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哲学宗师牟宗三经典代表作,跟大师一起读透中国哲学的精髓,厘清现代人必须要懂的先哲智慧。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本书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分为十九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中国哲学之特殊性问题、儒家系统之性格、法家所开出的政治格局之意义、佛教中圆教底意义、宋明儒学概述等。书中所讲,不是一时的兴会,也不是偶发的议论,而是切关中国哲学之系统纲格与义理宗趣之综述。书中厘清的问题,对中国哲学之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性。牟先生能完成这样通盘兼顾的哲学大工程,不只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上的大事,从一个哲学家继往开来的意义上看,也是古今罕见的。而相关于“中国哲学史”的源流系别、开合发展,与重智一系之分疏等等之问题,在他书中也做了深广详审的探讨。
第一讲 中国哲学之特殊性问题
第二讲 两种真理以及其普遍性之不同
第三讲 中国哲学之重点以及先秦诸子之起源问题
第四讲 儒家系统之性格
第五讲 道家玄理之性格
第六讲 玄理系统之性格──纵贯横讲
第七讲 道之“作用的表象”
第八讲 法家之兴起及其事业
第九讲 法家所开出的政治格局之意义
第十讲 先秦名家之性格及其内容之概述
第十一讲 魏晋玄学的主要课题以及玄理之内容与价值
第十二讲 略说魏晋梁朝非主流的思想并略论佛教“缘起性空”一义所牵连到的诸哲学理境与问题
第十三讲 二谛与三性:如何安排科学知识?是不是主观主义?
第十四讲 《大乘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
第十五讲 佛教中圆教的意义
第十六讲 分别说与非分别说以及“表达圆教”之模式
第十七讲 圆教与圆善
第十八讲 宋明儒学概述
第十九讲 纵贯系统的圆熟
评分及书评
2021-12-23
予既写《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以及《从陆象山到刘蕺山》诸书已,如是乃对于中国各期哲学做一综述,此《中国哲学十九讲》即综述也。此《中国哲学十九讲》乃 1978 年对台大哲学研究所诸生所讲者。当时口讲本无意成书。诸同学认为将各讲由录音整理成文,可供学者悟入中国哲学之津梁,否则茫茫大海,渺无头绪,何由而知中国哲学之面貌耶?如是,由陈博政、胡以娴、何淑静、尤惠贞、吴登台、李明辉六位同学分任其责,而以胡以娴同学尽力独多。诸同学之辛劳甚可感也。吾顺其记述稍加润饰,期于辞达意明,虽非吾之行文,然较具体而轻松,读者易顺之而悟入也。于所述者尽举大体之纲格,不旁征博引,缕述其详;欲知其详,当回看上列诸书,知吾之所述皆有本也。无本而综述,鲜能得当,此不得曰综述,乃浮光掠影也,故多肤谈而错谬,不足为凭。综述已,则各期思想之内在义理可明,而其所启发之问题亦昭然若揭。故此《中国哲学十九讲》之副题曰 “中国哲学之简述及其所蕴含之问题”。简述明固有义理之性格,问题则示未来发展之轨辙。继往开来,有所持循,于以知慧命之相续绳绳不已也。是为序。格式引文:【牟宗三著。中国哲学十九讲】磨铁图书.2020:3. 得到电子书:
https
://
d
.
dedao
.
cn
/
DlMSuMt
6
kwY
2
pnao
这本书从儒家,道家到释家,都引用了一些核心问题来讨论,讨论的过程确实不断跟西方哲学进行对比。对比的过程中,理解儒释道的性格。跟 张岱年老师,方立天老师和 冯友兰老师不一样,中国的传统 3 教,在老师手上却是有了新的一方见解。实话说,这些说法见解,平常都未曾听闻过。虽然不曾完全看懂,但是对于 三家的纵贯 纵横讲,有了一定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佛家的 缘起性空,二帝三性,都是受益匪浅。或许做学问的人,是那些真真正正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细微差别的人。也佩服看待问题的视角。(
p s
看待问题的视角 宽广,源自于自己理解有这样的视角,但是这个视角不一定是学习而来,也可以是自己领悟出来。)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