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具备很大潜力,但同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严峻,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新华社从今年4月17日起开设“怎么看与怎么办”专栏,围绕油价、楼市、股市、就业等热点话题,围绕高速公路收费、推迟退休年龄等争议性话题,围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新政策的出台,解释疑惑,回应社会关切,既提出问题,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返回群书博览,阅读更多好书】
编辑推荐: 全书内容分为金融财税、宏观经济、经济难点、民生热点等部分,收录其中的文章观点准确、说理透彻、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导读物。 【本书目录】
7.2%,东部经济大省广东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3.1%,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虽然部分省份一季度数据仍未公布,但就全国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增速放慢、西部和中部地区增速较快的格局日益明朗。“东慢西快”局面为什么会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详细】

外贸何时能止住下滑态势?
海关总署10日发布外贸数据,4月份进出口增速下滑至2.7%――除今年1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外贸增长为负之外,这是2010年1月以来我国外贸月度增速的最低值。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外需不确定性增强和国内制造业成本高企的不利环境,外贸下一阶段乃至全年走势如何?怎样力争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详细】
近期,随着国家把“稳增长”放到宏观调控更加重要的位置,社会上诸如“4万亿刺激计划要出2.0版本”等议论和猜测不少。
应当怎么看待当前对“稳增长”的议论和猜测?这一轮“稳增长”有哪些新看点?在实际操作中又该如何把握好政策取向? 【详细】

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现象何时休?
最近,大蒜、鸡蛋因价格涨幅惊人再次“火了”,被称为“蒜你狠”“火箭蛋”。同时,猪肉价格却一跌再跌招致大量散户退出。部分农产品价格缘何轮番上演“过山车式”涨跌?农产品价格是“一根扁担抬两头”,如何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既不因菜贱伤农又不过多增加消费者开支? 【详细】

从5月数据看“稳增长”如何发力
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以及国家价格调控措施的见效,中国物价涨幅的回落越来越明显。 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