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10月,泾川县村民在翻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地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琉璃瓶内盛装14枚来自印度的佛祖骨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据史料记载,泾川的舍利是公元601年从印度引进后,隋文帝下令建塔供养的。公元694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专家研究认为,泾川大云寺塔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银棺椁,最早将中原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盛放舍利的方式,开创了用棺椁瘗葬舍利的先河,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这次发掘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71年9月,经郭沫若亲自鉴定,将之定为“国宝级文物”。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周恩来总理决定暂不公开这一消息,所以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等文物便被尘封了40多年。期间,泾川佛祖舍利也曾作为我国国宝级文物“出访过”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国,并参加了第二届世纪国宝展。
这次竣工的一期工程,是筹建中的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大云寺博物馆的一部分。遵照“修旧如旧”原则,精心布设舍利塔、钟楼、鼓楼、碑亭大门等建筑的方位和体量;按照盛唐建筑风格――巨墙大柱、高大开阔、气势恢宏、立意深远。有专家认为,这里将成为陇东又一处重要的文物景点,因为有被称为“世界之宝”的佛舍利在,慕名前来的游客与信众将会络绎不绝。
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何晨阳
【编辑:
张中江
】
|
��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
�充���滑
��
��
About us
��
��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
��郴��滑
��
��a href="http://ad.chinanews.com.cn/" target="_blank">
骞垮����
��
��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
渚�����
��/span>-��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
娉��澹版�
����a href="http://hr.chinanews.com/" target="_blank">
���淇℃�
����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
缃���板�
����a href="http://feedback.chinanews.com/" target="_blank">
������
��/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