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一代领袖,但关于他的事迹鲜有记述,柏灌王朝的历史,目前仍存在疑问。《山海经》云:
“有鸟焉,名曰灌灌。”
可知,“灌”是指一种鸟类,柏灌也就是大型鸟类的意思。
于是,人们推测:
从柏灌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信仰——鸟崇拜
。经过对三星堆遗址第二期文化的深入挖掘后,在里面找到了很多与鸟有关的器物,正好与猜想相吻合。
某些考古学家分析认为,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蚕丛有关的话,那么遗址很可能也跟柏灌部落有关。
03
新纪元的蜀王—鱼凫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里有一种“树”,一亮相就凭惊艳的造型成为焦点,它就是:
青铜神树。
此树高3.96厘米,树干残高384厘米。共有三簇树枝,每簇三枝,每枝中部长短枝,短枝上又结有花蕾,花蕾上则伫立着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共九只鸟;树侧倒垂一龙,缘树逶迤而下。
树的来历就与古蜀第三代蜀王——鱼凫有关。
商朝末年,今成都有条马坝河的南岸的住着一群人,他们好水,靠打鱼为生,其中有个被叫作“鱼凫”的人,是百姓的头领,成为古蜀国的王,
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在成都市的
“鱼凫村”
,发现了一个4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古城遗址。
经多方研究,学者认为
这座遗址属于三星堆遗址,并且这部分及其附近就是鱼凫的都城。
城址地势较高,顺地势而为,既可避免洪水的冲击,亦省去了四方形城垣四角在洪水时最易损毁的隐患。
传说
鱼凫崇拜鱼、鸟
,常作为神的象征刻于重要物件上。
“蜀之君长治国久长”,“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即:蚕丛、柏灌、鱼凫三个王朝的寿命都各有几百年。这些王朝的君主在古书中都被神话了,成为不死的天神,因此世人也称他们为
“三代蜀王”。
众所周知,传说有时会有虚构的成分,“君主成仙”在真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仅是后人的对于他们的幻想罢了。
杜鹃啼血
/
开元王朝
04
励精图治的“望帝”—杜宇
有文物上过太空,你信吗?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
“太阳神鸟”
金饰就实现了。2005年,
"太阳神鸟"金饰的蜀绣制品
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完成了飞天梦。
虽然并非本体,但能以这种形式飞向宇宙,足以见得它的与众不同。不仅如此,该图案目前还为
中国文化遗产
的标志。
“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
金沙遗址。
整体为圆形薄片,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该器生动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所提到的金沙遗址,则是古蜀国君王
“杜宇”“鳖灵”
的统治区。
古蜀国第四代君王
杜宇
的身世很具神秘色彩。
传说一:
《蜀王本纪》
记载:杜宇从天降至今云南省昭通市,娶了一名从今四川省崇州市井中冒出的叫
“利”
的女子,此后在蜀地称王。
传说二:
《华阳国志》
写道:杜宇为蜀王,女子利从朱提迁来,二人联姻。杜宇建国后,除了将国都定在郫县外,还把瞿四川省双流县定为别都,以有效管理其他地区。
他当王时,教导老百姓种植庄稼、搞好生产,深受人民爱戴,人们对他的尊称即为“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
“望帝”
。
他的统治区——
金沙遗址
是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遗址挖掘出的大量
祭祀礼仪性用器、大型房址、墓葬
来看,这里应是当时城市的重要居住区和墓葬区。
遗址东北部,是一处
由8座房址组成的、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木骨泥墙式大型宗庙或宫殿建筑。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先秦时期发现的最大的一群建筑。
之后随着岷江上游冰山的融化,河流水势大涨,泥沙俱下,形成的洪水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考古学家发现,在其代表性遗存
十二桥文化
与其后的上
汪家拐遗址文化
之间有一段时期的缺环,证实了
当时蜀地洪水严重
的事实。
就在杜宇一筹莫展之际,有一年,忽然从河里逆流漂来一具男尸,尸体被打捞上来后便复活了,自称是楚国人,名叫
鳖灵。
杜宇任命鳖灵为宰相,治理洪水。
鳖灵打通了巫山,水流就从蜀国流到长江,使水患得到了根除。
05
治水兴国的丛帝—鳖灵
洪水退去后,杜宇十分感激,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
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开明王朝”到来了。
丛帝在承袭望帝开创的丰厚基业的同时,又继续发展,
国力能与北方强邻秦国争雄
。所以传其子开明二世卢帝时,
竟能越秦岭,进逼秦国都城。
后来就有了“帝以会昌,神以建福”的颂词,受人们祭奠。
金沙遗址已发掘的各地点中,宗教祭祀活动很重要。甚至在古河流的南岸有专门的、大型的祭祀区,并在其中出土的6000余件金器、铜器、玉石器、象牙等可贵文物。
而且目前在金沙遗址范围内出土的
象牙约有一千多根,数量之多,确实令人惊叹,在中国考古史上,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堪称是罕见的奇观。
开明王朝共传十二世。
王朝的末期已进入春秋时期
。在中原的秦国通过变法成为中原霸主,统一全国的野心日益显现,恰逢蜀国因内部出现内乱,其优势已捉襟见肘,国力逐渐消沉。
秦惠王采纳司马错“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的建议,趁机对蜀展开了进攻。
末代蜀王终究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战败而死。随后秦军一举攻入成都,将古蜀国吞并。至此,
古蜀国灭亡。
后人为了纪念望帝和丛帝,特意修建了
望丛祠。
它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
丛帝的陵墓就与望帝陵墓相邻。
对于望帝为何要啼血变杜鹃,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故事:
一说望帝归隐后,鳖灵不重农业,而望帝出山规劝未果,于是变成杜鹃,每到春天不断鸣叫,催人播种直致满口鲜血,染红了杜鹃花。
二说望帝归隐,鳖灵即位后骄奢淫逸,甚至霸占了望帝的妻子,百姓受尽压迫,望帝得悉后才悲愤而亡,死后就化作杜鹃鸟。
种种传说留给世人多样的幻想与探索的空间,五位古蜀国君王的史实也争论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
蚕丛、柏灌、鱼凫、望帝、丛帝
的确是历史中出现过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打造的古蜀国在中华历史记忆里书写了辉煌。
这个传奇、神秘的古国如今尚存的未解之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后人的一步步努力,定会得到解答。
-END-
编辑| 丁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