

工作心得体验

1.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需求;

2.明白自己作为助教的责任,不看轻自己的作用;

3.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仔细,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让他们学有所得;

4.秉着互相学习的心态,与同学们一起成长。

“达芬奇笔记与绘画实践”课程助教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达芬奇笔记与绘画实践”是一门实践导向很强的七模课程,由艺术教育中心的周进、张勇两位老师分阶段进行授课。课程通过“每日一画”及课堂上有主题的素描训练,使同学们在面对艺术对象时,能够做到主动观察与客观记录,再是形成自己的表达与创新。

本学期助教工作于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助教的工作绝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前与课后也应纳入范围。考虑到画室容易产生垃圾的情况,除敦促大家留心以外,我通常会提前半小时到达,进行整理,并准备课上所要用到的基础材料;而在课堂中,则会记录每位同学的状态及学习情况,随时做好协助准备。其次在和同学们的相处方面,我最先做到的一点便是记住每位同学及他们的名字,这样不仅能更快熟悉,也能体现我对学生的尊重。而和老师积极沟通、前辈助教讨教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学期的助教工作使我获益匪浅,首先是沟通、表达、组织能力都有提高。而在课堂上,我也能从同学们身上汲取到积极的能量,每一位同学对待同一个主题,都有不同的思考,最终呈现的作品也带有个人风格,他们思维发散的深度及广度,还有对自我的挑战与突破等都深深激励着我。每节课于我而言都是一种享受,我相信和大家保持一种互相学习、共同鼓励的关系才能使双方收获更甚。

新的学期,我希望能有更多热爱绘画与艺术的同学走进这门课程,多画多感受。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一样,祝愿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传递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感悟与深情。

“玺印赏析与篆刻实践”课程助教

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感谢史地所张伟然老师提供的锻炼机会。张老师博古通今、诙谐幽默、工作中高效严谨的特点,徐谷甫老师稳健的刀法、细致耐心的教学风格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专业学习之余能够重温篆刻课堂,这让我觉得倍感亲切,也常常让我想起师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助教工作的实际展开中,还要感谢上一任助教史桢英学姐和大众印社唐文强社长的热情帮助。在后勤支持方面,大众印社出力尤多,再致谢忱。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们篆刻课的全体同学们。同学们对篆刻的好奇、作为初学者的茫然、刻制印章时的忐忑、对钤盖出第一枚印花的期待……都让我想起十年前同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向学姐请教的自己。这种对艺术的单纯喜爱,对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呵护备至的样子值得我们珍视。除此之外,大家的观展报告也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那些细致的观察、敏感的内心、独特的视角、隽永的文字,在我自愧不如的同时,也再一次让我感受到艺术世界的丰满、深邃,是那样得打动人心。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同学走进艺术课堂,走进在当下看来可能略显小众实际则包罗万象的篆刻世界。

# 优秀助教团队获奖感言 #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团队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查屏球

中国语言文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皮明星、中国语言文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黄婷、中国语言文学系20级硕士研究生 刘晓莹

本课程提供共享教材——教师自编讲义《唐诗选读》。为了配合教师教学,我们三人在本课程开始之前完成了教材的校刊及打印等工作,课前我们又认真阅读了讲义,消化了教学内容,以保证对同学疑难解答的准确性。关于小班讨论课,我们三人根据教师给出的讨论提纲和同学们上报的话题确定了四个大主题,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讨论小组,安排同学发言序列与评议内容,及时总结相应成果,指导学生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课程论文。本学期的助教工作中,我们三人积极投入到了整个教学活动中,皆能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及时反映同学们的需求,了解同学们的兴趣要求,并将小班讨论课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同教师进行定期汇报,向教师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在工作期间,我们三人始终牢记助教团队是一个整体,教师为轴,助教为辅,相互协作,共同担当。除了助教必备的责任心和耐心以外,我们有两个小的建议:其一,在小班讨论课上,调动同学发言积极性的关键在于“让他有事情做”,也就是说,应当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其二,助教要学会“以同学启发同学”,当需要抽取一位同学对主讲同学的报告进行点评时,助教随即抽取的对象不应当是随意选择的,而应考虑到主讲同学所讲的内容与被抽取同学所报告的主题有所关联或能够对被抽取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启发,诸如此类。

“唐诗经典”是一门讲授唐代经典诗作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精读百余首、泛读三百余首唐诗,了解唐诗发展的基本面貌,认识唐诗与中国古典艺术及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具有重大帮助,本学期我们也遇见了许许多多的唐诗爱好者,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本课程中有所学!

“宋词导读”团队

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聂福安

中国语言文学系20硕士研究生 郭芳旋璇、中国语言文学系20硕士研究生 朱沁芸、中国语言文学系21博士研究生 戴琳琳、国语言文学系21博士研究生 麦佳倩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感到论文AB稿的修订是一项艰辛却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报告的选题、结构到材料的使用、行文逻辑以及诸种规范和细节,在这一(时间跨度可能相当漫长的)修订过程中,助教能够发现学生方方面面的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学生进步。在我们有限的观察中,能够在整个学期里坚持走完整个修改过程的同学都有极大的收获。

在与老师保持高频沟通的同时,助教团队内部应保持良好甚至密切的关系,默契的伙伴可以极大地助力工作,助教团队互相扶持共同学习才能够更积极地帮助学生,在组织小班讨论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如果说有什么其他的经验,我们很珍惜和学生们的良性的沟通。在微信群消息时代,大课的课间与小班讨论的课前课后,所有的线下交流都是珍贵的。课堂时间有限,无论是学生具体知识上的问题还是方法上的困惑都未必能够呈现出来,尤其是内倾性格的学生更需要助教细心主动的关注。也希望看到这里的同学们能够更勇敢地向身边的助教提问,请相信我们一直都在大家身后。

“《孟子》导读”团队

哲学学院副教授 徐波

助教团队成员

哲学学院20级博士研究生 李宗宜、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张恩泽

我们的课程以文本导读与小班讨论辅助课程进行。本课程需要同学们对《孟子》文本有一定的阅读量,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为此,我们助教团队尝试以文本导读与小班讨论相配合的方式一方面帮助同学们掌握阅读古籍的基本方式,一方面鼓励同学们发散思维、开拓视野。这种方式的要点是文本导读与小班讨论在连续的两周内展开,小班讨论的主题即出自文本导读的文本,通过这种导读加讨论的模式实则是希望展示给同学们一种阅读古籍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授人以渔。在课下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感兴趣的篇章,查阅相关的注疏,思考有意义的问题,并以两次考证小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考证小作业中未尽的问题,则可以留至期末论文。

除了必要的课程听讲外,推荐同学们最好能自己花点时间阅读文本,否则单靠课堂上的讲授内容很难学好本门课程。正如徐老师所言,《孟子》这部书任何时候读都不晚,任何时候读都不早,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书。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大家对《孟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希望能让大家对感受到中国哲学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理想国》导读”团队

哲学学院教授 丁耘

助教团队成员

哲学学院21级博士生 陈修竹、哲学学院21级博士研究生 冯一、哲学学院20级博士研究生 毕波、哲学学院19级硕士研究生 宋佳慧、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李骁原、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蒋凯扬

“《理想国》导读”课程的讨论课涉及与《理想国》有关的其它文本的研读,从当时的文学、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文本(阿里斯托芬、修昔底德的有关文本),到柏拉图之后的有关哲学文本(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等),力图以线、面带点,用西方思想史的视野打开核心文本。课程主线负责对“点”的挖掘,助教团队的讨论课副线则负责问题意识与文献“视野”的形成。

在讨论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本团队形成了固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思路。首先,在周一课程结束后,丁耘老师会与助教们开会,按课程进度商定讨论课(下一周)的主题及文本。然后是批改学生的讨论课作业,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期以在讨论课上予以解答,同时根据学生的讨论课作业,在讨论课前设计出若干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议题,以供学生在课上由浅入深地展开讨论。

今年我们的助教团队中除了复旦本科的毕业生外,也有本科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成员,都在各自学校的博雅教育中深入学习过《理想国》,也将这些通识教育重镇的教学经验带到了课程中,不仅体现在小组讨论中,也体现在老师的课堂讲授的建议上。

本次能够被评选为“优秀助教团队”,不只是各位助教的认真工作,更离不开其他各方的支持。丁耘老师根据课程进度安排了合适的主题和阅读文献,这是一次次具有良好效果的讨论课的基础。同时也十分感谢通识教育中心的沈茜老师、协调员张娴妮同学和哲院的本科教务员何丽贤老师,帮助我们解决诸多问题。

关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或许有两方面值得大家注意。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思考,与柏拉图的理论构想进行对话,这样更能有切实的收获,另一方面,即使关于柏拉图的某些观点有不同想法,也不要急着去批判,而是秉持一种谦虚的心态,先在其理论整体中加以理解。

霍布斯论“利维坦” 团队

哲学学院教授 孙向晨

哲学学院19级硕士研究生 马雨乔、哲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谢玄玄

本门课程此学期一共有52名选课学生,共分成了5个讨论组,每组9-11人不等。每个助教一共需要带6次讨论课,每次引导两个小组展开讨论。这是一项并不容易的任务,但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这不仅得益于助教团体之间认真、高效的合作模式,更离不开孙向晨老师、通识中心以及各位同学的支持。孙老师在学期初为每周的讨论制定了非常细致的主题,并在每次讨论课后都与我们助教进行交流,这就为每次讨论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使在助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与解决。

我们还总结出了“以老带新,一次完成”的团队工作经验。马雨乔助教作为校级优秀助教,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日常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如留学生失联、江湾校区发生疫情等等)能作出迅速的反应,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谢玄玄助教不断汲取经验,迅速成长,也从新助教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所谓“一次完成”,就是指不拖延完成任务,两位助教面对面、一次性地把诸如批改小测试卷、登记分数这些任务完成,既能保证工作高效、沟通及时,又能做到给分标准的一致与公平。

最后,我们也想向诸位本科同学推荐“霍布斯论‘利维坦’”这一门课程。一方面,本课程所选择的文本《利维坦》可读性强,与当今政治生活也有很高的相关度,而每周课程的主题(如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等)也很有趣,因而本课程是各专业同学领略哲学魅力的一个好的路径。另一方面,本课程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哲学文本,撰写讨论稿与期末论文,是一门“硬核”课程,能够对大家的文本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学术写作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希望大家能借助这门课程感受到哲学在生活中鲜活不息的生命力,也能借此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历史与政治有更深的反思。

“医学的社会文化史”团队

历史学系教授 高晞

助教团队成员

历史学系21级博士研究生 肖馥莲、历史学系20级博士研究生 林梦月

助教团队与各位同学是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关系。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地参与讨论,课下则积极地与助教沟通。通过完成一系列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解决突发问题,配合教师工作及汲取同学意见等,助教团队积累下宝贵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同学们查找及整理文献、表达及写作、分工及协作等能力也明显提高。

医学的社会文化史”立足全球化视野,侧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医学、社会和文化的关联,涵盖医学知识的溯源、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医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医学的历史图景四个板块。任课老师会根据每年的学术动态、社会现象及受众兴趣点调整课程内容。课程实践活动极富特色,能够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有机会切实走近医学前沿,触摸医学史跳动的脉搏,更为深刻地认识医学历史的多元面相,并对当今医学、社会与文化问题产生反思。欢迎同学们选修这门课程!

排版:叶 林

审核:沈 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