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
保护了啊,都给儿子封王了,还封的是大国的王——赵王,可以说,除了没有把皇位传给刘如意之外,刘邦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封大国,仗强兵,赵卒向来骁悍,战国时期和秦国都能打的有来有去。究竟还需要怎么保护呢? 戚夫人夺嫡失败之后,被囚禁于永巷。戚夫人一边做苦力一边说: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吕后听说之后虽然大怒,但是也没有立刻杀掉戚夫人,或者把其做成人彘。而是不断的…
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刘邦第一次进关中,因为要和项羽竞争,所以秋毫无法,把关中“老秦人”感动的,“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等到刘邦第二次打败三秦王,入主关中,这下子不用再和其他人竞争了,刘邦的本来面目也露出来了,主要干了以下这些缺德事: 1、在农忙时大肆抽调壮丁当兵,导致关中大饥,人相食; 2、强迫老头子和小孩也必须上前线做炮灰; 3、抽调大量民夫用来修建未央宫; 4、大肆侵占民田用来建“上林苑”; 不要…
先说结论:无论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无论是传统认知中的莽夫,还是刘仲敬提起的贵族,其实都忽略了项羽政治家的身份。鸿门宴是一场局,是关乎秦末政治走向的一场局,局中人是项羽和刘邦,也是范增和樊哙,但是在他们背后,项羽真正对垒的对手却不在局中。反秦战争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比如陈胜之死、项梁之死以及项羽的巨鹿之战,而在楚军后方,有一个人则与这些转折点全部息息相关,他就是楚怀王熊心。 【项梁然其言,乃求…
哦,还有个事儿。戚姬不但要刘如意抢刘盈的皇位,还撺掇刘邦让鲁元公主去和亲。 让鲁元公主去和亲,差不多就跟现在让上海姑娘去坦桑尼亚结婚一样。而且当时汉匈还处于经常战争的状态,一打仗就要先杀人祭旗,汉朝的公主当然是最佳人选。一直到唐朝,都有倒霉的“公主”(皇帝没舍得派亲女儿,用的是宗室女)被嫁给匈奴没多久,就被砍了脑袋祭旗。 吕氏一族上上下下都 all in 刘邦了,吕后颠沛流离、脑袋悬在裤带上陪着刘邦打江山…
刘邦,就是一个极致的实用主义者。 不被外界左右,只认客观规律,这种人其实是很可怕的,可能这种风格的人会被外人理解为自信吧。 历史上的刘邦,真的是可以做到从谏如流,专业人办专业事。张良说啥他觉得有理就照办,陈平说啥他觉得有理就照办,萧何说啥他觉得有理也照办,甚至有些时候下面的人给他提建议就已经几乎是当面怼他了。 他要是觉得你够厉害,那是真的可以教他做事。 很少看到刘邦因为面子问题、个人恩怨或者其他什么…
呃…… 简单的统计过,刘邦开始封功臣到刘邦驾崩,根据史记记载,封了八个王异姓王爵: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韩王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二代燕王卢绾。大概又封了一百四十多个侯爵,共计150人上下(其中有重叠的,就按150个人算)。 这150人里面,有独立军权财权治权的王爵,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其他都除国了。一百四十多个侯爵里,除了造反的陈烯之外,其余人都是共享富贵。做个简单的算数题,1…
自己作的,本来陈豨之乱可以更快平定,他听信张胜的话养寇自重,私自与叛军联系。 初,上如邯郸击豨,燕王绾亦击其东北。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绾亦使其臣张胜使匈奴,言豨等军破。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