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韬元 东晋 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 太康 )人。她是安西将军 谢奕 之女,东晋政治家 谢安 的侄女, 王凝之 的妻子, 王羲之 的儿媳。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 咏絮才 ”。婚后,丈夫王凝之之弟 王献之 与宾客谈论,词理将屈,谢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议论,发挥王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其谈锋之健不让男子。后在 孙恩起义 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她率领侍女挥刃入敌群,手杀数人。后被俘,坚贞不屈,被 孙恩 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
谢道韫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济尼常称赞:“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从此后称赞妇女超逸脱俗,常用“ 林下风 ”比喻。谢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原有集,已失传,今仅存数篇。如《 古诗源 》收录的《 登山 》诗,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 拟嵇中散咏松诗 》则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诗歌题材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概述图来源
谢道韫出身 陈郡谢氏 东晋 女诗人,安西将军 谢奕 的长女, 宰相 谢安 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 谢安 问她,“《 毛诗 》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 诗经 三百篇,莫若《 大雅 ·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 魏晋 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 望族 ,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 王羲之 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 王徽之 ,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 王凝之

谢道韫 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 草书 隶书 ,先后出任 江州 刺史 、左将军、 会稽 内史 ,迷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 拜神 。谢道韫嫁 王凝之 为妻,婚姻并不幸福。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 逸少 (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 谢据 ,兄弟中有 谢韶 谢朗 谢玄 谢渊 ,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 谢韶 ,胡是 谢朗 ,羯是 谢玄 ,末是 谢川 ,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 东晋 王朝气数已尽, 孙恩 卢循 起义爆发了。当时任 会稽 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 道教 ,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 道祖 能保佑百姓不遭 涂炭 。谢道韫 劝谏 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 蒙难 的惨状,手持 兵器 带着家中 女眷 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她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 郡守 刘柳 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谢道韫长于诗文, 刘孝 标注《 世说新语 ·言语》引《 妇人集 》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 隋书·经籍志 》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 。《 艺文类聚 》保存其《 登山 》(又名《 泰山吟 》)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 ,《 全晋文 》收其《论语赞》。
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 魏晋 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人称道家的《 老子 》、《 庄子 》和儒家的《 》为“ 三玄 ”), 清谈 成为一种风气。有的人甚至通过 谈玄 ,“累居显职”。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 谈议 ”,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
济尼:“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晋书》 :“夫繁霜降节,彰劲心于后凋;横流在辰,表贞期于上德,匪伊尹子,抑亦妇人焉。自晋政陵夷,罕树风检,亏闲爽操,相趋成俗,荐之以刘石,汩之以苻姚。三月歌胡,唯见争新之饰;一朝辞汉,曾微恋旧之情。驰骛风埃,脱落名教,颓纵忘反,于兹为极。至若惠风之数乔属,道韫之对孙恩,荀女释急于重围,张妻报怨于强寇,僭登之后,蹈死不回,伪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守节而就终,斯皆冥践义途,匪因教至。耸清汉之乔叶,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贞蕤,无惭雅引,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妇人集》:“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
余嘉锡 :“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谢道韫咏雪
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侄儿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就是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 咏絮之才 ”。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 汉代 班昭 蔡琰 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 三字经 》“ 蔡文姬 ,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谢道韫 林下风气

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在当时只有同郡的 张彤云 ,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张彤云嫁到顾家。朱、张、顾、陆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谢道韫与 张彤云 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 林下风气 ;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 [11-12] 谢道韫生逢崇尚风神气度、“竹林七贤”之遗风尚在的东晋,出身于名流世家,加之自身又才华横溢,因此行事潇洒不羁,颇类男子。“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可谓道出了谢道韫的个性气质。“林下”指魏晋交接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向以行为旷达著称。按:济尼之言,实际是说顾家妇(张。玄妹)不如王夫人(谢道韫)。称赞王夫人神情闲雅,大有竹林名士的风气,顾家妇不过是妇女中的优秀者而已 这则小故事用烘云托月的对比方法写出了谢道韫的与众不同。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 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七宗亲部七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0-22]
  •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一代才女谢道韫:林下之风咏絮才 .嵊州新闻网 .2007-11-09 [引用日期2013-10-22]
  • 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列女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10-22]
  • 世说新语笺疏排调第二十五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0-22]
  • 艺文类聚卷七山部上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0-22]
  • 中国古代女诗人盘点/组图 .华夏记者网 .2009-10-09 [引用日期2013-10-22]
  • 王凝之妻谢氏.初,同郡张玄妹亦有才质,适於顾氏,玄每称之,以敌道韫。有济尼者,游於二家,或问之,济尼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30)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 谢二家,人间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①。” 【注释】①林下:竹林之下或树林之下,实指隐士所在之处。按:济尼之言,实际是说顾家妇(张玄妹)不如王夫人(谢道韫)。称赞王夫人有隐士风度,顾家妇不过是妇女中的优秀者而已。 【译文】谢遏非常推重自己的姐姐谢道韫,张玄常常称赞自己的妹妹,想使她和谢遏姐姐并列。有个尼姑叫济尼,和张、谢两家都有交往,别人问她这两个人的高下。她回答说:“王夫人神态风度潇洒爽朗,确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心地清纯,洁白光润,自然是妇女中的优秀者。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笺疏】 〔一〕嘉锡案:林下,谓竹林名士也。赏誉篇曰:「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是其证。此言王夫人虽巾帼,而有名士之风,言顾不如王。晋书列女传所载道韫事迹,如施青绫步障为小郎解围,嫠居后见刘柳与之谈议,皆足见其神情之散朗,非复寻常闺房中人举动。类聚八十八引其拟嵇中散诗曰:「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雕。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不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居然有论养生服石髓之意,此亦林下风气之一端也。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至称顾家妇为闺房之秀,不过妇人中之秀出者而已。不言其优劣,而高下自见,此晋人措词妙处。 资料图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三批剧照(27) .新浪 .2007-03-24 [引用日期2013-10-22]
  • 裴娣娜、刘翔平主编 .《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5年 :第473-474页 《谢琉墓志》:长姑讳[道]韫,字令姜,适琅邪王凝之,江州刺史。 释法林《辨正论》注引《晋录》:琅邪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 《晋书· 列传第六十六》“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