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郭富城返港发行首张粤语专辑《跳不完·爱不完·唱不完》。

专辑仍然突出唱跳优势,以《第四晚心情》为主打,但也有《我为何让你走》这首精品慢歌。

总体而言,基本延续前期国语风格,未有做太大变化。

小美的名字,已在填词人一栏。

两人识于微时,交情确非一般娱乐圈人士可比拟。

1993年,郭富城发行了第二张粤语唱片,《没有你的爱》。

在首张粤语专辑基础上,惊喜来自慢歌。

气息控制和头腔共鸣都有明显进步。

气息更为悠长,声音稳定性提高,圆润和磁性特质开始凸显。

娱乐圈即名利场,声色犬马与灯红酒绿堪称标配。

有的人荒废,有的人成长。

这也是常态。

一开始的郭富城完全没有声乐功底。

但他用三年时间,一边拍广告、接电影、跑宣传,一边苦练唱功,终于打下坚实基础。

然后开始了唱功的飞速蜕变与成长。

1994年,推出了两张粤语专辑。

一张是被称作「重磅炸弹」的《狂野之城》。

从形象到曲风都几乎180°反转。

蘑菇头消失了。湿漉漉的发丝掩盖下,眼神从柔和变得男子气十足。

似乎一夜之间,一个少年完成了蜕变。

嗓音开始略略低沉,配合狂野舞姿,令人目眩神迷。

这个年度,《狂野之城》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及叱咤乐坛至尊歌曲三个大奖。

而另一张粤语专辑《铁幕诱惑》,则迎来了唱功的显著蜕变。

假声和颤音,这两个标志性的唱功技巧开始出现在他的歌曲演绎中,尤以假声最为突出。

唱腔更加干净利落,对声音的处理也变得更为细腻。

而又仅短短个月后,又一次蜕变开始。

1995年3月,郭富城发行了一张EP,《你是我的一切》。

雷颂德的名字出现了。

他心气甚高,想要做的是全香港音乐人没做过的东西。

而郭富城本身一直就力图创新。

二人一拍即合。

这张EP有四首歌,其实也可以说是两首,《你是我的一切》和《望乡》及改编版。

这两首慢歌,让人会感受到一种翻覆的蜕变。

气息完全沉稳,声底变厚。

他的声音更显凝练,平稳舒缓、高低随心。

雷颂德也以这次出手,完成了电影配乐到音乐制作人的转变。

1995年5月23日,《纯真传说》发行。

作曲编曲,几乎由雷颂德一人包揽,打造《铁幕诱惑》的谭国政只献出一首《是又怎样?》。

词作者也都是一时俊杰,包括小美、林夕、黄伟文、林振强以及潘源良。

甚至郭富城自己都创作了一首,叫做《小城故事Budali》。

专辑风格刚柔并济,融爵士与摇滚为一炉。

质素极高,每一首都可强推。

而最震撼的,当然莫过于主打歌《纯真传说》。

真声高音抵达了Bb4。

郭富城轻松驾驭,在最顶端处甚至还有强颤音处理。

贵族气质、曲风前卫,开风气之先。

即便在二十六年之后的今天,也绝不会感觉过时。

这首歌对郭富城的声音极限进行了探索。

用雷颂德的话来说,郭富城会深度参与创作建议,比如尝试再唱高八度。

多方的合力,造就了经典。

另外一首励志风格的《强》,在香港亦是街知巷闻。

若听过这两首歌。

会对郭富城真声力量的强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其原版极难翻唱。

这张大碟获得1995叱咤乐坛大碟ifpi大奖。

而自此后,郭富城就步入了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路途。

他的歌,不但音域偏高,且要求真声力量与假声应用纯熟,对气息的控制亦要求极高。

所以若论歌曲的综合难度,或可谓之「四大之首」。

两个小插曲。

一个是在《纯真传说》大热之后,黎明对雷颂德暗送秋波,被雷婉拒。

另一个,是年轻气盛的雷颂德与小美因工作产生嫌隙,负气出走。

所有的偶遇,都是命中注定。

本来对雷颂德求而不得的黎天王,迎来了意外之喜。

而郭富城与雷颂德仅有的这次合作,堪称石破天惊,异常成功。

但纵观郭富城歌路,所谓雷颂德帮他「洗底」的说法显得甚为滑稽,实力的得来,唯努力之功。

数月后,郭天王推出了个人第六张粤语专辑《备忘录》,堪称精良无双。

郭富城、小美、谭国政的「铁三角」组合成型。

这一年,若论唱功,其实已然大成。

自此开始。

郭富城在粤语歌坛的崛起就已无人可挡。

更高的巅峰。

正在不远处,悄然等待。

在奖项的浮云之外。

一个歌手的根底,始终应由唱功和歌曲演绎能力所决定。

人生的本质亦是自我历练。

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就该尽力去做到极致。

以此着眼,郭富城确实令人激赏。

这一路走来,其在歌舞影三个领域的强势崛起。

都无非,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也算一个「标杆」般的启示。

适用任何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