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类专业设置于我校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2022年按大类招生,包含
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两个本科专业,大一学期末,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新生可根据本人志愿、高考成绩及选拔考试成绩选拔进入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硕连读班”和“卓越工程师班”。
注:对于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3+3”模式省份要求选考科目必选物理,“3+1+2”模式省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
一、船舶与海洋工程
1
、专业简介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防务等提供各类装备和服务,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和国防强国的重要支撑。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发、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论证、设计、研发、制造、检验、营运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
2
、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备“适应性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力学、计算机、外语、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技术服务以及必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据分析、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为主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策划与管理、生产运营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
船体构造与制图、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船舶设计原理。
特色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振动与噪声、海洋平台建造工艺、人机工程与船舶美学、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船舶智能设计制造原理与系统、智能船舶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
3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设立于1946年,历经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发展,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一批建设点,办学力量和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本专业所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学位授权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三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2
1
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国内第四,世界第七。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发展历史图
本专业依托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等一流学科平台,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第一批获批的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支撑,拥有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10余个骨干造船企业签约作为大学生实践和实习基地,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国外知名大学拥有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拥有一支以院士、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和国际船舶拖曳水池大会(ISSC)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席教授为引领,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精品课程名师、青年教学名师等为骨干的八十多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性能与结构安全、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与制造技术、船舶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等特色教学内容,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7
5
年来,本专业培养了1万3千余名学生,覆盖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全领域,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知名企业的中坚力量。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拖曳水池实验室
培养特色:
多元协同,全链育人:
构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博-专-新多元知识耦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综合性思维并行、高尚人格与卓越能力共生”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平行班、本硕连读班、卓越工程师班分类培养模式。
科教融合,创新育人:
将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系列高端造船装备、江海直达绿色示范船、豪华邮轮研发等重要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能量,在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中作用突出,成绩显著。2018年以来,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4项,其中特等奖15项,一等奖35项。
4
、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8.7%
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满意度超过90%。202
1
届毕业生共
160人,就业率为88.75%。主要进入骨干造船企业、船舶设计院、海事局、船级社、其他行业。
地域流向:
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武汉市、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3.77%。
行业分布:
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教育业,分别占比52.07%、21.3%。
知名企业: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21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95人,其中国内升学94人,出国(境)1人,分别占比58.75%、0.625%
,进入本校深造人数6
7
人,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
25.63%。
国内升学去向:
主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
留学国家(地区)为英国。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知名高等学府。
优秀学生:
程玄,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1801班团支书,中共党员,大学期间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前5%,在校期间,获2021届挑战杯省级特等奖并且作品已被推荐进国赛,并发表EI论文二篇,授权美国专利一项。曾获评“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等荣誉称号,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奖励。已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方文婷,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1801班班长,中共党员,必修课平均绩点排名专业前8%。在校期间,担任2020年国创项目负责人,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国家二等奖,获校运会女子400米第三名(加入校田径队)。担任船海zy1801班班长4年,带领所在班级获评校标兵班集体、理工易班网络十佳班集体。组建“方圆种光者”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3年,个人志愿服务时长600+,带领团队获评“奉献杯”十佳志愿服务团队一等奖。个人获评“理工好班长”“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现已保送至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杰出校友:
(1)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83届)、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82届)、原中国船级社社长莫鉴辉(82届)等为代表的大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行业管理人才和地方政府管理人才。
(2)上海外高桥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95届)、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85届)等大型骨干造船企业负责人为代表的大批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中坚力量。
(3)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船舶设计大师周国平(81届)、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设计大师楼丹平(88届)、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船舶设计大师蔡乾亚(92届)为代表的大批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技术专家。
莫鉴辉(82届)费志荣(83届)
楼丹平(88届)
陈刚(95届)
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1
、专业简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以及相近的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涉及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中的全部理论和工程问题的应用学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具有较强工科属性的学科,是国家交通设施建设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支柱学科,着重面向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三大领域的重大需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为交通、水利、土木、海洋工程等行业输送大量从事水工结构物设计、港口建设与管理、航道整治、海岸防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应用领域示例:深中通道跨海桥隧工程
2
、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面向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三大领域,培养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等)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水利、海洋、能源、交通等部门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海岸与近海工程、工程环境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测量学、工程材料、工程水文学、河流与海岸动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水工钢结构设计原理与设计、港口海岸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与渠化工程、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航道工程专业英语、港口航道工程综合实验等。
特色课程:
水工结构建模与分析、水工建筑物检测与健康诊断、近海与海洋工程(双语)、结构动力学(双语)、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等。
3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优势: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武汉理工大学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等优势学科,面向水利、交通、海事、海洋工程等行业的重大需求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重点建设的以“学科交叉和创新引领”为指导的工程学科。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
4
人,其中教授1
1
人,副教授
6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
人(占8
0%
),拥有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12人(占
50%
)。目前,已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发展了3个主干方向:水工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依托1个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近3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6
278.9
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
6
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与广州航道局、中交四航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交二航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等交通行业大型国企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授牌
专业培养特色:
(
1
)突出“学科交叉”和“双语教学”模式,面向行业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针对企业亟需国际化人才和专业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本科教学中强化学生双语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完善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
2
)通过课外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学科竞赛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合作,面向专业、学院以及全校开展的各类创新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201
9
年以来,获得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
6项;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4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项;湖北省“楚天创客”大赛最佳设计奖1项。
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
4
、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
2018
年、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在87.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满意度超过95%。2021届毕业生共48人,就业率达87.5%,入职大型国企的比例为53%。
地域流向:
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甘肃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20.83%。
行业分布:
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建筑业、教育业,分别占比66.67%、14.29%。大型国有企业就业比例达53%以上。
知名企业: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
2021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14人,其中国内升学12人,出国(境)2人,分别占比25%、4.17%。
国内升学去向:
主要进入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2021年国内升学共计12人,占升学总人数的86%。
出国(境)去向:
主要是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
优秀学生:
郭婧怡,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1801班团支书,中共党员,大学期间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位列专业第二。在校期间,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奖励。已保送至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魏继婕,
港航专业1802班团支书,中共党员,大学期间主修专业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专业排名第三,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获得国家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校奖学金的奖励。2019年寒假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家乡的防控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已报送至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杰出校友:
史超,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013级本科生,2018年硕士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现就职于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任商法及工程主管。主持参与多个海外项目: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工程项目(该项目合同额7.94亿美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个7万吨和一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防波堤长度为1102m,港池、航道疏浚总方量约398万m
³
)、克里比深水港疏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项目、秘鲁钱凯多功能港口新I期港口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30亿美元,建设内容包括2个100万TEU集装箱码头和2个干散货码头,2678米的主防波堤和230米长的次防波堤)等。
邱屿,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014级本科生,2018级结构工程学硕,2021级博士生。本科阶段获得2015年、2016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获得2015年校级三好学生、2016年校级三好学生等校级奖励共4次,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荣获“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结构工程2018级研究生,研究生入学专业成绩第一,研究生期间平均绩点4.09。研究生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3次,校级奖励5次,荣获“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研究生阶段,共发表SCI(JCR1区)论文8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篇,参加学术会议2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优秀硕士论文培育项目1项,主持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项,参与其他横向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