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buki综合征1981年第一次同时被Niikawa等和Kuroki等两组日本研究人员报道,他们描述了一组有特殊外貌特点,
骨骼发育异常
,皮肤纹理异常,
身材矮小
和
智力障碍
等共同特征的患者,因为这些患者的外貌特点与日本传统
歌舞伎
演员的装扮相似,故Niikawa等命名其为Kabuki化妆综合征。此后又有学者称其为Niikawa—Kuroki综合征。由于“化妆(make—up)”二字容易造成患者家属的概念混淆及感情伤害,故现在文献中常见的命名为Kabuki综合征(KS)。在容貌上呈特征性的下
眼睑外翻
,以及
浓妆
的容貌,口腔颌面部常伴有小
下颌
、腭盖高拱、
腭裂
等。
1988年,Niikawa对62例日本患者进行总结,估计总
患病率
在日本新生儿中约为1:32000。因为首例报道来自日本,曾认为此类综合征好发于日本人群。而自1981年以来,其他不同国家地区及人种报道的病例数也在相继上升,White等调查其在
澳大利亚
和
新西兰
的新生儿中患病率为1:86000,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些漏诊病例,他们称这仍是保守数字。基于大量其他文献报道的统计推测非日本人群的患病率与日本人群相似。Matsumoto等2003年对251例Kabuki综合征患者调查发现,其性别比例男:女为1.16:1。
Kabuki综合征患者的确诊年龄为3个月至22岁,平均6.4岁。出生时平均体重为2868g,平均身长为48.3cm,与正常婴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后身高渐矮于同龄儿童。患儿以6、11、12月出生者为多,3、4月出生者为少,其父母的结婚年龄及患者的出生
胎次
与正常人群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
。已报道的患者呈散在分布,无地区积聚性,大多数病例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先天性异常病史,患者面容多有与母亲相似的倾向。
最早发现该病的是日本,在世界范围内,随后世界各地出现此病的患儿达300多例 ,但多数是日本人,在
欧美
也有少数报道。其病因有人认为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在胚胎6~9周时
病毒感染
,使用致畸药物等原因所致。从
腭裂
的裂型 及指尖隆起分析,该综合征的发生时期可能是8~12周。这与
唇腭裂
的发生时期相一致。目前,此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对合并腭裂的治疗,有报道采用后
推法
无效,需做咽瓣成形术。
Kabuki综合征确切的病因及
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很多学者发现Kabuki综合征或疑似Kabuki综合征的患者有
细胞遗传学
的异常。
各种报道如染色体1P区段重复dupl(p13.1;p22.1),3和
10号染色体
之间
平衡易位
t(3;10)(p25;p15)lo],
4号染色体
短臂
的臂内转位inv4(pl2pter),6q部分单体综合征和12q部分三体综合征der6t(6;12)(q25.3;q24.31),8号染色体区段重复dup8(p22p23),13号假双
着丝粒
染色体Ll引,15和17号
染色体平衡易位
t(15;17),(15q;21q)引,Y染色体臂间倒位inv(Y)(pl1.2ql1.23),Y环形染色体,x环形染色体,45,x,r(x)(pl1.2q13),r(Y)(pl1.2ql1.2),45,X/46,x,r(x),45,X/46,X,r(X)(pl1.2q13)¨,其中,大部分细胞遗传学异常与
x染色体
有关,一些学者推测Kabuki综合征可能是由于x染色体假双着丝粒区域导致。有趣是,Matsumoto等¨发现含有x
染色体异常
患者比不含x染色体异常的Kabuki综合征患者其相关
并发症
更加严重。他们推测其x环形染色体是导致类似Kabuki综合征并发症的原因,但并不是Kabuki综合征真正的病因。
资料显示大部分已报道的家系病例呈连代遗传,如母亲遗传给儿子或女儿,父亲遗传给女儿。曾经两对双胞胎病例的报道,其中一对
临床表现
具有一致性,而另一对则表现不同。对于后者,可能是形成
合子
后的突变,但也不能排除
多因子遗传
的影响。家系病例的讨论中,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近来,应用
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
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Milunsky等对6例Kabuki综合征患者研究发现都显示8号染色体区段重复dup8(p22p23),
重复区域
大约3.5Mb大小。这一组染色体异常在20例
对照组
患者没有表现,其中2例Kabuki综合征患者的母亲和1例对照组
患者发现
含有
杂合子
,亚显微机构下染色体8p23.1有倒转。基于此发现,Milunsky等¨指出8号染色体区段重复dup8(p22p23)可能为Kabuki综合征的真正病因。
到目前为止,至少1例Kabuki综合征患者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
未发现
任何异常,最近Miyake等报道28例典型Kabuki综合征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染色体8p22一p23.1区段也未发现
基因重复
,指出Milunsky等研究的6例患者可能并不是Kabuki综合征或恰巧是8号染色体区段重复dup8(p22p23)的Kabuki综合征患者u引,究竟8号染色体和Kabuki综合征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这还需要进一步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当然,Kabuki综合征也很有可能除了8号染色体以外,还同时包括其他染色体如x染色体异常的杂合子疾病。
许多基因异常导致的微缺失综合征群与Kabuki综合征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如染色体22ql1(veloeardiofaeial综合征,
DiGeorge综合征
)的患者伴有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肾脏畸形等,这些病变在Kabuki综合征患者中都有报道。但在Kabuki综合征患者检测中未发现其22ql1区域微缺失,显然用染色体22ql1微缺失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解释Kabuki综合征是行不通的。vanderWoude’S综合征患者与Kabuki综合征患者也有相似临床表现,这是一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主要表现为
唇裂
、腭裂、唇瘘、牙
发育不全
。但1999年,Makita等证明Kabuki综合征并不是由于染色体lq32-q41VWS1关键区域微缺失造成的。
Kabuki综合征患者一个最独特的特征是指尖突出样隆起,这一特征在
FG综合征
,Rubinstein—Taybi综合征,
Fryns综合征
和Weaver综合征患者中也有报道。但Kabuki综合征患者的特殊面容特点和以上所提到的几种综合征还是很好区分的。Turner’s综合征与Kabuki综合征也有很多共同点,包括患者大多有合并
主动脉缩窄
的倾向。事实上,许多学者都提到Kabuki综合征或疑似Kabuki综合征的患者,伴x染色体或45,x
细胞系
异常,这一点还需将来进一步研究。
总的来说,目前并无有力证据证明Kabuki综合征中任何特殊基因的异常,同时也不能肯定Kabuki综合征是一种
单基因病
。近亲婚配率低,同胞再现率低及男女性别比例相等,降低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及x连锁遗传的可能性。在已报道的近10组家系中,其遗传模式都表现为不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随着更深入的研究,也许可以发现更多新的显性突变。具吸引力的假说是Kabuki综合征也属于微缺失综合征群,如Smith—Magenis综合征、Williams综合征、DiGeorge综合征、Velocardiofacial综合征,这也许可以解释大多数病例散发,而个别家系中的罕见病例是由于微缺失综合征中个体或种系的嵌合现象。
从
胚胎发育
的角度上,有学者从其患者合并脆发症,显微镜下可见
结节性脆发症
,发干扭转、发径不整齐、指甲、牙齿发育不全、齿间隙扩大,圆锥形
切牙
等,提示其外
胚层
发育不全。根据指纹和指腹形成开始于胚胎的第6周,第10~12周左右完成,从而认为其发生时间可能在胚胎6~9周之间。
1988年,Niikawa等对62例日本Kabuki综合征患者研究发现其具有5种典型的
临床表现
。它包括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成长发育
Kabuki综合征新生儿生长参数正常,大部分患儿生后一年出现发育停滞或发育迟缓,但身高与正常偏差很大或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并不常见。white等对27例患者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患者幼年发育停滞后体重继续增加或表现为青少年及成年肥胖。Kluijt等也报道一例13岁Kabuki综合征患儿正常饮食仍
过度肥胖
。临床医师应注意Kabuki综合征患儿其肥胖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风险,有必要应结合治疗方案咨询
营养师
。
约1/4至1/3的
患者发现
有小头畸形,且非日本籍患者中统计达60%,远远高于日本籍患者中的6%。但小头畸形并不能作为Kabuki综合征的
诊断标准
。
生长激素
完全或部分缺乏也可见报道。至少两例报道部分性
生长激素
缺乏的患者对
外源性
生长激素治疗是有效的,一个患者的长高速度由3.5cm/年到5.3cm/年,另一个由3.6cm/年到11.2cm/年。喂养困难也会加重发育问题,部分患儿出现胃食管
返流
或
吸收不良
,吸吮和吞咽
协调能力
差需留置
胃管
。
Kabuki综合征患者还特别表现出语言表达和说话发音方面的障碍,发音不清又因口腔
肌肉松弛
、关节协调能力差及颅面部畸形而加剧。Upton等进行的一项对2例Kabuki综合征成年患者语言特征的调查发现,即使进行矫正练习,患者的音调,
响度
,节律都较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差。推测Kabuki综合征患者的语音系统可能发育迟缓甚至缺失。
曾有报道发现Kabuki综合征患者有
自闭症
或自闭症的行为,很难进行沟通或交流。但最近对27例Kabuki综合征患者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
社会交流
能力,对陌生人不友好的目光也很友善J。许多患者对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爱好,在一些孩子身上,音乐证明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他们接受
新事物
的工具。基于对这点的认识,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制定相关适合于Kabuki综合征患者的有效的教育计划。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颅面和五官
除了之前提到的典型的
面貌特征
,Kawame等还观察到患者人中呈梯形。大约有1/3的Kabuki综合征患者合并腭裂或唇裂,而
高腭穹
在约2/3的患者中可见。唇瘘也在部分Kabuki综合征患者中有报道。
超过60%的Kabuki综合征患者可见
牙齿异常
,最常见的有牙
发育不全
,尤其是中
切牙
和
侧切牙
,以及前磨牙。其他异常包括错位咬合、
小牙症
、小
牙弓
、螺旋形切牙和圆锥牙。
上颌骨
及面部中央发育不良可能是造成Kabuki综合征患者小牙弓和错位咬合的原因。
耳廓畸形
、中耳炎、
耳聋
是Kabuki综合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耳大而突出,呈杯状是其耳廓畸形的主要特点,这一外貌特点也为Kabuki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帮助。
中耳炎
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与Kabuki综合征患者内耳畸形有关。并发中耳炎的患者中1/3因合并腭裂而加重,2/3无中耳炎的患者因合并腭裂而增加了其
易感性
。有报道Kabuki综合征患者中
耳聋
的发生率高达82%,但实际的患病率可能在20%一30%之间。耳聋的类型包括
传导性耳聋
、感觉神经性耳聋、混合型耳聋。约1/3—1/2的Kabuki综合征患者有眼部疾患,最常见的包括
上睑下垂
、斜视、巩膜蓝染、少见的有
屈光不正
、Peters’畸形、
眼球震颤
、
动眼神经麻痹
、MarcusGunn’S现象,
白内障
、
视神经发育不良
、先天性巨角膜或
小角膜
、
视网膜缺损
等。所有可疑或确诊为Kabuki综合征的患者一开始就诊就应进行眼部的专科检查。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
在Niikawa和Kuroki等¨最早报道的一系列Kabuki综合征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报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并肥厚性心肌病。Ohdo等第一次撰文讨论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Kabuki综合征患者,1例合并
室间隔缺损
,后
自发性
闭合。另1例合并复杂畸形,包括
右室双出口
,
动脉导管未闭
和主动脉缩窄。此后,后续出现许多Kabuki综合征合并
先心病
的
病例报告
,对以往文献统计其患病率在28%~80%之间,虽然先心病中各类缺损的病例大约在40%~50%,但文献报道中最常见的先心病为主动脉缩窄,其次是室间膈缺损和房间膈缺损。主动脉缩窄在男性患者较多见,其他几种先天性心脏病未见明显
性别差异
,有作者报道房间膈缺损和室间膈缺损患者则以女性患者为多。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
最常见报道的
内分泌疾病
是孤立型女性乳房提早发育。约1/4女性Kabuki综合征患者有过相关疾病,最小的患者年龄约4月大小。中枢性
性早熟
也有部分学者提到,Pescovitz等指出孤立型
乳房早发育
和中枢性
性早熟
是
下丘脑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元
(LHRH)过早被激活的两个不同结果。这也可以理解以上两种不同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其
促性腺激素
水平提高,特别是促卵泡激素(FSH)显著增加的共同临床表现J。虽然其性早熟病因尚未明确,Kuroki等推测促
性激素
分泌可能是下丘脑
敏感性
降低,对性激素的
抑制效应
减退所致。而生长激素缺乏、
低血糖
、先天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尿崩症
等在Kabuki综合征患者中都可见报道。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免疫/血液系统
征患者发生
恶性肿瘤
的主要原因,还有研究发现其淋巴组织对
大豆蛋白
A
反应性
增生丧失,血清中IgG和IgA水平显著下降但
IgM
水平正常,其对破伤风类毒素和B型
流感嗜血杆菌
的抗体反应也降低。但具体免疫系统和Kabuki综合征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索。
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神经系统
此前提到,肌张力减退是Kabuki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症状,同时在非日本籍的患者中更常见。随年龄的增加此症状有所缓解。一些Kabuki综合征患者表现神经肌肉异常,如上眼睑下垂、
面具脸
、下唇闭合不全等,患者
肌肉活检
正常』。神经症状还表现为发音困难和行动障碍,对这类患者提倡
理疗
和语音矫正。约10%~39%的Kabuki综合征患者有过
癫痫发作
病史。其发病年龄从新生儿到12岁不等,虽然大部分患者有其相对的临床发作特点,但并不表现出特殊的癫痫类型。2004年,Oksanen等对3名Kabuki综合征患者颞枕区局部
脑电图
分析发现都含双向或多向
波峰
,作者推测脑后局部脑电图波峰异常可能为Kabuki综合征患者的共同特征,是否能作为
诊断依据
还需进一步研究。’Kabuki综合征患者
神经系统
病例报道常见非特异性
脑萎缩
或
脑室扩大
,主要的脑部
结构异常
如多
小脑
回,脑室导管狭窄致
脑水肿
,
蛛网膜
下
囊肿
也可见部分报道。
现在仅仅认识到Kabuki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综合征,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不清楚。Kabuk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新生儿阶段并不明显,这给早期诊断Kabuki综合征带来了困难。同样,对其疾病的发展和表现形式还没有透彻了解又使
医生
对此类成年患者的诊断感到很棘手。因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现阶段诊断Kabuki综合征并无有意义的生化指标和
影像学
标准,其
分子遗传学
诊断也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和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细致的观察,更应早期运用心脏及
腹部超声
以检查心脏及肾脏和肝胆的
先天畸形
,还提倡定期进行
听力筛查
和语音矫正,特别是各
临床专科
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和相关并发症,考虑是否与此症有关,认真评估,避免漏诊现象的发生。治疗根据疾病的5个主要的特征进行诊断:特殊的脸部特征、
生长迟缓
、智力障碍、骨骼发展异常及手掌发育异常。
Kabuki综合征现阶段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严重面部、眼部畸形,及内分泌、
皮肤病
等方面疾病。其他
心血管
、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治疗包括畸形矫治、
器官移植
等,远期效果尚不确定。1996年,
都柏林
Beaumont医院HamdiKamel等为一名诊断为Kabuki综合征并左肾严重发育不全的14岁
爱尔兰
女孩行左
肾移植
术,现患者可从事正常工作,是所有文献报道类似手术中
存活时间
最长的1例。Kabuki综合征的治疗上,因患儿常合并自身
免疫系统
异常,免疫能力低下,患儿常死于严重的
继发性
院内感染
,亦可表现为因
反复感染
住院治疗,已报道的病例有
克雷白杆菌肺炎
、
肺炎球菌肺炎
、呼吸道合孢
病毒感染
、肠道球菌
败血症
、
白色念珠菌
泌尿道感染
、
鼻窦炎
、
中耳炎
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适当的预防感染措施对降低
死亡率
是可取的。对一些
先天性畸形
如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矫治,同时在儿童阶段适当控制感染,Kabuki综合征患者大多可以生存至成年。
2009年3月29日,重医儿童医院对外宣称,该院收治了我国首例歌舞伎面谱综合征患儿。该患儿“眉如弯弓,嘴如斗篷,浓密睫毛仿佛涂了一层
睫毛膏
,又长又卷……乍一看,像
花旦
”。患儿的母亲介绍,他们来自
贵州省
农村,儿子超超今年4岁,但身高只有86.3厘米,只会简单地说“爸”“妈”等
单音节
字,走路还经常摔跤。他们两年前开始带孩子到处求医,走遍了
贵州
及相邻省市数十家医院,均未找出病因。
重医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经过各种检测,发现超超不但多处
骨骼畸形
,智力发育为重度障碍,
生长激素
低于正常值,同时还伴有
先天性心脏病
,双耳中度
听力损失
。根据超超独特的相貌,初步认定他患上世界上罕见的歌舞伎面谱综合征。
Kabuki综合征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关注,部分
并发症
的临床治疗成果也可见报道,我国与日本同属
亚洲
黄种人,可推断国内的发病率一定比现有的报道要高。应该加强对Kabuki综合征的认识,特别是有典型特征的患者应对其潜在的并发症予重视。现在新的分子
细胞遗传学
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分子
检测技术
作为一种辅助
诊断方法
在不少国家已常规应用于临床,这对快速有效地进行产前诊断,为家长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信息有极大的帮助,同时
临床医师
和患者家属之间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
转归
及对患儿的
早期干预
进行更多有价值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