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影《信条》看懂了吗?电影里出现的取景地,有些地方也是想象不到
克里斯托弗·诺兰带着他的《信条》重归大银幕,横扫全球票房。就像他的其他电影——《窃听风云》《星际穿越》《黑暗骑士》三部曲和《敦刻尔克》一样,《信条》也是辗转了全世界不同地区拍摄。刚开拍时,诺兰便对媒体透露过,剧组将要前往七个国家取景。
现在尘埃落定,在用剧情烧观众脑的同时,《信条》也为他们带去了世界各地或瑰丽、或风情、或壮阔的不同景色。
爱沙尼亚
塔林
《信条》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很多主要场景都取景于此。影片中
发生在基辅乌克兰国家歌剧院的开场戏实际上是在爱沙尼亚塔林的一座苏联时期的剧场拍摄的。
这座剧场坐落在塔林港附近,就在塔林中世纪城墙之外,名为
林纳厅
Linnahall
,是为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而建。
当时,爱沙尼亚还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于莫斯科地处内陆,帆船赛的场地便被设在了紧靠波罗的海的首都塔林。
而林纳厅便是和帆船比赛的主场馆——皮里塔游艇中心一起建造的,当时它名叫“维·伊·列宁文化体育宫”。
电影开头场景:
男主假扮成特种部队,冲入了一个音乐会大厅
爱沙尼亚国家遗产委员会的主席Siim Raie曾评价说,林纳厅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范例”。
2010年,林纳厅关闭,几年间,它的外墙上便布满了涂鸦,当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翻修计划,但因故推迟。2019年,《信条》摄制组挑中此地,为拍摄而重建并修复了林纳厅的大部分结构。
除了开场镜头,还有一段影片中的重磅镜头在塔林拍摄,那就是那段让人血脉偾张的追车戏。这段戏在塔林的
Pärnu高速公路和Laagna路
上拍摄,整个拍摄过程耗时三周,为此两段长达八公里的公路也被临时封闭。
俯瞰Laagna路
片中追车场景
电影中这里上演了一段非常值得玩味的追逐戏,不管是四车包夹,还是快车倒开,这些都是诺导实打实拍出来的,没有任何荧幕特效。
Laagna路连接着塔林市中心和 Lasnamägi区,后者建造于1970-1980年代,带有典型的苏联建筑风格,也因此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气氛。
虽然电影在奥斯陆歌剧院取了景,但片中虚构的“奥斯陆自由港”的镜头,也是在塔林取景拍摄的。
真实世界中,它名叫
Kumu
,是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总
部所在地,也做当代艺术博物馆之用,于2006年建成。
它由芬兰建筑师Pekka Vapaavuori设计,气质宁静庄严,坐落在彼得大帝送给妻子凯瑟琳一世的Kadriorg公园中。
在片中,你可以看见尼尔和主角在博物馆中庭中走动。
Kumu的气质很适合诺兰的电影
有一些资深爱好者扒出来,主角谈话的场景是塔林公园希尔顿酒店的顶层套房。
据说,爱沙尼亚旅游局还圈定了一些《信条》同款餐厅,衣食住行一条龙享受。
印度 孟买
孟买可能是《信条》除了爱沙尼亚以外取景最多的地方,包括印度最著名的医院之一布里奇坎迪医院和孟买最奢华的泰姬玛哈酒店。
在孟买的地标
印度门
附近也拍摄了几组镜头。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拍摄期间,剧组还协助营救了一名企图从泰姬玛哈酒店跳水自杀的男子。
据报道称一名目击者说,“救生员无法抓住该男子,但他们利用《信条》的场景设计时留下的绳索,他们能够利用绳索绑住该男子,并将其救起。一位剧组工作人员也参加了救援,并跟去了医院,确保该男子最终获救。”
在
印度的一些场景取景于孟买的
蒙德加咖啡馆(Cafe Mondegar)
。
蒙德加咖啡馆是孟买的一处著名地标,也有许多游客慕名而往。
它建于1932年,最初是由在印度的伊朗拜火教徒开设的一处伊朗风格咖啡馆,后来,咖啡馆所在建筑成了酒店,咖啡馆也就成了酒店的大堂咖啡吧。
它也是1950年代孟买第一个引进自动点唱机的地方。
蒙德加咖啡馆内部,壁画是它的一大亮点
1990年代中期,蒙德加咖啡馆重新装修,由印度著名的卡通画家马里奥·米兰达(Mario Miranda
)为其创作了墙上和天花板上的壁画,一幅壁画的主题是:
孟买生活,另一幅壁画的主题则是“咖啡馆的气氛”。
这两处壁画也是如今这座咖啡馆最具吸引力的所在。
挪威 奥斯陆
除了在塔林放肆取景以外,剧组还光顾了北欧四小龙的挪威。这个一望无际的壮阔天际线,取景于奥斯陆歌剧院的房顶。
奥斯陆歌剧院位于中央火车站附近,远远望去像一艘船守候着奥斯陆小峡湾。歌剧院室外有时候会有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大家可以坐在平台上一边欣赏海景,一边享受音乐。
意大利 阿玛菲海岸
诺兰在一艘游艇上拍下了影片中阿玛菲海岸如诗如画的风光。用于拍摄的游艇是长73米的豪华游艇Planet Nine,拥有六层甲板、按摩浴缸和自己的直升机停机坪。
阿玛菲海岸长达50公里的海岸线承载了游客对浪漫意大利的所有想象,这段沿着山崖的崎岖海岸线上点缀着一个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也是欧洲最壮观的海岸线之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电影中的阿玛菲海岸
波西塔诺应该是阿玛菲海岸上最著名的小镇,网上很多介绍阿玛菲海岸的照片都拍摄于此,电影《托斯卡纳的艳阳下》也在此取景拍摄。它标志性的景观便是矗立在山路两旁的色彩缤纷的建筑,垂直于海平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整个小镇被一座悬崖一分为二,镇上的布道多是窄巷和阶梯,非常有特色,也很适合散步。
同名小镇阿玛菲则是海岸线上的中心点,充满悠闲的生活气息,建于11世纪的
阿玛菲大教堂
是这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你也可以在《信条》中瞥见它的身影。
阿玛菲大教堂
拉维罗小镇坐落在海拔350米高的山崖上,
辛波乃别墅
( Villa Cimbrone)拥有俯瞰小镇和地中海的无敌海景阳台,吸引了剧组在此取景。而晚餐场景则在小镇上的豪华酒店
贝尔蒙德酒店
(Belmond Hotel)的卡鲁索餐厅拍摄。这间以著名意大利男高音卡鲁索命名的镇上最贵餐厅同样拥有让人挪不开眼的美景。
辛波乃别墅
这里还有被誉为“地中海上的明珠”的卡普里岛,一百多年来,它都是皇室、艺术家和富人最钟爱的度假胜地之一。岛上西北角的蓝洞是一处海蚀洞,也是岛上最著名的观光胜地之一。在蓝洞内发现了波塞冬和特里同的雕像,这里在古代可能是罗马帝国皇帝的个人泳池和入浴场所。
卡普里岛上的蓝洞
丹麦 Nysted风电场
如梦似幻的风力发电机的场景是在丹麦近海的Nysted风电场拍摄的。它建在丹麦洛兰岛附近的海上沙洲上,于2003年建成,共有72台涡轮机,排列成网格状。直到2007年,Nysted风电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风电场。
影片中的风电场,看上去十分科幻
沙洲上的风电场
英国 伦敦
主角遇到迈克尔·凯恩的场景拍摄于伦敦
的“改良俱乐部”(Reform Club)
。这座位于伦敦蓓尔美尔的绅士俱乐部是电影观众们耳熟能详的老朋友了,两部邦德电影《量子危机》和《择日再死》,以及《帕丁顿熊》,还有《大侦探福尔摩斯》等片都曾在此取景,熟悉的大厅以及科林斯式的立柱几乎可以让人一眼认出。
电影爱好者对它一定十分眼熟
由于伦敦的绅士俱乐部具有私人性质,没有会员引荐无法入内,再加上其复古的氛围,它向来是西方电影尤其是间谍片偏爱的取景地,诺兰也不例外。不过可惜的是,正因为其私人性质,普通游客难以一窥它的真容。
Kat遇到儿子Max的“加农大厅学校”(Cannon Hall School)在真实生活中并不是一座学校,但它确实叫 “加农大厅”。它位于伦敦北部的郊区汉普斯特德(Hampstead)。这里也是伦敦著名的富人住宅区,山丘起伏,绿树成荫,遍布乔治时期的建筑,街区中藏着不少精品店和高档餐厅。
建于18世纪初的加农大厅保存完整
这座屋子本身也有历史,它是一座建于1720年的古老建筑,曾是演员/经纪人杰拉尔德·杜莫里埃(Gerald du Maurier)的家(他的女儿便是写作了《丽贝卡》《牙买加客栈》《群鸟》等畅销惊悚作品的达芙妮·杜莫里埃),并在1965年奥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的被低估的黑色喜剧惊悚片《兔子湖失踪》(Bunny Lake Is Missing)中作为基尔·杜尔莱亚的家出现在银幕上。
美国 南加利福尼亚州
最后的最后,当然也少不了好莱坞的大本营——美国。
《信条》的制片方觉得,在机库里撞毁一架波音747飞机的最好方法是——买一架真的747飞机,然后真的毁掉它,而不是以CGI效果代替。多方考察之后,摄制组选中
南加州维克托维尔
的货运机场。这里有一处废弃停机坪,可以容纳500架退役飞机。此前,《十一罗汉》、《绿巨人》、《速度与激情》也都曾在此取景。
电影中的机库
《信条》拍摄完成后,导演诺兰说道:“我们努力为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即你观看电影中的动作场面时,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真切希望带给观众们前所未有的时空逆转之旅。”
不管你有没有看懂时空的逆转,但是旅游圣地的场景转换实在太美,是不是很有旅行冲动啦!等疫情结束旅游开放,来一次电影还原之旅,怎么样!
微信公众号:帕克
【声明】该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新闻时事类原创媒体:
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的话,
欢迎帮我们分享,按赞和点击“在看”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