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是如何变成伊斯坦布尔的?
![树大师](https://pic1.zhimg.com/v2-8d9fc90b7f81bde3a97642e9eef35b6f_l.jpg?source=172ae18b)
![](https://pic1.zhimg.com/v2-4812630bc27d642f7cafcd6cdeca3d7a.jpg?source=88ceefae)
丝绸之路的终点,全球贸易的交汇点,世界渴望之城,它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光辉,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的首都,虽然这时代已经走远,但它的荣光依然照耀欧亚非三大洲,它就是伊斯坦布尔。
这座古老城市的第一个名字很可能是莱戈斯「Lygos」,这是来自于古色雷斯人的名字。
到了公元前7世纪,德尔菲的神谕告诉了麦加拉的统治者拜占斯,让他在瞎子的对面建城。
一开始他并不明白神谕的意思。
但当他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他终于明白:在亚细亚那边的岸上有个叫卡尔西顿的希腊城市,而他所在欧罗巴海岸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良港,于是拜占斯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他的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拜占庭「Byzantium」。
而到了公元四世纪的时候,罗马人已经征服了拜占庭,但是在君士坦丁之前的罗马帝国时代,它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重建并扩建了拜占庭,并于公元330年宣布迁都第二罗马「Secunda Roma」,到了五世纪,它又被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或者万城女皇「Vasileousa Polis」。
从狄奥多西二世皇帝时起,人们逐渐称新罗马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is」或君士坦丁波利斯「Kōnstantinoupolis」即「君士坦丁的城市」。
而在西部帝国的罗马人,会称它为君士坦丁罗马「Constantinopolitana Roma」,用以区别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城。
宿敌波斯人称它为罗马人的王冠「Takht-e Rum」,中世纪维京人称它伟大之城「Miklagard」。
而民间有时会直接将城市名称简化为「城」即「波利斯」,而进城去这句话的希腊语的语音则成为了俗称,开始称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İstanbul」。
大征服时代的阿拉伯人称它为罗马人的伟大城市「Rūmiyyat al-Kubra」,阿拉伯征服者穷极尽了他们想象中的一切荣耀之词表达了对它的渴望,在先知穆罕默德给予罗马人的皇帝,希拉克略的信中描述:「安拉的统治将达到库思老的王国从未涉足的疆界」
自倭玛亚王朝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开始,不知道有多少安拉的战士在新罗马城下折断了刀剑,新罗马对穆斯林们来说既是一个伤疤,也是一个渴望的源泉,驱动征服者们勇往直前。
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终于征服了新罗马,彻底灭亡了国祚千年的东罗马帝国。
康斯坦丁尼耶「Kostantiniyye」是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语里的写法,而伊斯坦布尔才是希腊语的俗称,在奥斯曼帝国官方来说,康斯坦丁尼耶「Kostantiniyye」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是这座城的正式名字,但是伊斯坦布尔也会偶尔使用。
同时也诞生了诸如「高门」、「大城」、「幸福之家」、「国家住所」、「王座」的俗称。
但奥斯曼帝国时代的「伊斯坦布尔」指的还是「新罗马」,也就是老城区,即现在的法提赫区,而「康斯坦丁尼耶」指的是君士坦丁的城市,皇帝都城,也就是说「伊斯坦布尔」加上了「加拉太」「于斯屈达尔」和「埃郁普」几个城区后,才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康斯坦丁尼耶」,也就是说「伊斯坦布尔」属于「康斯坦丁尼耶」。
但在这个城市失去土耳其首都功能之后,就以老城区代表整个地区,凯末尔下令正式以伊斯坦布尔取代君士坦丁堡作为这座城的名字。
如果要方便理解,老北京二环以内是伊斯坦布尔,外面包括其它环和附近村镇在内的整个北京市,就是康斯坦丁尼耶,也就是君士坦丁堡。
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开始使用「拜占庭帝国」这个名字来指代其首都所在的东罗马帝国,而俄罗斯帝国会管君士坦丁堡叫做「沙皇格勒」,意为皇帝都城,古代的塞里斯王朝会称其为「鲁米城」、印度诸国会称它为凯撒之城「Kayser-i Zemin」
当然到了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它的名字就是伊斯坦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