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21日,苏联最先进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伏龙芝”号,在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缜密”号、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斯皮里多诺夫海军上将”号的护卫下,从波罗的海出发,前往苏军太平洋舰队所在地海参崴归建。
11月中旬,该编队在通过巴士海峡后,并未按此前惯例穿越宫古海峡,而是直插东海中线。此举在当年微妙的远东局势下,触动了各方神经。
为维护国家利益,才服役不久的133“重庆”舰和534“金华”号护卫舰奉命前往监视、拦截“伏龙芝”号编队。
1985年11月19日上午,面对吨位比自己高出8倍左右的“伏龙芝”号,133“重庆”舰毫不畏惧地直冲过去,在两舰即将迎头相撞时,又以灵活的转向从“伏龙芝”号舰艉驶过。
如此绕着“伏龙芝”号反复突入、规避,最终迫使为其护航的“缜密”号将前主炮摇到最大仰角,以示编队并无敌意,只是“无害通过”。
东海对峙这一幕,被乘坐塞斯纳172通用飞机飞临“伏龙芝”号编队上空的日本记者柴田摄入镜头,收录在当年12月25日日本光文社出版的柴田摄影集《漂流前线》中,又于1989年被刊登在《丸》杂志上,后又辗转流入国内,成为051服役史上极为著名的照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38年后,中俄两国海军的实力对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