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文沧的闽南红砖雕艺术馆,孩子们在体验闽南红砖雕刻。记者 刘深魁 摄

连横先生所著《台湾通史》有云:“台湾宫室,多从漳泉。”“台屋瓦皆赤,下至墙垣阶砌,无不红者。”清范咸编纂的《重修台湾府志》亦有此记载。史书中的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闽台“红砖缘”的诗意画卷。

“台湾的典型民居、宫庙,无论是结构、材料,还是建筑风格,都与福建传统建筑一脉相承,台湾七成以上建筑秉承闽南红砖建筑风格。”台湾古建筑学家李乾朗说,这些遍布全台的红砖厝,深深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也联结着闽台间的特殊地缘、文缘。

闽台咱厝人 共同起大厝

陈荣文最近很忙,经常奔走在厦(门)金(门)两地。

“刚在金门修好一间红砖古厝,就得赶回厦门和惠安,这边的建筑案子也离不开人。”出身金门大木作世家的陈荣文,是一家古迹古厝修复公司的负责人,当地不少古建筑的修复都出自他手,这几年他又把事业版图拓展到了闽南地区。

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发布后,陈荣文成为首位获评漳州市非遗传承人的台胞,门类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跟红砖厝打交道,是陈荣文家族几代人的营生。

厝,在福建方言中意指房子,更有家的含义。红砖厝作为闽南传统民居的代表,也是闽台两地最为流行的建筑形态。时至今日,在两岸传唱甚广的不少闽南童谣中,红砖厝都是唱诵的“常客”。

红砖古厝,不单单是陈荣文的心头好,惠安人蒋钦全也对它情有独钟。自幼研习雕艺的他,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惠安向东97海里,一水之隔的台湾。有宝岛“古建筑研究第一把交椅”美誉的李乾朗教授,对红砖厝也颇有研究。

蒋钦全、陈荣文、李乾朗三人来自不同地方,却有一条线将他们连在了一起,这便是红砖建筑。

回溯历史长河,据考古发现,五代时期,福建先民们已经在闽南广袤的土地上拓荒耕耘,建房筑屋,红砖青瓦相伴出现,将古老农耕文明薪火相传。到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社会财富充盈,红陶瓦当的大量出土,佐证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日臻成熟,可以想象当年“宅第连云、红砖映日”的盛况。至明清时期,红砖文化达到鼎盛,汲取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精华的红砖厝,成为福建最普遍的民居建筑形式。

至此,一个以红砖古厝为载体、辐射两岸的“闽系红砖文化区”悄然形成。

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告诉记者,闽南红砖建筑主要分布在以泉州、漳州、厦门为中心,南到广东的潮汕、海陆丰,北到莆田、福清,东至金门以及台湾的广阔区域。

红砖文化随先人渡海入岛,见证了“唐山过台湾”的峥嵘岁月。“明清时期,闽南人大规模迁台,因怀念祖籍地,便依照闽南风格盖房建屋,闽南文化逐渐成为台湾文化的主要源头。”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天海介绍,闽台两地不仅在血缘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通相近,在古厝民居形式及风格上也一脉相承,甚至台湾民居的木料、石材、砖瓦等材料都来自福建,于是有“泉州买石、漳州买砖、福州买木”之说。

历史上,大陆的工匠被尊称为“唐山师傅”,闽南匠师正是这一群体的主力。根据李乾朗的研究,明清时期,台湾各地新建宅第或寺庙,主人或倡建者会派人回福建聘请良匠。因此,清朝留存至今的台湾传统建筑可见明显的闽南风格。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身为“唐山师傅”的传人,蒋钦全对红砖古厝的建筑风格熟稔于心。在他记忆里,祖辈时常叮咛,燕尾脊是红砖厝的最显著特征,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有符号,有“盼燕归巢”之意,寄托着无数游子的乡愁。

古色古香的红砖厝,又被人们称为“双燕归脊”或“皇宫起”,遍布在闽南语系的各个区域。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一书中,蒋钦全如是写道:“闽台语言、信仰、习俗相通,本是一家。红砖厝,台湾的居民也多仿照。它也成为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出乡人思念故土、寻根溯源的寄托。”

唐山过台湾 屋舍相映红

行走于闽台两地,随处可见的红砖古厝静默矗立,绯红的砖墙盖瓦、高翘的燕尾屋脊、精美的雕梁画栋、栩栩如生的砖石浮雕、镌花刻鸟的窗棂,仿佛在述说一方土地的历史变迁与璀璨人文,也将“唐山师傅过台湾”的陈年往事娓娓道来。

对于蒋钦全来说,“唐山过台湾”并不是遥远的历史故事,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家族史。因为赴台讨生活的闽南匠师中,就有其祖辈的身影。

“石雕是红砖建筑的一大特色,早期的台湾建筑界,流传着‘无蒋不成场’之说。这个‘蒋’特指惠安崇武镇五峰村的蒋姓雕刻师傅,他们常被请去主持寺庙庵堂、富家宅邸建设,可见福建雕艺对台湾建筑文化影响之深。”蒋钦全告诉记者,清中期以后,随着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技艺精湛的惠安匠师(木匠、石匠、陶匠、泥水匠等)成批赴台承揽工程、开业授徒,带动红砖建筑在全台遍地开花,形成了闽台共同的文化象征之一。

台北艋舺龙山寺,宝岛最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清末民初,艋舺龙山寺亟须修缮,庙方请来泉州大木匠师王益顺主持设计,随后一批惠安匠师接踵而至,其中就有蒋钦全的爷爷蒋梅水和叔公,他们承包了石雕件的加工,雕刻的人物花窗“空城计”“三英战吕布”和石龙柱、花柱等名作,精巧奇绝,保存至今。

“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万劫,占东瀛胜地灵钟文甲重修宝刹辟三摩。”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人们仍能从寺内的石柱楹联中,读出该寺分灵于晋江安海龙山寺,并一窥闽南匠师当年的风采。

“唐山过台湾,心肝结归丸。”数百年来,一代代福建先民横渡“黑水沟”,赴台垦拓谋生,往往请上家乡的神灵,祈愿前程平安。落脚后,他们又依照家乡屋舍的模样,盖祠堂、建庙宇、修筑房,以解思乡念祖之情。

除了建筑形制、砖石风格,两岸红砖建筑在木结构技术、雕饰艺术等方面也同根同源。以木雕为例,自明清起,台湾木雕的发展便与闽粤族群的民众性情、社会组织、宗教习俗密切相关。尤其是福州、漳州、泉州三地雕刻师在台湾扎根后,各自发展出不同风格。

台湾彰化鹿港的天后宫和龙山寺,堪称闽派木作技艺之集大成者。“一府二鹿三艋舺。”作为昔日宝岛第二大城,鹿港曾见证两岸往来盛景,也成为延续闽南红砖建筑工艺的重镇,有“繁华犹似小泉州”之美名。

据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康寿介绍,早年鹿港修古刹、建大庙时,为求尽善尽美,多从闽南聘请大木作师傅来操刀,他们带来祖庙的木构造图样,连所用杉木、漆料等也通过闽台“对渡”从福建运来,一梁一柱、木雕斗拱、藻井瓜筒华美至极。当时这样的运输方式叫“压舱”,形成了台湾建筑的移植现象。

《台湾史志》云:“泉州文化全盘移嫁来台,造就了台湾开发过程中的‘鹿港文化期’。”如今,漫步鹿港小镇,三步一庙,五步一祠,无不透着一抹“闽南红”。在鹿港龙山寺,尚存全台年代最久的八卦藻井,正是泉州匠派木雕的手笔。

相比祠堂宫庙“依葫芦画瓢”式的移植,台湾民居源于福建的风格更为明显,其营造史就是一出动人的乡情故事。据考证,过去迁移至台的闽粤族群,建房总强调“起祖厝”,祖厝总须立“堂号”,如林姓一般叫“西河堂”,堂号往往依循大陆祖地。他们扎根后,红砖红瓦烧制技术也传入岛内,红砖厝随之推广开来。

金门与漳泉一水相连,深受红砖文化浸润。陈荣文介绍,金门有160多个大大小小的传统聚落,聚落里的民宅多是红砖古厝,至今仍遗存4000多幢,被誉为“活的闽南文化”。

“走在金门,常常一扭头,古厝群的红砖和飞檐就不由分说映入眼帘。参观这些红砖厝,我疑心自己置身在熟悉的闽南之地,尤其走在‘十八间王家厝’棋盘似的古宅群中。”厦门作家黄静芬曾多次到金门采风,对当地红砖建筑的两岸渊源如数家珍。

她口中的古厝群,位于金门山后村。这里分布着16栋雕画精美的闽南红砖古厝、1栋家祠、1栋学堂,俗称“十八间王家厝”。当年建造时,所用红料运自漳州、泉州,梁木来自闽江上游,筹划设计亦全由闽南师傅一手包办。

在黄静芬眼中,金门和台湾的红砖建筑,不仅证实两岸传统建筑技艺不可分割,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佐证,是联结两岸同胞心灵的纽带。“看这些古厝群,像读一本从唐宋至今的史书,我读到的是闽南人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坚毅和柔情。”

两岸齐动手 “申遗”正当时

香山脚下,鸿渐峰南,厦门翔安区黄厝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五一”假期,一群群小学生来到这里研学,在成片的红砖厝里观察体验,孩子们最爱上的一门课叫“闽南红砖雕刻”。

开课的老师叫史文沧。常年关注红砖建筑的他,开了一间闽南红砖雕艺术馆,主要开发红砖雕文创产品,推广闽南红砖文化。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我想让更多青少年认识红砖雕,看到红砖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加入到传承和推广红砖文化的行列中。”史文沧的愿望朴素,带动很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给古村古厝带来了烟火气。

和史文沧一样,林天海也在默默守护着红砖古厝。自省古厝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他一直在寻找和挖掘古建筑工匠,希望延续他们的营建手艺。

台胞陈荣文获评非遗传承人,林天海就是背后的推手。不止于此,近年来省古厝文化研究会还设立了匠师专业委员会,在省内选出45名传统建筑工匠,涵盖木作、砌筑、剪瓷雕等行当。

“红砖建筑的一砖一瓦,关乎两岸的乡愁记忆。”林天海说,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传统建造技术的传承发展,夯实红砖建筑保护的根基。

从有形的砖雕石雕,到无形的营造手艺,携手探索红砖建筑保护之路,并联合“申遗”,已经成为闽台各界的共识——

2005年,福建与金门启动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工作。

2010年,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泉州举行。与会专家决定,两岸一起为红砖建筑申报世遗。

2011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现场勘查,选取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厦门大嶝田墘社区作为申报点。

2012年6月,闽台红砖古厝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两岸百余名专家会聚一堂,聚焦闽台红砖古厝保护传承之道,接续推动红砖古厝“申遗”。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闽南红砖建筑正式入选。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两岸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史文沧说,“申遗”对两岸红砖建筑的保护将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助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交融,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

“下一步,闽台两地应对现存红砖建筑摸底造册,区分不同情况,确定合适的保护措施。”姚洪峰认为,还应成立联合“申遗”机构,做好“申遗”的宣传工作,联办红砖文化节、学术论坛等活动,推动形成两岸共同重视、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记者 刘深魁)

携手保护红砖古厝 留住两岸共同乡愁

研究表明,早在明中期以前,闽南传统建筑的形制就已完全成熟,而红砖建筑大致形成于明清时期。红砖古厝形似殿宇,故民间又称之为“皇宫起”。闽南红砖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整、封闭的特点,又具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地方特性,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由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结合、碰撞后形成的完美地方建筑类型。

历数大陆各地的民居建筑,多为青砖青瓦,而唯独闽南传统民居异于其他地区民居,使用红砖红瓦。这与闽南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密不可分。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而成的闽南文化,通过移民传播到台湾,才最终形成独有的“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

古建筑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有着突出的建筑、人文、艺术和美学上的价值。台湾早期的红砖建筑,与闽南沿海各地的民居,无论平面布局、立面形式、整体造型,或是细部装饰的风格都很相近,最具代表性的有板桥林本源三落大古厝、大溪李腾芳古宅、金门“水头十八间”等,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台湾红砖建筑源自闽南建筑。明末清初,郑成功和施琅等开发台湾,带去大量匠师,很多建筑材料也取自福建。当时,在台南、新竹一带,多泉州匠师;台北、宜兰、桃园、彰化,多漳州匠师;各地还零散分布福州、汀州匠师,他们将本土的建筑技法带到台湾。惠安人王益顺主持修缮的台北艋舺龙山寺,有“中国建筑艺术瑰宝”之美誉,至今全台各地先后仿造的寺庙有近200座,可见其影响之大。

闽台建筑文化同属一脉,共同源于中华建筑文化。台湾众多庙宇、民居都有明显的中华文化印记,体现出共有的文化基因。从这个维度看,红砖建筑是两岸同胞同根共源的历史见证和情感相通的桥梁,其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思想、价值观体系和家国情怀也深深印在两岸人民心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居住习惯的变化,修复保护与传承红砖建筑更加引人关注。在注重文化多样性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好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两岸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享经验与资源,合力保护红砖建筑,存续好共同的文化资产。(姚洪峰)

(作者系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