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施蛰存
- 别 名
- 原名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1905年12月3日
人物生平
8岁时随家迁居江苏
松江
(现属
上海
市);1922年考进杭州
之江大学
,次年入
上海大学
,开始
文学活动
和创作。1926年转入
震旦大学
法文
特别班,与同学
戴望舒
、
刘呐鸥
等创办《
璎珞
》旬刊。1927年回松江任中学教员,1928年后任上海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参加《
无轨列车
》《
新文艺
》杂志的编辑工作;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
心理分析
创作小说《鸠摩罗什》《
将军底头
》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
现代主义
思潮,推崇
现代意识
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1932年起主编大型
文学月刊
《现代》,成为专业
文艺工作者
;1935年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
阿英
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其间一度旅居香港)。1951年—1952年,
沪江大学
(现
上海理工大学
)
[9]
任教。
[10]
因言获罪、因文罹难,上海的老作家施蛰存被打成右派还因为他的一篇文章《才与德》。这篇文章引历史典故说明“乱世”以“才”取人,只要真有能耐,即便是鸡鸣狗盗之徒也可以任用;而“盛世”用人可以注重“德”。那么新中国当然是“盛世”,共产党员都是有“
共产主义道德
”的有德之人,应该是很好的。但事实上还有品德坏的干部影响党的形象;同时他认为“老子打过游击”,这是“功”,不是“德”,有功可酬以利禄,何必以位?仅有德而不了解业务,恐怕也不顶事。所以文章最后还是归结到呼吁“不拘一格用人才”上面。于是他因“乱世说”、“才与德的谬论”而被打成右派。批判他,还挖出他的历史旧账——他曾被
鲁迅
命名为妄想在对立的斗争中保持中立的“第三种人”。而如今呢,“历史给他提升了一级”——“第三种人”变成了第二种人: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第二种人。这就是姚文元的大手笔。
在反右、文革中,
姚文元
的大手笔是许多人见识过的。当一干
大文
人小心翼翼不敢写文章、偷偷用寓言曲折抒发情怀的时候,
姚文元
出来了,文章写得雷霆万钧、煞有介事、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又生动活泼,看那文章可以感觉到,他写的时候一定非常过瘾。有学者粗略统计,仅在反右运动中、在上海范围内,
姚文元
批判过的作家就有
王若望
、
徐懋庸
、施蛰存、
许杰
、
徐中玉
、鲁莽、
流沙河
等人。
姚文元关于施蛰存的奇文两例。其一,开篇横扫一大片式的:“自从右派分子向党发动进攻以来,他们就把最大的仇恨倾注在共产党头上。不论是储安平的"党天下",
葛佩琦
的"杀共产党",
徐仲年
的乌鸦啼,施蛰存的"才与德"……不管有多少花言巧语,其剑锋都是对准了
党的领导
。”(《对党领导的态度是辨别右派分子的试金石》)其二,生动泼辣式的:“如果说,施蛰存是用阴险的冷箭射向共产党,徐仲年是用仇恨得发抖的手握着刀砍向共产党,那鲁莽就是在地上大爬大滚披头散发用流氓手段扑向共产党和靠近共产党的民主人士——这是一种向党进攻的新的战术。”(《鲁莽耍的是什么把戏》)曾有人回忆姚文元小时候写作文,被他的国文老师笑评为:为了追求文章效果(感人或惊人),写一篇作文,就要写死一个人。这倒像是一个隐喻或谶语?此时的姚文元煽惑性已不可小觑了。那个原来见到施蛰存总是恭恭敬敬唤一声“施伯伯”的
姚篷子
的儿子,已是被
张春桥
赏识的大笔杆子。他定了批施蛰存的调子,后来人或认同,如翻译家
王道乾
的“正像姚文元同志说的,施已从"第三种人"转变为"第二种人"——反社会主义的人”,或者像文艺理论家
以群
进一步发展姚观点,说施蛰存其实也并没有“做定”第三种人,“他二十余年来一贯"做定了"的倒是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
无产阶级文学
的第一种人”。当时人人都要表态,
巴金
等作家也曾联名撰写批判文章;施蛰存的同事、学生纷纷检举揭发施蛰存的种种“罪行”。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
古典文学
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11]
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施蛰存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著称,着意描写人物主观意识的流动和心理感情的变化,追求新奇的感觉,将
主观感觉
融入对客体的描写中去,并用快速的节奏表现病态的
都市生活
,成为中国“
新感觉派
”的主要作家之一。
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并且通过他主编的三十年代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
现代
》,培植出
中国现代文学
最成熟最完善的
现代派
,使现代主义进入中国现代文坛并形成气候,造成中国文坛
现实主义
、
浪漫主义
、
现代主义
三足鼎立的现象——施蛰存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和对中国文坛的贡献是不能低估的。
[12]
鉴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施蛰存曾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3年)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
施蛰存故居:岐山村。从1952年迁回岐山村居住,直至2003年11月19日因病逝世。他在岐山村内蛰伏了近半个世纪。
人物经历
施蛰存先生人像集
(8张)
1961年编撰《后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宋金元词十遗》。
友人给施蛰存的书信手札
(12张)
2003年11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人物评价
施蛰存先生著作集
(20张)
施蛰存的小说,宛如身着华丽的中式旗袍,在传统民乐的伴奏下跳着异国的
华尔兹
。施蛰存胸襟豪放超然,不耽于党同伐异的文坛纷争。当编辑,他便积极扶植
新锐
;当作家,他又能挣脱俗务(他曾在上海
松江县
立中学当教员),黾勉力行,自当楷模,所作虽不多,但大都是精心策划之作,决不像一般海派作家稍有题材便率尔操斛,所以能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艺界独当一面,站稳脚跟。他不惟
新文学
,即古籍
校勘
亦从容做来,成绩斐然(施编辑有《
晚明二十家小品
》等古书)。
施蛰存的小说成就在二十世纪的小说史上是被遮蔽的;他的为大众注意,多半导源于1930年代他和
鲁迅
关于《庄子》和《文选》的那场笔墨官司。施因此在
文革
中受到牵连,而关乎他崇高文学价值的小说创作则长期受到漠视,他的作品在图书馆里曾经备受冷落。
[14]
主要作品
《江干集》(1923年)、《上元灯》(1929年)、《李师师》(1931年)、《
将军底头
》(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
善女人行品
》(1933年)、《小珍集》(1936年)、《四喜子的生意》(1947年)
《灯下集》(1937年)、《待旦录》(1947年)、《
枕戈录
》(1992年)、《
卖糖书话
》(1997年)、《沙上的脚迹》(1994年)、《散文丙选》(1998年)、《
云间语小录
》(2000年)、《
北山散文集
》(2001年)
《匈牙利短篇小说集》(1936年)、《波兰短篇小说集》(1936年)、《劫后英雄》(1939年)、《
丈夫与情人
》(1945年)、《妇心三部曲》(1947年)、《荣誉》(1952年)、《轭下》(1952年)、《
征服者贝莱
》(1957年、1958年)、《恋爱三味》、《
外国文人日记抄
》(1995年)
《
唐诗百话
》(1987年)、《水经注碑录》(1987年)、《词学论稿》、《历代词籍序跋萃编》、《
词学名词释义
》(1988年)、《
北山集古录
》(1989年)、《
金石丛话
》(1991年)、《
文艺百话
》(1994年)、《宋元词话》(1999年)、《
北山谈艺录
》(1999年)、《
北山谈艺录续编
》(2001年)、《
唐碑百选
》(2001年)、《
品唐诗
》(2015年)
出版图书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
-
《北山集古录》是1989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0-7-1
-
《北山楼诗》是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1-10
-
《北山散文集》是2001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1-01
-
《北山谈艺录续编》是2001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4-01
-
《词学名词释义》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此书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32-1
-
《将军底头》,施蛰存所著历史小说,1932年1月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该书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影响,表现历史人物情欲与理性的冲突。李欧梵称“其光彩与技巧在中国直至今日还从未再次被达到过”。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5-4-1
-
《金石丛话》这套书本来是以“文史知识丛书”的名义出版的,现在改成“文史知识文库”。作者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7-12
-
《卖糖书话》是199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7-7
-
《梅雨之夕》是现代作家施蛰存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929年8月收入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写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心理历程,通过对少女的美的感受,下意识接近少女,目光相遇时的局促,然后用雨伞荫蔽着送她在雨中行走,途中怕两人的熟人看见,怕自己的妻子看见,以及误以...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15-4
-
《品唐诗》,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13-1
-
《善女人行品》是2013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1-5
-
《唐碑百选》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14-9
-
《唐诗百话》【最新修订版】是2014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本书主要对唐诗进行了赏析分析,对唐诗创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了介绍,还有对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88-03
-
《外国文人日记抄》是198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4-04-01
-
《文艺百话》是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0-5
-
《云间语小录》是2000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2-7
-
《枕戈录》是1992年7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5-1
-
《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惠中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0-4-1
-
《词学第12辑》是2000-4-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2-01
-
《施蛰存日记》是2002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施蛰存。
-
-
-
北山楼词话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12-8
-
本书辑录词学名家施蛰存历年撰写的独具创意的词学论文与他的词学研究名著《词学名词释义》、《花间新集》、《王修微集》等,对研究中国词学发展史与历代著名词人极有启示
-
-
-
词籍序跋萃编作者名称 施蛰存
-
本书凡十卷。包括:唐、五代、辽、金至清词别集序跋,词总集、选集序跋及词话、词谱、词律及其他序跋等。
-
-
-
待旦录作者名称 施蛰存
-
施蛰存散文集
-
-
-
灯下集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4-8
-
《灯下集》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1937年,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已在上海登陆,我国展开了全面抗日战争。因此,这本书没有发行到内地各个城市。此后,经过了八年抗战,五年内战,这本书没有再版的机会。全国解放以后,连上海的各个图书馆里,也不见此书。从去年开始,出版界掀起了一股“散文热”,陆续出版了不...
-
-
-
散文丙选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8-5-1
-
-
-
沙上的脚迹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5-3
-
-
-
施蛰存日记:闲寂日记.昭苏日记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2002-1
-
本书体裁为日记版本,主要写施蜇存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先生在日记艺术的探索上是自觉而积极的,他走在了当时社会的前列。施蛰存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成为了“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施先生的日记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这在当...
-
-
-
水经注碑录作者名称 施蛰存
-
-
-
宋元词话作者名称 施蛰存作品时间 1999-2
-
《宋元词话》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