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好结交英杰之士。壮年拜官司徒府。
[18
]
后经荀彧推荐,任曹军祭酒。
官渡之战
前,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地区的战略,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官渡战胜后,诸将惧怕
刘表
偷袭,郭嘉断定其只能空谈,不足为虑。建安十二年(207年),为曹操北击
乌桓
划策,大获全胜。
[17]
同年郭嘉病死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享年三十八岁。
[19
]
曹操对郭嘉的去世,非常痛惜,“追思嘉勋,实不可忘”,称赞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见识都超过同辈,是自己的“奇佐”。
[20]
- 全 名
- 郭嘉 [21]
- 字
- 奉孝
- 谥 号
- 贞侯 [22]
- 所处时代
- 东汉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 [21]
- 出生日期
- 170年
- 逝世日期
- 207年
- 主要成就
- 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定辽东
- 主要作品
- 《十胜十败论》
- 最高官职
- 司空军师祭酒
- 爵 位
- 洧阳亭侯
- 家 世
- 颍川郭氏
- 性 别
- 男
人物生平
郭嘉出生在颍川,为
颍川郭氏
人,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汉末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郭嘉从二十岁起,就隐姓埋名,秘密地结交英雄豪杰,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情况,只有了解他的人才认为他有奇才。
[25]
起初,郭嘉北行去见
袁绍
,对袁绍的谋臣
辛评
、
郭图
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公,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每计谋都能实现。而袁公只想要仿效
周公
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所以计谋多端而缺乏要领,好出计谋却不能决断,要是遇上大难,就身危了。”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2]
建安元年(196年),
曹操
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
戏志才
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
荀彧
,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对郭嘉说:“袁绍占据冀州地盘,有青州、并州两州军队跟随,地广兵强,屡次对我不恭敬。我想讨伐他,但我的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郭嘉回答说:“刘邦与项羽的胜负之数,您是知道的。项羽虽然强大,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我预测,袁绍有十败,您有十胜,虽然他的军队强大,但最终还是无法施展其才能。袁绍繁文缛节多,而您适应自然,这是道胜。袁绍以逆理而动,您以正义来领导天下,这是义胜。汉末的政令过于宽松,袁绍用宽松来补救宽松,所以不能树立威严,您用猛烈来纠正宽松,使上下都明白制度,这是治胜。袁绍外表宽容,内心忌刻,任用人就怀疑他,所任用的人只是自己的亲戚和子弟,您外表简单、内心机敏,用人不疑,只看才能而不管关系远近,这是度量上的胜利。袁绍计谋虽多但缺乏决断,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无穷,这是谋略上的胜利。袁绍凭借几代的基业,高高在上对别人进行指教以树立自己的名誉,那些喜好高谈阔论的人多归附于他。您以诚挚之心对待别人,推心置腹地任用人才,不喜欢虚假的美好行为,俭朴节俭并以此为世人表率,不吝惜财物奖赏有功的人,忠心耿直、有远见并且有实际才能的人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的胜利。袁绍见到别人饥寒交迫的样子就怜悯他,怜悯别人的表情都显露在脸上,对看不到的事情就不去考虑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人之仁啊。您对于眼前的小事有时会忽略掉,但对于天下大事却考虑得非常周全。对于有功的人给予的恩惠超过他们的希望,对于没有见到的人的考虑周到全面。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是仁上的胜利。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扰乱了他的策略。您用道统来驾驭下属,邪恶的事情不会在您的身边出现。这是明智上的胜利。袁绍不能知道事情的是非对错。您认为是对的就会以礼相待,,认为不对的就用法律来纠正,这是文治上的胜利。袁绍善于树立自己的威势,却不懂得用兵的谋略。您用少量的兵力战胜了强大的敌军,用兵如神,士兵信赖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治上的胜利。”曹操笑着说:“像你所说的那样。我有什么德行去担当呢?”郭嘉又说:“袁绍正在北面攻打公孙瓒。我们可以趁他远征的机会东征吕布。如果现在不东征吕布而让袁绍击败了公孙瓒成了我们的威胁。这是很大的祸害。”曹操说:“好。”
[27]
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非常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公啊!”于是郭嘉被征召到司徒府任职。
[3]
[26]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开始设置
军师祭酒
,郭嘉担任此职。
[3]
[23]
九月,讨伐
吕布
[29]
,曹操多次打败了吕布,吕布退守并坚守下邳。当时士兵疲惫,曹操想要带领军队回撤,郭嘉说:“从前项羽七十多次战斗,没有失败,而一旦失势,就身死国亡,这是因为只顾勇猛而缺乏谋略。现在吕布每次战斗都失败,锐气消耗殆尽,内部失去依恃,但他的外援也没有了。与项羽相比,吕布的威力不如他,处境困厄的程度超过他。趁他处境困顿的时候攻打他,一定能生擒吕布。”曹操说:“好。”
[30]
于是挖掘泗水和沂水来淹城
[29]
,抓获了吕布。
[28]
当时,
刘备
投降曹操,曹操以贵宾的礼节对待他,任他为豫州牧。郭嘉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的志向和很高的威望,又很得人心。
关羽
、
张飞
等人愿意效死相随,为他献身。我看刘备终不会甘居人下,他的雄心壮志不可估量。古人有言:‘一日放走了敌人,成了几世的祸患。’应该尽早除掉刘备。”这时,曹操正尊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正招纳英雄以扩大大业的影响,没有听从郭嘉的话。
[4]
建安四年(199年),
袁术
北投袁绍,打算从下邳往北渡过泗水,曹操就派刘备和
朱灵
去截击,正碰上袁术病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在往东去之前,刘备已经秘密地和
董承
等策划谋反。而这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
下邳
,杀了徐州刺史
车胄
,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悔恨不听郭嘉的话。
[31-32]
八月,在曹操与袁绍相持
官渡
时,
孙策
打算要渡江向北袭击许都。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惊恐,郭嘉预测分析后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能让人效死力命的。但是孙策为人轻率,没有防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假如埋伏的刺客突然起来行动,一个人对付他也不过如此。以我看,他必定会被一个匹夫杀死。”孙策在江边还没有渡江,果然被
许贡
的门客刺杀了。
[35-36]
建安七年(202年),
官渡之战
失败的袁绍病逝,郭嘉又跟随曹操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讨伐
袁谭
、
袁尚
,接连几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将领们想要乘胜进攻他们,郭嘉说:“袁绍爱这两个儿子,没有确立谁来继承。有
郭图
、
逢纪
作为他们的谋臣,一定会让他们互相争斗,我们如果急攻则会使他们团结一致坚守;如果缓攻他们内部就会发生裂痕。不如先向南进攻荆州,征讨刘表,等待袁谭、袁尚的变化;等事情出现转机之后,再去进攻他们,可以一举而定。”曹操说:“好。”于是向南进攻。
[37-38]
建安九年(204年),郭嘉随曹操回军,于是平定了邺县(今河北临漳)。
[41-42]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又跟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进攻袁谭,冀州平定。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43-44]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打算征讨袁尚和三个郡的乌丸,部下大多担心刘表派刘备偷袭许都来讨伐曹操,郭嘉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胡人自恃地处偏远,必定不会防备。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出击,可以击败他们。况且袁绍对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在以前曾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活着。现在四州的百姓,只因行威势才归附我们,并未受到我们的恩德,如果我们舍弃他们而去南征,袁尚依靠乌丸的资助,招集他死去的君主臣僚的部下,招致胡人一发动,百姓就会纷纷响应,这就会使蹋顿产生野心,促成他侵犯中原的计划,恐怕青州、冀州就不会属于我们了。刘表只不过是个坐谈客罢了,他自知才能无法驾驭刘备,重用刘备则怕不能控制他,轻用则刘备不会为他所用,即使我们倾全国的兵力去远征乌丸,也不会有什么忧患的。”曹操于是决定行动。到了易县(今河北易县),郭嘉建议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行军千里偷袭敌人,辎重太多,难以掌握有利时机行动,况且敌人已经知道消息了,就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兼程前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曹操于是秘密从卢龙塞(今河北迁西)出发,直接向乌丸的首领单于的驻地挺进。敌人突然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安地出来交战。曹操大败敌人,杀了
蹋顿
和各部落首领。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到辽东。
[45]
郭嘉深通谋略,对事情的判断非常准确。曹操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意。”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曹操不断派人来探望。后来郭嘉去世,年仅三十八岁,曹操亲临丧事,非常哀痛,对
荀攸
等人说:“你们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最年轻。天下战事平定后,我本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但他中年夭折,实在是命运不济!”于是上表说:“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我征战,已经十一年了。每逢重大议题,面对敌人应变自如。我的计策尚未决定,郭嘉已经先一步想到。平定天下的大功中,他的谋划功绩最高。可惜他短命而死,事业中途结束。我追思他的功勋,实在不可忘记。应该增加他的封邑八百户,加上以前的封邑共一千户。”谥号贞侯。
[46]
主要影响
历史评价
曹操
:①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1]
(
《三国志》引
)
②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1]
(
《傅子》引
)③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1]
(
《傅子》引
)④
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
眭固
,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
乌丸
,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
[1]
(
《魏书》引
)
-
隋唐
朱敬则
: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
陈平
、荀彧、贾诩、
荀攸
、程昱、郭嘉、
田丰
、
沮授
、
崔浩
、
张宾
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于周隋。
[8]
(
《隋高祖论》
)
-
辽宋夏金元
章如愚
: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略,
管宁
之渊雅高尚,
毛玠
之典选清正;在吴,则
周瑜
、
鲁肃
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
甘宁
、
凌统
之徒奋其威,
黄盖
、
蒋钦
之属宣其力;在蜀,则
诸葛孔明
之长于治国,
费祎
、
董允
之志虑忠纯,
向宠
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9]
(
《群书考索》
)
郝经
:危哉!昭烈防不出数子之彀,操之遣拒袁术也,昱、嘉、昭皆以为不可遣,毒手莫施幸而飏去,料敌制胜卒使昭烈不得中原尺土。呜呼!数子何雠汉之深也。当是之时,魏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
董昭
、刘晔、蒋济、
司马懿
为之谋,吴有
张昭
、周瑜、鲁肃、
吕蒙
、
陆逊
运其筹。
[54]
(
《郝氏续后汉书》
)
-
明清
罗贯中
:①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
范蠡
,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11]
(
《三国演义》
)
②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
[11]
(
《三国演义》
)③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11]
(
《三国演义》
)
-
近代以来
轶事典故
在
曹操
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曹操曾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意。”
[46]
当初,
陈群
认为郭嘉不拘小节,多次在朝廷上检举郭嘉,郭嘉神态自若。曹操更加器重他,然而因为陈群能够主持公道,曹操也很高兴。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回师,在巴丘遇到瘟疫,烧掉船只后叹息说:“郭奉孝如果在,一定不会让我走到这个地步。”
[47]
曹操后来给
荀彧
写信,伤感郭嘉的早逝说:“郭奉孝不到四十岁,跟随我共事已经十一年,艰难险阻全都共同经历。又因为他通达事务,对世事从不执拗拘泥,不知变通,我本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哪知道他突然去世了,我悲痛伤感不能自已。现在上表请求增加他的儿子郭满的封邑一千户,然而这对亡者又有什么补益?我对他的思念敬仰实在太深了。而且郭奉孝是我最知心的人;天下知己共知的事情很少,我又因此痛惜感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48]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郭嘉现存文章《
十胜十败
》,该文章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曹操的优势。
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个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