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坐怀不乱的蚂蚁  ·  python ImportError: ...·  2 年前    · 
挚爱永恒——浅评《至爱梵高•星空之迷》

挚爱永恒——浅评《至爱梵高•星空之迷》

写在前面:

有些电影一个人才能看懂,正如有些路一个人才能走完。

每隔一段日子,我都会挑选一个闲适的午后独自进入电影院,手捧一杯爆米花或是可乐,在一场电影中享受难得的、短暂而惬意的时光。几乎每次我都会面临倾听着来自座位两侧情侣间调笑的尴尬,抑或在电影散场后独自陷入短暂的失落之中,但至少我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得以沉浸在电影塑造的世界里,暂时摆脱孤单的惶惑,从每一位电影刻画的人物中,窥寻属于我心灵的自由。

当我看到有关《至爱梵高》的影片解读时,立时便有了前往观影的意愿。在大多数人眼中,我对于这部电影所生出的兴趣在于经由我非刻意的包装下略显文青的气质,亦或揣测在我的体内是否仍遗留有名为“艺术”的基因。然而在二十余年的岁月中,关于绘画艺术,我实在未曾展露出丝毫的造诣,而梵高这位早已举世闻名的画家在我心中也仅仅停留在“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天才或是疯子”这一模糊的印象。除了儿时从外祖父的藏书中偶然得知其为“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人物,以及几幅风格独特的画作外,关于梵高我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任然选择走进电影院去欣赏这部电影,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 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观看的作品。

我被这部电影所触动,也是大多数人被吸引前来观影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创作过程的独特与艰难。这是一部使用“油画动画PAWS”技术拍摄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为了完成所有场景的绘画制作,特别在世界范围内招募到100多位油画师,基于梵高的画作一共绘制了56800幅油画,从绘画到电影最终成片耗时超过7年时间。在这些数字背后,我仅凭想象很难体会整个电影团队在创作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一一克服的过程,但我却能够理解支撑他们完成这一伟大事业的动力,正如影片的名字《至爱梵高》那样,在每一幅画作背后,都饱含着他们对于这位画家的崇敬与挚爱。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作品有着极高的完成度,虽然画面全部是油画风格,但对于每一位人物的细致刻画,在保留梵高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对于人物表情、动作的展现流畅而生动。

早在观影之前,这部电影的情节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大概的印象:一段有关追寻的历程。而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旅途中,这一历程被牵扯为两条线由模糊到逐渐清晰地在人们眼前铺展开:一条明线讲述主人公从送出一封信到追寻梵高自杀秘密的历程;一条暗线阐明文森特·威廉·梵·高是如何在他的余生之中展开对于生命与艺术的追寻。若仅凭只言片语便将这部堪称艺术的作品概括,应是违背了我评析的初衷。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去观赏这部作品,特别从几个令人触动的角度写下我的感受。

艺术性的剧情操控,完美还原梵高的艺术生命。 在电影中优秀的剧情作为重要加分项,不同于科幻大片给人以感官的震撼,引人入胜的情节往往更能直击人的内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电影塑造的世界中,得以体会每一位人物的情感。作为一部以油画创作的动画电影,最初我并未对剧情有过高的期待,但这部电影却近乎严格按照剧情片的规格去塑造情节线索,即便从略显粗犷的画风中也足以捕捉每一个画面所蕴含的故事内容。我原本有些担忧,电影会由于引用大量梵高的原作而导致情节的堆砌,但随着剧情的延伸,无论是梵高笔下的人物还是风景都无比自然地融入到电影画面之中,没有一丝一毫刻意的痕迹。当我回来后搜索有关梵高的画作,发觉影片中甚至还蕴藏有被我忽略的细节。无论是从多视角展开对梵高的刻画还是对于串联剧情的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描写都是极为优秀的电影语言。这足以令我相信:动画只是电影的载体,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展现,优秀的作品总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镜头下的灵魂回响,黑白记忆与多彩现实的灵活转换。 电影的主体部分是主人公通过与每一位其他人物的接触引发他们对于梵高的回忆。与现实多彩的油画表达不同,所有的回忆均采用黑白的表现形式。在观影过程中,即便是毫无美术功底的观众都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回忆与现实在画风上存在的差异:除了色彩的褪去,风格也从抽象变成写实。在人们的回忆中,梵高由一个模糊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可辨。对于画风的转变,有人解释是由于回忆部分的内容大都脱离梵高的原作,属于剧情需要而添加的画面,所以采用较为写实的刻画。从逻辑上理解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更愿相信影片的创作者有着浪漫的情怀:在黑白的记忆里揭露现实的残酷,又在彩色的现实中保留抽象的浪漫。从镜头的转换之中,我们得以体会梵高是如何与残酷冰冷的现实对抗,又是如何将绚烂的色彩留存于心。

煽情止于画面,泪如泉涌源于对生命的共鸣。 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触动我泪腺的共有两次:影片一开头,关于创作电影的介绍便已使我心中的感动溢出眼角。除了了解创作历程的不易之外,更使我感动的是他们仅凭心中的热爱便愿意付诸行动,完成这次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艺术创作,梵高的艺术生命得以传承与延续。 生命因挚爱而永恒 。在余下的观影过程中,因为有了这一基调,有关梵高的生命历程也只是令人感慨唏嘘。影片中并未有太多煽情的元素,反而在相对平和的氛围中添加了一些夸张的人物形象用以增强表现效果。从始至终,梵高的艺术生命除了令我心生敬佩,还有对发生在这位画家生命最后历程的故事而感到惋惜之外,感动似乎仅止于此。但当影片结束后,看到屏幕上出现的创作背景介绍时,我的眼泪再次滴落——那些电影中的人物源自梵高的画作中,每一位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在他们的生命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梵高的印记,由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位画家的诞生与死去。在他们的时代里,梵高是一个天才,一个疯子,一个怪人;是一个抑郁症病人,一个自虐狂,一个自杀者;是一位相敬如宾的兄弟,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一位令人倾慕的爱人。在后世人眼中,他则是 表现主义 的先驱,深刻影响着二十世纪绘画艺术的伟大画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而在我的眼中,只看到一个孤独而平凡的人,一位在艺术中体悟生命美好之人, 一颗永远在追寻却又无处安放的灵魂。 悄悄抹去泪水,我却不愿继续探究梵高选择离世的动机了 ,这是我对于孤独而高尚的灵魂所保留的敬意。

最后,因为这是一部有关梵高的电影,请允许我用梵高写给他弟弟信件中的段落作为结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与我携手,伴我永生。我将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会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到后来有了一切。”

Ps:我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够走进电影院去欣赏这部作品,这也是我愿意分享一点观影感悟的初衷。


ܼ

编辑于 2017-12-11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