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一世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6年10月)波斯语: داریوش ;希伯来语: דָּרְיָוֶשׁ ;又称 大流士大帝 波斯帝国 第三位皇帝,出身于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曾随 冈比西斯二世 远征 埃及 ,被任命为万人不死军总指挥,而后借冈比西斯二世 暴亡 之际掌权年仅28岁登基继位,大流士不仅是 波斯帝国 的伟大君主,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在 继位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逐个击破的策略,先后发动十八次大战役,铲除了八大割据势力的首领,偌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功成身就, 踌躇满志 ,并巡行各地。在巡行至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他让人在附近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 贝希斯敦铭文 》,为自己歌功颂德,以便 流芳百世 。他自称“万国之王”,后世尊称为“铁血大帝”。

冈比西斯去世后,由大流士、 欧塔涅斯 、音塔弗列涅、戈比亚斯、叙达尔涅斯、 迈加比佐斯 、阿司帕提涅斯组成的七人集团得到奴隶主贵族的支持,回国平定叛乱。同年7月10日 [2] ,大流士率军在米底的西迦耶胡瓦提堡杀死高墨达。 根据 希罗多德 撰写的《 历史 》记载, 高墨达 去世几天后,大流士和同伴们探讨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未来:欧塔涅斯提议建立共和制国家,迈加比佐斯希望建立寡头政治,而大流士本人则希望维持君主专制。最终,大流士以君主专制能维持强有力的集权为由说服了其他贵族,不久后便公开称王 [1] 大流士一世登基后,由于他极力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1] 。在此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巴比伦 埃兰 、米底等地先后爆发起义,大流士率军四处平叛,连续作战十八次,并擒获八名暴动首领,扭转帝国濒于瓦解的局势。 在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后,继续向外扩张。 前518年派兵远征印度,征服印度西北地区,建立波斯帝国第20个行省。 [1]  谢玉珊, 徐虎. 大流士一世改革与波斯帝国的全盛[J]. 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 1996. [2]  周洪祥, 吴宇虹. 从《贝希斯敦铭文》、《历史》辨析大流士夺位真相[J]. 史学史研究, 2009(04):81-90. [3] 波斯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大流士一世是怎么做到的 .个人图书馆.2019-6-27 [引用日期2013-06-07] [4] 第九位 大流士一世 . 网易探索.2006-08-15 [引用日期2013-12-20] [5]  未知.铁血大帝——大流士一世.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