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 2001 年,由著名医学科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担任首任院长, 2003年开设临床医学学科, 2014年5月取得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6年成立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肝胆外科专家董家鸿教授担任院长。 2018年5月清华大学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29家参评单位中名列第1 2021年10月 清华大学获批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三家直属附属医院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教学医院为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合作过的教学医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

依托清华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 临床 医学院致力于培养 具备 临床医学知识 ,又具备 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基础医学等相关 理论知识,既掌握临床技能,又具备 开展高水平临床医学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院努力构建跨领域交叉融合、医理工协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研究体系 ,贯彻 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科学研究 “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充分借鉴国际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遵循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构建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临床医学院汇集 一批海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的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师资 ,形成了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主体的肝胆胰中心、神经中心、消化中心、急重症中心等优势突出的整合式医疗中心。 拥有内科、外科、 妇产科、耳鼻咽喉科、全科等 12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2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普通外科 、心脏外科 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的认证考核,迈出了住院医师国际化认证的 重要 一步 作为教学主体医院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评 A+ ,进入全国前百强。 2 020 年北京市医院医疗运营和医疗质量评估中,综合排名列北京市第一。 2018 入选首批( 全国 74家)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0年 董家鸿 院长荣获全国 十名 “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 之一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逐年提升,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 水平 测试排名全国第一 ,历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通过率位居前茅,多次通过率达 100%。 30个专业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46个专业备案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质,2021年11月获批成为智慧健联体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才梯队初具规模,创新成果崭露头角。

(二)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严格按照 国家及 清华大学 研究生招生 管理规定 招收临床医学专业 学位 硕士 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出临床导向,严格把控复试环节,对英语、专业课、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坚持采用集中统一考核,确保公平性和同质化,切实把控生源质量。 2021 年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招收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44 人,截至 2021 12 月底,临床医学全日制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89 人。

在学位授予方面,严格 按照 清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创新成果要求,严把论文质量关,严格遵守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过程管理。 2021 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 8 7.5% ,升学 4 人,毕业就业主要去往医疗卫生机构。

2 021 年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截至 1 2 月底,临床医学专业共有 87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 63.2 %。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形成并坚持以 “双肩挑”政治辅导员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由院系一线教师党员和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双肩挑”辅导员,按照专职工作量的 1/3 、与学生比不低于 1:60 设置。清华 “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既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育创新的长期成功探索,又是因材施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获国家领导人多次肯定和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

本学位点的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党委领导下,由医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研工组)具体落实 涵盖党建工作、新生入学 教育、集体建设、 学术学风 “软环境”建设 、社会实践、奖助学金评定、就业引导等 方面。学院党委坚持清华大学 “双肩挑”优良传统,选优配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目前学院研工组共有“双肩挑”辅导员2 2 人(教师身份 6人、研究生身份1 6 人),学院研工组长曾获 2 019 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2 020 年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此外,本学位点选拔 1名党员骨干教师担任研工组副组长,具体落实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并与各附属临床医院党委及教学部门密切配合,打造育人合力。切实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选拔优秀研究生党员骨干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每学期开展4 -6 次研究生党支书理论学习与培训交流,提升党建与思政工作水平。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 021 年,医学院党委和本学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引导广大研究生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树立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 00 周年、清华校庆 1 10 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史、校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 “沉浸式”感悟百年巨变,坚定理想信念。2 021 “七一”期间,本学位近1 0 名学生党员骨干投身庆祝大会、 “伟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诗等志愿服务。落实党委委员联系研究生党支部“全覆盖”,党政领导与党员骨干教师每学期为研究生党支部讲党课。切实加强师生党支部联学共建,举办“学一个榜样,读一本好书,走一段心路,做一些小事”特色组织生活,师生党员骨干奔赴香山革命纪念地、河北西柏坡、山东荣成等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其中山东荣成红色实践获得“百年党史,万里征程”2 021 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活动优秀成果奖。制作了《大道求索》研究生党史宣传视频,在清华研读间、清华研工小站等多个校内主流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得到很好反响。 2 021 年,本学位点新发展研究生党员 5 人,新增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 3 0 余人。

(三)学风建设情况

促进思政教育与 “导学思政”同向同行,打造守正创新的师生“学术共同体”。抓住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关键点,邀请医学院党委书记讲新生党课,临床医学院主管领导作学术道德与学风教育报告,要求全体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坚持将 医学伦理 列入研究生 必修 课程 1学分),作为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深入开展学术道德与学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院士等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探讨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责任使命,激励广大研究生在关键时刻 “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认真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破五唯”为契机,邀请资深教授分析学科发展与全民健康需求,解读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为解决全民健康领域“卡脖子”问题作出贡献。开展“研传身教”师生微沙龙,积极宣传优秀导师课题组风采,营造和谐向上的师生学术“软环境”。举办2 021 “医路有你”学院毕业典礼,作为毕业生职前教育的核心环节,激励研究生将个人发展投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2 021 年,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 本学位点广大研究生骨干 主动向所在附属医院报到, 承担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支援发热门诊等一线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严格落实研究生疫情防控责任,做实疫情防控三级体系,确保了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社会实践等活动安全有序开展。落实辅导员带班 “全覆盖”,主动关心学生学业科研与成长发展。针对研究生学业、心理、职业发展等重点个案,落实院系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生导师、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学校心理中心、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等多方联动工作组机制,尊重师生诉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2 021 年,医学院(包括本学位点)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特色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医教协同"、"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医学院利用清华大学完整的教学体系,以推动 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 强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的 改革建设,从培养方案的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 临床 实践教学、 教学平台搭建 、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践行与探索。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为 “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 平台建设、自 我特色 ”,健全了三个层次的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 分别是必修课(公共必修课)、 必选课(基础理论课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专业课) 三个类别分别设 课, 形成规范化的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临床 医学 院以国家健康科技创新战略的转变为契机,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以临床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引擎,以创新( Innovation)、 整合( Integration)、 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特色 I ndividuation) 4I 战略 ”,创建和发展 具有 清华 特色新医 科体系

2 021 年,临床医学院新增 1 3 门研究生专业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 4门、专业课 9 门。截至 2 021 1 2 月,临床医学院共开设研究生课程 5 0 门。

在课程平台方面,搭建了基础理论知识平台、综合素质培养平台、 公共必修课程平台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精准医学研究院平台、人工智能研究院平台。通过自 我特色建设、课程结构优化、 外部人 引进 重点建设一批核心主干课程,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

2021年启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支持5门:《肝胆外科学进展》、《妇产科学》、《心血管病基础》、《人体机能学》、《临床沟通》。

2021年启动院级MOOC课程建设,立项支持4门:《肝胆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培养》、《麻醉护理学》、《个案管理师》,为培育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教学推行以 “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研讨式、 参与式和思辨 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同时, 清华大学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办法》明确了专业型研究生 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教学评价、评估与检查等制度和要求。对目 前已经开出的研究生 学位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和 优化 拟开设课程 上报临床医学院,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评定 ,上报 大学教学委员会批准后,列入研究生年度教学计划中

(二)导师选拔培训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高度重视导师队伍管理与培养 ,为契合清华大学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以及清华大学新医科发展需求,临床医学院于 2018年试行启动临床教师分系列评聘工作,并于2021年对《临床医学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了临床教师差异化学术发展路径和分类评价标准。临床教研系列教师可以指导各类研究生,临床系列教师可以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临床系列教师按照《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临床系列教师聘任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资格的规定》进行导师资格聘任,通过临床医学学术委员会、医学 -生物医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位办公室备案。

清华大学 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每年以研修班的形式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交流,确保导师充分理解职责, 明确学术指导职责,熟知培养流程和规则,了解其在各培养环节中的义务、要求和学校提供的培养资源。临床医学院也积极推进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 通过与哈佛医学院的深度合作,开展教师培训计划(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临床学者研究能力提升培训项目(Global Clinical Scholar Research Training)、青年教师海外硕士学位研修项目,组建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师资队伍。 2 020 年开始,将通过三年时间,完成 3 00 名临床教学师资的培训、 6 0 名青年学者的研究能力提升培训、 1 5 名青年教师的学位项目学习。

(三)落实 导师责权机制 情况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学位点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均按照 严格遵照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 规章 制度要求执行,临床医学院的导师负责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及论文进行指导。

同时应注重研究生学术规范及素养方面的教育,关注研究生心理动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研究生一旦出现违反学术道德及规范的问题,将同时追究导师的相关责任。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常抓不懈、努力抓出实效。 2021年,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作为学校年度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机制建设、宣传教育、学习研讨、评选表彰、警示教育等五项行动,累计开展33项活动,形成8份制度性文件,师德失范处理案件实现及时“动态清零”,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师德把关实现“全覆盖”,推动“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人心,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四有”好老师,促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大先生”不断涌现。

2021年,临床医学院和三家附属医院认真执行《清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清华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清华大学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工作指南》等文件相关规定,将文件总体要求、基本内容、考核标准等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范畴,面向全体职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开展宣传教育,发挥师德楷模的示范作用和违法违纪、学术不端等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促使广大职工自觉提升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水平。

(五)临床能力训练

《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 ,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是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四证合一”的基本要求。

临床能力训练是螺旋上升、渐进式提升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医教协同专硕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培训秉承 “三基三严”贯穿全程的基本原则,分析专硕岗位胜任力培训过程中跨专业的共通性内容、设计临床能力提升课程,规划培训基地统筹下的医教协同专硕分层递进临床能力培训体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培训基地2 021 年完成包含接诊病人、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基本技能操作和医患沟通 7大模块62学时 的临床能力培训课程, 重点提升专硕的基本技能和患者照护能力,夯实临床实践基本功。 专业基地通过开展教学门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临床病理讨 论会等教学活动,持续全面进行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

培训基地统筹下的住院医师分层递进培训体系建设得到了业内同行认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培训基地代表临床医学院在 2 021 年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上进行了经验分享。 2021年 临床医学院 共有 8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为100%。

(六)学术训练和学术交流

学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倡导与践行临床问题驱动型研究( Clinic-Driven Research,CDR)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点放在临床学者研究能力的训练,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科研素养。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工作进行科研训练,逐步培养科研思维。

清华大学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术训练与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 2020年 底开始,临床医学院还为研究生提供研究生学术论坛、 “彩虹工程”医工结合沙龙等平台。 “研究生学术论坛” 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研究生培养和学术交流打造的创新平台,促进导师和研究生们之间的交流,加强研究生横向联合,不断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

“彩虹工程”是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 究院为理工、人文、社科、管理等不同学科领域与医科搭建的学术桥梁,旨在为医、产、学、研、用各界提供交叉融合探索创新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自 2020年9月至今,精准医学研究院共组织10余期“彩虹工程”医工结合沙龙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参会人数达20余万,打造了“‘彩虹工程’医工结合沙龙”的学术品牌。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本学位点在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术道德、教学培训、临床能力、考风考纪等工作的监督。在招生录取阶段,实施不良学风一票否决制。申请人存在失信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等或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违反招生规定,一经查实将被取消申请资格、录取资格直至入学资格。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学生一旦出现违背医德医风及学术规范的行为,同时追究研究生导师的相关责任。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学位点拥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奖励体系和机制。学业资助由学校资助和院系(导师)资助两部分构成,学校资助包括基本奖助金和校设岗位助学金,院系(导师)资助包括院系(导师)提供的奖助金和岗位津贴。

临床医学院设立多项奖学金,如王忠诚奖学金、 CHESS”奖学金 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专项奖学金, 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的研究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临床医学院设立院设研究生助教岗位,对未纳入校设岗位的课程实施全覆盖,以助力课程的实施效果。此外,本学位点教师有丰富的项目和课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助研机会。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1、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项目 以培 养卓越医师为目标, 采用临床和学术 “双路径”培养方式, 设立以 “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创新培养模式(Competence-based Training),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完成高质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按照国家“医教协同”的培养要求,建立临床学者研究能力(Clinical Scholar Research Capability)硕士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与培训,培养受训医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术志趣、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造就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师和未来医学领军人才。

2、培养方式创新:本学位点继续加大力度选派骨干师资出国或到国内一流医学中心培训,继续深入开展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师培训项目( FDP) ,完善师资培育中心功能;通过教学技能工作坊、教育考察、教育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实施,提高临床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素养,提高教学意识和教学胜任力。

3、管理机制改进:提升住院 -专科医师培训质量 以住院医师培训六 大核心能力(医学知识、职业精神、医疗服务、以执业系统为基础的实践、基于时间的学习提高、人际交流与沟通)为目标,不断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硕 培训 体系。加强住培基地、专培基地建设,争取获得国家认可资质的专科覆盖至绝大多数专业。 强化临床能力 培养,强化日常评价,关注住院 -专科医师阶段性知识、技 能、态度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强化过程管理:本学位点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等文件的规定,加强了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完善了评阅人选定办法和同行评价工作办法 在满足学校对学位论文评阅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培养过程各环节评价情况自主确定同行评审方式,包括隐名评审和公开评审。学位论文公开评阅人名单编入研究生学位论文。

充分发挥答辩委员会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评价中的关键作用。答辩委员会委员全面考查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研究能力、成果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并在答辩决议书中给出客观公正评价。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及答辩决议书编入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授予标准,对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综合表现、成果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全面审核,作出学位授予建议。

研究生院加强对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后评估工作,加大抽查力度,将评估结果纳入指导教师招生指导资格审查和院系年终考核

5、注重结果反馈:本学位点设有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学生对于教学和实践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定期与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学生在用人单位表现,从用人单位中汲取经验及行之有效的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教育培养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1、 健全价值塑造育人教学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 任务,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 “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承“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加强学生及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导学思政”为抓手,建立并完善医院研究生思政工作体系,加强以党建为引领的研究生集体建设,选优配强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自 2 016 年成立伊始就开启现代医学教育的实践。临床医学院于 2018年试行启动临床教师分系列评聘工作,并于2021年对《临床医学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了临床教师差异化学术发展路径和分类评价标准,契合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以及清华大学新医科发展需求。目前,聘有临床教研系列教师11人,其中长聘教授7人、准聘副教授3人和助理教授1人;临床系列教师98人,其中教授33人和副教授65人。

2、 加快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平台 整合资源加大对 教学平台的投入,以建设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为契机,迅速建立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智能化教育教学平台,包括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包括医学高级模拟中心、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室等)、数字化人文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以及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专兼职教育教学平台骨干师资队伍等软性条件,开发临床技能模拟培训系列课程,建设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3、以临床教学胜任力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设有专门的研究生导师制度,包括导师的遴选、导师的培训及导师的考核,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制度。临床医学院也设有导师管理制度和人才引进制度。对于已经是本学科的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对于新晋升的导师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在人才引进时充分考虑学科发展需要和科研梯队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引进高素质人才。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形成有利的保障。

4、 完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 研究生培养及住院 —专科医师培养相适宜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教研室组织架构,完善以专科为基础的住培、专培基地组织架构。明确科室、教研室、住培及专培基地、课程负责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注重完善医院现有“院级领导 -教学部-科室”三级教学管 理体系。加强专职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建立一支规模适度、专业化的教辅人员团队。扩大专责教学主治医师队伍规模。加强各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专职教师的培训,完善选拔、评价及激励机制。加强教学督导,对于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定期督导并形成反馈,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科学研究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聚焦临床问题,以医工交叉为突破,以价值科研、有组织科研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积极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医学研究平台: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临床医学研究平台为目标,建设了临床转化科学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大数据中心、临床药械中心和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等。

2、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科研项目管理、经费使用及科研绩效方面,简化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放管服”,发挥科研人员的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决破除“五唯”,探索建立以科学价值、应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学术评价体系,鼓励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健康需求为引擎的临床医学研究。优化科研奖励机制,加强医学科研伦理管理,加强生物医学研究数据安全管理。

3、积极开展价值科研: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重点,践行 CDR(Clinical Driven Research) 、B2B2C(From Bed to Bench to Customer)模式,做价值科研。依托清华大学 理工文等多学科优势,促进跨领域交叉创新研究。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2 021 年,本学位点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党课、社会实践、影视观演、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活动,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深入学习清华大学传统文化;重温革命历史, 学习英雄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激励新时代青年学子们 投身医疗、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五)产学研合作情况

加强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与规范。建立与清华大学、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管中心成果转化平台的对接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按照 “产学研结合的纽带”的工作思路,构建健康科技孵化器,探索以合作方式建设示与交易的信息化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发布机制,实现研究团队、医院与市场的对接,共享转化收益。

(六)服务国家战略

1、 精准医学研究院遵循国务院《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 2025 年)》总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系统梳理、科学凝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技和临床优势,联合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医院管理研究院等国内相关领域优势团队共同研究发起“肝癌精准防治行动计划”。

“肝癌精准防治行动计划”定位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国家重大行动计划、精准医学引领的创新发展计划和系统工程驱动的能力提升计划,目前已列入中国工程院 2022年重点战略咨询项目指南。

2、 精准医学 研究院的支持下,作为百万人口的超大社区 ——天通苑内核心的医疗主体,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昌平区政府合作启动天通苑智慧健联体计划,将智慧医疗嫁接于健康医疗联合体,为辖区居民提供集预防、诊断、康复、慢病管理、高龄照护等为一体的健康医疗服务。研究院通过提供智慧医疗核心技术与合作伙伴,协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组建基于清华智慧健康医疗体系 (Tsinghua Healthcare Intelligent System, 简称“THIS”)的“智慧健联体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智慧健联体示范,形成全球社区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创新高地。

3、精准医学 研究院在清华大学科研方针的指导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 陆续承担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在人工膜肺、柔性电子、无接触诊疗、医疗机器人、 智慧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开始临床转化应用。

4、 “‘健康中国’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设立的重大咨询项目,由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领衔,集结了工程院和科学院 7 大学部、26 位院士通力协作,以“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为纲领,深入调研国内外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全面总结大健康生态体系发展需求、机遇与挑战,制定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发展的战略计划和实施路径,为国家规划智慧医疗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本项目已于 2021 年 9 月完成结题评审。

本项目的重要成果是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等四项核心基础要素的建设奠定智慧医疗发展的根基,并以此为基础来建设和实施十大智慧医疗重点工程,包括 :智慧医院、智慧医联体、全民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养老、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互联网医疗、国际医疗、智慧健康科技产业、智慧药械创新研发、智慧医疗人才培养等。

5 、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激发医学生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创作与传播的热情,培养医学生健康科普能力,展现医学生科普风采 2 021 1 2 1 7 日临床医学院举办 “清华大学第三届健康科普演讲比赛”。

健康科普演讲比赛 2 019 年开始举办,旨在通过健康科普演讲比赛 提高学生们的科普能力 激发学生的医学科普文章创作热情。

(七)国际合作交流

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搭建和利用国际交流平台,提升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全球优秀医学人才的吸引力。 深入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将国际化视野作为人才 培养的目标之一,强化清华特色、具有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依托清华大学,创建双向国际人才培养交流项目如暑期游学项目、短期交流访学等。鼓励各专科积极争取建立国际行业协会认可的专科医师培训项目,实现学员招录国际化, 2021 年新招收国际生 2名。加强师资队伍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培养, 不断提升国际创新合作能力。加大选派优秀人才参 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力度,积极承办国际学术论坛,提升临床教师的英文教学能力。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 学科总体建设水平不够高、不够均衡

2、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研究生导师规模较少。

3、资源配置能力存在不足,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不足。

4、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国际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5、研究生毕业就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 021 年学位论文抽检中,临床医学研究生共抽检 5篇,论文全部通过。

六、改进措施

1、实施临床医学学科群建设 “高峰 计划 ”和 “高原 计划 ,重点 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突出 优势 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学 群,包括大内科、大外科、风湿和免疫病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骨科、医学影像科、血管外科、眼科、皮肤科、内分泌代谢科、麻醉科、老年医学中心, 实现拥有 至少 3所综合学科优势突出的附属医院、3所专科优势突出的附属医院的目标。

2、 引育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培养现有研究生导师同时,继续广纳海内外人才,打造一支优质的导师队伍。 按照《临床医学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尽快启动新一轮的教师聘任工作。在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专题师资培训项目,要求新上岗临床师资全员参加培训。

3、资源配置、研究生招生方面。利用清华大学优势资源,针对学科定位、学术梯队、医疗 服务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及学科管理七大要素,优化 重点学科资源配置 。同时,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知名专家、优秀校友的作用,吸引外校优秀生源报考我校,提高生源质量。

4、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临床转化科学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大数据中心、临床药械中心和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等,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能力。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与海外、港澳台知名医学院校的沟通,建立师生互访交流学习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多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

5、毕业就业工作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掌握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掌握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展个性化帮扶。深入用人单位调研,持续追踪 毕业生 的职业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