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表现,也许“ta社恐吧”
什么是社恐?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也称社交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困难和社交回避,常愿独处,不愿处于人较多的环境,且希望自己不被关注。社交恐惧症患者在上台演讲,或被多人注视等特殊场合,可能产生焦虑,表现为情绪紧张或存在身体反应,比如心慌、脸红、出汗等。遇到上述社交场合时,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会尽量回避。
社交恐惧症常在青少年时期显现,到成年期还残留部分社交恐惧症状。有些人在成年后,社交恐惧症状减轻,也有些人在成年后,症状依旧严重,常影响正常工作、人际交往,很多事情采取回避态度,抑制自身才能无法发挥,造成病人非常痛苦,此时需获得专业帮助,接受心理治疗,必要时可联合药物治疗。
社恐的行为表现
十分抵触与外界和他人接触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往往比较喜欢呆在家里,抵触出门,十分排斥与外界的人接触。比起外界环境,家里的环境更能让他们感到放松。
害怕当众发言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当众发言的场所和活动。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的发言会引起他人的嘲笑,另外发言的时的声音往往很小。他们害怕别人过多的关注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隐身”的技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不爱主动与人沟通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不爱主动与他人交流,别人与他们主动沟通时,他们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在聚会中,他们看到别人聊得热火朝天时,会因自己无法插话感到尴尬和失落。他们大多是传闻中令人讨厌的“话题终结者”,从来不会主动找话题与人交流。
害怕新的环境,害怕认识新的朋友
社交恐惧症患者非常抵触陌生的环境。在新的单位,一个星期也不敢说上一句话。同时他们也很恐惧认识新的朋友,甚至不敢与他人有眼神交流,当与熟悉的人对视时,会假装看不到对方,然后快闪快躲。
为什么有“社恐”症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焦虑感其实是对自身、事物、未来的担心担忧和害怕。我们人类在从原始的灵长类动物进化成人类之前,由于长期生活在处处充满着危险的野外。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害怕和担心,往往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因此为了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来,人类需要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而这种警惕,正是我们害怕自己受到伤害的表现。所以人际交往中的“社恐”,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即我们对自己的保护。所以正常人的情绪就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必对于自己在社交中的“社恐”感到过度焦虑和担忧。
社恐的应对措施
主动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说出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寻求社交经验丰富的人的帮助,了解社交场合的规则,通过经验总结去改变一些对社交的错误认知。
转移注意力
在社交场合过度焦虑,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专注于自身,那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比如用眼睛看着某个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说的话,并给他积极的回应。
对自己有信心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对自己有信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第一步。试着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信心,可以经常用一些积极正能量的话来激励自己。
独处时,可以模拟一个社交场合,假设自己参与活动的时候会遇到怎样的场景,自己将如何面对,想出应对措施。在正式场合到来时,就能少一点紧张感。
来源:佳大MSE、网络
江钻公司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