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395期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植微所研究團隊找到關鍵蛋白質 揭示光線與植物荷爾蒙訊息傳遞之整合點 臺灣與歐洲分子生物組織簽署學術合作協議 學術活動 胡適院長講座「當『宗教』遇上『迷信』:中國廟產興學運動面面觀,1898-1948」 2011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史語所邀請Geoff Bailey教授擔任2012年「傅斯年講座」 2012亞太區域研究成果發表會 學術演講(12月6-20日) 公布欄 藝文活動:「華之宴」 102年度第1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申請」核定通過名單 胡適詩歌新唱 知識天地 綠色植物:都市空氣品質改善的幫手?

許世青 ( 中央研究院合唱團指揮 )

瞿海源 ( 中央研究院合唱團團長 )

2012 年初,胡適紀念館來電探尋中央研究院合唱團演唱胡適歌詞的可能性,我們覺得胡適先生有些新詩被譜成好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而胡先生曾是中央研究院院長,由我們中央研究院合唱團來唱他的歌,再合適不過,真的很有意義。於是,我們就接受了這個邀請,並開始積極籌劃演唱由胡適做詞的歌。

著手搜尋胡適先生的歌曲,發現合唱曲只有《上山》一首,接著又發現《蘭花草》女聲三部的譜,呂泉生創做了《也是微雲》的合唱曲,其他的歌都是獨唱。匯集找到的歌譜,我們一再籌思,決定把獨唱曲改編成合唱曲,讓合唱團發揮。由於合唱團團員黃于倩小姐,是中山大學音樂系畢業,專長作曲,請她就秘魔崖月夜 ( 蘇來作曲 ) 編成四部混聲合唱,完成後,比原曲更為大器,動聽、十分精彩。

小詩是胡適詞曲裡最有名的獨唱曲,短短四句,刻畫相思心情極深也很生動,趙元任作的曲以小調詮釋內心的相思,極度刻畫心中糾結的情緒。 1985 年張詠風作的曲則有校園民歌的風格,是一首討喜甜美的小品。為要讓大家感受同一首詩不同風格,我們把兩首合起來,由女低音蔡宛玲小姐和女高音李劍虹小姐來演唱詮釋。

胡適有四首詩,晚到 1970-80 年校園民歌時代,被譜成新的歌曲,《蘭花草》是其中最流行的一首,秘魔崖月夜也風行過一陣子,還有一首夢與詩,較少為人知,曲調則相當流暢。我們將之改編成混聲三部,加上琵琶引奏和間奏,希望呈現中國風。之後我們找到胡適的《舊夢》也曾被改編成《何年何月再相逢》,但歌詞改得很多,和原詩差別太大,我們就不考慮演唱了。

終於我們為胡適詞曲演唱會安排了女聲合唱《蘭花草》、混聲三部《夢與詩》、女聲二重唱《小詩》,和混聲四部合唱《也是微雲》、《秘魔崖月夜》和《上山》。

胡適的新詩和詞曲隱喻豐富,常有許多人做不同的詮釋,例如把蘭花草比喻為民主,小詩說成男女相思,有時還真是眾說紛紜。我們在節目單所附的歌詞中只加了胡適先生自己的註解和說明。

胡適的白話詩大多作於 1916 1938 年, 1941 年以後他只寫了五首。這一次我們唱的六首都是胡先生在 1919 年到 1925 年,六年間寫的,也就是大約一百年前寫的,其中也只有兩首的曲是在 1920 年代由趙元任先生譜的,其餘的都是大約在 1960 年代,甚至是 80 年代以後才譜成曲。在胡適先生一百二十二歲冥誕來唱他的詩歌,可說是「胡適詩歌新唱」。唱胡適的歌,一般人覺得唱的是老歌,甚至聽到上山「努力,努力」,就訕笑起來。然而,經過重新編曲,甚至只是重新認真來唱,六首歌聽起來就像新歌一樣。仔細想想,胡適先生的新詩,還真一直保有新意,加上許多新譜的曲,新編的合唱,就更新意昂然了。

胡適詩歌新唱音樂會將在 12 17 上午十時在胡適紀念館草坪舉行 歡迎本院同仁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