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个回答
小曼来啦!希望小曼的回答能帮到大家, 记得点赞收藏呀~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定义:
1.定量研究:
是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对比信息,只有对这种信息才有可能进行计算,并进而对资料作更广泛的定量分析。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2.定性研究:
对观察资料尽心归纳、分类、比较,从而对某个或者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在定性研究中,不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而是通过实地观察,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访问来获得丰富的资料,凭借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等做出判断。
定量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中的类型,最主要的是 实地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内容分析法。
1.实地调查法:
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以便进一步对这个总体进行研究。 实地调查法以抽样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 。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显性内容进行 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 描述和分析。研究者所分析的是外在的、表明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
(1)内容分析法最大的优点:
既省钱又省时; 另一个优点是 保险系数大 ,弥补过失比起其他研究来要容易很多。
此外,内容分析是一种 非干扰性的研究方法 ,它不会打扰我们的研究对象,对结果造成影响。
(2)内容分析法的缺点:
首先,它 只局限于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同时,资料的效度存在一定问题,一般内容分析法的 信度较高而效度较低 。
3.实验法:
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实验法有三对基本要素: 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法分为 控制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是否对实验过程进行干预。
定性研究的方法:
定性研究的类型要多一点:主要包括 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话语分析、投影技法、民族志、个案研究法 。
1.访谈法:
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社会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
访谈因研究目的、性质、或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访谈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访问、深度访谈、座谈会、焦点小组。
2.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之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3.文本分析&话语分析:
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都是定性研究方法,都是质化研究。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旨在运用符号学、结构主义和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文本的结构与意义,对文本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与发现,探索意义的不同解读方式和文本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力量。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 来自阐释学和人文主义,主要概念是再现、刻板印象,主要依赖于阐释学、叙事学和符号学、解构主义。
话语分析的关注点:即在于 揭示话语是如何由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所构成以及话语对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和信仰体系的建构性作用; 另一个关注点是 历史变化 ,即不同的话语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结合起来,通过变异、变化和斗争,建造一个新的、复杂的话语,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具体说明变化着的话语结构。
4.投影技法:
投影技法通过 隐蔽、无结构、非直接的 询问方式,鼓励被调查者将其对所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情感投射出来,在投影技法中,并不要求被调查者描述自己的行为,而是要他们解释他人的行为。
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被调查者就间接地将他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情感投影到相关情景中。因此,通过分析被调查者对那些没有结构的、不明确的而且模棱两可的“剧本”的反应,自己的态度也会被揭示,剧情越模糊,被调查者就越多地投影自己的感情、需要、动机、态度和价值观。
5.民族志:
是 从人类学的“田野研究”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也可以归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对于西方的人类研究者而言,这种方法可用于理解非西方民族的仪式、文化和生存方式。
民族志研究方法 包括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写作 两个部分。民族志包括:交流民族志、批判民族志、个人民族志、网络民族志等。
6.个案研究法: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大家,记得点赞收藏呀!
我是 @曼知MZ , 如果在论文写作或者课业上遇到任何难题,欢迎随时私信小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