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鄂齐尔图汗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和硕特部固始汗的大哥拜巴噶斯长子
本词条缺少 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编辑 吧!
鄂齐尔图汗(?-1680年):天山南北一带 和硕特部 的汗 卫拉特 盟主 (当时并非 汗王 ,一些人误说他祖上是卫拉特汗,其实汗王是集权统治的,而盟主对其它属部只有召集权等)。身为准噶尔部 台吉 噶尔丹 1675年打败他,夺去其盟主地位,几年里把 台吉 地位升为 汗王 ,才建立 准噶尔汗国 并大肆扩张,导致康熙皇帝 三征噶尔丹
他是和硕特部 固始汗 的大哥 拜巴噶斯 的长子,固始汗远征青藏高原,留他坚守天山南北的 和硕特 故地。他被赠号鄂齐尔图彻辰汗(车臣汗),与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共为四卫拉特的丘尔干( 卫拉特语 为会议、会盟)盟主。
1640年9月,在他固有领地乌兰伯勒奇尔(在 塔尔巴哈台 ),在喀尔喀 札萨克图汗 素巴第 主持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了合作抗敌的《蒙古— 卫拉特 法典》(被有的网民误称为《 卫拉特法典 》,当时条款规定蒙古与卫拉特是并列关系,后来合称蒙古族)。
他与 准噶尔部 联姻,他孙女(一说是女儿)阿奴( 阿努可敦 )嫁给了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 僧格 。僧格死后,阿奴又嫁给了僧格的弟弟噶尔丹。因为鄂齐尔图汗收容噶尔丹的叔叔楚琥尔乌巴什,二人闹翻,1675年 噶尔丹 派兵击败他,次年鄂齐尔图汗投降,此后一直住在 博尔塔拉 ,1680年去世。其子额尔德尼珲台吉、 噶勒达玛 、伊拉古克三班。一说还有儿子噶尔旦木巴,阿奴是其女儿。
全    名
鄂齐尔图汗
别    名
鄂齐尔图彻辰汗(车臣汗)
所处时代
17世纪
民族族群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
蒙古族
逝世日期
1680年(另说1676或1677)
主要成就
和硕特部的汗、卫拉特盟主
“车臣(Сэцэн)”意为“智慧”,本文中提到的“鄂齐尔图车臣汗”与 喀尔喀 三汗中的“ 车臣汗 ”是两个概念,切不可混淆。
鄂齐尔图汗的主要故事是作为 和硕特部 的汗及 卫拉特 盟主,与准噶尔部 噶尔丹 的冲突。
鄂齐尔图汗时期的天山和硕特部
盟主背景:本来的狭义蒙古族没有卫拉特的, 卫拉特 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北方的 游牧民族 归附于蒙古族的,归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 哈萨尔 统辖,后来才属于 广义蒙古族 的,有的时候不被看做(狭义)蒙古族【1640年 喀尔喀蒙古 ——卫拉特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条款是称“蒙古和卫拉特”,二者是并列关系,里面的蒙古指 喀尔喀蒙古 (狭义蒙古),被一些人错误称为《 卫拉特法典 》或《蒙古卫拉特法典》】,卫拉特里一部分 和硕特部 人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 哈萨尔 的后代,其中的鄂齐尔图汗及其祖父、父亲作过卫拉特的盟主,到鄂齐尔图汗这一代,由于叔叔 固始汗 带4万人去青藏高原发展而削弱了和硕特部势力,准噶尔部势力的增强导致某种危机。
噶尔丹 洪台吉 (洪台吉或浑台吉是 台吉 里地位高者)日益壮大的势力,引起鄂齐尔图车臣汗的不安。昔日,鄂齐尔图车臣汗和巴图尔洪台吉,有较深的友谊,素有"合约尔台吉"的美称。但是,鄂齐尔图车臣汗对强大的 绰罗斯部 (是准噶尔部的领导级家族因此用它代指 准噶尔部 ),向来怀有戒 心。1646年,在乌哈尔里克战役中,巴图尔洪台吉率领7000士兵,以雄壮而整齐的阵容,投入了战斗。观战的鄂齐尔图车臣汗惊叹不已,便脱口而出:"他如此强大,日后削弱我者,乃他也噶班沙拉夫 “(《四卫拉特史》)。事隔数年,他曾向别人讲起过:"我的兄弟们被汉藏同化,我将被毗邻的准噶尔(绰罗斯)吃掉巴图尔乌巴什土缅《四卫拉特史》。 楚琥尔乌巴什 和巴哈班第被 噶尔丹 洪台吉击溃后,投靠了鄂齐尔图车臣汗。经楚琥尔乌巴什的煽动和挑拨,更加重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疑心。于是,他作出决定,以 卫拉特盟主 的威望和身份,对噶尔丹洪台吉采取一次示威性措施,以便令其有所收敛。
1675年夏,鄂齐尔图车臣汗让楚琥尔乌巴什和 辉特部 的阿勒达尔和硕齐( 卫拉特蒙古 辉特部 首领 卫征和硕齐 之父)率领7000人,开往阿尔泰额尔齐斯,收拾投顺噶尔丹洪台吉的那几位大台吉。他们的队伍推进到乌陇古、布拉干和青格勒一带,收降了游牧在那里的 杜尔伯特 阿勒达尔台什、丹漳洪台吉和衮布台吉,并带到和博克沙里和塔尔巴哈台,进行安罝。鄂齐尔图车臣汗的这次军事行动是谨慎而有限的,他无意与噶尔丹发生直接冲突。事后,他 却深感不安,惟恐噶尔丹采职报复措施。于是,鄂齐尔图车臣汗以哈丹诺延为特使,前往青海,准备与和硕特诸台吉商量应变对策。1675年秋,哈丹诺延在半路中被噶尔丹属下截获,其使命败露。迫使噶尔 丹不得不进行全面作战的准备。1675年冬,噶尔丹率领大批人马,自喀喇额尔齐斯移至和博克沙里过冬。1676年正月二十四曰,噶尔丹以玛罕为先锋,越过齐尔山的骆驼脖子岭,向叶密立草原挺进。正在喀喇布和里克过冬的鄂齐尔图车臣汗,事先壹无准备,在慌乱之中,向西北撤至爰古斯河一带。其部众也四处逃散,失去了控制。在爱古斯河谷虽集结了不少人马,但鄂齐尔图车臣汗缺乏决战的勇气。他们惟 恐嗅尔丹的军队跟踪追击,又从爰古斯河谷向西南转移,越过博尔塔拉以北的阿拉套山脉,向伊犁之东的塔拉竒岭赶来。
噶尔丹的先锋玛罕,拝军攻入叶密立草原,没有抓到鄂齐尔图车臣汗。以为鄂齐尔图车臣汗早已逃往伊犁,便率先攻入伊犁地区,掠夺了不少财物。玛罕率部寻找鄂齐尔图车臣汗,在塔拉竒附近的"铁 门关"一带,与楚琥尔乌巴什和车臣汗之子额尔德尼洪台吉的军队相遇。楚琥尔乌巴什等抵不住玛罕的进攻,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会合后,逃往喀喇淖尔一带(今新疆乌苏县)。混乱中,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哈敦 多尔济拉布坦,与阿齐图绰尔济喇嘛和阿玉竒汗的使臣一起,投奔了额济勒土尔扈特。其子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东走喀尔喀,投奔了他的岳父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
1676年夏,鄂齐尔图车臣汗、额尔德尼洪台吉、楚琥尔乌巴什等率领万余人,到达辉特部所在地裕勒都斯河(今 和静县 境内 )。鄂齐尔图车臣汗一筹莫展,在裕勒都斯逗留了几个月。噶尔丹探得车臣汗的去向后,决定对 他采取怀柔政策。便派人劝他返回 伊犁 ,鄂齐尔图车臣汗别无选择,只好返回伊犁。1676年十月,在 赛里木湖 以南的乌力吉图布木一带,鄂齐尔图车臣汗归降。因为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噶尔丹之妻阿奴的祖父,又为替其兄僧格报仇的有恩之人,所以噶尔丹非常重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归降。故将古鲁克辛一鄂托克人畜,全部赏给鄂齐尔图车臣汗,以便让其安虔晚年。噶尔丹又派人前往额济勒 土尔扈特 喀尔喀 土谢图汗处,让多尔济拉布坦和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速回准噶尔,与车臣汗团聚。不久,他们陆续回到准噶尔。1680年冬,鄂齐尔图车臣汗于博尔塔拉病逝。
鄂齐尔图车臣汗归降时,楚琥尔乌巴什也在其中。噶尔丹将其长期软禁。其子巴哈班第参与暗害僧格的阴谋,故将他处以死刑。
此时,噶尔丹已完全控制了 卫拉特 全境。噶尔丹洪台吉颁布了一些法令,其内容涉及办案、卫拉特人和南疆回部的纷争、婚事以及对人贩子的处理等项具体条文。与此同时,噶尔丹取消了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传统的松散的卫拉特联盟,还职消了各部族长的权力和各部大小洪台吉、克什(太师)、济农等称谓。在完善和加强鄂托克编制的基础上,将部族长的权力分散到各鄂托克宰桑手里。噶尔丹的一切指示 和命令,直接传达到各鄂托克宰桑处,由 宰桑 具体执行,并向噶尔丹负责。噶尔丹将各鄂托克的支配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里,从而完成了 联盟 制向 国家 政权的过渡。
1678年噶尔丹获得了 五世达赖 喇嘛所赠 “噶尔丹博硕克图汗” 之号(历史关系:噶尔丹1670年底离开拉萨时,达赖赠他博硕克图的佳号,蒙古语意思大约是灵异者,1676年他成为卫拉特汗,后来通过联系获得达赖的新赠号,因为蒙古族信黄教,大喇嘛的赠号有利于提高其荣誉)。为此,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举行了隆重的大典,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成衮也前来参加。 准噶尔汗国 就这样形成(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发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