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下旬,在经过多次演练与试飞后,“大兴机场”历经五年的建设时间后不负众望,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开放,北京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坐拥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大兴机场完工对外开放之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不禁对它连连夸赞,就连外国人也对其啧啧称奇——“机场甚至连一根柱子都没有”、“耗资800多亿”,比如《英国卫报》曾将大兴机场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事实的确如此,北京大兴机场拥有着许多“世界纪录”,例如: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等等。
单从外表来看,北京大兴机场绝对可以赋予人们惊艳的视觉盛宴,它的结构寓意着“凤凰展翅”,而它流光溢彩的钢结构就如同外星人基地一样,让人无比震撼。北京大兴机场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打卡”圣地,这个科技感十足的航站楼,与古老的北京城皇家宫殿建筑群遥相辉映,仿佛将人们置身于穿越时空之中。
也许是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性格内敛,谦逊低调,但北京大兴机场却走了“反方向”。它的琉璃瓦接下太阳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设计十分大气而张扬,具备着满满的“科幻感”,这算得上是在国内极为少见的大胆创新!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对北京大兴机场的设计者充满着敬意与好奇,是谁将“凤凰展翅”元素与科幻感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了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机场建筑呢?
其实,北京大兴机场最初的设计师是一名来自伊拉克的女人,她名叫扎哈·哈迪德。扎哈是国外有名的建筑师,被称为建筑界的“建筑女魔头”,而遗憾的是,扎哈并没有等到大兴机场完工的那一天,就离开了人世。
扎哈·哈迪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她生活在一个经商世家,并且其父亲还是一位国家官员。扎哈自小家庭生活优渥,家人的思想也十分开化,这使得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扎哈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带着她前往各国周游,她遍历各国的特色景观,对美学一见钟情,这也为她之后成为建筑师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爆发后,扎哈一家人迁移到了英国,扎哈在英国上了大学,虽然没有主修建筑学,但大学毕业后,扎哈依然走向了建筑联盟之列。
扎哈在英国伦敦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学习,学有所成后,在1987年还任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此后获得了诸多荣誉。
2011年,扎哈获得了建筑界的“斯特林大奖”——全球建筑师都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时代周刊》评价她为
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风格独具一格,她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横平竖直”,利用独特的设计理念在破碎的空间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建筑艺术想象力,创造和绘制出极其复杂的空间设计。
扎哈的建筑风格深受好评,放眼古今中外,如她一般极具创造力、想象力的设计师几乎寥寥无几。她张扬夺目的建筑风格并不多见,外界称扎哈为“建筑女魔头”!
扎哈的设计,令许多工程师恐惧不已,因为她的设计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财力才能做到完美,此外,其施工难度也是极高的。
当然,“女魔头”并不是对她的讽刺,而是对她的肯定。
可扎哈本人曾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扎哈的建筑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学生,他们秉承着大胆创新的理念,在全球许多国家都留下了“扎哈风格”的建筑作品。
2011年,我国计划建造大兴机场,向全世界的设计团队征标。扎哈的建筑团队顺利接到了这一任务,通过精巧的构思,大兴机场最终被设计成“凤凰展翅”的风格。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3016年3月,扎哈·哈迪德却因心肌梗塞病发而去世,无缘看到北京大兴机场的完工……而她的徒弟马岩松“临危受命”,最终完成扎哈未了的建筑心愿。
正如《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那般:
“凤凰,见则天下安宁”
,人们会记住北京大兴机场的辉煌,也将永远铭记扎哈·哈迪德——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将自己最后的震撼之作留给了中国的北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