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科负责制定和执行调查方面的政策、处理与入境事务有关的检控、制订和推行有关递解及遣送离境(免遣返声请个案除外)的措施,以及管理用作羁留18岁或以上人士的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反恐科负责制定本处的反恐策略和采取相关执法行动,以及与本地、内地和海外执法机关及驻港领事馆联系,交流反恐情报。反恐科人员亦代表本处参与跨部门反恐专责组(反恐专责组)的工作。 入境处致力维护香港法纪,调查涉及违反《入境条例》、《人事登记条例》及与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有关的罪行,对非法入境者和不受欢迎人物执行遣送及递解离境程序,以及搜集世界各地有关出入境事宜的情报。

调查及情报搜集

本处一直全力打击非法移民和偷运人口活动,有效遏止非法移民活动蔓延,防止香港成为偷运人口活动的中转站。本处的专责调查组专责调查有组织的违反入境条例罪行,包括在本港进行或涉及本港的偷运人口活动。此外,该组亦与本港、内地及海外其他执法机关紧密合作,携手打击有组织的偷运人口活动。 免遣反声请人的主要抵港途径之一,是从内地非法进入香港。他们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不获免签证入境待遇的国家。本处非常关注有关情况,一直与香港警务处及内地有关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和交换情报,协力从源头打击这类非法偷渡活动。专责调查组与内地及本地的执法机关采取专项行动,持续打击非华裔人士的非法入境活动,成效显著。非华裔非法入境者的数目自二零一六年下半年起显著回落。二零二一年,被截获的非华裔非法入境者有850人(每月平均71人),较二零一五年高峰期的3 819人(每月平均318人)减少约78%。同期,本处与内地执法机关和香港警务处共展开10次联合行动,侦破多个跨境犯罪集团和拘捕了506名涉案人士,包括164名人蛇集团骨干成员。

二零二一年,被截获的内地非法入境者有1 376人。

为遏止内地非法入境者偷渡来港,本处与香港警务处,联同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和广东海警局于二零二一年五月分别在粤港两地采取代号为「驾云」的执法行动,瓦解了一个活跃于粤港边境专门安排内地人偷渡来港的犯罪集团,合共拘捕了106人,包括八名本地骨干成员。 为了防止香港成为偷运人口活动的中转站,本处的反偷渡情报局主要负责调查在香港国际机场及其他口岸所截获的伪造旅行证件、偷运人口活动及非法移民个案、集中调查涉及香港特区护照的伪证集团,以及收集和分析有关伪证集团及使用者犯罪手法的最新情报。 反偷渡情报局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构和外国驻港的对口单位保持紧密联系,交换有关情报及趋势资料。行动研究组密切留意非法移民活动的最新趋势及偷运人口集团的惯常手法,如发现伪造旅行证件及非法移民活动的新趋势,会即时通知前线人员提高警觉。 二零二一年,反偷渡情报局共执行了27 235次行动,截查了18 280位旅客,在一次行动中共拘捕了六名内地人,他们分别涉嫌使用伪造墨西哥永久居民身份证或伪造墨西哥旅游签证,其中三人被裁定使用虚假文书罪名成立,分别被判监禁8至11个月不等,其余三人被裁定串谋以欺骗手段取得服务罪名成立,各被判监禁20个月。

本处人员一直根据贩运人口受害人识别机制审核和识别被捕或主动接触当局的容易受剥削人士,以确定该等人士是否贩运人口受害人。

为落实《香港打击贩运人口及加强保障外籍家庭佣工行动计划》,本处成立外佣专责调查组,主要负责在审批外佣签证申请前进行初步筛查,以及早识别潜在的贩运人口受害人或剥削外佣个案,并在有需要时展开调查。

二零二一年,本处在贩运人口受害人识别机制下共进行了3 082次初步筛查,当中1 702次为外佣专责调查组对外佣签证申请人进行的初步筛查。

为提升入境处人员对贩运人口的认知,本处已把贩运人口议题纳入部门人员的入职训练中。此外,相关的执法人员亦会参与由香港特区政府及海外执法机关联合主办的应对贩运人口工作坊。

作为跨部门联合调查队的成员,本处会继续与其他成员(包括警务处、香港海关和劳工处)讨论贩运人口活动的最新趋势和交换情报,以及进行联合调查/行动,打击贩运人口活动。

为进一步打击有关水货活动的违法行为,本处进行了一连串代号为「风沙」的反非法劳工行动。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本处共采取了846次行动,拘捕了 3 625名因涉嫌从事水货活动而违反逗留条件的内地访客及20名涉嫌聘用非法劳工的本地雇主。当中,233名内地访客被定罪和被判监禁四星期至三个月不等。本处亦会按既有机制,把被定罪的内地居民资料通报内地有关当局,以注销他们的赴港签注,禁止他们在两年内再次访港。对于那些因涉嫌从事水货活动而未被检控的内地访客,本处会在他们再次入境时作出详细讯问,若发现他们来港目的有可疑,便会拒绝他们入境,并即时遣回内地。

二零二一年,本处对非法劳工问题继续保持高度警觉,积极采取有力及有效的执法行动,遏止非法入境者、访客、外佣及受特定雇用条件规限的外地劳工在港非法工作,以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广泛宣传有关的政府政策及规例,以及经常突击搜查工厂、酒楼和食肆、洗衣工场、商店、市场、足部按摩中心、装修住宅和商业单位、地盘、垃圾收集站,以及位于边境和新界偏远地方的废料回收工场、货柜场和货仓等。二零二一年,被拘捕的非法劳工共有 476人,当中包括373名从事性工作的人。大多数非法劳工在被遣返原居地前被检控,并处以罚款或监禁。此外,《2021年入境(修订)条例》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生效,根据经修订的第38AA条,除了非法入境者和受遣送离境令或递解离境令规限者外,逾期逗留或被拒入境者也不得接受有薪或无薪的雇佣工作,或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自第38AA条于二零零九年十一月生效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共有2 941人因涉嫌违反该条例而被捕。 为遏止雇用非法劳工的趋势,以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入境处特遣队执行了代号为「冠军」、「促进」、「捷足」、「惊愕」、「机灵」、「权能者」、「汇力」、「撒哈拉」及「曙光」等多个特别行动,针对打击从事不同行业的非法劳工。二零二一年,特遣队进行了共14 277次执法行动,包括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了357次大规模联合行动,共拘捕了1 383名违反入境条例的人。 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亦同样被拘捕。二零二一年,共有604名雇主因雇用非法劳工而被拘捕。为起阻吓作用,上诉法庭的判刑指引重申聘用不可合法受雇的人是严重罪行,纵使初犯,聘用非法劳工的雇主应判处即时监禁。上诉法庭亦表明,若案件有其他加重刑罚的因素,例如剥削非法劳工、聘用多名非法劳工或并非初犯等,判处的刑罚大多数会较指引所订定的罚则大为提高。此外,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生效的《2021年入境(修订)条例》更提高了相关的罚则。若雇主雇用不可受雇人士而该雇员是受禁雇员,最高刑罚已由原来的罚款35万元和监禁三年,大幅提高至罚款50万元和监禁10年,以反映罪行的严重性;而有关公司的董事、经理、秘书、合伙人等亦可能需要负上刑事责任。

本处曾收到举报,指有外佣涉嫌违反逗留条件,在周日和假期租用宾馆房间提供无牌牙医服务。调查行动组随即展开调查。经深入调查和情报分析,调查人员锁定四名疑犯,并于二零二一年四月展开连串行动,拘捕了四名印尼外佣,并检获相关证物,包括卡片和账簿。被捕的四名外佣因违反其逗留条件从事与无牌牙医有关的工作而被检控,当中两人更被控协助及教唆未经注册为牙医的他人以牙医身份执业。经审讯后,四人均被裁定罪名成立,分别被判监禁二至四个月不等。 本处调查行动组在调查多宗外佣签证申请时,发现有外佣中介安排外籍人士利用虚假合约申请工作签证以家庭佣工身份留港,随后另觅非法工作。本处遂于二零一八年七月展开连串行动,共拘捕24人,包括该名中介及23名以虚假合约申请工作签证的外籍人士。于二零二一年九月,该名中介被裁定两项串谋欺诈罪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5个月,其余23名被捕者亦因向入境处职员作出虚假申述等控罪被定罪,最高被判处监禁九个月。 另外,本处特别制作了一出名为《非法劳工 避之则吉》的宣传短片,提醒雇主雇用不可合法受雇的人属严重刑事罪行,可被判即时入狱。有关短片已在电视台播放,并上载至入境处的「YouTube」频道。 本处十分关注使用伪造旅行证件作非法移民、犯罪或进行恐怖活动等罪行。这些不法行为不但危及有关国家的出入境管制和保安,还削弱被伪冒的护照的认受性。由于伪造证件集团的活动是一个全球各地均须对付的问题,入境处与本地、内地及海外的其他执法机关紧密合作,就伪造证件案件进行秘密调查,并采取果断行动侦查使用伪造旅行证件的旅客及经香港过境到其他国家的非法移民。二零二一年,本处共执行了27 235次打击伪证行动,检获56本伪造证件,数字较二零二零年的98本下降42.9%。 行动研究组负责搜集、分析和发放有关本处关注事项的资料,并对偷运人口的手法和使用伪造旅行证件罪案的趋势进行追踪研究。该组亦会留意各国最新出版的旅行证件、身份证明文件及签证等资讯,并把有关资讯定期提供予本处前线人员参考。 为更准确地辨识证件的真伪,本处使用先进精密的设备协助调查。这些设备包括电子化证件图像资讯系统,其内载有大量各国的真确旅行证件样本的数码彩色图像。本处亦设有视像光谱对比仪,对即时侦测伪造及经非法涂改的证件特别有用。

除精密仪器外,本处亦利用轻巧的便携鉴证装置和伪证检测仪,方便前线人员即场快速检查可疑证件。此外,本处的容貌辨认系统,亦能有效加强侦测多重身份的个案。

香港智能身份证自签发以来,便成为伪证集团的目标。二零二一年,本处在执法行动中共检获13张伪造香港智能身份证。本处会继续加强执法行动,并向各有关方面搜集资料及交换情报,以打击这类非法活动。 本处自二零一九年十二月起展开代号「猎途」的执法行动,捣破一个非法劳工伪证犯罪集团。该集团专门安排内地人来港非法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伪造香港身份证。行动至今共拘捕27人,包括8名香港居民和19名内地居民,并检获13张伪造香港身份证。被捕者当中三名内地居民为集团骨干成员,其中二人于二零二零年十月被裁定串谋转让伪造香港身份证、管有伪造香港身份证及违反逗留条件罪名成立,各被判入狱32个月,其余一人被裁定四项串谋制造虚假文书罪罪名成立,于二零二一年五月在区域法院被判入狱16个月,而该名集团骨干成员较早前已因管有伪造香港身份证、管有虚假文书及违反逗留条件等控罪,在裁判法院被判入狱15个月;而同案另外18名被定罪人士分别被判监禁1星期至15个月不等。 根据上诉法庭颁布的判刑指引,如干犯管有伪造╱他人身份证的罪行,犯案者即使是合法在港逗留,在认罪后,亦应判处12个月监禁。假若犯案者曾出示或使用伪造╱他人身份证,以掩饰其身份在港非法工作或继续在港非法逗留,在认罪后,则应判处15个月监禁。

行动研究组定期为本处的在职人员和本地及海外执法机关的人员举行鉴定伪造旅行证件及伪造香港智能身份证的工作坊。此外,该组亦为其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法律界等需经常处理身份证明文件的人员举办讲座,讲解香港智能身份证的防伪特征及辨别伪造智能身份证的技巧。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该组以视像会议方式举行部分工作坊及讲座,以减少社区人流和社交接触。

该组亦负责管理执法展览馆。该展览馆透过展出有关执法行动的图片和报道、检获的证物和各种执法装备,突出执法科多样化的工作和成绩。此外,展览馆储存了超过37 900件被本处检获的伪证物品,包括各类伪造文件如护照、身份证及证明书等,以及用来制造伪证的用具,例如印章及铸模等。展览馆内亦展示各类样本以供训练及展览用途。

本处对非本港居民利用假结婚来港居留的问题一直非常关注。这些人藉着与香港居民假结婚进入香港,为求最终达到来港定居的目的。

为打击假结婚,本处的婚姻登记处人员特别注意可疑登记结婚个案,而调查分科亦主动就可疑结婚个案展开调查。在推行这些措施后,本处迅速揭发多宗可疑结婚个案,并成功检控有关涉案者。 本处专案小组留意到有犯罪集团持续透过报章、即时通讯软件和交友程式广传信息,当中声称能赚取巨额报酬,诱使青年人参与假结婚勾当。近年,本处展开代号为「闪刺」、「圈套」及「追踪者」等一连串打击假结婚活动的行动,瓦解了五个跨境犯罪集团。 二零二一年,共有43人因涉及假结婚案件而被定罪及判监8至20个月不等。 任何人若以欺诈手段取得香港居留身份,均会被依法取消香港身份证及居留资格,并会被遣返原居地。 本处不时透过新闻发布及传媒访问等渠道,发放有关捣破假结婚集团、打击中介人以及查获参与假结婚人士的信息。此外,本处亦特别制作了一出名为《切勿误堕假结婚陷阱》的宣传短片, 并上载至本处的「YouTube」频道,让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公众人士明白参与假结婚的严重后果。本处日后会继续以不同有效方式发放有关信息,提醒市民切勿以身试法,参与假结婚等违法勾当。 此外,本处和另外五个纪律部队所参与的反恐专责组会统筹大型跨部门反恐演习。反恐专责组于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在香港西九龙站进行代号为「虎速」的反恐演习,目的是测试和提升各部门处理涉恐情报和应对不同形式恐怖袭击的应变能力,以及展示在反恐工作上各持份者通力合作协调的重要性。

本处积极透过不同渠道与本地、内地及海外执法机关交流反恐情报,并根据情报分析依法实施有效的出入境管制,拒绝危害香港社会治安的人士入境,确保香港免受恐怖主义威胁。

检控、递解及遣送离境

二零二一年,本处对在本港触犯《入境条例》、《人事登记条例》及其他与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记有关罪行的人,共提出3 135项检控。根据新修订的《入境条例》第38AA条,非法入境者、受遣送离境令或递解离境令规限者,以及逾期逗留或被拒入境者均不得接受雇佣工作或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违例者经定罪后,最高可被判罚款五万元及监禁三年。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共有2 792名此等违例者被检控。

本处亦负责处理递解及遣送离境令的申请事宜,把不受欢迎人物遣离香港。二零二一年,分别有368及608人被递解出境及被遣送离境。

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中心)是一所羁留中心,专为根据《入境条例》被羁留等候遣返/遣送离境/递解离境,或等候免遣返声请最终裁定的人(18岁或以上)而设。二零二一年,中心的接收人次达3 066,当中1 667人为男性;1 399人为女性。 入境处定期为驻守中心的人员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包括防火演习、模拟处境训练、遇抗控制、押解技巧、枪械训练及相关防暴装备的使用等,以确保同事有足够能力处理中心的日常运作和应付突发事故。此外,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生效的《2021 年入境(修订)条例》亦修订了《武器条例》(第217章) 和《火器及弹药条例》(第238章),使入境事务队成员能使用和管有枪械、弹药和武器。 经修订的条例实施后,入境处可更灵活地调配人手,以及更有能力自行训练人员,从而提高其在中心应付紧急情况和采取执法行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