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恐惧症又名广场恐怖症,为 焦虑症 的一种。特指在 公共场合 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因为要逃离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会令人感到尴尬的。
常以 自发性 惊恐发作 开始,然后产生 预期焦虑 回避行为 ,提示条件化的形成。 广场恐怖 症状的扩展和持续都可以用症状的反复出现使 焦虑情绪 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加上害怕昏倒或当众出丑可加重焦虑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年中大约有5%的人会出现广场恐惧症,在女性身上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发生多在18~35岁之间。害怕在空旷的场所会行走不稳或跌倒的患者起病多在40多岁,且病程趋向慢性。一般说来,广场恐怖症病程常有波动。许多患者可有短时间好转,甚至 完全缓解
基于临床观察,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广场恐惧症无 惊恐发作
这类患者在 广场恐怖 症状出现前和病程中从无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如会场、剧院。
(2)害怕使用 公共交通工具
(3)害怕单独离家外出,或单独留在家里。
(4)害怕到空旷的场所。
当患者进入这类场所或处于这种状态便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 头昏 心悸 胸闷 、出汗等 植物神经 反应;严重时可出现 人格解体 体验或 晕厥 。常随之而出现 回避行为 。在有一次或多次类似经历后,常产生 预期焦虑 。在有人陪伴时,患者的恐惧可以减轻或消失。
2.广场恐惧症有惊恐发作
有以下三种表现:
(1)广场恐怖症起病前从无惊恐发作,不在害怕的场所也无惊恐发作,只在经历害怕的场所或境遇时极度恐惧,达到惊恐发作的 诊断标准
(2)广场恐怖症起病前经历过一次或多次惊恐发作,害怕单独出门或单独留在家里;在 惊恐障碍 得到有效治疗后,广场恐怖会逐渐消失。
(3)广场恐怖和惊恐发作见于同一患者,患者既在人多拥挤的场合感到紧张不安,在一般情况下也有惊恐发作。这种情况常需分别给予适当治疗,两类症状才会消失。
1.心理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 如心理教育, 支持疗法 ,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预期焦虑,鼓励患者 重新进入 害怕的场所;减少回避行为则需要取有针对性的 认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无惊恐发作的广场恐怖症以 暴露疗法 为主,先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引导患者想象害怕的场所或情境,然后鼓励患者进入现场暴露,反复训练,直到取得满意效果。单纯 认知疗法 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惊恐发作,但对广场恐怖症无效,而暴露疗法可减轻广场恐怖症,但非惊恐发作。
(3) 药物治疗 有惊恐发作的患者宜先采用抗惊恐的药物治疗。
2.暴露疗法
长时间表现出惊恐障碍的广场恐惧症患者常用暴露治疗法,这种治疗法的目的不单单在于使惊恐发作消失,而且使在诊所的情境下的广场恐惧症消失。
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2.特定的恐怖症:特定的恐怖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 来自: 百科名医网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看到“细小密集”排列的物体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如蜂窝、虫卵、鱼籽等,通常他们会感到头晕,恶心,头皮发麻,现实中,这种症状几乎人人都有,只不过轻重不一而已。当这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就被称这密集恐怖症。那到底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该病呢?“密集”恐惧症主要是指,患者一...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精神心理科 来自: 百科名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