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高世章一直活跃於不同的音乐舞台/作者供图
香港小交响乐团向来敢於推陈出新,以富创意与新颖的音乐会节目,积极探求音乐创作及演出的新方向。自二○○六年起,乐团设立“驻团艺术家”计划,邀请不同领域的本地艺术家跨界合作,致力吸纳新观众,於新时代保持朝气与活力。今年的驻团艺术家便是於电影和音乐剧界享负盛名的高世章(LeonKo)。
Leon在香港华仁书院毕业後,负笈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主修音乐,再到东岸曼哈顿的纽约大学攻读音乐剧创作。二○○六年他回流返港,自此一直活跃於不同的音乐舞台。作为香港人,即使没有欣赏过由Leon担任音乐总监的剧作,例如《雪狼湖》、《一屋宝贝》、《顶头鎚》等,也该认识由他配乐或谱写主题曲的电影,好像《如果.爱》、《投名状》、《捉妖记》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
Leon毕业後留在美国发展,事业顺利。我好奇他因何回港做电影配乐。原来当时他刚完成一出英文音乐剧,好评如潮。本地剧团(演戏家族)邀请他合作,筹办广东话音乐剧《四川好人》。陈可辛导演看了该剧,便找Leon参与《如果.爱》的配乐。作为一个创作人,我对此番际遇自有体会:一个机会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上一个作品受到赏识。所以我相信,只要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做好眼前的工作,便是成功之道。
音乐剧让Leon与电影结缘,也引领他与交响乐团合作。两年前,Leon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一屋宝贝》;今年七月底,他将举行三场名为“高世章的神奇电影画布”的音乐会,由乐团音乐总监叶咏诗指挥,演出他创作的电影配乐选段。音乐会找来与Leon合作无间的音乐剧演员现场演绎,配以特别设计的布景。
音乐会的英文文字是“Filmphony”,是一个Leon自创的字,意即“film”(电影)和“symphony”(交响乐)的结合。Leon说:“我不想将我的电影音乐,单纯地由管弦乐团演奏出来,於是我把音乐会分为九个乐章,每一个乐章是一个场景,以一个主题串连我的音乐。所以观众不必认识原来的电影桥段,也可当一个全新的音乐作品欣赏。我希望观众可以在这个音乐会,欣赏到一些音乐里细腻的地方,因为那些心思很难在观赏电影时留意得到。”我对Leon如此别出心裁的编排感到兴奋。一般的电影音乐演奏会,作曲家爱把电影音乐编成组曲(suite)或“串烧歌”(medley),并於荧幕配以电影片段。Leon这样不落俗套的做法,我亦是首次听闻。
Leon续说:“例如有一个乐章是关於英雄(hero)与坏蛋(villain),开首与结尾会用《大上海》的歌曲,中间穿插《投名状》和《捉妖记》的音乐。三出电影虽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涉及一个共通的主题:人的好与坏,很难简单地一概而论。什麽是好,什麽是坏,其实很难定义。《大上海》是上海传奇人物杜月笙的故事,他是一代枭雄还是黑帮老大?《投名状》以乱世为背景,当中每个人物孰是孰非,有很多讨论的空间。《捉妖记》虽然是一出奇幻喜剧电影,但当中哪个是人,哪个是妖,往往难以从外表轻易判断。”黑白对错於现实世界从来不是那麽分明,透过音乐这个艺术形式,或许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我问Leon,他怎样理解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我觉得音乐是电影的好朋友,相辅相成。”Leon说。“音乐有时会配合画面,不过有时亦会与画面呈不同意见。音乐可以为观众提供画面以外另一个角度,或对画面作一个注解。所以,音乐与电影时而互相扶持,时而对话,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就好像两个好朋友交流一样。”这个比喻很富启发性。电影音乐经常被人认为是附带於电影的(incidental),脱离了电影便意义不大。Leon的音乐会,正正把电影音乐抽离电影,刻意把音乐置於新的环境,赋予新的意义。
谈到未来计划,Leon说来年希望向小交的乐师请教,每个月进深认识一样管弦乐器,以便日後作曲时更加得心应手。另外,他亦希望出版本地音乐剧的乐谱和唱片:“这方面的资料市面上一直极少,有人需要为演出预备时,往往很难找到相关资料,除非直接问创作者。”Leon一直对推动本地音乐剧不遗馀力,他希望出版可以方便和鼓励大家互相交流。Leon还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与小交前年录制的《一屋宝贝》唱片即将推出,七月的音乐会现场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