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平台是遥感过程中乘载遥感器的运载工具,它如同在地面摄影时安放照相机的三脚架,是在空中或空间安放遥感器的装置。主要的遥感平台有高空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等。遥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使用的有20多种,除可见光摄影机、
红外摄影机
、紫外摄影机外,还有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和散射计、侧视雷达、
专题成像仪
、
成像光谱仪
等,遥感器正在向多光谱、多极化、微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
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 视、气象观测和互剂侦检等。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地球资源普查、
植被分类
、土地利用规划、
农作物病虫害
和作物产量调查、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制、
地震监测
等方面。遥感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遥感器的分辨率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研制先进遥感器、信息传输和处理设备以实现遥感系统全天候工作和实时获取信息,以及增强遥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遥感按常用的电磁谱段不同分为
可见光遥感
、
红外遥感
、
多谱段遥感
、
紫外遥感
和
微波遥感
。
1、可见光遥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遥感方式
。对波长为0.4~0.7微米的可见光的遥感一般采用感光胶片(图像遥感)或
光电探测器
作为感测元件。可见光摄影遥感具有较高的
地面分辨率
,但只能在晴朗的白昼使用。
2、红外遥感:又分为
近红外
或摄影红外遥感,波长为0.7~1.5微米,用感光胶片直接感测;
中红外
遥感,波长为1.5~5.5微米;远红外遥感,波长为5.5~1000微米。中、远红外遥感通常用于遥感物体的辐射,具有昼夜工作的能力。常用的
红外遥感器
是光学机械
扫描仪
。
3、多谱段遥感:利用几个不同的谱段同时对同一地物(或地区)进行遥感,从而获得与各谱段相对应的各种信息。将不同谱段的遥感信息加以组合,可以获取更多的有关物体的信息,有利于判释和识别。常用的多谱段遥感器有多谱段相机和
多光谱扫描仪
。
4、紫外遥感:对波长0.3~0.4微米的紫外光的主要
遥感方法
是紫外摄影。
5、微波遥感:对波长1~1000毫米的
电磁波
(即微波)的遥感。微波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但
空间分辨率
低。
雷达
是典型的主动微波系统,常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作为
微波遥感器
。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 X射线和γ射线 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
探测范围大:航摄飞机高度可达10km左右;
陆地卫星
轨道高度达到910km左右。一张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到3万多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
海南岛
的面积。我国只要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实地测绘地图,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重复一次;陆地卫星4、5为例,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不受高山、冰川、沙漠和恶劣条件的影响。
方法多,获取的信息量大:用不同的
波段
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不仅能利用可见光波段探测物体,而且能利用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不仅能探测地表的性质,而且可以探测到
目标物
的一定深度;微波波段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遥感技术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大,以四波段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像为例,
像元
点的分辨率为79×57m,每一波段含有7600000个像元,一幅标准图像包括四个波段,共有3200万个像元点。
用途: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和军事侦察等许多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统计一直相对较弱。2006年,借助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契机,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始尝试引入遥感等空间技术,探索创新农业统计调查方法。到2009年,冬小麦、玉米面积、设施农业占地面积率先实现业务化,北京成为全国第一家实现统计遥感业务化运行的地区。
遥感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统计数据的获取途径发生重大变化,大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一个例子生动说明了这种转变。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以后,北京郊区个别农村存在虚报粮食种植面积,以获取补贴的情况。“以前这种现象挺难发现和核实。有了遥感技术,一个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一旦发现上报面积与遥感得到的面积有出入,我们就要去相关村镇核实。”张群说。
在卫星的“法眼”监测之下,虚报粮食种植面积的现象越来越难以遁形。当统计人员入村调查时,曾经存有侥幸心理的村民会赶紧朝统计人员摆摆手,“你们甭来啦,我们不虚报了,知道天上有卫星看着呢。”据张群介绍,在卫星俯视下,1亩以上的种植地块都能被监测到,在与地面调查互相验证后,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