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 发明并大量生产之后,各式固态半导体组件如 二极管 、晶体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 真空管 在电路中的功能与角色。到了20世纪中后期半导体制造 技术进步 ,使得集成电路成为可能。相对于手工组装电路使用个别的分立电子组件,集成电路可以把很大数量的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芯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集成电路的规模 生产能力 ,可靠性,电路设计的 模块化方法 确保了快速采用标准化集成电路代替了设计使用离散晶体管—分立晶体管。 集成电路 对于离散晶体管有两个主要优势: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组件通过 照相平版 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而不是在一个时间只制作一个晶体管。性能高是由于组件快速开关,消耗更低能量,因为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2006年,芯片面积从几平方毫米到350 mm 2 ,每mm 2 可以达到一百万个晶体管。第一个集成电路雏形是由 杰克·基尔比 于1958年完成的,其中包括一个 双极性晶体管 ,三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相较于现今科技的尺寸来讲,体积相当庞大。 一、根据一个芯片上集成的 微电子器件 的数量,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小型集成电路(SSI英文全名为Small Scale Integration) 逻辑门 10个以下或 晶体管 100个以下。 中型集成电路( MSI 英文全名为Medium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1~100个或 晶体管101~1k个。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英文全名为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1~1k个或 晶体管1,001~10k个。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英文全名为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1~10k个或 晶体管10,001~100k个。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英文全名为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01~1M个或 晶体管100,001~10M个。 GLSI(英文全名为Giga Scale Integration)逻辑门1,000,001个以上或晶体管10,000,001个以上。 二、按功能结构分类: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 模拟集成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 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