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019年的《鹤唳华亭》,再到2020年正在播出的《清平乐》,以宋式审美为底色的电视剧,逐渐在古装剧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打破了此前“清宫宇宙”的绝对优势。

历史作家吴钩2020年的新作《宋仁宗:共治时代》,讲了宋仁宗的一生。与同主题电视剧《清平乐》对照着看,成了吴钩最近的业余生活之一,称赞服化道精美,也吐槽张贵妃没拍好。他笑称:“如果我来拍,重头戏放在朝堂,以仁宗皇帝与‘背诵默写天团’的群戏为演绎重点,但后宫戏张贵妃会成为第一女主角。”

一个我们只听过名字的皇帝,一群我们只背过他们文章的文学家,戳开历史的窗户纸,能看到他们的另一种身份。

在宋代当百姓,生活还不错

此前,吴钩出版过《宋:现代的拂晓时辰》(2015)、《风雅颂:看得见的大宋文明》(2018)、《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2019)等作品。普通观众和读者对“宋”的喜爱,是从视觉可见处开始的:比如宋式的瓷器、家具、服装;比如宋人的“四大雅事”——点茶、焚香、挂画、插花。

吴钩说:“宋式审美代表了中国历史最高水平,与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即便过去了一千年,也不会觉得不合时宜,照样能击中我们的心灵。”

愉悦了眼睛之后,宋代是否真的那么美好?先不提待遇好的士大夫,来看看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吴钩说,宋代城市下层居民,其收入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中应该是最高的。

有学者研究,宋代一个普通市民辛劳一天的收入大约是100文,而当时维持一个人一天的基本生活大约需要20文,也就是一个劳动力可以满足一家五口的温饱。同等阶层的明人收入约为20文,扣除物价因素,宋人收入大概是明人的2-3倍;清人收入和明人相差不大,即便到“康乾盛世”,军力强盛、领土空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

除了百姓过得不错,宋代还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无论是多次被演绎的杨门女将、包青天等传统IP,还是如今让历届学生闻之色变的三苏、欧阳修、柳永等组成的“天团”,他们共同的“老板”都是宋仁宗。但直到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这位特别能“忍”的仁宗。

“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

“他是一个让人很有安全感的皇帝,性格温和,总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对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很不容易。”吴钩说。举个例子,有一次,宋仁宗吃饭时,碗里的一颗小石子硌到了他的牙,换做普通人都可能要骂一句煮饭的人不当心,对有的皇帝来说更可能会发火问罪。但宋仁宗悄悄地把小石子吐了出来,还交代周围跟他一起吃饭的嫔妃宫女,不可把此事说出去,免得做饭的人被追究责任。

这样的皇帝是不是听上去很不错,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然而,为何在后世诸多讲述仁宗朝故事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他往往只是一个背景板?

吴钩解释,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宋仁宗所处的时代相对比较和平,本人经历比较简单,一生没有出过京城,也没有六下江南的风流韵事,可供演绎的故事比较少;二是宋仁宗不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没有什么可加在他身上的英雄传说。故事是他人的,宋仁宗什么都没有。

但是,作为一个个人资质“庸常”的皇帝,宋仁宗的优点除了能“忍”,还很有“自知之明”。他深刻地知道,要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参与到朝廷决策中来,就要有充分的意见讨论,要听得进去批评。

所以,宋仁宗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大臣最“好”的皇帝。大臣们经常当面就和宋仁宗吵起来,著名的包大人更是口水都喷到了他脸上;宋仁宗想任命夏竦为枢密使,王拱辰强烈反对,皇帝不听要走,王拱辰拉着他的袖子不放,宋仁宗最后只得撤回任命。

有一次,连续多日大雨,台谏官们认为这是“阴盛之罚”——皇帝啊你身边宫女太多,要裁减。仁宗回到后宫因此事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平日里颇得宠爱的梳头宫女见皇帝不开心,就小心打探,知道原委后,仗着宠爱赌气说,那就从我开始裁吧!没想到,宋仁宗真的把她放出了宫。后来,皇后不解,宋仁宗解释,劝我拒谏的人,不适宜在身边。

“类似故事很多,宋仁宗能够接受大臣的批评意见,不独断、不霸道,即便有时候听不进去,但也能忍受。”吴钩说,宋仁宗当然也烦,但他表达郁闷的方式,不过是回到后宫发几句牢骚——第二天接着和大臣battle。

仁宗也许平庸,但绝对不糊涂。

政治家都是文学家 还出现了“人才大爆炸”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很多人上一次密集看到这些人名,还是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上。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这几位文学家,这次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出场,主要身份却是政治家。吴钩说,其实,他们本来的第一身份是政治家,吟诗作赋只是副业。

“宋朝所有的文学家,除了个别像柳永那样不得志的,几乎每一个都是著名的政治家。这是宋朝的特点。因为科举作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虽从隋唐开始,但那时的录取名额相当有限,李白杜甫诗写得再好,也只能当个小官;到了宋朝,科举制全面铺开,普通人家的子弟,不看出身,只要文章写得好,过了科举就能进入帝国的官员系统。”吴钩说。

加之宋仁宗对大臣宽容,也让大臣兼文学家们有了创作的心情和灵感。明朝人评选的“唐宋八大家”,其中6位是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全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宋词两大流派的“执牛耳者”,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轼,也都是仁宗朝的人物。

除了文学界,科学界也在宋仁宗时期出来了“人才大爆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用来制作热兵器的火药配方、指南针,都首见于仁宗时期的著作。宋代最聪明的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理综全能型人才”沈括,也都成长于仁宗时代。

一切性格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后世的文人士大夫眼中,宋仁宗的“嘉佑之治”是一个标杆,因其“垂拱而治”。宋人评价“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苏轼曾说,“仁宗皇帝在位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但有趣的是,宋朝似乎没有皇权专制,权相倒是一个接一个,王安石、蔡京、秦桧、贾似道……

吴钩说,宽厚仁慈让宋仁宗听得进去大臣的意见,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但他没有魄力为改变一个社会的政策弊端,做出激烈的变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终究没成。宋仁宗之后,性格更强硬的宋神宗,就坚定地支持了王安石变法。

柳永写过一首《望海潮》,“参差十万人家”,描述的正是仁宗朝的繁华景象。2020年恰好是宋仁宗诞辰1010年,在千年之后,还有文艺作品能让大众重新关注和思考一个皇帝和他的时代,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5月12日

2018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019年的《鹤唳华亭》,再到2020年正在播出的《清平乐》,以宋式审美为底色的电视剧,逐渐在古装剧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打破了此前“清宫宇宙”的绝对优势。

历史作家吴钩2020年的新作《宋仁宗:共治时代》,讲了宋仁宗的一生。与同主题电视剧《清平乐》对照着看,成了吴钩最近的业余生活之一,称赞服化道精美,也吐槽张贵妃没拍好。他笑称:“如果我来拍,重头戏放在朝堂,以仁宗皇帝与‘背诵默写天团’的群戏为演绎重点,但后宫戏张贵妃会成为第一女主角。”

一个我们只听过名字的皇帝,一群我们只背过他们文章的文学家,戳开历史的窗户纸,能看到他们的另一种身份。

在宋代当百姓,生活还不错

此前,吴钩出版过《宋:现代的拂晓时辰》(2015)、《风雅颂:看得见的大宋文明》(2018)、《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2019)等作品。普通观众和读者对“宋”的喜爱,是从视觉可见处开始的:比如宋式的瓷器、家具、服装;比如宋人的“四大雅事”——点茶、焚香、挂画、插花。

吴钩说:“宋式审美代表了中国历史最高水平,与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即便过去了一千年,也不会觉得不合时宜,照样能击中我们的心灵。”

愉悦了眼睛之后,宋代是否真的那么美好?先不提待遇好的士大夫,来看看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吴钩说,宋代城市下层居民,其收入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中应该是最高的。

有学者研究,宋代一个普通市民辛劳一天的收入大约是100文,而当时维持一个人一天的基本生活大约需要20文,也就是一个劳动力可以满足一家五口的温饱。同等阶层的明人收入约为20文,扣除物价因素,宋人收入大概是明人的2-3倍;清人收入和明人相差不大,即便到“康乾盛世”,军力强盛、领土空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

除了百姓过得不错,宋代还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无论是多次被演绎的杨门女将、包青天等传统IP,还是如今让历届学生闻之色变的三苏、欧阳修、柳永等组成的“天团”,他们共同的“老板”都是宋仁宗。但直到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这位特别能“忍”的仁宗。

“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

“他是一个让人很有安全感的皇帝,性格温和,总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对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很不容易。”吴钩说。举个例子,有一次,宋仁宗吃饭时,碗里的一颗小石子硌到了他的牙,换做普通人都可能要骂一句煮饭的人不当心,对有的皇帝来说更可能会发火问罪。但宋仁宗悄悄地把小石子吐了出来,还交代周围跟他一起吃饭的嫔妃宫女,不可把此事说出去,免得做饭的人被追究责任。

这样的皇帝是不是听上去很不错,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然而,为何在后世诸多讲述仁宗朝故事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他往往只是一个背景板?

吴钩解释,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宋仁宗所处的时代相对比较和平,本人经历比较简单,一生没有出过京城,也没有六下江南的风流韵事,可供演绎的故事比较少;二是宋仁宗不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没有什么可加在他身上的英雄传说。故事是他人的,宋仁宗什么都没有。

但是,作为一个个人资质“庸常”的皇帝,宋仁宗的优点除了能“忍”,还很有“自知之明”。他深刻地知道,要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参与到朝廷决策中来,就要有充分的意见讨论,要听得进去批评。

所以,宋仁宗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大臣最“好”的皇帝。大臣们经常当面就和宋仁宗吵起来,著名的包大人更是口水都喷到了他脸上;宋仁宗想任命夏竦为枢密使,王拱辰强烈反对,皇帝不听要走,王拱辰拉着他的袖子不放,宋仁宗最后只得撤回任命。

有一次,连续多日大雨,台谏官们认为这是“阴盛之罚”——皇帝啊你身边宫女太多,要裁减。仁宗回到后宫因此事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平日里颇得宠爱的梳头宫女见皇帝不开心,就小心打探,知道原委后,仗着宠爱赌气说,那就从我开始裁吧!没想到,宋仁宗真的把她放出了宫。后来,皇后不解,宋仁宗解释,劝我拒谏的人,不适宜在身边。

“类似故事很多,宋仁宗能够接受大臣的批评意见,不独断、不霸道,即便有时候听不进去,但也能忍受。”吴钩说,宋仁宗当然也烦,但他表达郁闷的方式,不过是回到后宫发几句牢骚——第二天接着和大臣battle。

仁宗也许平庸,但绝对不糊涂。

政治家都是文学家 还出现了“人才大爆炸”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很多人上一次密集看到这些人名,还是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上。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这几位文学家,这次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出场,主要身份却是政治家。吴钩说,其实,他们本来的第一身份是政治家,吟诗作赋只是副业。

“宋朝所有的文学家,除了个别像柳永那样不得志的,几乎每一个都是著名的政治家。这是宋朝的特点。因为科举作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虽从隋唐开始,但那时的录取名额相当有限,李白杜甫诗写得再好,也只能当个小官;到了宋朝,科举制全面铺开,普通人家的子弟,不看出身,只要文章写得好,过了科举就能进入帝国的官员系统。”吴钩说。

加之宋仁宗对大臣宽容,也让大臣兼文学家们有了创作的心情和灵感。明朝人评选的“唐宋八大家”,其中6位是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全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宋词两大流派的“执牛耳者”,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轼,也都是仁宗朝的人物。

除了文学界,科学界也在宋仁宗时期出来了“人才大爆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用来制作热兵器的火药配方、指南针,都首见于仁宗时期的著作。宋代最聪明的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理综全能型人才”沈括,也都成长于仁宗时代。

一切性格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后世的文人士大夫眼中,宋仁宗的“嘉佑之治”是一个标杆,因其“垂拱而治”。宋人评价“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苏轼曾说,“仁宗皇帝在位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但有趣的是,宋朝似乎没有皇权专制,权相倒是一个接一个,王安石、蔡京、秦桧、贾似道……

吴钩说,宽厚仁慈让宋仁宗听得进去大臣的意见,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但他没有魄力为改变一个社会的政策弊端,做出激烈的变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终究没成。宋仁宗之后,性格更强硬的宋神宗,就坚定地支持了王安石变法。

柳永写过一首《望海潮》,“参差十万人家”,描述的正是仁宗朝的繁华景象。2020年恰好是宋仁宗诞辰1010年,在千年之后,还有文艺作品能让大众重新关注和思考一个皇帝和他的时代,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