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战略
收藏
0 有用+1
0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31] ),简称“双一流”,是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 211工程 ”“ 985工程 ”之后的又一 国家战略 ,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教育部 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1-2]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 211工程 ”和“ 985工程 ”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6] [30]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16]
中文名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外文名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31]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32-34]
别    名
双一流
建设周期
5年
建设高校
147所 [16]
建设学科
基础学科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实施目标
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15]
实施部门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

建设历史

2015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会议审议通过《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10月24日, 国务院 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 211工程 ”“ 985工程 ”及“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7年1月24日,经国务院同意,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合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10月18日, 习近平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2月底,各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方案是各高校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 [3-4]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中国教育部在 上海 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出席会议并讲话。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上海市 陕西省 作了交流发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对中央两部委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 [5]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 211工程 ”和“ 985工程 ”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6] [30]
2021年12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习近平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17]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18]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21]
2022年2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由教育 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19]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7]

基本原则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推动一批 高水平大学 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具体任务

建设方向

新一轮建设重点是: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强化建设高校主体责任和责任落实,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注重权责匹配、放管相济,积极营造专心育人、潜心治学的体制机制环境。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完善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机制,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积极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三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四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坚持引育并举汇聚优秀人才,完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五是深化科教融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对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六是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七是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探索分类评价与国际同行评议,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条件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设高校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八是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引导多元稳定投入,创新经费管理,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实行差异化财政资金支持,强化基础保障,重点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
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24]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建设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建设高校
建设学科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系统科学
土木工程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数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政治学
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音乐与舞蹈学
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设计学
戏剧与影视学
民族学
法学
电气工程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临床医学
中药学
电气工程
哲学、物理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学
应用经济学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外国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畜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水产
中医学、中药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外国语言文学
应用经济学
体育学
音乐与舞蹈学
机械工程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础医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林业工程
大气科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药学
中药学
地理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美术学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海洋科学、水产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生物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法学
数学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外国语言文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作物学
临床医学
中医学
物理学
数学
土木工程
作物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教育学、生物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作物学
中药学
应用经济学
植物保护
民族学、生态学
生态学
考古学、地质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植物保护、畜牧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临床医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学校
学科
中药学
生物学
应用经济学
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用经济学”)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语言文学
法学
土木工程
生态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础医学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地区分布名单
区域
省份
“双一流”建设高校
数量
华北地区
北京
34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5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1
山西
2
内蒙古
1
东北地区
辽宁
4
吉林
吉林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3
黑龙江
4
华东地区
上海
15
江苏
16
浙江
3
安徽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3
福建
2
江西
1
山东
3
华中地区
河南
2
湖北
7
湖南
5
华南地区
广东
8
广西
1
海南
1
西南地区
重庆
2
四川
8
贵州
1
云南
1
西藏
1
西北地区
陕西
8
甘肃
1
青海
1
宁夏
1
新疆
1
兵团
1
参考资料 [22-23] [25]

历史建设名单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17年)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6所
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郑州大学
云南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注: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实际包括6所独立设置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际98所。
“双一流”建设高校省份分布
行政区划
省份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数量
华北地区(11-15)
北京工业大学
34
天津市
5
/
1
/
1
/
1
东北地区(21-23)
大连海事大学
4
3
4
华东地区(31-37)
上海财经大学
14
15
宁波大学
3
3
2
/
1
3
华中地区(41-43)
郑州大学
2
7
4
华南地区(44-46)
广州中医药大学
5
/
1
/
1
西南地区(50-54)
2
8
/
1
/
1
/
1
西北地区(61-65)
8
甘肃省
/
1
/
1
/
1
/
1
/
1
“”双一流”学科名单
华北地区
北京市
41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14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4个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1个
系统科学
1个
土木工程(自定)
7个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3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4个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1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2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个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2个
风景园林学、林学
4个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3个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11个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1个
数学
1个
外国语言文学
2个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1个
应用经济学
1个
应用经济学(自定)
1个
政治学(自定)
1个
公安学(自定)
1个
电气工程(自定)
2个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2个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个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个
体育学
1个
音乐与舞蹈学
1个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2个
美术学、设计学
1个
戏剧与影视学
1个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1个
法学
天津市
5个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4个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1个
纺织科学与工程
1个
临床医学(自定)
1个
中药学
河北省
1个
电气工程(自定)
山西省
1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自治区
1个
生物学(自定)
东北地区
辽宁省
1个
应用经济学(自定)
2个
化学、工程
1个
控制科学与工程
1个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省
5个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个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6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省
7个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1个
船舶与海洋工程
1个
畜牧学(自定)
2个
林业工程、林学
华东地区
上海市
17个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7个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17个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1个
基础医学
3个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1个
纺织科学与工程
1个
水产
2个
中医学、中药学
3个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1个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1个
统计学
1个
体育学
1个
音乐与舞蹈学
1个
机械工程(自定)
江苏省
15个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1个
力学
1个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2个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1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个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2个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1个
林业工程
1个
大气科学
2个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1个
中药学
1个
中药学
1个
地理学
浙江省
18个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1个
力学
1个
美术学
安徽省
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11个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1个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福建省
5个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1个
化学(自定)
江西省
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省
2个
数学、化学
2个
海洋科学、水产
2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华中地区
河南省
3个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1个
生物学
湖北省
10个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8个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个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5个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2个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1个
法学(自定)
湖南省
5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2个
化学、机械工程
4个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1个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双一流”学科省份分布
华南地区
广东省
11个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1个
药学(自定)
4个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1个
中医学
1个
物理学
海南省
1个
作物学(自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
1个
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地区
四川省
6个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1个
应用经济学(自定)
1个
交通运输工程
2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1个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个
地质学
1个
作物学(自定)
1个
中药学
重庆市
3个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1个
生物学
贵州省
1个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省
2个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自治区
1个
生态学(自定)
西北地区
陕西省
1个
农学
8个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2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个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1个
临床医学(自定)
1个
地质学
1个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甘肃省
4个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省
1个
生态学(自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
1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支持措施

组织实施

推进实施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
要完善配套政策,根据本方案组织制定绩效评价和资金管理等具体办法。
要编制建设方案,深入研究学校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等安排。
要开展咨询论证,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对学校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建议。
要强化跟踪指导,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8]

管理举措

要求建设高校结合综合改革方案,加强和改进 中国共产党 对高校的领导,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以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0]

遴选认定

遴选要求

遴选步骤

机制创新

社会评价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建设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中国“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双一流”建设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责任,承担“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高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瞿振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双一流”建设在遴选程序上继续采用无须高校事先申报、不折腾高校的做法。同时,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结果来看,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的高校,都进入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这一结果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已取得的成效,也是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 黄达人 ,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11]
国家放下实施了很久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另起炉灶搭建“双一流”建设平台,是为了吸取前两项工程的经验教训,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在以前,一旦入选前两项工程,就是终身的,不论建设效果优劣,在连续多期的建设中都能分到一大笔专项建设资金。这就造成了入选的学校缺乏真正的建设动力,未能入选的又因为“终身制”而丧失了竞争的机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双一流”建设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机制。 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2]
取消“211”“985”工程后,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将以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活力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有利于创新型高校群的建设。 (张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研究员) [13]
“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14]
“双一流”建设,由政府宣布某所大学是一流大学是不合适的,由大学自己宣布自己是一流也不太合适,因为一流大学毕竟是一个民间认同的问题。(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